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56篇
  免费   5597篇
  国内免费   3477篇
耳鼻咽喉   485篇
儿科学   905篇
妇产科学   404篇
基础医学   3265篇
口腔科学   1189篇
临床医学   6267篇
内科学   4592篇
皮肤病学   623篇
神经病学   1144篇
特种医学   2354篇
外科学   5230篇
综合类   15703篇
现状与发展   14篇
预防医学   6597篇
眼科学   701篇
药学   6700篇
  88篇
中国医学   6115篇
肿瘤学   2554篇
  2024年   315篇
  2023年   755篇
  2022年   1821篇
  2021年   2270篇
  2020年   2013篇
  2019年   1067篇
  2018年   1158篇
  2017年   1606篇
  2016年   1176篇
  2015年   2106篇
  2014年   2780篇
  2013年   3617篇
  2012年   5252篇
  2011年   5466篇
  2010年   5077篇
  2009年   4272篇
  2008年   4564篇
  2007年   4359篇
  2006年   3856篇
  2005年   3041篇
  2004年   2171篇
  2003年   1731篇
  2002年   1384篇
  2001年   1333篇
  2000年   992篇
  1999年   341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嗜酸性胃炎的CT表现.方法 4例嗜酸性胃炎均行CT检查并经实验室检查、胃镜和病理证实,其中2例又经手术病理证实.男女各2例,年龄25~42岁,平均32.7岁.结果 4例嗜酸性胃炎均显示胃壁弥漫性增厚,最厚约11~15 mm,边缘光滑,胃腔正常.2例合并腹水,1例合并回结肠套叠. 结论 CT可以显示胃壁弥漫性增厚,边缘光滑,结合实验室检查及胃镜和病理检查,可提示嗜酸性胃炎的可能.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L-OHP)并5-氟脲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钙(5-Fu/LV)配合放疗治疗晚期复发直肠癌患者的增效作用与毒性反应。方法:23例无法手术的晚期复发直肠癌患者进行盆腔放疗,在放疗的第1、5同前一天开始给予L-OHP30mg/m。静滴0.5h,LV100mg/m^2和5-Fu375mg/m^2静滴4h,连用4d。25例单纯放疗者为对照组。结果:放疗结束时,观察组局部症状缓解率较对照组高,尤其对会阴区下坠疼的改善明显(P〈0.05),且转移症状亦有所缓解。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8.3%、48%(P〈0.05),完全缓解分别为8.7%、4.0%。主要毒副反应是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静脉炎,骨髓抑制。结论:利用低剂量L-OHP并5-Fu/LV的增敏作用配合放疗治疗晚期、复发直肠癌可提高近期疗效,改善症状,尤其对于伴远外转移者,为理想、安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3.
三种实验性IgA肾病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理想的IgA肾病(IgAN)动物模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葡聚糖G200、大肠杆菌外膜蛋白和金葡菌的细胞膜20肽抗原决定簇诱导小鼠IgA肾病模型。用分子生物学和病理学方法对3组IgAN模型小鼠进行鉴定和比较。结果(1)葡聚糖组尿蛋白增高,伴有血尿;免疫荧光显示部分肾小球大量IgA沉积;光镜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多,肝和脾可见弥漫性的粉染物质沉积;电镜下肾小球系膜区少量低电子密度的致密沉积物,肝和脾可见淀粉丝样物质沉积。(2)大肠杆菌外膜蛋白组尿蛋白增高,伴有血尿;免疫荧光显示肾小球有少量IgA沉积;光镜下肾小球系膜细胞轻度增多,间质炎细胞浸润明显;电镜下肾小球系膜区无电子致密沉积物。(3)金葡菌细胞膜20肽抗原决定簇组尿蛋白增高,伴有血尿;免疫荧光显示多数肾小球均可见大量IgA沉积;光镜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多,伴系膜基质轻度增生;电镜下肾小球系膜区和基底膜的内皮细胞下可见高电子密度的致密沉积物。结论金葡菌细胞膜20肽抗原决定簇组诱导的IgAN模型从临床表现和病理学变化与人IgAN极其相似,是3种IgAN模型中最理想的IgAN模型。  相似文献   
24.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报道手部软组织缺损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方式的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不同部位,应用六种不同的手与前臂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本组57块皮瓣中,除4块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其余皮瓣成活良好,外观满意,弹性、质地良好,两点辨别觉6~12mm。结论手与前臂逆行岛状皮瓣切取简便,创伤小。根据手部软组织缺损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5.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认为防御这种作战形式就其本身来说比进攻这种形式强。太极拳尤以老庄道家学说为宗,不强调进攻,而注重防御,两者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6.
