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166篇 |
免费 | 2385篇 |
国内免费 | 155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20篇 |
儿科学 | 317篇 |
妇产科学 | 185篇 |
基础医学 | 1648篇 |
口腔科学 | 367篇 |
临床医学 | 2328篇 |
内科学 | 2182篇 |
皮肤病学 | 306篇 |
神经病学 | 645篇 |
特种医学 | 899篇 |
外科学 | 2038篇 |
综合类 | 5789篇 |
现状与发展 | 7篇 |
一般理论 | 1篇 |
预防医学 | 2344篇 |
眼科学 | 412篇 |
药学 | 2570篇 |
36篇 | |
中国医学 | 2368篇 |
肿瘤学 | 14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8篇 |
2023年 | 379篇 |
2022年 | 888篇 |
2021年 | 1119篇 |
2020年 | 899篇 |
2019年 | 619篇 |
2018年 | 616篇 |
2017年 | 732篇 |
2016年 | 613篇 |
2015年 | 989篇 |
2014年 | 1195篇 |
2013年 | 1477篇 |
2012年 | 2102篇 |
2011年 | 2201篇 |
2010年 | 1844篇 |
2009年 | 1510篇 |
2008年 | 1598篇 |
2007年 | 1509篇 |
2006年 | 1409篇 |
2005年 | 1107篇 |
2004年 | 746篇 |
2003年 | 590篇 |
2002年 | 501篇 |
2001年 | 469篇 |
2000年 | 389篇 |
1999年 | 156篇 |
1998年 | 55篇 |
1997年 | 55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38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7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小儿毒蛇咬伤4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小儿毒蛇咬伤的综合防治措施。方法对1997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49例毒蛇咬伤患儿,记录性别、年龄、居住地、受伤及就诊时间、受伤部位、受伤后的局部症状及全身情况、治疗过程及预后,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小儿蛇咬伤病例集中于夏秋湿热季节,乡村小儿发生率多见(占81.6%),从发生至来院时间平均38.4h,93.9%未看见毒蛇或不能描述毒蛇的特征。按照Downey系统分类,3、4级重型伤员所占比重较大(占59.2%)。蛇咬伤局部可出现肿胀、疼痛、瘀斑、伤口感染、局部坏死伴组织缺失、骨筋膜室综合征等表现,亦可导致器官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均行针对性的综合治疗,无死亡病例。结论加强预防知识教育、早期诊断和综合对症处理可有效降低小儿蛇伤后病死率和病残率。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儿童肾癌的临床、CT及病理特点,积累其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6年单中心收治的7例儿童肾癌患儿的临床、CT、病理资料,并随访其生存情况.就诊时年龄5~12岁,女4例,男3例,左侧5例,右侧2例.临床表现多为血尿(4/7)、腹部包块(3/7)、腰痛(1/7).CT平扫肿瘤呈低密度,多位于上下极,可见钙化(6/7)及坏死区,增强特点多为“快进快出”(4/7),部分为“快进慢出”(2/7).结果 7例患儿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5个月.1例肿瘤位于左腹膜后,确诊时已发生腹膜后及颈部淋巴结转移,行肿瘤部分切除活检,术后5个月死亡.1例为复发性肾癌,行肾窝肿瘤切除加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后5个月出现淋巴结转移,予放化疗后带瘤生存.余5例患儿均行根治性肾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后均无瘤生存.病理多为肾透明细胞(5/7)及乳头状肾细胞癌(2/7),癌细胞呈巢团状、乳头状、腺管样结构分布,可见砂粒体(6/7),核级多为3~4级.4例患儿淋巴结转移,共清扫出60枚淋巴结,淋巴结阳性率为16.7%.5例加做免疫组化,TFE3 (4/5)、CD10 (5/5)、Kb67 (4/5)、E-cardherin (4/5)、Vinentin (3/5)、CK(3/5)阳性率较高,4例确诊为MiT家族异位性肾癌.结论 儿童肾癌多发生于年长患儿,有其特有的临床、CT及病理特点,MiT家族异位性肾癌常见,病理及免疫组化是确诊和分型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3.
