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0篇
  免费   490篇
  国内免费   286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104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377篇
口腔科学   66篇
临床医学   611篇
内科学   398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161篇
特种医学   138篇
外科学   296篇
综合类   1340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517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783篇
  9篇
中国医学   523篇
肿瘤学   180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424篇
  2010年   441篇
  2009年   386篇
  2008年   435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332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183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24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0篇
  1959年   16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18篇
  1956年   13篇
  1955年   22篇
  1954年   17篇
  194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干眼病的危险因素,为干眼的科学预防及其病因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对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确诊的556例干眼患者,按照年龄和性别1∶1匹配,选取同期门诊或病房非干眼患者556例对照研究,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和相关检查(包括裂隙灯检查、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Ⅰ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获取资料.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丙型肝炎(OR=5.956,95%CI:2.028~17.497)、结缔组织病(OR=2.284,95%CI:1.631~3.197)、创伤后应激障碍(OR=1.750,95%CI:1.144~2.678)、绝经后雌激素治疗(OR=1.945,95%CI:1.022~3.700)、头颈部的放射治疗(OR=6.829,95%CI:1.394~33.448)、抗组胺药(OR=2.133,95%CI:1.452~3.134)、角膜接触镜(OR=6.380,95%CI:2.071~19.657)、视频终端使用超过6h(OR=2.695,95%CI:1.399~5.192)为干眼的独立危险因素;经常食用Ω-3脂肪酸类食物(OR=0.486,95%CI:0.283~0.835)可能为干眼的保护因素.结论 干眼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丙型肝炎史、结缔组织病史、头颈部的放射治疗、绝经后雌激素治疗、抗组胺药、角膜接触镜、视频终端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经常食用含Ω-3脂肪酸类食物是干眼的保护因素.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临床预防与治疗,对降低干眼的患病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目的了解深圳市口腔诊疗机构的消毒工作现状,为有效防控口腔诊疗机构经血传播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方法,对全市口腔诊疗机构消毒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消毒管理方面,本市口腔诊疗机构消毒管理基本情况良好,但在空气消毒或净化设备、消毒灭菌物品包装标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周期等方面存在不足。在消毒效果方面,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合格率为87.98%,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5.14%,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为99.27%,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合格率为98.20%。结论深圳市口腔诊疗机构消毒效果合格率较高,消毒管理工作存在差距,应加强改进。  相似文献   
103.
不同温度和时间对凝血因子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温度、时间条件下血浆凝血因子Ⅶ (FⅦ )活性的变化 ,以探寻检测FⅦ活性的最适条件。方法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采用一步法检测血浆FⅦ :C活性水平及相应的凝血酶元时间 (PT)。将标本分别置于 0℃、2 2℃环境中 ,1、2、4小时上机检测。结果  0℃ 4小时与 0℃ 1小时、2小时 ,检测FⅦ :C活性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 2℃ 1、2、4小时检测FⅦ :C活性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 2℃ 1小时与 0℃ 2小时检测FⅦ :C活性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0℃条件下血浆FⅦ可被激活 ,但在 2小时内对凝血时间测定影响不大 ,故不能及时检测的患者血样应在 2小时内用冰水保存。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由于肌腱来源受限及人工代用品力学性能差等缺点限制了临床肌腱损伤的修复,为此探索组织工程化肌腱修复兔跟腱缺损的可行性,以期为肌腱修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0-08/2001-12在第一军医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30只新西兰白兔分为2组:人发角蛋白(HHK)组:用HHK材料修复兔跟腱缺损;组织工程化肌腱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与HHK在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形成细胞-材料复合体,修复兔跟腱缺损。采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术后3,6和12周损伤肌腱的修复情况。