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738篇
  免费   11177篇
  国内免费   6258篇
耳鼻咽喉   1215篇
儿科学   1700篇
妇产科学   801篇
基础医学   5803篇
口腔科学   2286篇
临床医学   12375篇
内科学   8289篇
皮肤病学   1186篇
神经病学   2132篇
特种医学   4276篇
外科学   9178篇
综合类   28765篇
现状与发展   24篇
预防医学   12220篇
眼科学   1330篇
药学   12836篇
  165篇
中国医学   11078篇
肿瘤学   4514篇
  2025年   19篇
  2024年   1416篇
  2023年   1659篇
  2022年   3541篇
  2021年   4148篇
  2020年   3656篇
  2019年   2093篇
  2018年   2178篇
  2017年   2989篇
  2016年   2220篇
  2015年   3936篇
  2014年   5145篇
  2013年   6656篇
  2012年   9596篇
  2011年   10135篇
  2010年   8929篇
  2009年   8149篇
  2008年   8052篇
  2007年   8029篇
  2006年   7147篇
  2005年   5559篇
  2004年   3861篇
  2003年   3360篇
  2002年   2482篇
  2001年   2230篇
  2000年   1562篇
  1999年   566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65年   10篇
  1964年   10篇
  1962年   10篇
  1959年   8篇
  1957年   12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目的为了更加全面地诊断心肌是否存在潜在的缺血,评估心肺功能和诊断相关疾病,本文研制了一款新型运动心电检测系统,并初步验证其临床应用的可靠性。方法该系统在传统运动心电系统的基础上,引入呼吸力学监测、二氧化碳监测以及氧浓度监测,并采用新型QRS波起点和终点检测算法和自适应滤波等避免血压值和心电参数受到运动的干扰。最后进行了标准符合性测试和临床试验对该新型运动心电系统进行了测试和验证。结果标准符合性测试表明该运动心电系统共模抑制比、输入噪声等关键技术指标满足标准要求;临床运动试验得到的HR、ST、ST/HR、SP/DP参数值和医生手动测量参数值偏差的标准差分别是0.798次/min、0.008 8 m V、0.071μV/(次/min)、1.135/0.919 mm Hg(1mm Hg=133.322 Pa)。结论该系统稳定可靠,且ECG、血压等参数计算准确,为心肺功能评估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2.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研究发现肥胖,特别是中心性肥胖在BPH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对近年来肥胖与BPH的流行病学相关性以及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continuous femoral nerve block,CFNB)镇痛或静脉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患者镇痛效果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51~71岁,体重50~77kg,随机均分两组:PCIA组和患者自控股神经镇痛组(PCNA组)。PCIA组:术后持续输注芬太尼镇痛;PCNA组: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股神经置管,术后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6、12、24和48h时采集股静脉血,检测IL-6及IL-10浓度。观察并记录术后2、12、24、36、48h静止时和术后24、48、72h运动时VAS评分。记录尿潴留、低氧血症(SpO290%)、恶心、呕吐、嗜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追加哌替啶例数。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各时点PCIA组IL-6、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PCNA组术后6、12hIL-6和术后6、12、24hIL-10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PCNA组比较,术后各时点PCIA组IL-6浓度明显升高(P0.05),而术后6h时PCIA组IL-10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PCNA组比较,PCIA组术后2、12、24、36、48h静止时VAS评分和术后24、48、72h运动时VAS明显升高(P0.05)。与PCNA组比较,PCIA组术后恶心、嗜睡、追加哌替啶例数明显增加(P0.05)。两组无一例患者发生低氧血症。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可以减轻TKA术后患者机体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肺功能参数的影响。方法择期在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0例,性别不限,年龄40~65岁,体重45~80kg,ASAⅡ或Ⅲ级,心功能Ⅰ~Ⅲ级,随机均分为NAC组和对照组(C组)。NAC组:麻醉诱导后CPB前静脉输注NAC 100mg/kg,CPB开始后静脉持续输注NAC 40mg/kg至术毕。C组:等剂量用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静脉输注。于麻醉诱导后(T0)、开胸后CPB前(T1)、术毕关胸后(T2)、术后5h(T3)、24h(T4)和48h(T5)检测呼吸指数(RI)、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和气道阻力(R)。