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15篇
  免费   1475篇
  国内免费   894篇
耳鼻咽喉   71篇
儿科学   296篇
妇产科学   95篇
基础医学   917篇
口腔科学   345篇
临床医学   1848篇
内科学   1114篇
皮肤病学   146篇
神经病学   269篇
特种医学   586篇
外科学   1406篇
综合类   4105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1771篇
眼科学   253篇
药学   1835篇
  21篇
中国医学   1288篇
肿瘤学   813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481篇
  2021年   601篇
  2020年   511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294篇
  2017年   395篇
  2016年   315篇
  2015年   629篇
  2014年   768篇
  2013年   854篇
  2012年   1403篇
  2011年   1399篇
  2010年   1352篇
  2009年   1113篇
  2008年   1334篇
  2007年   1166篇
  2006年   1085篇
  2005年   805篇
  2004年   563篇
  2003年   441篇
  2002年   339篇
  2001年   307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8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驴白细胞减毒疫苗免疫马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h1型细胞因子转录水平与免疫保护应答的关系,揭示DLV的免疫保护机制。方法:应用分子克隆及实时定量RT-PCR技术,建立了马PBMC中IFNγ-、IL-2、IL-12 mRNA转录水平的定量检测方法,定期观察4组(疫苗免疫组、阴性对照组、强毒株阳性对照组、自然感染组)12匹马外周血PBMC中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及分布特征,同时监测体温变化等指标。疫苗株免疫动物8个月后,用EIAV强毒株攻击,观察攻击前后细胞因子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DLV免疫马,在免疫后3周外周血PBMC中IFN-γ、IL-2转录量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及自然感染组(P〈0.01);免疫后用EIAV强毒株攻击,IFNγ-、IL-2和IL-12转录的量明显升高,免疫马获得完全保护;强毒株攻击阳性对照马IFN-γ、IL-2转录量随疾病进展波动,发热期下降。结论:本研究首次证明EIAV减毒疫苗可诱导马外周血PBMC中IFN-γ、IL-2、IL-12基因高效转录,其转录水平与DLV的免疫保护密切相关,此结果在分子水平为阐明DLV的免疫保护机制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2.
人vWF-A1区蛋白的表达及其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进一步研究血栓形成的机制,开发抗血栓药物。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vWF-A1区蛋白,经过纯化、复性,获得重组蛋白(rvWF-A1),同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vWF-A1与血小板膜糖蛋白血小板膜糖蛋白(glycoprotein, GP)Ib的结合能力,应用血小板聚集仪测定rvWF-A1对瑞斯托霉素(ristocetin)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结果: 重组表达载体pQE-31-vWF-A1在大肠杆菌M15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Ni-NTA agrose柱纯化后,其纯度为95%,经复性的rvWF-A1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它可与血小板模糖蛋白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结合,阳性率为78.6%;它可以抑制ristocetin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84.7%。结论: 在原核细胞中可以成功地高效表达人vWF-A1区蛋白,该重组蛋白有可能开发为有效的抗血栓药物。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以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检测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后的动物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可能性,为建立一种非病毒颗粒的ELISA检测试剂盒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自行构建表达的O型口蹄疫病毒VP1表位肽重组蛋白(VP1epi)作为包被抗原,采用间接ELISA方法确定抗原的最佳工作浓度和包被方法,优化各项实验条件,并以FMDV感染后的豚鼠血清作为标准阳性血清确定ELISA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FMDV感染后的阳性豚鼠血清可以很好地识别VP1epi重组蛋白,用此蛋白包被检测抗FMDV抗体的灵敏度可达1∶3200,并证明所检测的抗体是FMDV特异性的。结论VP1epi重组蛋白可以替代FMDV颗粒用于建立检测抗FMDV抗体的ELISA试剂盒。  相似文献   
94.
目的:调查陕西、青海、新疆三省(区)部分人群庚型肝炎病毒(HGV/GBV)血清学特征。方法:采用ELISA方法,共调查三省(区)1469份血清中GBV-IgG抗体。结果:少数民族血清GBV-IgG抗体的阳性率(藏族4.11%,蒙古族5.36%,维吾尔族4.55%,回族4.00%)略高于汉族(1.36%-1.73%),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吸毒人群GBV-IgG阳性率(11.30%,34/301)明显高于正常人群(2.44%,18/736),(P<0.01);献血员GBV-IgG阳性率为1.02%-7.68%。结论:三省区民族间GBV-IgG抗体阳性差异无显著性,血源性传播是其重要途径,应加强对献血员及吸毒人员的监管。  相似文献   
95.
