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444篇
  免费   14059篇
  国内免费   7958篇
耳鼻咽喉   1188篇
儿科学   2406篇
妇产科学   763篇
基础医学   8336篇
口腔科学   2833篇
临床医学   17438篇
内科学   12353篇
皮肤病学   1570篇
神经病学   3000篇
特种医学   51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2763篇
综合类   40784篇
现状与发展   38篇
预防医学   17385篇
眼科学   1661篇
药学   17913篇
  179篇
中国医学   14281篇
肿瘤学   6459篇
  2024年   601篇
  2023年   1668篇
  2022年   4355篇
  2021年   5437篇
  2020年   4810篇
  2019年   2607篇
  2018年   2736篇
  2017年   3877篇
  2016年   2919篇
  2015年   5444篇
  2014年   7420篇
  2013年   9075篇
  2012年   13051篇
  2011年   13858篇
  2010年   12891篇
  2009年   11649篇
  2008年   11844篇
  2007年   11446篇
  2006年   10317篇
  2005年   8109篇
  2004年   5905篇
  2003年   4706篇
  2002年   3594篇
  2001年   3385篇
  2000年   2460篇
  1999年   866篇
  1998年   196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24篇
  1994年   134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2篇
  1964年   6篇
  1959年   15篇
  1958年   19篇
  1957年   14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01.
目的:探讨脑出血血肿周围局部病理改变及细胞免疫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及组织HE染色法观察20只大鼠尾壳核脑出血24 h,3天、7天血肿周围区域的组织病变及CD3 、CD8 T淋巴细胞的分布形式和表达时程。结果:①在脑出血后24 h血肿周围即可见明显血管源性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少量散在淋巴细胞、小胶质细胞、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弥漫浸润;出血3天、7天以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为主,小胶质细胞、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增生明显,双侧半球皮层下和血管周围出现小胶质细胞结节;②出血灶周围CD3 和CD8 T淋巴细胞浸润在出血后24 h已可见,出血后3天组和出血后7天组,CD3 和CD8 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出血后24 h组。结论:①脑出血期以中性粒细胞反应为主,以后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胶质细胞反应在出血后24 h已发生,持续一周以上;②CD3 、CD8 阳性细胞的出现提示它们参与了出血后脑损伤的病理过程,在出血7天内, CD3 和CD8-阳性细胞反应呈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902.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活疫苗株SA14-14-2基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研究流行性乙型脑炎活疫苗减毒株基因稳定性,从分子水平证实流行性乙型脑炎活疫苗的遗传稳定性。方法分析流行性乙型脑炎活疫苗主种子、工作种子及其相应的疫苗病毒E蛋白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并与其强毒株和基因库中乙脑病毒减毒株(AF15119)比较。结果乙脑活疫苗主种子、工作种子及其相应的疫苗病毒的E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完全相同。这些病毒E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与基因库中乙脑病毒弱毒株(AF315119)比较显示第E447位点氨基酸有差异。结论乙脑病毒活疫苗减毒株遗传学特性稳定。  相似文献   
903.
目的 构建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MHCⅠ类分子K^b(K^b-EGFP融合蛋白),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获得功能性表达。方法 RT-PCR的方法获得小鼠MHCⅠ类分子K^b cDNA,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EGFP分子的上游,脂质体转染COS-7细胞,G418加压筛选获得抗性重组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测重组分子的表达及胞内定位情况。结果 分子克隆的方法获得了预期的重组质粒,质粒经DNA序列测定证实阅读框无误,转染COS-7细胞后的抗性克隆胞浆内可以观察到明亮的绿色荧光,特征性地分布于细胞质膜,及核周、膜下的囊泡结构中。结论 所构建的K^b-EGFP融合蛋白在细胞内表达后具有MHCⅠ类分子的特征性分布,提示该重组分子具有野生型MHCⅠ类分子的生物学特性和胞内分布特征,为进一步深入研究MHCⅠ类分子胞内动态分布及分子功能提供了良好的细胞和分子模型。  相似文献   
904.
目的:探讨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白细胞减毒疫苗免疫马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h1型细胞因子转录水平与免疫保护应答的关系,揭示DLV的免疫保护机制。方法:应用分子克隆及实时定量RT-PCR技术,建立了马PBMC中IFNγ-、IL-2、IL-12 mRNA转录水平的定量检测方法,定期观察4组(疫苗免疫组、阴性对照组、强毒株阳性对照组、自然感染组)12匹马外周血PBMC中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及分布特征,同时监测体温变化等指标。疫苗株免疫动物8个月后,用EIAV强毒株攻击,观察攻击前后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DLV免疫马,在免疫后3周外周血PBMC中IFN-γ、IL-2转录量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及自然感染组(P〈0.01);免疫后用EIAV强毒株攻击,IFNγ-、IL-2和IL-12转录的量明显升高,免疫马获得完全保护;强毒株攻击阳性对照马IFN-γ、IL-2转录量随疾病进展波动,发热期下降。结论:本研究首次证明EIAV减毒疫苗可诱导马外周血PBMC中IFN-γ、IL-2、IL-12基因高效转录,其转录水平与DLV的免疫保护密切相关,此结果在分子水平为阐明DLV的免疫保护机制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05.