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检测新生肌腱Ⅰ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扫描电镜下可见MSCs-HHK组织工程化肌腱上有大量梭形的MSCs贴附生长,细胞平行排列,细胞间有突起相连。与HHK组相比,组织工程化肌腱组新生肌腱组织Ⅰ型胶原mRNA呈较高表达,腱细胞增生活跃,胶原纤维更为成熟。结论:在模拟微重力条件下以MSCs为种子细胞,HHK为支架材料构建的组织工程化肌腱能够有效地修复兔跟腱缺损。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实验性血管性痴呆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凋亡与迟发性神经元坏死的关系。方法:实验于1998-01/1999-07在白求恩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用6~7周龄雄性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流组;假手术组5只作为对照,缺血再灌流组根据再灌注提取标本的时间不同并分7组,即术后1h,1,3,7,14,28,42d组,每小组5只。制备动物模型,选用跳台,避暗反应等行为学检测确定。评价采用卒中指数评分和神经病学症状评分标准。制作病理切片,应用光镜,电镜,流式细胞仪,原位末端标记等方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在不同时间缺血再灌注时与迟发性神经元坏死发生、发展关系。结果: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无动物死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动物模型卒中指数及神经病学指数评价:缺血再灌注1d时卒中指数及神经病学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3.5±0.53,0,P<0.05),(4.6±0.54,0,P<0.05)。②各组病理形态学改变:重复缺血再灌注24h神经细胞间质水肿,核浓染固缩,顶树突延长。再灌注3d,皮质少量小胶质细胞增生,海马可见颗粒细胞变性呈空泡样。再灌注7d,皮质胶质细胞增生聚集成堆,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变性,部分坏死。再灌注28d,皮质神经细胞大量缺失代之胶质细胞,海马CA1、CA4区锥体细胞大量缺失、变性、坏死。电镜观察可见细胞核基质肿胀,破坏。排列紊乱,并有空泡形成。粗面内质网扩张,小胶质细胞核染色质凝聚,可见变形。③额叶、海马区细胞凋亡变化:重复缺血再灌注3d流式细胞仪检测额叶皮质、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百分率最高。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数逐渐下降至42d最低点。各不同时间点再灌注细胞凋亡数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原位末端标记法正常阳性对照组可见少量散在阳性细胞,缺血再灌注1h后原位末端标记法染色阳性细胞增多,3d后皮质、海马阳性细胞明显增多达高峰,核固缩,染色质聚集,一些细胞可见凋亡小体,阳性染色细胞核呈深棕色,缺血再灌注7d时皮质、海马区阳性细胞逐渐减少。至再灌注42d时阳性细胞数略有增多,但仍少于再灌注3d。电镜下受累神经细胞多单个存在,早期为染色质固缩,常聚集于核膜呈境界分明的颗粒、块状或新月形小体,细胞浆浓缩。核内细胞器和致密染色质保持完整。细胞周围无炎性细胞浸润。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全过程中均伴随着神经细胞凋亡,但细胞凋亡的高峰期在缺血再灌注后的两三天,随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神经细胞坏死加重,凋亡数量减少。迟发性神经元死亡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且细胞凋亡作为一种主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6.
背景水翁花为中药桃金娘科植物水翁的干燥花蕾,已有报道水翁花提取物能通过抑制Na+/K+-ATP酶的活性加强心脏的收缩功能,同时降低心脏的收缩频率,水翁花提取物是否具有抗氧化方面的生物活性?目的观察水翁花对过氧化氢诱导的PC12神经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量效关系.设计非随机对照的实验.单位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反应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2-05/11在华东理工大学反应器国家重点实验室鲁华生物技术研究所完成.选择昆明种雄性小鼠8只.PC12神经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所.方法制备神经细胞氧化损伤模型.①水翁花细胞毒性测定在96孔微量培养板中加入PC12神经细胞,水翁花以RPMI 1640培养液稀释成0.001,0.01,0.1,0.5,1 g/L 5个浓度,每个浓度3孔,每孔接种2×103个细胞,另设空白对照组,即无药培养液组.标准条件下培养48 h,噻唑蓝比色法测定.②PC12神经细胞预先接种于96孔板中,培养24 h贴壁,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细胞,不加H2O2和水翁花提取物)、0,0.01,0.1,0.5,1g/L水翁花提取物共7个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细胞用200 μmol/L的H2O2处理,加入不同浓度的水翁花水提物,作用12 h后用噻唑蓝法测定细胞的存活率.③氧自由基水平测定PC12神经细胞处理同存活率测定法,采用CDCFH染色法测定细胞氧自由基水平.主要观察指标①水翁花提取物对PC12神经细胞的毒性.②水翁花提取物对氧化损伤的PC12神经细胞存活率影响.③水翁花提取物对氧化损伤的PC12神经细胞内、细胞外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结果①水翁花提取物在浓度低于0.055 g/L时,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在0.055~1.00 g/L浓度时,对细胞生长几乎无任何影响.②在低于0.10 g/L的浓度下,水翁花提取物对H2O2诱导的PC12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没表现出明显的保护作用.但当浓度为1.00 g/L时,对H2O2诱导的PC12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表现出明显的氧化修复能力.③H2O2损伤后,PC12细胞内、外氧自由基水平显著升高,当水翁花提取物浓度为0.01 g/L时,能明显的降低氧化损伤神经细胞内、外的氧自由基水平.结论①水翁花水提物对H2O2诱导的PC12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亦有很强的保护作用.②水翁花提取物抗氧化特性与提取液的浓度比有明显的关系,当浓度为1.00 g/L时,具有明显的修复能力;当浓度为0.01 g/L时能够降低细胞内外的氧自由基水平.  相似文献   
107.
