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44篇 |
免费 | 151篇 |
国内免费 | 10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3篇 |
儿科学 | 14篇 |
妇产科学 | 10篇 |
基础医学 | 129篇 |
口腔科学 | 25篇 |
临床医学 | 220篇 |
内科学 | 164篇 |
皮肤病学 | 28篇 |
神经病学 | 21篇 |
特种医学 | 32篇 |
外科学 | 150篇 |
综合类 | 550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188篇 |
眼科学 | 22篇 |
药学 | 200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209篇 |
肿瘤学 | 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61篇 |
2021年 | 58篇 |
2020年 | 73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73篇 |
2014年 | 78篇 |
2013年 | 115篇 |
2012年 | 190篇 |
2011年 | 175篇 |
2010年 | 158篇 |
2009年 | 125篇 |
2008年 | 147篇 |
2007年 | 126篇 |
2006年 | 150篇 |
2005年 | 115篇 |
2004年 | 62篇 |
2003年 | 58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现代临床研究表明,T波电交替(TWA)是一项预测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指标。自TWA现象被发现以来,相继出现了很多TWA检测的算法,大体上可以分为频域法和时域法两大类。文中对这两大类典型算法进行系统的分类阐述,讨论它们的优缺点;对其他算法做简要论述;最后探讨了影响TWA检测的因素以及TWA检测算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胃癌中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和HIF-2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组织中HIF-1α、HIF-2α及VEGF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中HIF-1α、HIF-2α的表达。结果 胃癌中HIF-1α、HIF-2α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5%、36.5%和61.5%,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1.1%、0和0;HIF-1α表达与VEGF及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胃癌组织中HIF-1α和HIF-2α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结论 低氧诱导因子的表达可能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测定抑制喉罩通气道LMA-Fastrach、LMA-Proseal置管和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瑞芬太尼半数有效浓度以及比较置管期间相应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变化.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63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I~II级,按置管类型的不同随机均分为T、F、P 3组,每组21例.4 mg/L启动并调整丙泊酚靶控,使得BIS稳定于45~55,之后按Minto药代模式设置并启动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控,5 min后给0.6 mg/kg罗库溴铵,2 min后置管:T组气管插管,F组LMA-Fastrach置管,P组放置LMA-Proseal.比较患者麻醉诱导前、诱导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值及置管前后的BIS变化.记录置管前1、2min及置管后5min内的MAP、HR值以判定患者有无心血管反应.应用Dixon-Mood序贯法计算抑制3种置管心血管反应的瑞芬太尼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结果 与麻醉诱导前相比,3组麻醉诱导后MAP、HR均明显下降[MAP:T、F、P组麻醉诱导前后分别为(87.9+10.5)mmHg比(71.6+9.0)mm Hg,(91.8+8.8)mm Hg比(73.5±9.9)mm Hg,(87.2±10.2)mm Hg比(70.9+8.6)am Hg,HR:T、F、P组麻醉诱导前后分别为(78.8±11.6)次/min比(68.7+8.5)次/min,(74.8±10.3)次/min比(64.1±6.7)次/min,(76.7±8.2)次/min比(67.3±8.3)次/min,1 mm Hg=0.133 kPa,P<0.05],而置管前后的BIS值则无变化(P>0.05).瑞芬太尼抑制3组置管心血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浓度依次为T组4.47 μg/L、F组4.78 μg/L、P组2.05 μg/L.结论 Minto模式靶控测得瑞芬太尼抑制3种置管心血管反应的EC50 LMA-Fastrach置管略高于气管插管,LMA-Proseal置管则最低. 相似文献
74.
视网膜祖细胞干细胞特性及移植入视网膜后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视网膜祖细胞的干细胞特性及移植入视网膜后的存活和迁移。方法:体外培养胎龄18d 大鼠的视网膜细胞,用 RT-PCR、细胞免疫荧光方法鉴定其增殖分化;成年 SD 大鼠腹腔注射 N-甲基-N-亚硝基脲形成视网膜感光细胞退化的动物模型,培养的视网膜祖细胞用 CM-Di(?) 标记后,移植入模型鼠的玻璃体腔。结果:视网膜祖细胞体外表达中间神经丝蛋白 nestin;表达 Flk-1、Pax6及 Notchl 的 mRNA;能掺入 BrdU;分化后表达视网膜各类细胞特异性蛋白;移植后在实验组大鼠视网膜能存活及迁移,而在对照组中仅聚集在玻璃体腔。结论:视网膜祖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移植入受损伤视网膜后,能存活、整合及迁移。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视网膜发育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所起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57BL/6J 小鼠从出生后7~12 d 饲养于75%氧环境,分别用抗 VEGF、抗 PEDF 和抗 CD31抗体作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视网膜切片。结果:持续处于高氧环境时,VEGF 表达处于低水平而 PEDF 快速上升,血管生长减缓。高氧处理5 d 后回到普通环境,VEGF 的表达迅速上升而 PEDF 却逐渐减少,出现了一过性的血管快速增长现象。结论:氧含量变化可调节 VEGF 和 PEDF 表达,参与视网膜血管发育。 相似文献
76.
