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9篇
  免费   410篇
  国内免费   274篇
耳鼻咽喉   53篇
儿科学   48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280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631篇
内科学   523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107篇
特种医学   240篇
外科学   537篇
综合类   1452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497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555篇
  8篇
中国医学   535篇
肿瘤学   17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50篇
  2013年   274篇
  2012年   466篇
  2011年   515篇
  2010年   422篇
  2009年   374篇
  2008年   437篇
  2007年   418篇
  2006年   363篇
  2005年   285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3篇
  1940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成人尺骨近端向后孟氏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成人尺骨近端向后孟氏损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 2004年4月至2007年12月共手术治疗16例成人尺骨近端向后孟氏损伤患者,其中对1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58个月,平均28个月.手术均采用肘关节后正中入路.术中尽量对桡骨头骨折和冠状突骨折进行复位和固定.对尺骨近端的固定,7例采用单纯钢板,2例钢板加克氏针,3例钢板加克氏针张力带,1例克氏针张力带加螺钉.结果 末次随访时均无明显疼痛及肘关节不稳定.患肢肘关节伸屈活动范围平均为100°(0°~145°),前臂旋转活动范围平均为119°(0°~170°).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分)平均为93.1分(67~100分),优良率92.3%.Broberg-Morrey评分平均为88.8分(53~100分),优良率76.9%.结论 对尺骨近端向后孟氏损伤要注意正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手术治疗的关键要重建尺骨近端长度和对线,尽量对其进行解剖复位并牢固固定.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两者在肝癌发病机制及细胞周期调控中的关系.方法 应用定量PCR及Westem blot技术检测MIF和Cyclin D1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表达.化学合成MIF siRNA,将PLC细胞和HepG2细胞分成对照组、MIF siRNA 50 nmol/L干预组、MIF siRNA 1130 nmol/L干预组,脂质体法转染肝癌细胞PLC和HepG2,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检测MIF siRNA干扰后MIF和Cyclin 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MIF和Cyclin D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0.825±0.13和0.843±0.104;MIF和Cyclin D1 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癌旁组织的(7.31±1.85)倍和(4.27±1.05)倍,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MIF=15.5,P<0.01;fCyclin D1=87.5,P<0.01).应用小RNA干扰技术转染PLC和HepG2肝癌细胞后MIF mRNA分别下调71.2%±7.2%、87.4%±2.9%、74.3%±8.9%、88.4%±4.6%(FPLC=315.5,P<0.01;FHHepG2=201.2,P<0.01);MIF蛋白分别下调为0.33±0.03、0.11±0.02、0.81±0.08、0.36±0.02,并呈剂量依赖关系(FPLC=43.9,P<0.01;FHepG2:133.4,P<0.01).伴随MIF mRNA和蛋白的表达F调Cyclin D1 mRNA分别下调68.2%±3%、78.1%±1.4%、65.8%±4.7%、77.3%±2.6%(FPLC=1569,P<0.01;FHepG2=480.4,P<0.01);Cyclin D1蛋白下调0.28±0.06、0.15±0.03、0.44±0.04、0.13±0.02,亦呈剂量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干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LC=35.5,P<0.01;FHepG2=114.7,P<0.01).结论 MIF和Cyclin D1在肝细胞癌中过表达,MIF可能在转录水平调控Cyclin D1的表达,并促使肿瘤细胞通过细胞周期检测点,继续增值和分化,导致肿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83.
经皮睾丸微穿刺活检后冷冻精子的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经皮睾丸微穿刺活检后冷冻保存精子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所致不育进行临床总结,并对其影响治疗结果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62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进行经皮睾丸微穿刺活检,发现活动精子者(35例)对睾丸活检组织进行冷冻保存;女方促排卵常规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动剂(GnRHa)/卵泡刺激素(FS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方案,B超监测卵泡发育情况并引导经阴道取卵,冷冻的睾丸组织解冻后行ICSI,良好胚胎进行移植。结果:取卵周期为35个,冷冻的睾丸精子解冻后行ICSI,35个周期进行常规胚胎移植。13例临床妊娠。启动周期、取卵周期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均为37.14%(13/35)。结论:经皮睾丸微穿刺活检后ICSI是治疗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所致不育的最主要和有效的方法;活检后对有活动精子的睾丸组织进行冷冻保存不影响治疗结果,可以减少患者睾丸活检的次数,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建立临床成人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体外培养、定向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的途径。方法抽取成人骨髓,Percol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体外培养,贴壁细胞传代,取第3代细胞在培养基中添加软骨分化诱导剂地塞米松、维生素C和不同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培养16d后,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甲苯胺蓝染色蛋白多糖,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检测Ⅱ型胶原表达,诱导后MSCs与新型材料聚乳酸和羟基乙醇共聚物(PL-GA)复合。结果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可获得均一的。MSCs;5、10ng TGF-β诱导分化的MSCs生长迅速。呈典型的软骨细胞形态,甲苯胺蓝染色阳性,Ⅱ型胶原表达阳性,MSCs对材料PL-GA黏附力强。结论 可以从成人骨髓中培养出MSCs,并可定向诱导分化为软骨细胞,5~10ng TGF-β为最佳诱导剂量,成人MSCs可用作临床自体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85.
微小RNA( miRNAs) 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单链RNA,能通过特异性识别靶基因
mRNA,在翻译水平调节基因表达,从而调节细胞分化、生长发育、增殖与凋亡、激素分泌等各种过程。现已经发
现多种miRNA,其中微小RNA - 126( miR- 126) 主要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当中,与血管的生成、发育、
修复功能密切相关,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其中,冠心病即将成为危害全人类健
康的头号致死杀手,其诊断和治疗备受关注。本文就miR- 126 在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86.
87.
88.
89.
分析传统随访工作现状和不足,从具体需求、功能特点、技术方案等方面阐述下肢动脉疾病数据管理平台设计与构建,指出该平台有助于提高随访率,促进医患间建立良好的随访关系,为科研工作开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0.
目的研究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中抗HBV活性成分。方法以硅胶柱、凝胶柱色谱分离,制备HPLC纯化,采用MS、NMR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用ELISA法对各化合物进行抗HBV活性检测。结果从空心莲子草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Ⅰ)、3-O-β-D-吡喃葡萄糖醛基齐墩果酸苷(oleanolic acid 3-O-β-D-glucuronopyranoside,Ⅱ)、齐墩果酸-28-O-B-D-吡喃葡萄糖苷(oleanolic acid 28-O-B-D-glucopyranoside,Ⅲ)、竹节参苷Ⅳa甲酯(chikusetsusaponin Ⅳ amethylester,Ⅳ)、4,5-dihydroblumenol(Ⅴ)、N-trans-feruloyl3-methyldopamine(Ⅵ)、N-trans-feruloyl tyramine(Ⅶ)、3β-羟基豆甾-5-烯-7-酮(3β-hydroxystig-mast-5-en-7-one,Ⅷ)、二十四亚甲基环阿尔廷醇(24-methylenecycloartanol,Ⅸ)、环桉烯醇(cycloeucalenol,Ⅹ)。抗HBV活性筛选表明,化合物Ⅰ~Ⅲ,Ⅴ~Ⅶ具有明显的抗HBV活性,化合物Ⅱ和Ⅴ在50LgmL给药剂量时对HBV-DNA克隆转染的人肝癌细胞HepG2-2.2.15的抑制率分别为85.38%和87.37%。结论化合物Ⅳ~Ⅶ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阿魏酰胺类化合物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的结构类型,化合物Ⅱ和Ⅴ具有较强的抗HBV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