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411篇 |
免费 | 974篇 |
国内免费 | 83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9篇 |
儿科学 | 205篇 |
妇产科学 | 78篇 |
基础医学 | 1141篇 |
口腔科学 | 181篇 |
临床医学 | 1281篇 |
内科学 | 1584篇 |
皮肤病学 | 182篇 |
神经病学 | 460篇 |
特种医学 | 47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1403篇 |
综合类 | 2223篇 |
现状与发展 | 4篇 |
预防医学 | 882篇 |
眼科学 | 224篇 |
药学 | 1289篇 |
13篇 | |
中国医学 | 718篇 |
肿瘤学 | 77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140篇 |
2022年 | 347篇 |
2021年 | 504篇 |
2020年 | 422篇 |
2019年 | 338篇 |
2018年 | 336篇 |
2017年 | 332篇 |
2016年 | 275篇 |
2015年 | 418篇 |
2014年 | 582篇 |
2013年 | 557篇 |
2012年 | 902篇 |
2011年 | 943篇 |
2010年 | 765篇 |
2009年 | 623篇 |
2008年 | 715篇 |
2007年 | 639篇 |
2006年 | 649篇 |
2005年 | 623篇 |
2004年 | 489篇 |
2003年 | 519篇 |
2002年 | 429篇 |
2001年 | 332篇 |
2000年 | 248篇 |
1999年 | 207篇 |
1998年 | 118篇 |
1997年 | 103篇 |
1996年 | 72篇 |
1995年 | 78篇 |
1994年 | 77篇 |
1993年 | 46篇 |
1992年 | 65篇 |
1991年 | 49篇 |
1990年 | 43篇 |
1989年 | 24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18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7篇 |
1978年 | 8篇 |
1975年 | 5篇 |
1974年 | 6篇 |
1973年 | 6篇 |
1971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对近年来中医药辨治艾滋病的临床研究概况进行综述。目前中医临床根据艾滋病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辨证主要分为气血双亏、热毒郁结、气阴两伤、瘀血内阻4型;临床上使用次数较多且临床效果较明显的治疗艾滋病的中药复方制剂有益艾康胶囊、五味灵芪胶囊、唐草片、复方三黄散、艾宁颗粒等;甘草、黄芪、黄芩、金银花、丹参、柴胡、白花蛇舌草、紫花地丁等8味中药皆已经被证实具有高效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活性的作用;清热解毒中药中的紫花地丁、穿心莲、牛蒡子、紫草、金银花、苦参、夏枯草、贯仲、狗脊、黄连、淫羊藿、蟛蜞菊已经被证明具有抑制HIV病毒复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自拟降压汤辅治高血压(EH)对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120例EH患者分成自拟降压汤组(研究组,n=60)和常规组(对照组,n=60),于治疗前(T1)及治疗4周后(T2)检测两组24 h动态血压[24 h收缩压(24 h SBP)、24 h舒张压(24 h DBP)、白昼(D)SBP、DDBP、夜间(N)SBP、NDBP]和夜间血压下降率[平均SBP下降率、平均DBP下降率],观察两组患者红细胞免疫相关指标[红细胞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分布改善情况。结果 T2时,两组24 h动态血压水平、RBC-ICR均较T1时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夜间平均SBP和DBP下降率、RBCC3bRR、CD4~+、CD8~+均较T1时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降压汤可显著改善EH患者24 h动态血压、夜间血压下降情况、红细胞免疫相关指标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情况,对调节其血压昼夜节律、增强其免疫功能有一定帮助,于病情转归有利。 相似文献
93.
目的?建立六神丸的HPLC-UV/ELSD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对六神丸中主要特征峰进行归属并进行指认。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mm×4.6?mm,5?μm);乙腈-0.05%三氟乙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UV)参数:检测波长为296?nm;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为70?℃,喷雾器为冷却模式,氮气压力为25?psi;进样量20?μL;体积流量为1?mL/min。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14批六神丸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计算其相似度,并对共有峰进行药材的归属以及成分进行指认。结果?分别建立了六神丸HPLC-UV及HPLC-ELSD的指纹图谱,及其共有模式,指认出HPLC-UV指纹图谱共有峰14个,14批六神丸制剂相似度为0.940~0.988,指认出HPLC-ELSD指纹图谱共有峰13个,14批六神丸制剂相似度为0.968~0.998。确认了和蟾蜍他灵、沙蟾毒精、远华蟾毒精、蟾毒它灵、华蟾毒它灵、蟾毒灵、胆酸、鹅去氧胆酸、去氧胆酸。结论?首次建立了六神丸HPLC-UV/ELSD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该法操作准确、简单,重复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分析六神丸中化学成分信息,为六神丸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
GAO Huai Quan WANG Bang Xuan SUN Li Li LI Ting WU Lu FU Lian Guo MA Jun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 BES》2019,32(9):639-646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body dissatisfaction in correlation between obesity and dietary behavior changes for weight loss(DBCWL).Methods A total of 680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ir body height, weight, and waistline were effectively measured, and they were also evaluated to assess their body dissatisfaction, perception of dietary behaviors, and DBCWL. The correlation among these factors was analyzed using mediating effect models.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obesity and abdominal obes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males than in females(P 0.05). Overweight/obesity, abdominal obesity, and body dissatisfactio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risk for DBCWL(OR = 2.57, 2.77, and 1.95, respectively). Overweight/obesity and abdominal obesit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risk for body dissatisfaction(OR = 6.00 and 4.70,respectively). Significant mediating effects of body dissatisfaction were observed in correlation between overweight/obesity and DBCWL and between abdominal obesity and DBCWL(OR = 2.20 and 1.92,respectively; P 0.05), and the proportions of mediating effects among the total effects were 48.89% and 46.60%, respectively.Conclusion Body dissatisfaction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mediating effect in association between DBCWL and obesity, which indicates that guiding children to correctly recognize their body might be more conducive than promoting obese children toward weight loss through dietary behavior changes. 相似文献
95.