目的 研究浙江畲族人群中DYS2 87和DYS44 0位点的多态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DYS2 87和DYS44 0 ,PCR产物用 2 %的琼脂糖电泳分析 10 0名畲族个体的基因型。结果  10 0名个体DYS2 87位点全部是YAP-;没有发现YAP ;10名为DYS44 0 3 ,占总人群数的 10 % ,其余 90名是DYS44 0 4。结论 浙江畲族人群DYS2 87和DYS44 0多态性与属于汉藏语系的其它民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因此这两个基因位点对研究人类的进化是一种稳定的、重要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追踪观察HIV-1新发感染者体内CRF07_BC重组毒株膜蛋白基因的变异性.方法 从HIV-1感染者血浆中提取总RNA,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获得HIV-1 gp120全长及C2-C5区段基因.纯化后装入T载体,转化至Top10大肠埃希菌内增殖,通过蓝白斑筛选获得阳性克隆,运用PCR方法进行鉴定,最后对所获得的目的克隆测序.结果从两个感染者血浆样品中获得感染后半年到2年半间多个时间点的gp120基因克隆共135个及gp120基因C2-C5区段克隆15个,分析显示这些克隆均为HIV-1 CRF07_BC亚型.随感染时间的延长,HIV-1 env基因的离散率与多样性均有增加的趋势.env基因同义突变与非同义突变比较结果显示,C1、C3与V4区段非同义突变比率比gp120基因的其他区域都高.基因多态性分析的结果显示,同一时间点内不同毒株基因在不同区段的变异是不同的,基因多样性介于0与0.066±0.028之间.结论 随着患者感染时间的推移,HIV-1膜蛋白基因的变异逐渐增大.C1、C3和V4区的高突变率提示,该基因区可能是HIV-1病毒生存与宿主免疫压力相互作用的主要位点.  相似文献   
97.
目的 建立一种逆转录PCR-核酸探针杂交法对柯萨奇B组病毒(CVB1~6)进行分型诊断。方法 一对通用PCR引物,它能有效扩增所有CVB1-6型的特异性DNA片段;另选取6条各型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将它们分别共价结合在不同的微孔板上。经过一次PCR扩增,扩增后的产物分别与包被有不同探针的微孔板进行杂交检测,从而有效鉴别CVB各型。结果 本法与ELISA法的分型比较显示它们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无错误分型。对152例IgM抗体阳性标本的检测,该方法阳性率为71.7%。结论 本法可准确对CVB进行分型,为CVB的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 14只成年鼠和 14只老年鼠脑底主要动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能神经纤维的分布特征。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神经交点计数法。结果 成年鼠脑底各主要动脉壁上均含有呈线状黑色的CGRP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 ,分布密度以大脑前动脉最高 ,其次是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各动脉间CGRP能神经纤维密度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成年鼠脑底动脉壁CGRP能神经纤维以环行分布为主 ;老年鼠脑底动脉壁CGRP能神经纤维密度以大脑前动脉最高 ,走行方式以网状分布为主 ;老年鼠脑底各主要动脉壁CGRP能神经纤维分布密度低于成年鼠相应脑底动脉。结论 不同脑底动脉CGRP能神经纤维分布特征各异 ,老年鼠较成年鼠脑底动脉CGRP能神经纤维的分布密度为低  相似文献   
99.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D146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146水平在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5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146(ELISA法)和U-MAlb(散射比浊法)的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伤后外周血CD146、U-M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尿蛋白定性阳性组CD146与U-MAlb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伤后外周血CD146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组织趋化因子(ChKs)表达谱变化,探讨ChKs在VMC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意义。方法:B3型柯萨奇病毒(CVB3)腹腔注射雄性BALB/c小鼠;RTPCR定性和定时定量分析心肌组织MCP-1、IP-10、Ltn和FKN等12种ChKs表达。病理切片和血清CKMB分析判定病变和病程程度。结果:(1)在所检测的12种ChKs中,VMC组呈阳性表达的有9种,显著多于正常组心肌组织的6种,有3种ChKs(BLC、Eot和LARC)两组均未检出;(2)VMC组9种阳性表达的ChKs中CVB3诱导性表达的为MIP-2、MIG和IP-10,6种组成性表达的ChKs在VMC时上调表达的有MIP-1β、MCP-1、MCP-2、Ltn等4种,下调表达的有RANTES,与正常对照组比未呈现明显差异的为FKN。(3)ChKs的表达消长存在一定的差异,感染4d后MIP-2等达高峰,随后下降;9d后出现MCP-1和RANTES表达上升峰;FKN在感染9d内表达较稳定。(4)亚急性早期、中期、中后期和晚期心肌组织ChKs表达谱有明显区别,各期ChKs表达谱中优势表达的ChKs分别为IP-10、IP-10、MCP-1、MCP-1。结论:VMC心肌组织ChKs呈成簇性方式改变,表达谱改变的复杂性可能与发病机制的复杂性有关,优势表达的ChKs可能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