27.
研究不同微生物诱导家蝇幼虫表达的抗菌肽特性.用3种不同的病源菌通过针刺感染的方法诱导家蝇幼虫表达抗菌肽,通过Sephadex G25分离,用Hult mark改进法和抑菌圈测定法作抑菌试验,用毛细管电泳(CE)分析不同微生物诱导得到的抗菌肽样品差异,检测抗菌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耐受性.发现不同微生物诱导产生的家蝇抗菌肽具有广谱抑菌性,但不同样品对不同病源菌抑菌活性有差异,不同测定抑菌效果的方法对抑菌结果有影响,各种抗菌肽样品CE蛋白谱具有明显不同.抗菌肽样品都具有热稳定性和酸碱耐受性.说明不同微生物诱导产生的家蝇抗菌肽类型以及抗菌肽含量与诱导源有关,抗菌肽为家蝇幼虫体内固有成分,诱导增加了抗菌肽的表达量同时刺激新抗菌肽的产生.用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诱导家蝇幼虫可产生较多含量高活性好的抗菌肽.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应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及与焦虑行为的关系。方法将38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精神应激组(30只)和对照组(8只)。对应激组采用限制应激和饮水冲突应激,持续2个月;分别于应激前、应激后1,2个月用空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焦虑水平,计算出中央格爬行次数、外周格爬行次数、开放臂进入次数及停留时间、闭合臂进入次数及停留时间。以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主动脉血管局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并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主动脉结构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应激1个月后,应激组大鼠在开放臂的次数和时间、闭合臂的次数少(P<0·05),闭合臂的时间多(均P<0·01);应激2个月后,应激组大鼠在外周格爬行的个数和闭合臂时间多(P<0·01),开放臂时间少(P<0·01)。(2)应激组大鼠主动脉失去原有的正常结构,中层血管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数目增多。(3)应激组大鼠血管壁PCNA表达的阳性细胞数为(16485±10694)个/MM2,对照组大鼠为(4012±2256)个/MM2,T=4·359,P<0·01。(4)中度焦虑组大鼠PCNA表达与大鼠焦虑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718,P=0·004)。结论大鼠中度焦虑时,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率与焦虑情绪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骨显像在诊断儿童常见恶性实体瘤骨转移中的价值。方法 202例恶性实体瘤(淋巴瘤91例、神经母细胞瘤81例、横纹肌肉瘤20例、肾母细胞瘤10例)患儿行^99Tc^m-MDP全身骨显像,观察各自骨转移发生率、表现特征及好发部位。结果 202例患儿骨显像阳性者92例,占45.5%,其中单发病灶20例,多发病灶72例。好发部位为下肢骨骼和椎体。91例淋巴瘤骨显像阳性者38例,占41.8%,单发与多发性转移灶分别占28.9%与71.1%。肾脏受累15例,占16.5%;81例神经母细胞瘤阳性46例,占56.8%,单发与多发性转移灶分别占21,7%与78.3%。原发灶显影30例,占37.0%;20例横纹肌肉瘤阳性8例,占40,0%;10例肾母细胞瘤均未见骨骼转移。结论 骨显像对诊断儿童恶性实体瘤的骨转移有一定的价值,神经母细胞瘤的骨转移最常见,肾母细胞瘤极少发生骨骼浸润。^99Tc^m-MDP骨显像可显示恶性淋巴瘤的肾脏受累情况。  相似文献   
30.
通过溴化聚苯醚和格利雅试剂反应,将不饱和基团烯丙基引入聚苯醚中实现其热固性改性,由^1H-NMR和FTIR进行结构表征。确定了烯丙化聚苯醚的固化工艺,并对其固化产物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按合成新工艺制备的热固性聚苯醚,其固化产物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低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因子),良好的耐溶剂性能和低吸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