急性毒鼠强中毒小鼠的实验性药物治疗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二巯基丙磺酸钠(Na-DMPS)及维生素B6(VB6)对急性毒鼠强中毒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用析因设计的方法,以惊厥潜伏期及生存时间为观察指标,观察二巯基丙磺酸钠及维生素B6对急性毒鼠强中毒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二巯基丙磺酸钠及维生素B6在早期可明显延长惊厥的潜伏期,延长动物的生存时间.结论二巯基丙磺酸钠及维生素B6对毒鼠强中毒小鼠有治疗作用,可辅以镇静药物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分析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试剂盒(EIAgen HCV Ab Kit)的可信度.方法 应用考核试剂EIAgen HCV Ab Kit和参比试剂Ortho HCV 3.0 ELISA对2 881例样本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不一致时,应用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确证.所用试剂为RIBA(R)HCV 3.0 SIA或核酸试验(NAT),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 881例样本中,阳性样本333例,阴性样本2 539例,9例不确定的样本被剔除.考核试剂检测真阳性333例,无假阴性结果,真阴性2 527例,假阳性12例.考核试剂灵敏度为100.00%,高于参比试剂;特异性为99.53%,略低于参比试剂.考核试剂对部分国内常见HCV基因型的灵敏度为100.00%,对于非HCV感染的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妊娠样本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特异性均为100.00%.溶血、脂血样本对考核试剂检测结果无影响.考核试剂阳性预测值为96.52%,阴性预测值为100.00%,符合率为99.58%.考核试剂S/CO≥5.9的样本301例,其中用参比试剂检测S/CO≥3.8占88.70%;考核试剂S/CO<5.9的样本32例,其中用参比试剂检测S/CO<3.8占87.50%.结论 试剂EIAgen HCV Ab Kit灵敏度100.00%,特异性较好,是一种优质的抗-HCVELISA试剂,尤其适用于阳性样本的筛选.采用EIAgen HCV Ab Kit试剂检测样本,当S/CO≥5.9时,样本的阳性预测值比较高.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靶向surv iv in基因阻断后mRNA表达量的变化,以及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siRNA真核表达载体Pgenesil/sur;通过脂质体转染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 id cystic carcinom a,SACC)细胞。采用RT-PCR技术检测转染前后surv iv in mRNA表达量以及表达抑制率。结果转染后surv iv in mRNA表达水平x-±s(0.42±0.10)较转染前surv iv in mRNA表达水平(1.56±0.12)明显减低,P<0.05;在mRNA水平其表达抑制率为73.1%。转染空质粒载体Pgenesil-1 surv iv in mRNA表达水平(1.35±0.1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靶向surv iv in siRNA能阻断肿瘤细胞surv iv in基因mRNA表达,并有效抑制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SACC-83的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10.
C-ERBB2基因表达和其它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ERBB2基因表达水平在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20例健康女性体检者、40例良性乳腺肿瘤和86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ERBB2基因表达量,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CA153、CA125和CEA,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ERBB2对乳腺癌诊断灵敏度显著高于CA153、CA125和CEA,特别是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4种指标在手术和化疗后均显著下降。结论 C-ERBB2的基因表达水平可有效监测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