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2959篇 |
免费 | 10907篇 |
国内免费 | 637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12篇 |
儿科学 | 1715篇 |
妇产科学 | 806篇 |
基础医学 | 5878篇 |
口腔科学 | 2277篇 |
临床医学 | 12343篇 |
内科学 | 8281篇 |
皮肤病学 | 1184篇 |
神经病学 | 2127篇 |
特种医学 | 4258篇 |
外科学 | 9159篇 |
综合类 | 28697篇 |
现状与发展 | 24篇 |
预防医学 | 12316篇 |
眼科学 | 1341篇 |
药学 | 12918篇 |
162篇 | |
中国医学 | 11000篇 |
肿瘤学 | 454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1386篇 |
2023年 | 1583篇 |
2022年 | 3539篇 |
2021年 | 4138篇 |
2020年 | 3633篇 |
2019年 | 2001篇 |
2018年 | 2182篇 |
2017年 | 2999篇 |
2016年 | 2216篇 |
2015年 | 3936篇 |
2014年 | 5160篇 |
2013年 | 6677篇 |
2012年 | 9618篇 |
2011年 | 10210篇 |
2010年 | 8992篇 |
2009年 | 8184篇 |
2008年 | 8092篇 |
2007年 | 8032篇 |
2006年 | 7139篇 |
2005年 | 5568篇 |
2004年 | 3866篇 |
2003年 | 3357篇 |
2002年 | 2481篇 |
2001年 | 2246篇 |
2000年 | 1567篇 |
1999年 | 565篇 |
1998年 | 147篇 |
1997年 | 94篇 |
1996年 | 95篇 |
1995年 | 78篇 |
1994年 | 90篇 |
1993年 | 53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28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4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9篇 |
1965年 | 10篇 |
1964年 | 10篇 |
1962年 | 10篇 |
1959年 | 8篇 |
1957年 | 12篇 |
1954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探讨β-联蛋白在恶性胸膜间皮瘤组织的表达及其对肿瘤抑制作用。方法:应用AnnexinV和TUNEL法分别检测转染野生型β-联蛋白(β-CAT-V5-FP)和突变型β-联蛋白 (β-CAT-S37C-V5-FP)诱导恶性胸膜间皮瘤NCI-H28细胞凋亡;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法,研究β-联蛋白基因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转染野生型β-联蛋白和突变型β-联蛋白的细胞凋亡率与转染空白载体组比较均有明显的增高。转染羧基端缺失的β-联蛋白基因也可导致细胞凋亡,但与转染野生型β-联蛋白(β-CAT-V5-FP)和突变型β-联蛋白(β-CAT-S37C-V5-FP)的细胞相比明显减少。结论:β-联蛋白基因在非上皮性肿瘤——恶性胸膜间皮瘤中也可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2.
康复疗法与口服替扎尼定联合治疗脑卒中偏瘫肌痉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康复疗法联合口服替扎尼定(Tizandine)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的效果.方法 将46例脑卒中所致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3例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包括抗痉挛体位摆放、被动关节活动、持续牵张运动、手法按摩、肢体空气压力治疗、站立训练、健康教育等;治疗组23例,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口服替扎尼定治疗.采用修订的Ashworth分级法(MAS)和改良的巴氏指数评定法(MB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定.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肌张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生活自理能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扎尼定联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所致偏瘫肌痉挛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同时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建立上海部分地区健康人群血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hyrotrophin receptor antibody,TRAb)的参考区间.方法 选择上海部分地区的健康人群1468名.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水平,SPSS19.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获得上下限,中位数,百分位数.结果 1468名健康人血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呈偏态分布,采用百分位数法(95%分布区间)确定参考区间.男性与女性各年龄组血清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之间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建立统一参考区间(0.30 ~0.82IU/L).结论 建立适合本地区健康人群的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运用有限元方法模拟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剂量对不同骨质疏松程度胸腰椎T11~L3生物力学影响,为术前骨水泥注射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CT图像建立胸腰椎T11~L3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建立12个不注射骨水泥的不同骨质疏松程度椎体对照组模型,向椎体L1分别注射1.8、3.6 m L骨水泥,建立24个不同骨质疏松程度的骨水泥增强椎体有限元模型。在椎体T11上表面施加500 N垂直载荷和7 N·m力矩并计算分析椎体在垂直、后伸、前屈、侧弯及扭转工况下的应力和位移。结果注射骨水泥后,扭转载荷下椎体应力和位移变化最大。与对照组模型相比,注射1.8 m L骨水泥时,随椎体骨质疏松程度加重,扭转载荷下椎体L1应力从增加55.0%上升到87.7%,位移从减小6.5%上升到32.0%;最大骨质疏松程度的椎体T12和L2扭转应力变化率分别为3.6%和5.7%。注入3.6 m L骨水泥时,随椎体骨质疏松程度加重,扭转载荷下椎体L1应力从增加288.5%上升到313.8%,位移从减小8.9%上升到44.7%;最大骨质疏松程度的椎体T12和L2扭转应力变化率分别为7.3%、7.6%。结论骨质疏松程度的加重和骨水泥注射量的增加会引起椎体应力增加,特别是扭转载荷下椎体应力变化最大。对骨质疏松程度严重的骨折椎体选择小剂量骨水泥以避免较大的应力增加,且应限制病人的扭转活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为了更加全面地诊断心肌是否存在潜在的缺血,评估心肺功能和诊断相关疾病,本文研制了一款新型运动心电检测系统,并初步验证其临床应用的可靠性。