一种肠肌间神经丛胶质细胞无血清原代培养法的建立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9,40(2):232-236
目的 肠胶质细胞(enteric glial cell,EGC)在肠道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深入研究EGC的功能,排除在体及组织水平中神经体液因素的影响,获得一种简便高效的原代EGC分离培养方法非常必要。方法 取小鼠结肠纵行肌-肌间神经丛组织,经消化分离肠胶质细胞,采用含血清和无血清培养基交替培养法去除成纤维细胞后常规传代;运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原代EGC纯度;运用胞内钙成像技术实时观察EGC内Ca2+浓度([Ca2+]i)变化以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每次实验获得的EGC至传代前细胞量可达约6.8×105;无血清培养后成纤维细胞污染显著降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阳性的EGC占细胞总数的98.44%±1.07%,钙结合蛋白S100β阳性EGC占93.61%±3.16%,GFAP与S100β双阳性EGC占93.09%±2.99%;96.00%±4.00%的细胞在ATP诱导下发生胞内钙瞬变。结论 结合无血清培养可有效去除成纤维细胞污染,得到纯度较高、活性较好的肌间神经丛EGC。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薄层CT引导下经皮穿刺圆孔射频热凝术治疗药物无效或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第Ⅱ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药物无效或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第Ⅱ支)的22例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圆孔射频热凝术治疗,采用巴罗神经学研究所(BNI)分级评定标准评价患者术后疗效,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22例患者术后即刻疼痛完全缓解率达95.45%(21/22),1例患者术后疼痛有所缓解,但服药后可以控制(BNI分级Ⅲ级)。2例患者术后复发,均再次行射频术,术后即刻疼痛均完全缓解(BNI分级Ⅰ级)。随访3~19个月,平均(7.73±4.69)个月。所有患者均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薄层CT引导下经皮穿刺圆孔射频热凝治疗药物无效或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第Ⅱ支)的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可作为药物无效或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一种理想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7.
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前臂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27
目的 介绍应用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 切取自髂前上棘至髌骨外缘连线 1/2以上的超长股前外侧皮瓣 ,修复前臂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2 4例 ,对其中 4例 ,采用双侧股前外侧皮瓣组合修复 ;皮瓣面积最大为 3 6cm× 12cm ,最小为 2 0cm× 8cm。结果 2 4例 2 8块组织瓣全部成活 ,术后无血管危象发生。术后 14例获得 6~ 3 6个月的随访 ,前臂外形满意 ,皮肤质地柔软 ,弹性好 ,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 ,有排汗功能。皮瓣供区游离植皮区瘢痕较大 ,但无功能影响。结论 超长股前外侧皮瓣能一次修复前臂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方法可靠 ,解剖容易 ,是一种简单、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评价新型头部γ刀机房的放射防护状态及防护设施的有效性、合理性,进而保证相关人员的健康安全。 方法 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结合建设单位提交的新型γ刀及机房的材料,进行现场调查和放射防护检测,然后综合分析评价。 结果 新型头部γ刀性能检测结果满足GBZ 168-2005标准的要求;工作场所的周围剂量当量率在0.11~0.18 μSv/h,γ刀机房屏蔽满足放射防护要求;个人防护用品等放射防护设施和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健康体检制度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均达标。 结论 该新型头部γ刀建设项目可有效控制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放射防护设施达到了竣工验收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术后血清总胆红素及胆汁引流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观察28例肝移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及T管胆汁引流量的变化,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探讨处理方法,了解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肝移植术后血清总胆红素逐渐升高,1周左右达到高峰(平均117.45μmol/L),其后开始下降;然而,T管胆汁引流量在术后逐步增加,10 d左右达高峰(达200 ml左右),并维持于较高水平;术前高胆红素血症、保存损伤以及急性排斥反应系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T管胆汁引流量在术后逐渐增多,平均在术后3 d达到100 ml;若总是低于50 ml并伴有胆红素增高,则预后欠佳.结论肝移植术后高胆红素血症和胆汁引流减少的的原因为保存损伤、排斥反应和术前高胆红素血症等.若总胆红素增高伴有T管引流量减少,则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0.
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制作要点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方法参照Kamada等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经门静脉灌注肝脏,改进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法为单线连续缝合法。结果210只大鼠原位肝移植24h存活率为91.0%(191/210),平均无肝期17min,1周生存率为85.2%(179/210)。结论改进大鼠原位肝移植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法,可缩短受体无肝期,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并能提高原位肝移植大鼠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