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664篇
  免费   18228篇
  国内免费   10496篇
耳鼻咽喉   1749篇
儿科学   3044篇
妇产科学   1077篇
基础医学   10429篇
口腔科学   3142篇
临床医学   21242篇
内科学   15197篇
皮肤病学   2194篇
神经病学   3606篇
特种医学   7132篇
外科学   15779篇
综合类   50683篇
现状与发展   37篇
预防医学   21260篇
眼科学   1816篇
药学   21465篇
  269篇
中国医学   19875篇
肿瘤学   7392篇
  2024年   714篇
  2023年   2338篇
  2022年   5756篇
  2021年   7445篇
  2020年   6465篇
  2019年   3382篇
  2018年   3695篇
  2017年   5118篇
  2016年   3782篇
  2015年   7192篇
  2014年   9232篇
  2013年   11615篇
  2012年   16559篇
  2011年   17332篇
  2010年   15888篇
  2009年   14204篇
  2008年   15066篇
  2007年   14232篇
  2006年   12331篇
  2005年   9536篇
  2004年   6773篇
  2003年   5401篇
  2002年   4040篇
  2001年   3901篇
  2000年   2863篇
  1999年   1004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188篇
  1995年   143篇
  1994年   162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1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3篇
  1963年   11篇
  1962年   11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Դ�����ֱ�Ѫ˨������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脑大静脉与直窦(staight sinus)是脑静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引流大脑深部的静脉血流,有报道该部位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约占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15%[1]。由于其解剖和生理方面的特殊性,该部位血栓形成的发生发展及诊治较之其他部位病变有着不同的特征,本文就此作一介绍。1 大脑大静脉与直窦的解剖结构大脑大静脉又称Galen静脉,是连接和汇入直窦的最大脑静脉。汇入该血管的主要有以下几支静脉:(1)大脑前静脉(anterior cerebral veins):该静脉主要引流眶叶、额叶内侧以及胼胝体嘴侧的血液,然后汇入基底静脉,最终汇入直窦。(2)大脑中静脉(…  相似文献   
942.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汉族人群神经调节素1(NRG-1)基因SNPrs2954041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及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1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84名正常对照的NRG-1基因SNPrs2954041多态性;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MS)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两组人群的记忆功能和执行功能,并用PANSS量表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两组NRG-1基因SNPrs2954041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4.01,P<0.05;2=30.201,P<0.05)。按性别分组后比较,结果仍同前。患者组中各基因型组间认知功能比较结果示:①各基因型组间韦氏记忆量表的理解记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G/G与T/T基因型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G/G与T/T基因型患者比较,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中的错误数、持续错误数和分类个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RG1基因SNPrs2954041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关联,他也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943.
目的研究移植后细菌感染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的变化。方法以DA大鼠为供体,LEW大鼠为受体,采用改良的Kamada二袖套法建立肝移植模型。术后随机分为3组,G1组术后3d腹腔生理盐水注射;G2组术后3d给予腹腔大肠杆菌注射;G3组术后常规给予免疫抑制药物CsA,3mg/(kg·d)。感染后7d处死动物,每组6个样本,检测血清ALT、TB,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reg的水平,RT-PCR方法检测脾脏Foxp3和肝脏IL-10、TGF-β mRNA的表达。结果G3、G2组Treg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分别为:(16.72±0.95)%,(27.4±1.09)%,与G1(9.88±0.9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脾脏Foxp3和肝脏IL-10、TGF-β mRNA表达水平均增加;感染组的肝功虽然较差,与排斥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但从病理切片观察该组肝脏的急性免疫排斥反应减轻,Banff评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鼠肝移植术后腹腔细菌感染增加了脾脏Treg的表达,促进了免疫抑制作用的发挥,部分减轻了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944.
目的探讨Survivin反义核酸技术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效果。方法本实验共分6组,分为以脂质体介导反义寡核苷酸组(ASODN/Lip)、无义寡核苷酸组(NODN/Lip)及RPMI 1640培养液的空白对照组(Lip),转染人乳腺癌MCF-7细胞系,应用Hoechst 33258/PI双重染色观察MCF-7细胞的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变化,DNA凝胶电泳观察凋亡情况,研究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MCF-7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Hoechst 33258/PI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可见转染后的细胞结构呈凋亡样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见转染后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并出现G2/M期阻滞现象;DNA凝胶电泳在600ng/ml,800ng/ml ASODN/Lip组的电泳图谱上呈现出明显的“梯状”现象。结论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表达下涧对乳腺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以及阻止有丝分裂发生在G2/M阻滞期来实现,Survivin靶向反义核酸技术可能成为乳腺癌基因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45.