结果与T0时比较,T2~T4时两组患者RI、A-aDO2明显升高(P0.05)、OI明显降低(P0.05)、T2和T3时两组患者气道阻力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T2~T4时NAC组RI和A-aDO2明显降低(P0.05)、OI明显升高(P0.05)、T2和T3时NAC组气道阻力明显降低(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可以减轻CPB导致的肺功能损伤,对肺脏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蚕蛹浆(silkworm larvae plasma,SLP)比色法在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精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90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采用Swanson假体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然后根据致病菌不同随机分为3组:A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组)、B组(表皮葡萄球菌组)及C组(大肠埃希菌组),每组30只。术后第3天膝关节腔内注射1 mL不同浓度致病菌制备PJI模型。分别于接种菌液前及接种后7、14、21 d取样进行检测,参照2018年PJI费城国际共识诊断标准首先判定并计算3组实验动物的造模成功率,并采用SLP比色法计算其在PJI精准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效率。结果接种菌液21 d时,A、B、C组分别有26、18、23只实验动物诊断为感染,造模成功率分别为86.7%、60.0%、76.7%,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724,P=0.073)。PJI比色法结果显示,A组在7 d时出现1只假阳性动物(特异性75.0%),随时间推移(14、21 d)SLP的特异性升至100.0%;14、21 d,另出现了1只假阴性动物(敏感性由100.0%降至96.2%)。B组在7 d时出现1只假阳性动物(特异性91.7%),随着时间推移特异性回升至100.0%;在14、21 d时分别出现1只和4只假阴性动物(敏感性分别为94.4%及83.3%)。C组在7 d时有2只假阳性动物(特异性71.4%),随后回升至100.0%。A、C组在21 d时诊断效率极高(96.7%和100.0%);即使面对B组低毒力的表皮葡萄球菌,21 d时SLP的诊断效率也可保持在90.0%;总体诊断效率很好(95.6%)。结论 SLP比色法诊断PJI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诊断效率,是一种极具潜能的PJI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6.
目的:从力学角度应用试验与仿真相结合对肛管直肠环进行有效预测评估与量化评判。方法:提取直肠癌术后组织标本获得肛管直肠环样本,进行静态拉伸试验,获得肛管直肠环肌群的应力-应变曲线;采用逆向工程的方法将使用MR扫描得到的盆底肛提肌、肛门扩约肌复合体转换为可导入仿真软件的三维几何模型;再使用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分析,模拟肛管直肠环肌群在不同排便条件下所承受的应力情况。结果:采用不同直径的圆柱作用于肛管直肠环,可以有效地模仿人静息状态、强忍状态,力排初状态以及增大腹压的各种活动状态如喷嚏、咳嗽、负重活动。结论:肛管直肠环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为有效地模拟肛门不同手术方式导致的肛门控便功能障碍研究提供了有效真实的平台。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究在中医补肾、健脾、补肾健脾的不同方法下,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诱导大鼠肌源性干细胞(MDSCs)成骨分化的过程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蛋白含量变化。方法 购置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肌源性干细胞(MDSCs)。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SPF级SD大鼠分为6组,依次为正常组、诱导液组、诱导液+补肾阴组(左归丸组)、诱导液+补肾阳组(右归丸组)、诱导液+健脾组(补中益气汤组)、诱导液+补肾健脾组。对大鼠进行7 d灌胃,大鼠胃容积为 1 mL /100 g,以此为大鼠配药及灌胃,制备含药血清。通过茜素红染色观察其细胞形态,使用qRT-PCR法、ELISA检测上述各组细胞中SDF-1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①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诱导组、补肾阴组、补肾阳组、健脾组、补肾健脾组显著升高;与诱导组比较,除健脾组外,其余各组组中SDF-1均显著升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ELISA检测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诱导组、补肾阴组、补肾阳组、健脾组、补肾健脾组中SDF-1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除补肾阴组与补肾健脾组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诱导组相比,除补肾健脾组外,补肾阴组、补肾阳组、健脾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大鼠肌源性干细胞(MDSCs)向成骨细胞的转化与SDF-1的水平升高有关;②补肾阴、补肾阳、健脾和补肾健脾法大鼠肌源性干细胞(MDSCs)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的过程中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SDF-1水平来促进成骨细胞的转化。  相似文献   
