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8篇
  免费   582篇
  国内免费   341篇
耳鼻咽喉   45篇
儿科学   122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429篇
口腔科学   111篇
临床医学   726篇
内科学   493篇
皮肤病学   57篇
神经病学   78篇
特种医学   186篇
外科学   570篇
综合类   1420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761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670篇
  8篇
中国医学   636篇
肿瘤学   20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219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341篇
  2012年   499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442篇
  2009年   429篇
  2008年   447篇
  2007年   457篇
  2006年   441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238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目的 研究雌激素(ER)、孕激素(PR)及癌基因(cerbB-2)、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子宫腺肌症病变中的表达和子宫腺肌症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子宫腺肌症病变组织中ER及其他生物学指标的表达。结果 ER、PR与CerbB.2、Bcl-2在子宫腺肌症病变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子宫肌层异位内膜ER阳性表达率97.5%,PR阳性率97.5%,cerbB-2阳性率82.5%,Bcl-2阳性率62.5%。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ER、PR均呈阳性,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内膜cerbB-2的强阳性率高于在位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与cerbB-2、Bcl-2阳性率相比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ER、PR与cerbB.2、Bcl-2在异位内膜高表达,提示这些生物学指标在子宫腺肌症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5 106例剖宫产手术剖宫产率、指征及母儿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指征的变化以及指征与母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106例剖宫产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剖宫产率33.9%,剖宫产率逐年在增加,1995年为25.78%,2003年为43.8%,2004年为40.91%,前后5年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其中以社会因素及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增加显著,两组间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剖宫产的上升,围产儿窒息及死亡率并没有明显下降,且在择期剖宫产手术中,子宫切除率及产后出血率较阴道试产后手术组为高。结论剖宫产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分娩方式,剖宫产率的升高并没有明显降低围产儿窒息及死亡率。并且,择期剖宫产术的母儿预后较临产后手术母儿预后为差。剖宫产率的上升因素中以社会因素及胎儿窘迫变化最大,因此,剖宫产率的增加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应引起广大社会和专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叙述西门子型号为Polydoros 80/100的新型X线主机,该主机采用微电脑控制技术、光纤维传输技术及中频技术,X射线剂量精度高,影像质量优良,故障率低,是一种技术较为成熟的X线主机,也是当今西门子公司产品的主流机种。该机的安装调试具有一定难度,本文同时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并总结归纳出一套安装调试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5-羟色胺对大鼠脊髓P物质痛觉调制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SP,5-HT与For诱发的脊髓内c-fos表达的异同,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进一步了解SP在脊髓痛觉调制中的主要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痛阈测定法.结果:发现大鼠it P物质(sP)10μg和sc5%甲醛(For)150μL诱发的脊髓c-fos表达主要在背角Ⅰ,Ⅱ,Ⅴ及Ⅵ层,同时SP使痛阈降低,For使痛级均数(PIR)升高.5-HT it 20μg引起的c-fos表达较多地分布于背角Ⅲ—Ⅳ层,并可使痛阈升高.5-HT和Fen可分别减弱和增加SP及For诱发的脊髓c-fos表达及痛反应.结论:SP在脊髓内可能主要起致痛作用,5-HT可抑制SP引起的脊髓c-fos表达,从而参与SP的痛觉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的双因素联合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目的 研究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两因素的联合效应。方法 建立常压常氧、常压缺氧和低压缺氧3种模型,以梭曼(Soman)、氰化钠(NaCN)和4-DMAP(4-dimethylaminophenol)为代表,测定大鼠、小鼠、家猫、PC12细胞、兔血红细胞等在3种模型条件下对毒物药物的行为、生化和生理指标变化。结果梭曼单独作用可导致动物协调运动下降、脑等组织含水率增加、脑组织AChE活性降低、MR下调、NE和cAMP含量增加。急性缺氧单独作用也可引起动物协调运动及自主活动的降低、脑等组织含水率的增加、外周血和脑组织AChE活性升高、MR受体上调、NE和cAMP含量增加、4-DMAP药效升高。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同时作用,上述变化更加复杂。结论 化学中毒与急性缺氧两种因素同时作用于机体,对机体产生广泛而复杂的损伤作用。此种作用为两因素的联合效应。缺氧引起的机体功能下降对联合效应的增加部分贡献较大。急性缺氧既可使重要的组织成分发生质或量的变化,也会影响某些抗毒剂的作用强度。  相似文献   
16.
高原低氧对大鼠学习记忆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高原低氧环境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利用新生大鼠低氧模型和胎鼠低氧模型,采用爬杆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检测.结果:爬杆实验中习得的速度减慢,消退速度加快。Morris水迷宫实验中逃避潜伏期延长,撤除平台后跨越平台次数减少。结论:高原低氧环境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受到抑制,可能与长期低氧后海马NMDA受体数量和功能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7.
久泻宁动物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1)观察久泻宁一日内小鼠灌胃1~3次后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测定最大耐受量;(2)观察久泻宁给大鼠连续灌胃3个月,对机体产生的毒性反应、严重程度及可逆性,确定无毒剂量。为人拟用量提供参考。方法 (1)久泻宁小鼠灌胃,一日2~3次,观察急性毒性反应.测定最大耐受量;(2)久泻宁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和一个对照组,大鼠连续灌胃3个月,观察外观行为和体质量变化。试验期结束。每组取1/2动物活杀。检测血常规、血液生化、病理组织;1/2动物停药进行3周的恢复期观察后。同法检测上述指标。结果 久泻宁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耐受药量为750g/kg(含生药)。相当临床日拟用量(2.5g/kg)的300倍;大鼠连续3个月灌胃给药的无毒剂量为125g/kg(含生药).相当临床拟用量50倍。结论 久泻宁无明显毒性,安全范围大。临床日拟用量2.5g/kg、疗程1个月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观察保肾口服液对IgA肾病小鼠T细胞^3H-TdR掺入及其分泌IL-2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中、高3种浓度的保肾口服液均能显著促进IgA肾病小鼠的自发性和ConA刺激的T细胞^3H-TdR掺入,促进T细胞合成,分泌IL-2,提前给药作用相同。提示保肾口服液有显著增强IgA肾病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识别在不同思维状态下的自发脑电(EEG)信号,本文用6阶自回归(AR)模型表示EEG信号,用学习矢量量化(LVQ)神经网络作分类器,分别用LVQl和LVQ2.1算法对网络进行训练,并对分类结果进行测试,比较了网络选择不同参数时对分类正确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竞争层神经元数目直接影响了正确率,当选择最佳参数值时分类正确率为62%-83%,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20.
珠海市横琴岛嗜人按蚊生态习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珠海市横琴岛嗜人按蚊的生态习性。方法:蚊媒调查方法。结果:横琴岛嗜人按蚊主要孳生于水质清凉、遮阴良好的淡水沟溪及有丰富水体的香蕉地和甘蔗地等。属人、牛血兼吸品种,趋吸人血比例为76、34%,吸血后外逸比例为92、77%,夜间吸血活动高峰在午夜后至次日清晨,全年高峰季节在8~10月。结论:该地嗜人按蚊有人、牛血兼吸,趋吸人血比例较大陆品种低,偏野栖,夜间吸血活动持续时间长,全年活动高峰季节长的生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