目的:观察强力霉素对损伤动脉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活性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强力霉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动脉内膜增生、管腔重构的影响。方法:球囊导管扩张动脉的方法建立大鼠颈总动脉损伤模型。治疗组用强力霉素30 mg·kg-1·d-1干预。明胶酶谱法测定损伤动脉组织中MMPs的活性。用HE染色、VVG染色、免疫组化标记α-act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方法观察损伤动脉内膜厚度、管腔重构及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①强力霉素治疗组MMP-9活性在术后24 h、3 d分别比对照组低26.3%、34.5%(P<0.01);MMP-2活性在术后7 d比对照组低40.0%(P<0.01)。②强力霉素治疗使术后7 d内膜平滑肌细胞增殖率(43.23%±1.06%)显著低于对照组(62.76%±1.02%)(P<0.01);使术后14 d、28 d新生内膜厚度比对照组分别少32.0%、38.8%(P<0.01),而管腔面积比对照组多58.0%、90.4%(P<0.01) 。结论:强力霉素可以显著降低血管损伤后MMPs活性,抑制内膜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新生内膜增生以及管腔重构,提示它可能具有防治PTCA术后再狭窄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6.
目的: 研究通过幼兔长时间体-肺循环分流,建立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模型方法的可行性。 方法: 将1月龄幼兔正中开胸,行左颈总动脉与主肺动脉吻合,形成持续左向右分流。3个月后通过彩超证实吻合血管通畅性,并测定其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舒张压(PADP)、平均压(MPAP),观测肺小动脉病理变化、管壁厚度指数(TI)、面积指数(AI)。 结果: 分流组3个月后,21只形成肺动脉高压。分流血管阻断前、后PASP、PADP、mPA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组织病理检查示肺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与对照组比,TI和AI 明显增加(P<0.05)。 结论: 幼兔经体-肺循环分流手术3个月后,可形成与临床先心病病理生理相接近的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该模型稳定、可靠、经济。  相似文献   
907.
蛋白酶体抑制剂对T淋巴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proteasome)抑制剂LAC(lactacystin)和β-LAC(β-lactacystin)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方法: 以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HA)作为刺激剂,经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BrdU掺入率),检测CD3+CD25+/CD3+及CD3+CD69+/CD3+细胞比例, 同时用RT-PCR检测蛋白酶体11S调节蛋白PA28及细胞因子IL-2 mRNA的表达。结果: (1)对预先活化的T淋巴细胞,LAC和β-LAC降低 T淋巴细胞BrdU掺入率(P<0.05);(2)LAC和β-LAC不影响T淋巴细胞CD69的表达(各时点,P>0.05),而显著抑制T细胞表面抗原CD25表达(48 h、72 h,P<0.05);(3)与对照组相比,LAC和β-LAC明显下调T淋巴细胞PA28、IL-2 mRNA的表达(48 h、72 h,P<0.05)。结论: LAC和β-LAC能够显著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这一效应与其抑制T淋巴细胞表面早期活化抗原CD25表达,下调PA28、IL-2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08.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慢性束缚应激大鼠海马部分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加味四逆散组。采用OPA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海马氨基酸含量。 结果: 模型组海马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γ-氨基丁酸(GABA)和牛磺氨酸(Tau)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加味四逆散组Glu、Asp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GABA和Tau含量变化不明显。 结论: 加味四逆散能调节慢性束缚应激反应海马部分氨基酸水平,防止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909.
额窦筛窦向眶顶气化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额窦、筛窦气房向眶顶气化情况。方法:对60具成人尸体头部标本额窦、筛窦向眶顶气化进行解剖观察,并结合全部标本的鼻窦冠状位CT扫描了解气化情况。结果:120侧标本气化眶顶骨板的有36.7%(44侧),其中气化整个眶顶者36.4%(16侧),气化部分眶顶者63.6%(28侧),气化眶顶的前颅底骨质内侧缘及外侧缘骨壁厚度分别为(0.3±0.1)mm(0.1-0.4mm)和(0.2±0.1)mm(0.1-0.3mm),无气化的前颅底骨质骨壁厚度为(0.9±0.3)mm(0.4-1.8 mm);CT扫描显示额窦、筛窦向眶顶气化结果与解剖观察一致。结论:了解额窦、筛窦气房向眶顶气化情况对预防鼻微创手术颅内及眶内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10.
目的:研究PRL-2基因对肝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重组质粒稳定转染至正常永生化肝细胞系CL1中,G418筛选阳性克隆。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分析PRL-2在阳性细胞的表达及蛋白定位,MTT法检测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印迹分析细胞周期素A、D1、E以及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因子p16、p21WAF1及p27Kip1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21WAF1mRNA的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PRL-2真核表达载体pcDNA3-PRL-2。脂质体转染细胞经过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表达PRL-2的细胞亚系PRL-2-CL1。经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证实,PRL-2-CL1细胞系PRL-2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MTT法检测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缩短。Western印迹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显示p21WAF1在转染后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细胞周期素A、D1、E及p16、p27Kip1无明显变化。结论: 重组PRL-2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正确,并在永生化肝细胞中获得稳定、高效表达。PRL-2基因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其降低p21WAF1蛋白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