内镜活检对胃癌组织学分类术前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内镜活检对胃癌组织学分类术前诊断的价值。方法 术前对141例胃癌患的内镜活检标本分别根据Lauren分类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判断组织学分类,并与手术标本结果对照。结果 内镜活检对胃癌Lauren分类术前诊断的准确率为76.6%。对肠型胃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4%和80.6%。而对弥漫型胃癌则分别为82.7%和80.3%,在59例术前诊断为肠型胃癌的病例中,18例(30.5%)在手术标本中呈弥漫性行生长,而在75例术前诊断为弥漫型胃癌的病例中,仅6例(8.0%)术后诊断为肠型胃癌,内镜活检对胃癌WHO分类术前诊断的准确率为87.2%,其中对乳头状/管状腺癌,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的敏感性分别为91.9%。33.3%和66.7%。结论 内镜活检对胃癌组织学分类的术前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6.
隔湿剂对玻璃离子水门汀边缘密封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凡士林、Cocoa butter、BiscoverTM 3种隔湿剂对玻璃离子边缘封闭性能的影响,为临床使用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健康离体后牙40颗,备洞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0颗),均使用上海产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隔湿剂组分别用凡士林、Coco butter及BiscoverTM涂于充填体表面,对照组表面不做任何处理.经冷热交替实验后,记录各组染料渗入窝洞壁与充填体之间的深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涂隔湿剂3组与对照组比较,微渗漏情况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F=4.74,q=3.557~4.776,P<0.05).而涂隔湿剂3组之间的微渗漏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上述3种隔湿剂均能起到较好的隔湿效果.  相似文献   
947.
化疗药物性静脉炎及渗漏损伤的动物实验模型是研究体内化疗药物性静脉炎及渗漏损伤的发病机制和评价各种治疗方法的重要条件。化疗药物性静脉炎及渗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缓慢,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依文献报道,化疗药物性静脉炎模型主要以大白兔耳缘静脉注射长春瑞滨等化疗药物为多见,化疗药物渗漏损伤模型主要以大鼠及大白兔背部皮下注射盐酸阿霉素等化疗药物为多见。文章就近年来常用的一些化疗药物性静脉炎及渗漏损伤的动物模型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48.
目的研究侧脑室注射不同剂量orexin2A对麻醉大鼠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翻正反射消失(loss of righting reflex,LRR)持续时间、共济失调等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氯胺酮75mg/kg及咪达唑仑5mg/kg麻醉大鼠后,侧脑室注射不同剂量orexin2A,通过大鼠脑电δ波比例、LRR持续时间及共济失调监测,了解不同剂量orexin2A对麻醉大鼠催醒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侧脑室注射orexin2A1nmol后,大鼠脑电δ波、LRR持续时间及共济失调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脑室注射orexin2A4、7、10nmol后,大鼠脑电δ波、LRR持续时间及共济失调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1~36.45,P〈0.01);高剂量组与超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脑室注射orexin2A可使麻醉深度变浅,麻醉时间缩短,并可促进麻醉后运动功能恢复,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949.
目的 通过监测脑血流速度、颈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血压、心率(HR)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综合评价艾司洛尔用于控制开颅手术苏醒期患者脑过度灌注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E组,20例)和对照组(C组,20例).E组患者从拔管即刻起给予艾司洛尔0.6 mg·kg1·h-1静脉持续滴注15 min C组患者从拔管即刻起给予0.9%氯化钠溶液静脉持续滴注.分别监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拔管即刻及拔管后15、30、45、60 min时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CAVm)、SivO2平均动脉压(MAP)及HR,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 E组术后15和30 min的MCA Vm、sjvO2及HR均显著低于C组(P值均<0.01),术后15 Min的MAP显著低于C组(P<0.05).无一例患者发生与艾司洛尔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艾司洛尔是控制术后脑过度灌注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950.
现将本院2006年1月-2006年12月54例经DSA全脑造影及栓塞术的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4例患者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11-70岁,ASAⅡ-Ⅲ级,急诊11例。术前昏迷5例,术中动脉瘤破裂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