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8篇
  免费   582篇
  国内免费   341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122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429篇
口腔科学   111篇
临床医学   726篇
内科学   493篇
皮肤病学   57篇
神经病学   78篇
特种医学   186篇
外科学   570篇
综合类   1420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761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670篇
  8篇
中国医学   636篇
肿瘤学   20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499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442篇
  2009年   429篇
  2008年   447篇
  2007年   457篇
  2006年   441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uman eytomegalovirus,HCMV)UL143序列在临床患儿低传代分离株中的多态性及其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方法 对19株HCMV临床低传代分离株进行HCMV-UL143 PCR扩增分析及伞序列测定分析.结果 19株HCMV感染患儿临床分离株均因碱基插入造成移码突变,开放阅读框架(ORF)比Toledo株短.根据序列变异情况可将19个序列分为2组,第1组16个序列新增一个MYRISTYL位点;缺失2个PKC磷酸化位点.未发现黄疸、小头畸形、先天性巨结肠等不同疾病类型的序列之间的差异.结论 HCMV-UL143较多存在于临床低传代分离株中,序列呈现一定多态性.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追踪观察HIV-1新发感染者体内CRF07_BC重组毒株膜蛋白基因的变异性.方法 从HIV-1感染者血浆中提取总RNA,通过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获得HIV-1 gp120全长及C2-C5区段基因.纯化后装入T载体,转化至Top10大肠埃希菌内增殖,通过蓝白斑筛选获得阳性克隆,运用PCR方法进行鉴定,最后对所获得的目的克隆测序.结果从两个感染者血浆样品中获得感染后半年到2年半间多个时间点的gp120基因克隆共135个及gp120基因C2-C5区段克隆15个,分析显示这些克隆均为HIV-1 CRF07_BC亚型.随感染时间的延长,HIV-1 env基因的离散率与多样性均有增加的趋势.env基因同义突变与非同义突变比较结果显示,C1、C3与V4区段非同义突变比率比gp120基因的其他区域都高.基因多态性分析的结果显示,同一时间点内不同毒株基因在不同区段的变异是不同的,基因多样性介于0与0.066±0.028之间.结论 随着患者感染时间的推移,HIV-1膜蛋白基因的变异逐渐增大.C1、C3和V4区的高突变率提示,该基因区可能是HIV-1病毒生存与宿主免疫压力相互作用的主要位点.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使用对供区皮肤原位重复扩张的方法治疗大面积瘢痕创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例躯干、下肢瘢痕畸形病例,采用皮肤扩张方法对躯干、下肢近瘢痕部位供区皮肤进行扩张后原位皮肤再扩张术,以修复大面积瘢痕创面,观察治疗结果。结果对瘢痕旁供区皮肤进行扩张后原位皮肤再扩张可达到增加两倍的扩张皮肤,6例病例大面积瘢痕均得到成功修复。结论扩张后原位皮肤再扩张术是治疗躯干、四肢大面积瘢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4.
本文探讨增强胚胎胸腺细胞抗肿瘤效应的方法。采用食管癌细胞膜抗原体外诱导培养的胚胎胸腺细胞 ;用3 H TdR掺入法检测其对食管癌细胞的细胞毒效应 ;用SP 免疫组化法检测其经诱导后细胞表面抗原的变化。结果经食管癌细胞膜抗原诱导 3~ 9d的胚胎胸腺细胞对食管癌细胞的杀伤率明显大于未经诱导的胚胎胸腺细胞 ;胚胎胸腺细胞经诱导后CD4 + /CD8+ 细胞无明显变化 ,但诱导后出现少量CD5 6细胞。食管癌细胞膜抗原体外诱导胚胎胸腺细胞可增强其对食管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利用Unigraphics(UG)三维重建技术寻找枢椎侧弓螺钉安全钉道的经过,并进行相关参数的测量.方法:对4例干燥和8例新鲜枢椎行CT扫描, UG软件重建虚拟实体,利用3.5 mm虚拟螺钉模拟进钉,寻找安全钉道经过的特征标记点.以此为基础,测定57例干燥枢椎安全钉道的内倾角与上倾角(AutoCAD环境)及进针点距峡部及下关节突外缘的距离(手工测量).结果:模拟发现横断面安全钉道经过前弓中宽后界的内中1/3交界与中宽前界的外中1/3交界,矢状面经过前弓中宽后界中部及前界中宽与上关节突下界交界处.对另57例干燥标本进行测量发现安全钉道的内倾角为左/右=(10.94±6.53)°/(11.95±2.82)°,上倾角为(13.31±5.44)°/(14.45±3.80)°,在大多数标本椎板后下方有一突起的骨嵴 (左/右=84.2%/84.98%) ,进针点多位于这一骨嵴线上(左/右=87.5%/84.9%).进针点距离下关节外侧缘左/右=(6.71±1.33)mm/(6.28±1.48)mm,距离后弓左/右=(9.93±1.38)mm/(8.47±1.70)mm.个体间差异较大.结论:侧方椎弓螺钉固定的安全钉道在横断面经过横突孔区域(侧弓前份)中宽后界的内中1/3交界与中宽前界的外中1/3交界,矢状面经过后方中宽中部及前方中宽与关节突下界交界处,不同侧别间及不同个体间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6.
