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4425篇 |
免费 | 29042篇 |
国内免费 | 2288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990篇 |
儿科学 | 3438篇 |
妇产科学 | 4925篇 |
基础医学 | 39965篇 |
口腔科学 | 5495篇 |
临床医学 | 45276篇 |
内科学 | 49735篇 |
皮肤病学 | 3086篇 |
神经病学 | 18366篇 |
特种医学 | 1203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13篇 |
外科学 | 33232篇 |
综合类 | 49850篇 |
现状与发展 | 76篇 |
一般理论 | 20篇 |
预防医学 | 19617篇 |
眼科学 | 9576篇 |
药学 | 32804篇 |
334篇 | |
中国医学 | 17446篇 |
肿瘤学 | 2787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02篇 |
2023年 | 5013篇 |
2022年 | 13046篇 |
2021年 | 16393篇 |
2020年 | 12058篇 |
2019年 | 10896篇 |
2018年 | 11415篇 |
2017年 | 9920篇 |
2016年 | 9358篇 |
2015年 | 14357篇 |
2014年 | 17802篇 |
2013年 | 15348篇 |
2012年 | 22802篇 |
2011年 | 25805篇 |
2010年 | 15910篇 |
2009年 | 12260篇 |
2008年 | 17014篇 |
2007年 | 17023篇 |
2006年 | 17054篇 |
2005年 | 16778篇 |
2004年 | 10661篇 |
2003年 | 9761篇 |
2002年 | 8441篇 |
2001年 | 7469篇 |
2000年 | 8276篇 |
1999年 | 9021篇 |
1998年 | 5491篇 |
1997年 | 5511篇 |
1996年 | 4340篇 |
1995年 | 3928篇 |
1994年 | 3222篇 |
1993年 | 2105篇 |
1992年 | 2829篇 |
1991年 | 2416篇 |
1990年 | 2120篇 |
1989年 | 1863篇 |
1988年 | 1569篇 |
1987年 | 1356篇 |
1986年 | 1112篇 |
1985年 | 917篇 |
1984年 | 527篇 |
1983年 | 374篇 |
1982年 | 243篇 |
1981年 | 240篇 |
1980年 | 195篇 |
1979年 | 221篇 |
1978年 | 83篇 |
1977年 | 90篇 |
1974年 | 102篇 |
1973年 | 8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41.
Analysis of 223 cases of hereditary deafnes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42.
143.
144.
145.
[目的]探讨不同起搏模式对病人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以健康调查问卷(SF一36量表)对112例不同起搏模式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比较3种起搏模式下病人的QOL水平。[结果]除机体疼痛、角色情绪2个维度外其余6个维度(生理功能、角色限制、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3种起搏模式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AAI型、DDD型起搏器的病人生存质量优于VVI型起搏。 相似文献
146.
147.
可切除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X线征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可切除的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X线征象进行分析。方法 :对 2 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胃肠道造影及CT征象进行了回顾性对比分析总结。结果 :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其中腺癌 2 2例 ,平滑肌肉瘤 3例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1例。描述包括肿瘤的部位 ,造影X线表现 (黏膜破坏 ,充盈缺损及龛影 ,管腔不规则狭窄 ,肠腔外改变等 )及CT表现 (肠壁增厚肠腔狭窄 ,局部肿块 ,梗阻性改变及转移 )。不能手术切除的影像学征象为 :肿瘤直径大于 6cm ;腹腔、系膜淋巴结成团肿大 ;腔静脉、肠系膜动静脉等重要血管管径被包绕大于 2 / 3时。结论 :CT与X线造影对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 ,肿瘤的继发征象的术前评价 ,能够提供能否手术切除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8.
149.
Changes in ECG and serum electrolytes in lithium therapy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 L Wang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7,20(1):56-58
150.
Forty of the 87 patients with microinvasive carcinoma (MIC) of the uterine cervix who underwent surgery were diagnosed colposcopically an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cytological and histological diagnoses. The cytology showed preinvasive carcinoma in 20 (50.0%) patients and invasive carcinoma in 19 (47.5%) patients. A correct colposcopic diagnosis was made in nine (22.5%) patients as having microinvasive carcinoma, 21 (52.5%) patients preinvasive carcinoma and eight (20%) patients invasive carcinoma, to sum up accuracy rate as 32.1%. The abnormalities most commonly observed in colposcopy were mosaic, punctuation and white epithelium. In microinvasive carcinoma, the triad co-existed in 43% of the patients. Atypical vessels, characteristic of invasion, were found in only one third of the patients. Microinvasion, therefore, may not be evident on colposcopy alone. It is therefore necessary to apply cone biopsy, prior to definite therapy, to make an accurate assessment of the maximum depth and extent of the invasion prior to definitive therap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