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561篇
  免费   14768篇
  国内免费   9099篇
耳鼻咽喉   1152篇
儿科学   2457篇
妇产科学   1216篇
基础医学   10803篇
口腔科学   2627篇
临床医学   19224篇
内科学   14661篇
皮肤病学   1395篇
神经病学   3902篇
特种医学   50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篇
外科学   10346篇
综合类   33756篇
现状与发展   51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4705篇
眼科学   3085篇
药学   17033篇
  234篇
中国医学   12645篇
肿瘤学   8052篇
  2024年   748篇
  2023年   2251篇
  2022年   5568篇
  2021年   6926篇
  2020年   6041篇
  2019年   3915篇
  2018年   4036篇
  2017年   4856篇
  2016年   3854篇
  2015年   6416篇
  2014年   8092篇
  2013年   9083篇
  2012年   12970篇
  2011年   13684篇
  2010年   10918篇
  2009年   9181篇
  2008年   9925篇
  2007年   9259篇
  2006年   8395篇
  2005年   6510篇
  2004年   4489篇
  2003年   3862篇
  2002年   3094篇
  2001年   2569篇
  2000年   1943篇
  1999年   1095篇
  1998年   488篇
  1997年   481篇
  1996年   345篇
  1995年   343篇
  1994年   271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66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41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10篇
  1970年   7篇
  1964年   7篇
  1963年   7篇
  1962年   7篇
  195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细菌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对67例恶性血液病细菌感染患者采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每次4.5 g,q8h静脉滴注,疗程7~14 d. 结果治疗总有效率76.12%,细菌清除率73.15%,不良反应率2.99%. 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作为有效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细菌感染的经验性用药.  相似文献   
992.
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监测及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感染的发病情况,探讨其危险因素,以便预防和控制产 ESBLs细菌感染的流行和暴发. 方法分析我院2002年2月~2003年2月间产生ESBLs细菌感染的病例. 结果检出产ESBLs细菌67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31株,大肠埃希菌29株,阴沟肠杆菌6株,产酸克雷伯菌1株;分析研究发现,患者长期使用三代头孢菌素、入住ICU、长期住院、转院,免疫功能低下与感染有密切关系. 结论产ESBLs细菌的日益增多,其中以下呼吸道、皮肤粘膜感染较多;与患者病情严重、长期使用广谱高效抗生素、免疫功能低下有关;隔离ESBLs患者、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广泛开展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监测是预防和控制ESBLs细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93.
壁式氧气管道装置消毒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解决壁式氧气管道装置的污染和消毒问题,特别是对其不可拆卸部位的消毒. 方法通过细菌学的实验检测,在了解其污染状况的基础上,针对壁式氧气管道装置的结构特点,采用 0.2%过氧乙酸(PAA) 局部浸泡加吹氧的消毒方法. 结果消毒后瓶盖及送氧管出口、通气导管内、外壁等全部部件无细菌生长. 结论必须高度重视壁式氧气管道装置的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头胸(HC)导联右胸心电图在右心病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17~20岁体育院校健康学生的HC导联与常规导联右胸心电图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HC导联的P、QRS、T波振幅均明显大于常规导联,且HC导联的QRS形态在右胸多呈正向,有R波逐渐递增,S波逐渐递减的规律,T波多数正向高尖,而常规导联的QRS的形态多数为负向,且振幅小,ST段等电位人数多,且抬高的比下移的多.结论 HC导联在反映在右室的电位变化方向优于常规导联.T波高尖的占40%,反映了体育院校的学生的生理性心肌肥厚,是心室复极的表现.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影像特点。为今后该病的诊断提供X线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31例临床诊断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胸部X线检查结果。结果从发热到出现胸部X线异常影像平均为4.2d,从出现异常影像到极期(X线影像最重的1d)平均为6.4d,从极期到大部或基本吸收消散平均为8d。有28例双侧中、下肺野出现不同程度的阴影,占90.3%;有16例早期表现为雾状、磨砂玻璃样浅淡阴影,占51.6%;全部病例均为多叶、多节段受损,占100%;有12例遗留条索状、网格状、蜂窝状阴影,占38.7%。结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病后数天内胸片可无异常改变;大多数患者肺损害为多叶,多节段;胸片影像表现四不象,呈多种肺部炎性疾病影像表现;胸片阴影多发部位在中下2/3肺野;一部分患者遗留肺纤维化;胸部CT检查可早期发现病灶。  相似文献   
996.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重症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重症感染中的疗效. 方法将重症感染80例分两组,即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组48例和对照组32例;分析病情、病种分布、治疗转归、细菌培养. 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34例41例次,死亡10例; 对照组机械通气9例11例次,死亡9例;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严重,呼吸机应用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组有效率87.5%,对照组有效率68.8%,差异有显著性;用药后真菌培养观察组11株,对照组10株,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重症感染经验性治疗将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作为起始用药,可防止病情迅速恶化,随后根据病原学及临床效果降阶梯换用针对性抗生素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总结下肢瘢痕癌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重建外科 1998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9例下肢瘢痕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统计学、致伤因素、癌变潜伏期、病变部 位、溃疡面积、病理类型、骨质侵犯、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式、修复方法与预后等。