先天性巨结肠患者人类巨细胞病毒UL144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UL144基因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临床株中的多态性,探讨HCMV UL144基因多态性与致病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53个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痉挛段结肠手术标本及经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CMV DNA为阳性的4个HD患儿的尿标本,对照组为无症状或仅有皮肤轻度黄疸的6个尿标本.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扩增HCMV UL144基因开放阅读框架(ORF),扩增阳性的临床株进行双向DNA测序,最后通过DNAclub、Bioedit、DNAstar、GeneDoc等软件进行分析.结果23份HD痉挛段肠组织(46%)及4份尿标本HCMV UL144基因扩增阳性,并且完成测序.种系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25个HD患儿的DNA序列分为3个基因型,G1A型64.0%,G2型24%,G3型12%.与对照组比较,经χ^2检验,χ^2=10.93,P为0.012;其中HD临床株G1A和G3型基因经Fisher检验,P为0.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全结肠型、长段型及普通型HD分散分布于UL144各个基因型中.结论HD与HCMV感染有关,HCMV可能是HD的病因之一;在HD患儿中,HCMV感染以UL144基因G1A型为主;HD的临床分型与HCMV UL144基因分型无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分析重庆地域社会文化因素对男男性接触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性取向认同和性角色的影响,进而探讨性角色与MSM人群HIV高感染风险的关联。 方法 在2020年采用定性访谈的方法,依托当地从事MSM干预的社会组织招募符合要求的30名MSM人群进行个人深入访谈。 结果 访谈发现,重庆MSM人群对其性取向有较好自我认同感,告知他人性取向时最顾虑家人感受,性角色为被插入方或兼有者相对更可能告知父母。大部分访谈对象认为重庆MSM性角色被插入方的比例较高,可能跟重庆人体型小皮肤好、女性地位高、接受多元文化等有关,也使得性角色被插入方的自我认同度增高。重庆公众对同性恋现象的包容度较强,城市的包容开放受移民文化、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但也受一定传统文化的制约。MSM的社区亚文化,如追求性自由的享乐、道德规范较弱、新型毒品的使用使得不同性角色都面临感染HIV的高风险。 结论 重庆社会文化因素对MSM性角色的选择有一定影响,充分考虑社会文化因素无疑会有效推进艾滋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8.
目的 了解壮族青少年家庭亲密度和心理韧性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之间的关联关系。方法 2019年采用年级分层班级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南宁市抽取2 242名壮族初中学生进行家庭亲密度、心理韧性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 壮族初中生NSSI得分为(4.52±5.31)分,NSSI检出率为40.50%。在是否留守经历、不同教养方式、不同学习压力间NSSI检出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13.203、34.362、13.245,P<0.001)。有NSSI者家庭亲密度、心理韧性得分低于无NSSI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 14.619、 - 18.118,P<0.00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家庭亲密度对心理韧性有正向影响(β = 0.48, P<0.01),家庭亲密度对NSSI有正向影响(β = 0.650, P<0.01),心理韧性对NSSI的有正向影响(β = 0.320, P<0.01)。心理韧性在家庭亲密度和NSSI的标准化间接效应为0.1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8.75%。结论 心理韧性在壮族中学生家庭亲密度和NSSI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可通过提高壮族中学生心理韧性、家庭亲密度的方式或途径降低NSSI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分析珠海市2018—2020年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和影响疫情规模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流行特征,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疫情规模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8—2020年珠海市学校累计报告67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累计发病人数1 746例。发病高峰为每年3月—6月和12月—次年1月,主要发生在小学,流感样病例的发病年龄高峰为6~8岁。病原体主要为B型、A(H3N2)亚型和A(H1N1)亚型流感病毒。暴发疫情涉及病例咽痛发生率>50%的学校发生大规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风险是咽痛发生率≤50%学校的4.308倍(95%CI:1.100~16.864)。结论 2018—2020年珠海市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的小学,高咽痛发生率是学校发生大规模疫情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0.
山药配方颗粒由山药饮片经水煎煮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而成,具有调剂简单、使用方便、免煎易服等优势。然而,因山药富含淀粉与黏液质类成分,其提取物粉末与配方颗粒溶化性差,在5 min内难以完全溶化或分散,不溶物即使在水中静置24 h也难以完全溶散,影响了配方颗粒的质量评价与患者的服药心理。因此,通过研究山药提取物及其配方颗粒的溶化过程与机制,发现山药特殊的化学组成、高温提取过程中淀粉的变性及其与蛋白质等物质的复合、喷雾干燥过程中“衣膜”的收缩形成等因素综合叠加,最终形成“衣膜”包覆淀粉粒的特殊微观结构,是山药配方颗粒溶化性差的根本原因。基于课题组前期对粉体结构-性质-功能的研究,笔者提出采用粉体改性工艺改善山药配方颗粒溶化性的技术策略,并通过实验证明改性处理后的山药配方颗粒能在2 min内实现全部溶散,解决了该技术难题,可为其他类似品种的溶化性改善提供借鉴,推动中药配方颗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