方法该系统在传统运动心电系统的基础上,引入呼吸力学监测、二氧化碳监测以及氧浓度监测,并采用新型QRS波起点和终点检测算法和自适应滤波等避免血压值和心电参数受到运动的干扰。最后进行了标准符合性测试和临床试验对该新型运动心电系统进行了测试和验证。结果标准符合性测试表明该运动心电系统共模抑制比、输入噪声等关键技术指标满足标准要求;临床运动试验得到的HR、ST、ST/HR、SP/DP参数值和医生手动测量参数值偏差的标准差分别是0.798次/min、0.008 8 m V、0.071μV/(次/min)、1.135/0.919 mm Hg(1mm Hg=133.322 Pa)。结论该系统稳定可靠,且ECG、血压等参数计算准确,为心肺功能评估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6.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研究发现肥胖,特别是中心性肥胖在BPH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对近年来肥胖与BPH的流行病学相关性以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CFNB)镇痛或静脉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患者镇痛效果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51~71岁,体重50~77kg,随机均分两组:PCIA组和患者自控股神经镇痛组(PCNA组)。PCIA组:术后持续输注芬太尼镇痛;PCNA组: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股神经置管,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6、12、24和48h时采集股静脉血,检测IL-6及IL-10浓度。观察并记录术后2、12、24、36、48h静止时和术后24、48、72h运动时VAS评分。记录尿潴留、低氧血症(SpO290%)、恶心、呕吐、嗜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追加哌替啶例数。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各时点PCIA组IL-6、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PCNA组术后6、12hIL-6和术后6、12、24h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PCNA组比较,术后各时点PCIA组IL-6浓度明显升高(P0.05),而术后6h时PCIA组IL-10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PCNA组比较,PCIA组术后2、12、24、36、48h静止时VAS评分和术后24、48、72h运动时VAS明显升高(P0.05)。与PCNA组比较,PCIA组术后恶心、嗜睡、追加哌替啶例数明显增加(P0.05)。两组无一例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可以减轻TKA术后患者机体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肺功能参数的影响。方法择期在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40~65岁,体重45~80kg,ASAⅡ或Ⅲ级,心功能Ⅰ~Ⅲ级,随机均分为NAC组和对照组(C组)。NAC组:麻醉诱导后CPB前静脉输注NAC 100mg/kg,CPB开始后静脉持续输注NAC 40mg/kg至术毕。C组:等剂量用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静脉输注。于麻醉诱导后(T0)、开胸后CPB前(T1)、术毕关胸后(T2)、术后5h(T3)、24h(T4)和48h(T5)检测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和气道阻力(R)。结果与T0时比较,T2~T4时两组患者RI、A-aDO2明显升高(P0.05)、OI明显降低(P0.05)、T2和T3时两组患者气道阻力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T2~T4时NAC组RI和A-aDO2明显降低(P0.05)、OI明显升高(P0.05)、T2和T3时NAC组气道阻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可以减轻CPB导致的肺功能损伤,对肺脏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蚕蛹浆(silkworm larvae plasma,SLP)比色法在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精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90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采用Swanson假体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然后根据致病菌不同随机分为3组:A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组)、B组(表皮葡萄球菌组)及C组(大肠埃希菌组),每组30只。术后第3天膝关节腔内注射1 mL不同浓度致病菌制备PJI模型。分别于接种菌液前及接种后7、14、21 d取样进行检测,参照2018年PJI费城国际共识诊断标准首先判定并计算3组实验动物的造模成功率,并采用SLP比色法计算其在PJI精准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效率。结果接种菌液21 d时,A、B、C组分别有26、18、23只实验动物诊断为感染,造模成功率分别为86.7%、60.0%、76.7%,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724,P=0.073)。PJI比色法结果显示,A组在7 d时出现1只假阳性动物(特异性75.0%),随时间推移(14、21 d)SLP的特异性升至100.0%;14、21 d,另出现了1只假阴性动物(敏感性由100.0%降至96.2%)。B组在7 d时出现1只假阳性动物(特异性91.7%),随着时间推移特异性回升至100.0%;在14、21 d时分别出现1只和4只假阴性动物(敏感性分别为94.4%及83.3%)。C组在7 d时有2只假阳性动物(特异性71.4%),随后回升至100.0%。A、C组在21 d时诊断效率极高(96.7%和100.0%);即使面对B组低毒力的表皮葡萄球菌,21 d时SLP的诊断效率也可保持在90.0%;总体诊断效率很好(95.6%)。结论 SLP比色法诊断PJ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诊断效率,是一种极具潜能的PJI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从力学角度应用试验与仿真相结合对肛管直肠环进行有效预测评估与量化评判。方法:提取直肠癌术后组织标本获得肛管直肠环样本,进行静态拉伸试验,获得肛管直肠环肌群的应力-应变曲线;采用逆向工程的方法将使用MR扫描得到的盆底肛提肌、肛门扩约肌复合体转换为可导入仿真软件的三维几何模型;再使用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分析,模拟肛管直肠环肌群在不同排便条件下所承受的应力情况。结果:采用不同直径的圆柱作用于肛管直肠环,可以有效地模仿人静息状态、强忍状态,力排初状态以及增大腹压的各种活动状态如喷嚏、咳嗽、负重活动。结论:肛管直肠环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为有效地模拟肛门不同手术方式导致的肛门控便功能障碍研究提供了有效真实的平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