结果:89例下肢瘢痕癌患 者中,男70例,女19例;最常见致伤因素依次为火焰烧伤(42例)、创伤(19例)、烫伤(12例)。病变最常见于小腿(31 例),其次为大腿(11例)、足跟(11例);溃疡面积为1.5~600.0 cm2 。其中鳞状细胞癌80例、疣状癌8例、肉瘤1例。术前 发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78例,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49例,单纯淋巴结活检、切除29例;9例发现淋巴结转移,8例有 骨质侵犯;24例行截肢术,53例行病灶扩大切除皮片移植术,12例行病灶扩大切除皮瓣修复术。65例得到随访,8例 出现复发,其中截肢者2例,扩大切除者6例,且肿瘤复发与手术方式无关(P>0.05)。结论:下肢瘢痕癌复发转移率较 高,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并定期随访;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较常见,需行淋巴结活检、切除或清 扫;局部扩大切除、植皮或皮瓣修复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但癌肿较大、侵犯较深且下肢瘢痕广泛、畸形严重者可考 虑截肢。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观察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阻断剂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CD4+CD25highTreg的影响,探讨调节性T细胞(Treg)在DN中的可能机制。 方法 以正常大鼠作为对照组(A组),DN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FK506干预组(C组)及ku0063794干预组(D组)。第4,8周时分别检测肾脏病理、肾组织mTOR、Raptor蛋白水平、Rictor、血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CD4+CD25highTreg。 结果(1)4,8周时,B组的mTOR,Raptor和Rictor水平较A组均明显升高(P<0.05); 4周时,C组的mTOR下降,低于B组(P<0.05); 8周时,C,D组均下降,低于B组(P<0.001); 4,8周时,C,D组的Raptor均下降低于B组(P<0.05); 4周时,C,D组的Rictor均低于B组(P<0.05),8周时进一步下降,与A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C,D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4,8周时,B组的CD4+CD25highTreg明显低于A组(P<0.05),C,D组4周后逐步回升,高于B组(P<0.05); 8周时进一步升高,均高于4周时(P<0.05); C,D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C,D组的病理评分较B组均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4)4,8周时,B组的血TGF-β1和IL-17均高于A组(P<0.05),C,D组下降(P<0.05); 4,8周时C组的TGF-β1低于D组(P<0.05);(5)8周时,B组大鼠的Rictor与CD4+CD25high Treg呈负相关(P<0.05),与TGF-β1,IL-17及病理评分呈正相关(P<0.05); Raptor与病理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CD4+CD25high Treg,TGF-β1及IL-17均无相关性(P>0.05)。 结论 CD4+CD25highTreg可能受Rictor-mTOR通路调控,参与DN的发病。  相似文献   
999.
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在脊柱内镜手术应用的临床效果。选择120例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0.2%罗哌卡因+0.2%利多卡因局麻),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组(0.1%罗哌卡因+0.3 μg/mL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0.2%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组(0.2%罗哌卡因+0.3 μg/mL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法评估手术中镇痛效果,采用改良Bromage 评分评估术毕运动神经阻滞程度,统计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组和0.2%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组自控镇痛泵(PCA)按压次数和用药量。结果显示0.2%罗哌卡因和0.3 μg/mL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于脊柱内镜手术,可以达到明显的镇痛效果,满足手术需要,又同时保留患者双下肢运动功能,即有“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现象,从而避免脊柱内镜下马尾神经损伤的可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黄连-乌梅药对与消癌解毒方水煎液中部分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差异,并比较药对与全方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采用Extend-C18(100 mm×2.1 mm,1.8 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A)-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柱温35 ℃,进样量2 μL;离子化模式为电喷雾离子化(ESI),以正离子模式检测,开展方法学验证和含量测定研究。按照给药不同将小鼠分为正常组、全方高浓度组、全方低浓度组、药对高浓度组和药对低浓度组,连续灌胃给药7 d,每组分别收集粪便样本,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 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相关要求,木兰花碱与非洲防己碱在黄连、药对以及全方中的含量分别为:(4.433±0.133)(8.905±0.154) mg/g,(3.545±0.033)(9.170±0.051) mg/g,(5.287±0.038)(13.861±0.690) mg/g。全方组和药对组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s的丰度均高于正常组,而全方组和药对组中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丰度均低于正常组。药对高浓度组中的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丰度高于其他组。结论 液质联用方法和相关参数简便、可靠,可用于有关成分的含量检测。与单味药中含量相比,经过药对配伍后,非洲防己碱含量增加,而木兰花碱含量则略有降低;经过全方配伍后,2种成分的含量均增加。此外,肠道菌群实验表明无论是药对还是全方在给药后,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肠道菌群内部占比改变,其可能对调节肠道系统平衡,具有一定帮助作用,从而为进一步阐释黄连-乌梅在消癌解毒方中配伍机制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