88.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hanges of S100B protein and GFAP level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1 min Apgar scoring in the serum of neonates born to mothers with preeclampsia of different degrees. Methods From Oct.2012 to Mar.2013 in Chilren’s hospital of Shanxi province ?? 40 cases of newborns born to mothers with preeclampsia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mild preeclampsia group ??L group 20 cases????severe preeclampsia group ??H group 20 cases????a healthy control group was established ??N group 20 cases????newborns of three groups were taken specimen at the time of admission ?? dual- antibody sandwic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was used to detect the level of serum GFAP and S100B . In the first three days after admission cranial ultrasound was performed in each child. Results The difference among the L??H and N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2=17.20??P??0.05??; S100B and GFAP levels in L and H group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γ= 0.658?? P??0.05??; S100B?? GFAP levels in L and H group and neonatal 1min Apgar score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γ$subScript$S100B$/subScript$=-0.482??γ$subScript$GFAP$/subScript$=-0.534??P??0.01??. Conclusion The more serious eclampsia?? the greater the possibility of brain damage?? and the more serious the elevation of S100B and GFAP levels?? and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1 min Apgar scor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possibility of S100B protein and GFAP as a predictor of neonatal brain injury deserves further study.  相似文献   
89.
目的在钛-6铝-4钒(Ti-6Al-4V)合金微粒环境下观察重组成骨蛋白-1(recombinant OP-1,r OP-1)对成骨细胞的影响,为防治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提供新的治疗途径。方法根据小鼠颅顶骨前成骨细胞亚克隆14(MC3T3-E1)中是否加入Ti-6Al-4V微粒和r OP-1,分为微粒组(5、10、15μg/m L Ti-6Al-4V)、处理组(微粒组加入200 ng/m L r OP-1)、阳性组(加入200ng/m L r OP-1)和对照组,检测各组24、72、120 h MC3T3-E1细胞增殖能力、72 h碱性磷酸酶(akaline phosphatase,AKP)、骨钙素(osteocalcin,OCN)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mRNA的表达,及120 h成骨细胞的矿化能力。结果 1r OP-1无促进Ti-6Al-4V微粒环境下成骨细胞增殖能力,与微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r OP-1可提高成骨细胞分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逆转Ti-6Al-4V微粒抑制成骨细胞分化,与微粒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茜素红S染色后Ti-6Al-4V微粒钙结节数量随着浓度增加逐渐降低,和微粒组比较,加入r OP-1后钙结节数量呈增多趋势。结论 Ti-6Al-4V微粒环境下,r OP-1无提高成骨细胞增殖能力,能提高细胞分化矿化能力,r OP-1可以作为潜在治疗关节假体无菌性松动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0.
房中术是中国古代研究性生活与养生关系的一门学问,之所以在东周秦汉时产生和发展起来,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首先,东周秦汉之时,社会上淫风盛行,房中术应时而生,房中术的目标是既要保证性生活的量,又能提高性生活的质。其次,贵族阶层的一夫多妻制,客观上使家中男主人的房事任务变得非常繁重,房中术能提高男人有限性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此外,房中术中的优生种子术是宗法制度的产物。东周时兴起的房中术,就是在前人种子与房中优生的零星知识基础上发展成系统的房中优生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