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64篇
  免费   5009篇
  国内免费   2945篇
耳鼻咽喉   465篇
儿科学   753篇
妇产科学   311篇
基础医学   2984篇
口腔科学   877篇
临床医学   5670篇
内科学   3857篇
皮肤病学   616篇
神经病学   1026篇
特种医学   1955篇
外科学   4451篇
综合类   13563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预防医学   5672篇
眼科学   634篇
药学   6209篇
  95篇
中国医学   5203篇
肿瘤学   2662篇
  2024年   292篇
  2023年   656篇
  2022年   1574篇
  2021年   2023篇
  2020年   1768篇
  2019年   952篇
  2018年   1039篇
  2017年   1443篇
  2016年   1099篇
  2015年   1904篇
  2014年   2544篇
  2013年   3209篇
  2012年   4706篇
  2011年   4713篇
  2010年   4344篇
  2009年   3809篇
  2008年   4132篇
  2007年   3927篇
  2006年   3529篇
  2005年   2649篇
  2004年   1800篇
  2003年   1449篇
  2002年   1145篇
  2001年   957篇
  2000年   708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7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分析不同严重程度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疱疹病毒(HV)感染情况和外周血病毒载量。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9年12月济南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2600例AGP患者,根据病变程度分为轻度AGP组(n=82)、中度AGP组(n=578)、重度AGP组(n=1940),以同期100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入组后,检测龈沟液HV病毒感染情况和血浆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EB病毒(EBV)、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载量、牙周特征和血炎症因子水平。结果AGP患者牙周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出血指数(BI)高于对照组(P<0.05),HSV-1、EBV、HCMV、HHV-6感染率和病毒载量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AGP病情严重程度增加,HSV-1、EBV、HCMV、HHV-6感染率和病毒载量、PLI、PD、AL、BI、WBC、PCT、IL-6、TNF-α和CRP均增加(P<0.05)。结论HV感染率和病毒载量与AGP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牙周特征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调查复数菌与单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临床和病原学确诊的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检出病原菌种数分为单菌组和复数菌组,研究结局为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复数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430例患者血培养阳性。单菌血流感染367例(85.3%),复数菌血流感染63例(14.7%)。复数菌组患者医院感染所占比率较单菌组高(76.2% VS 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复数菌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比率较单菌组高(44.4% VS 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复数菌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单菌组高[24(16~39) VS 19(13~2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复数菌组患者病死率高于单菌组(12.7% VS 3.8%),且住院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复数菌感染(OR=3.24,95%CI:1.20~8.75)、消化道肿瘤(OR=3.28,95%CI=1.21~8.84)、有创机械通气(OR=3.40,95%CI=1.22~9.42)、深静脉置管(OR=2.76,95%CI=1.00~7.64)、留置导尿管(OR=3.28,95%CI=1.04~10.40)是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相较于单菌组,复数菌组送检时间至出院时间间隔显著延长[20(15~36) d VS 16(10~22) d,P<0.001]。单菌组与复数菌组患者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住院患者复数菌血流感染死亡风险显著增加,消化道肿瘤、有创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是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的重要关注。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以及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 mRNA的表达状况,探索CHB患者SOCS3 mRNA表达与Th17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2—8月于某院门诊就诊的30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正常体检者15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频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17A和IL-23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测定外周血SOCS3、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 (RORγt) mRNA表达水平,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 CHB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频数及其效应分子IL-17A、IL-23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Th17细胞频数、IL-17A与HBV DNA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570、0.563,均P<0.005)。CHB患者外周血SOCS3、RORγt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者与HBV DNA水平正相关(r值分别为0.662、0.561,均P<0.05)。CHB患者SOCS3 mRNA与RORγt mRNA、Th17细胞频数、IL-17A之间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2、0.626、0.826,均P<0.05)。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SOCS3 mRNA的异常高表达,可能通过调节RORγt mRNA的表达来影响Th17的分化及其效应分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134.
用实验的方法观察城镇污水综合排放消毒前后效果。消毒前,菌落总数为48000(cuf/ml),总大肠菌和粪大肠菌群>16000(个/L)。消毒后,菌落总数灭活率90分钟达85.93%,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30分钟灭活率达98%,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差异。结论 加入有效氯30mg/L,消毒30分钟能达到较好效果,提示城镇污水应有效地消毒后排放。  相似文献   
135.
十堰地区肺吸虫动物宿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十堰地区感染肺吸虫动物的种类及感染情况。方法在流行区剖解不同动物,检查自然感染情况,观察实验室感染动物体内虫体发育情况及分布。结果本地区斯氏肺吸虫的终宿主可能为中、小型野生动物,家猫在流行病学上有一定的意义,人工感染多种动物获得成功。结论结合本地区地理环境,肺吸虫主要在野生动物之间和家养动物与野生动物间传播,而野生动物作为保虫宿主对本病的流行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6.
肝移植病人的ICU期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8例肝移植、1例肝肾联合移植术后护理经验的总结,介绍肝移植病人的护理重点及方法;方法:隔离室准备、神经系统及生命体征监测、排斥反应监测、预防感染及心理护理;结果:肝移植术后早期(ICU)的护理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近远期疗效和生存率;结论:新技术的开展要求高素质的护理人员和高质量的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7.
目的:观察兰洲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I型流行性出血热(EHF)疫苗人群接种防病效果;方法:按疫苗使用说明书接种疫区人群,观察1999年秋冬季一个发病高峰期发病情况;结果:接种前后抗体阳转率为96.88%,接种组2万人中发病3例,对照组13.6万人中发病248例,死亡4例,该疫苗本次使用保护率为91.95%;结论:I型EHF疫苗人群接种防病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8.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 3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SIL -2R)水平。结果 急性白血病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是判定预后的一个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9.
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药物干预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目的:寻求建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模型的新方法,探讨吸入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及抗胆碱能受体支气管扩张剂溴化异丙托品(异丙托品)对大鼠COPD模型干预的影响。方法:用两次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200μg/次)及熏香烟4周的复合刺激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模型组),药物干预组于制作模型后第8天起分别吸入布地奈德及异丙托品溶液。观察支气管病理学改变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与分类,检测有关呼吸功能指标。结果:模型组气管、支气管及肺组织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气管壁厚度及腺体厚度/气管壁厚度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01);BALF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静息分钟通气量(VE)、呼气峰流速(PEF)和“0.3s用力呼气容积”(“FEV0.3”)则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布地奈德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显著降低,单核-巨噬细胞所占构成比显著升高(P<0.05),异丙托品组则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两次气管内注入适量LPS和反复熏香烟的方法,可成功制备大鼠COPD模型,其病理及病生理改变与人类COPD类似,为人类COPD研究提供了一个新工具。皮质激素对大鼠COPD模型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0.
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和特征,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该粥样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HP5500超声仪,对35例脑梗塞患者和46例正常人进行颈动脉检查.结果脑梗塞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斑块记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5.7%和21.7%,P<0.01;(6.745±3.214)mm和(3.408±3.613)mm,P<0.001],且脑梗塞组软斑比例为55.8%,显著大于对照组33.3%(P<0.01),脑梗塞组斑块表面不规则即Ⅱ、Ⅲ度的比例亦显著大于对照组(41.9%/11.1%,11.6%/0%,P<0.05).结论脑梗塞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密切相关;软斑块是发生脑梗塞的主要危险;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诊断价值,可为脑梗塞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