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8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51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63篇
妇产科学   47篇
基础医学   183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295篇
内科学   347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76篇
特种医学   193篇
外科学   195篇
综合类   309篇
预防医学   194篇
眼科学   31篇
药学   227篇
  3篇
中国医学   98篇
肿瘤学   5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2篇
  1980年   12篇
  1977年   9篇
  1975年   8篇
  1959年   41篇
  1958年   66篇
  1957年   75篇
  1956年   73篇
  1955年   83篇
  1954年   51篇
  1948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细胞癌(PHC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的整合情况,以揭示其在HC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检测32例HCC患者和45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和PBMC中HBV-DNA含量,引物和探针设计选择HBVC区的DNA序列。结果:HCC组和CHB组患者血清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62.5%(20/32)和46.7%(21/45)、HBV-DNA均值(不含阴性)分别为105.50±1.52和105.05±1.45copies/ml,PBMC中HBV-DNA阳性率分别为87.5%(28/32)和51.1%(23/45)(P<0.01)、HBV-DNA均值(不含阴性)分别为104.51±1.32和104.05±1.05copies/ml;HCC组血清和PBMC中HBV-DNA阳性率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62.5%比87.5%,P<0.05);HCC组和CHB组血清和PBMC中HBV-DNA同时阳性时,其HBV-DNA含量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HCC患者PBMC中存在HBV-DNA整合的现象;作为临床预测HCC发生的风险指标,PBMC中HBV-DNA含量的检测与穿刺肝组织相比具有轻创或无创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2.
乐仁昌 《海峡药学》2008,20(5):30-32
目的建立湿毒清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uBondapak C18(4.0mm×250mm)柱,甲醇-25%冰醋酸溶液(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3nm。结果阿魏酸在50~100μ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5)。平均回收率100.15%,RSD为1.60%。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湿毒清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3.
目的了鹪丙型肝炎患者DC-SIGN/DC-SIGNR基因颈区重复序列的遗传多态性分布,探讨DC-SIGNR基因多态性与丙型肝炎病毒(HCV)载量的关系。方法采用PCR结合DNA测序对300例丙型肝炎患者DC—SIGNR重复序列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和测序分析;同时检测了患者的HCV病毒载量。结果该研究发现携带7等位基因(中等的)的患者、其HCV病毒载量水平低于携带9等位基因(较长的)的患者(P〈0.05),此外7/7基因型的患者组其HCV病毒载量水平低于9/7基因型的患者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HCV病毒更易与携带较长DC—SINGR等位基因的患者结合。结论DC-SIGNR遗传多态性可能与HCV病毒在个体内的复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4.
李敬  乐爱文  袁瑞  朱元方  耿力  杨环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8):2696-2698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效果。方法:对诊断为不孕症的病人,首先进行输卵管通液术,对于通液结果为输卵管不通者,应用76%的泛影葡胺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对诊断为双侧输卵管阻塞者则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应用,宫腔镜下观察宫腔内、输卵管、子宫口是否存在病变,做选择性输卵管插管通液术,腹腔镜直视下观察输卵管阻塞度及阻塞部位,并做相应手术。结果:双侧通畅15例,一侧通对侧阻塞9例,一侧通而不畅对侧通畅6例,双侧阻塞2例。均较单用宫腔插管通液效果好。结论:宫、腹腔镜联合能充分利用二者的优点,相互补充,明确输卵管阻塞的部位和程度,对输卵管复通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5.
5''-磷酸胞苷体外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5'-核苷酸具有提高免疫力、促生长、抗氧化、促进机体损伤修复、减少细胞凋亡、减轻炎性反应等功能[1-4].但关于5'-核苷酸的抗氧化作用机制尚无系统研究.本研究分析体外条件下5'-磷酸胞苷(5'-CMP)的清除活性氧能力及其对氧化损伤小鼠脾细胞的修复作用,旨在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6.
表里经穴电针时脑葡萄糖代谢PET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针刺表里特定经穴(解剖位置相对)对脑功能区影响的位置及其效应差异.方法 表里经穴为手少阳三焦经的外关和支沟(10例),手厥阴心包经的内关和间使(12例),随机选单侧取穴.空白对照(5例)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技术观察电针后局部脑葡萄糖代谢变化.结果 针刺表经穴位后,可见两侧中额叶和颞叶、丘脑、对侧小脑、海马等葡萄糖代谢增高变化(以对侧为主).针刺里经穴位后,可见两侧巾额叶,对侧颞叶、丘脑、小脑葡萄糖代谢减低变化和同侧海马、尾状核葡萄糖代谢增高变化.对照组没有变化.结论 在生理状态下,针刺表里经穴对大脑起不同的调节作用.说明了穴位电针与脑功能区活动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索SYBR GreenI联合TaqMan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的意义。方法选择浓度为108.48、105.70和103.70copies/ml的3种HBV-DNA阳性血清和<1×103.0copies/ml的阴性血清各1份,在TaqMan-PCR混合反应体系中加入SYBR Green I组成双荧光PCR(TaqMan SYBR Green I组),同时进行TaqMan和SYBR Green I的单荧光PCR(分别为TaqMan组和SYBR Green I组),设置同一PCR和熔解曲线的循环参数,检测HBV-DNA含量及其Tm,每种方法一次检测每份血清5次。结果TaqMan SYBR Green I组检测的HBV-DNA阳性血清均为阳性,其平均含量为108.55±、105.79±、103.81±,与TaqMan组的108.49±、105.69±、103.72±copies/ml0.320.290.300.310.300.25对应浓度值取10对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31、0.54和0.27,P>0.05);与SYBR Green I组的108.41±、0.35105.21±和103.26±copies/ml(不含未检出的两次血清)比较,除高浓度外,中低浓度有统计学意义(t=2.90和0.340.262.62,P<0.05)。TaqMan SYBR Green I组和SYBR Green I组阳性血清均出现明显熔解曲线,熔解温度(Tm)分别为71.8℃、72℃和79.8℃,阴性血清未出现扩增曲线和Tm值。结论SYBR Green I联合TaqMan-PCR检测HBV-DNA时,具有能维持TaqMan-PCR的高灵敏度、特异性更强,并能同时检测HBV-DNATm的特点,为HBV的DNA多态性分析,尤其是在HBV基因分型方面提供了新的检测思路。  相似文献   
118.
电针配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78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电针结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实验组)39例,服用维生素(安慰剂)配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对照组)39例,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有效率84.6%,对照组有效率5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配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效率明显优于安慰剂配合盆底肌锻炼治疗。  相似文献   
119.
毫针浅刺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毫针浅刺法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VB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毫针浅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天为1个疗程,均治疗两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17例,显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浅刺法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VBI)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结合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BPH)并提高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使用德国WOLF F24连续冲洗气化电切镜对83例BPH患者进行了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术加电切术治疗。结果:平均手术时间69min,无尿失禁和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3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平均9.4分,残余尿量平均为21.7ml。结论:先用铲状气化切割圈切除增生的大部分前列腺组织,并进行快速、有效的止血,再用电切环修切,可快速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