苯酮尿症(phenlketonuria,PKU)主要是由于编码苯丙氨酸羟化酶(PAH)的基因突变,导致肝脏PAH活性降低或缺乏所致。各国应用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对PAH基因突变进行了广泛研究,到目前为止,有498突变基因被确定,其中致病性的突变有460余种;研究者们应用体外表达预测酶活性和测定体内苯丙氨酸氧化率等方法研究基因型-表型的相关性,希望通过基因型来预测未知的表型,以便指导PKU的分类和治疗。该文综述了PAH基因突变在不同地区、人种和民族的特点,同时对基因型-生化代谢表型以及基因型-智能表型的相关关系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分析本院3年来3 584例剖宫产指征的构成及合理性,剖宫产指征动态变化及原因,寻找控制剖宫产率的办法,旨在进一步降低剖宫产率.方法本文对3 584例剖宫产的手术原因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结果 3年来总剖宫产率49.06%,前8位指征依次为头盆不称、臀位、羊水过少、胎儿窘迫、巨大儿、脐带绕颈、社会因素、疤痕子宫.结论应加强产前检查,防治并发症,加强产科工作人员责任感,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利用社会舆论,宣传正确的分娩观.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与非三阴乳腺癌患者应用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DX)方案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102例乳腺癌患者,其中TNBC 27例,非TNBC75例,均应用DX方案新辅助化疗。观察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NBC患者总有效率与非TNBC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BC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临床完全缓解率高于非TNBC患者(P<0.01,P<0.05)。毒副反应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及手足综合征等,TNBC与非TNBC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BC患者较非TNBC患者对DX方案新辅助化疗更敏感,且未增加毒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左旋千金藤立定(SPD)对溴隐亭(Bro)诱导的促乳素(PRL)水平低下的对抗作用。方法:哺乳期母鼠sc Bro 0.5mg·kg~(-1)·d~(-1),PRL显著降低,乳腺组织发育不良,而且仔鼠体重增长缓慢。用放免法测定母鼠PRL,检查乳腺发育状况,评价SPD的对抗作用。结果:SPD30及100mg·kg~(-1)·d~(-1)ip,能够显著对抗Bro诱导的母鼠PRL降低,分娩后d15PRL为11±4及23±6μg·L~(-1)(生理盐水为7±2),而且乳腺组织发育正常,仔鼠在出生后d11—15内迅速生长发育。结论:SPD能阻断大鼠脑垂体前叶的D_2受体,是一个D_2受体的拮抗剂。 相似文献
58.
基于"欧盟草药专论"解析中药欧盟注册关键问题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欧盟2004/24/EC法令针对传统草药药品实行简化注册程序,很大程度降低了草药药品上市门槛,但法令为其额外设定的注册条件,如草药在欧盟至少药用15年历史要求、适应症限制、给药途径限制等,对非欧洲本土来源的中药产品而言仍面临诸多挑战.鉴于"欧盟草药专论"的评价与草药药品简化注册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审评标准基本一致,首次从欧盟草药专论的角度,跟踪欧盟草药专论最新评价进展,对影响欧盟草药专论建立的关键因素以及中药产品简化注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建议与对策,以期为中药产品欧盟注册提供一定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59.
60.
The polymer water-lubricated bearing is widely used in mar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and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can be improved by addition of inorganic nano-filler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CFs and temperature on the water-lubricating properties of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 composites. HDPE composites reinforced by varying content of short carbon fibers (SCFs) were fabricated via twin-screw extrusion and injection molding techniques to study the hardness and surface wettability of those composites.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under water-lubricated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a pin-on-disk reciprocating tribometer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rease in hardness of HDPE composites reached maximum to 42.9% after adding 25 wt % SCFs. The contact angle also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SCFs content and reached a maximum of 95.2° as the amount of SCFs increased to 20 wt %. The incorporation of SCFs increased the wear resistance and lubricating property of HDPE composite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 HDPE composite containing 20 wt % SCFs showed the lowest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0.076 at 40 °C, and the wear track depth reached a maximum of 36.3 mm at 60 °C. Based on the surface wetting property and wear analysis, potential effect mechanisms of fillers and temperature were discussed. The knowledge from this study is useful for designing the anti-wear water-lubricated polymer bearin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