双荧光逆向追踪法研究大鼠视网膜节细胞的中枢投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向上丘投射的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在视网膜内的分布、密度及细胞类型上的差异。方法:将 DiI 与荧光金(FG)注射入 SD 大鼠的同侧和(或)对侧上丘,不同时相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两种荧光标记 RGCs 的分布情况。结果:视网膜与视神经内均可见荧光标记;视网膜内标记 RGCs 的数目随时间延长略有增加。DiI 与 FG 的标记效率无明显差异;RGCs 大多数为对侧投射;视网膜颞背侧区域可见双侧投射细胞;视网膜颞腹侧周边区集中存在同侧投射细胞,多数胞体较大;视网膜其它区域可见零星同侧投射细胞。结论:DiI 与 FG 可高效率逆行标记 RGCs 及部分突起;SD 大鼠视网膜内并存着向对侧、双侧及同侧脑区投射的 RGCs,后二者数量较少,分布局限;同侧投射以大胞体细胞为多。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视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对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原代培养胚龄17d(E17)及生后3d(P3)SD大鼠的视网膜细胞,分别收集培养上清液,过滤后与DMEM按2:3混合,用此混合液诱导BMSCs,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对诱导后的细胞进行神经丝蛋白(NF)、胶质源性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视网膜特异性标记物进行免疫化学染色,统计分析阳性细胞数;再用RT-PCR进一步检测诱导结果。结果E17和P3细胞上清液均能诱导BMSCs表达NF[(10.35±2.66)%,(10.64±3.94)%]和GFAP[(27.86±7.97)%,(24.38±5.80)%],但只有P3细胞上清液诱导的BMSCs表达视蛋白(opsin),同时RT-PCR也检测到视细胞发育调节转录因子Crx mRNA的表达。结论视网膜细胞培养上清液可以诱导BMSCs向神经元、胶质细胞与视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78.
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并气管切开后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实施腔内隔绝术并气管切开后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43例病人实施腔内隔绝术后转入病房的临床资料和护理记录。结果 5例病人术后进行气管切开,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和护理。结论 重视病人的心理反应给予良好的心理支持,加强专科病情的观察,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给予明确细致的饮食指导等护理能有效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79.
湖南侗族左扣手人群的手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湖南侗族左扣手人群的手纹分布特点进行研究 ,积累侗族群体遗传学与民族学资料。方法 用油墨拓印法捺印手纹 ,放大镜下观察分析。结果 侗族左扣手人的指纹分型特点是 :尺箕 >简斗 >双箕斗 >桡箕 >简弓 >帐弓 ;Ws型在各手指的出现率、掌褶纹类型的百分率、以及总指纹嵴数和a -b纹嵴线数存在明显的性差 (P <0 0 5或P <0 0 1) ;女性Ws和Lu的出现率、男性Ws和Wd在各指的分布 ,以及通贯型掌褶纹百分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湖南侗族左扣手人的斗型纹与掌褶纹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分片段克隆表达幽门螺杆菌oipA基因,确定抗原性最强的重组蛋白肽段.方法:从Hp国际标准株NCTC11637中获取oipA全长基因,克隆至pGEM-T载体并鉴定正确,以重组pGEM-T/oipA为模板PCR扩增6个不同大小的oipA基因片段,与表达载体pET-42a连接,转化大肠杆菌BL-21,重组子经PCR、酶切、测序鉴定.IPTG诱导重组蛋白肽段的表达,经Western Breeze 化学发光法鉴定融合蛋白;优化诱导时间和IPTG浓度,诱导重组蛋白大量表达;Ni-NTA His*Bind树脂亲和纯化表达产物;羊抗Hp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法检测纯化蛋白的抗原性,间接ELISA法筛选抗原性最强的重组肽段.结果:6条oipA基因片段在大肠杆菌中都得到了表达,表达的蛋白肽段均可被抗Hp多克隆抗体识别,具有抗原性,其中反应性最强的是最小的蛋白肽段.结论:oipA基因片段可在原核系统中表达,所获取的最小的肽段抗原性最强,可望制备检测血清相应抗体的试剂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