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0篇
  免费   1112篇
  国内免费   755篇
耳鼻咽喉   102篇
儿科学   182篇
妇产科学   177篇
基础医学   743篇
口腔科学   209篇
临床医学   1379篇
内科学   1010篇
皮肤病学   113篇
神经病学   305篇
特种医学   401篇
外科学   954篇
综合类   3286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285篇
眼科学   194篇
药学   1221篇
  15篇
中国医学   1193篇
肿瘤学   576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355篇
  2021年   413篇
  2020年   403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88篇
  2017年   347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439篇
  2014年   596篇
  2013年   757篇
  2012年   1143篇
  2011年   1203篇
  2010年   1062篇
  2009年   956篇
  2008年   969篇
  2007年   939篇
  2006年   816篇
  2005年   655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328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239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Fas在正常妊娠过程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分别选取正常妊娠早期和晚期及HDCP胎盘绒毛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as表达,并用高清晰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其表达进行分析。结果Fas在妊娠早期胎盘组织中极少表达,妊娠晚期胎盘组织中表达增高。HDCP胎盘组织中Fas表达明显升高,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孕早期滋养细胞表面Fas表达在母胎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孕晚期Fas表达增加可能是引起HDCP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制备兔抗人转录因子TFDP3、 TFDP1的多克隆抗体, 并鉴定其反应性及特异性.方法: 选择TFDP3和TFDP1差异较大肽段, 利用人工合成多肽免疫家兔, 采用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HEK293细胞表达TFDP3和TFDP1真核蛋白, 通过Western blot分析抗体的反应性和特异性.结果: 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选择TFDP3 17-26, TFDP1 17-32氨基酸残基合成多肽, 制备了兔抗人TFDP3、 TFDP1多肽抗体, Western blot检测显示, 抗TFDP3抗体可以特异性识别TFDP3, 而抗TFDP1抗体既可识别TFDP1又可与TFDP3结合.结论: 制备了兔抗人TFD31和TFDP1的多肽抗体, 且TFDP3抗体与TFDP1无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胰岛素及其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及其受体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特点。方法利用免疫组化实验技术分析INS、INS-R、IGF-I和IGF-IR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和非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对结果进行图像分析,并利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1.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IGF-I和INS-R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的IGF-I和INS-R表达水平高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组增殖期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2.IGF-IR和INS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与对照组子宫内膜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可能与局部IGF-I和INS-R表达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84.
85.
缺血预适应促发心肌毛细血管床功能性开放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反复短暂缺血剌激导致缺血预适应(IP)对心肌毛细血管床功能的影响。方法:复制套扎前降支冠状动脉犬模型。IP组给予缺血5min,灌注5min,反复4次;假手术组不予缺血与灌注剌激,观察40min。分别于实验前、第1次缺血与再灌注及第4次缺血与再灌注末行心肌声学造影,最后对心肌毛细血管进行超微结构观察,并定量分析,做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第4次缺血较第1次缺血其声学显影最小缺损面积百分比(ADmin%)由32.6%±5.7%降至21.8%±5.2%(P<0.05),定量分析指标峰值(PI)、曲线下面积(AUC)、峰减半时间(HT)均增高;心肌毛细血管数、管腔内径、内皮细胞厚度及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均无明显差别。结论:反复短暂缺血增加心肌微循环血液灌注但无毛细血管超微结构改变,提示IP促发心肌毛细血管床功能性开放。  相似文献   
86.
目的通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妇女的生长分化因子9(GDF-9)基因的突变分析,探索GDF-9基因与PCOS的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对120例PCOS患者釉80例正常对照的GDF-9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特异扩增,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和DNA测序方法检测基因突变。结果PCOS患者的GDF-9的所有外显予均未发现错义突变。结论GDF-9因子的DNA变异可能与PCOS的发病没有相关关系。研究PCOS患者的GDF-9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与其发病的关系可能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7.
探讨慢性乙肝患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对CD4+Th细胞亚群分化的影响。分离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rhIL-4(50 ng/ml)、rhGM-CSF(10 ng/ml)和rhTNF-α(100 u/ml)诱导培养DC。以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CD1a、CD83、CD80、CD86、HLA-DR分子表达情况。MTT法检测DC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免疫磁珠分离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PMA+Ionomycin刺激后胞内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内特征性细胞因子IFN-γ/IL-4以判断Th1/Th2分化。ELISA法检测DC或Th细胞培养上清中IL-6、IL-12、IFN-γ和IL-4的含量。结果:慢性乙肝患者的DC表达CD1a、CD83、CD80、CD86、HLA-DR分子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培养至第7天,慢性乙肝患者DC分泌的IL-12水平低于正常人(P<0.01),而分泌的IL-6水平增高(P<0.05)。与正常人相比,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Th1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较低(P<0.01),其Th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的量也较低(P<0.01)。患者DC与同种异体的健康人Th细胞共培养,刺激Th1型细胞因子IFN-γ产生的能力低于正常人(P<0.01)。慢性乙肝患者体内DC功能的异常可能导致了外周血Th1细胞分化不足。  相似文献   
88.
老年人口腔白色念珠菌的分布与基因分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健康老年人口腔白色念珠菌的分布、基因型特点及基因型特点与白色念珠菌分布的相关性。方法来自成都地区212例老年人分为4组:A1(男性,有义齿);A2(男性,无义齿);B1(女性,有义齿)和B2(女性,无义齿)。CHROMagar Candida^TM鉴定培养基、碳水化合物同化反应鉴定体系(API 20C AUX)和随机扩增片段多态性分析(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assays,RAPD)鉴定白色念珠菌。RAPD分析健康老年人口腔白色念珠菌分离株的基因型特征。统计学分析比较不同分组健康老年人口腔白色念珠菌基因型之间的差异。结果212例受检个体中检出89株白色念珠菌(42%),A1、A2、B1、B2白色念珠菌检出率分别为56.2%、21.3%、56.6%、38%。A1组与A2组白色念珠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JWFP和NA为随机引物的RAPD分析将白色念珠菌分为5型。RAPD分析基因型构成在A1组与A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主要以A型为主。结论健康老年人口腔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与义齿修复相关。义齿修复可能促进具有特定基因型特点的白色念珠菌检出率增高。  相似文献   
89.
目的以羧甲基壳聚糖为基质材料,制备apoptin基因缓释微球,探讨其对U937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采用复凝聚法制备apoptin/壳聚糖微球,分别用光镜观察微球形态、内切酶研究其稳定性、DNA电泳阻滞分析apoptin/壳聚糖最佳比例、PCR测定apoptin基因作为复制摸板能力、用MTT法检测其抗肿瘤活性。结果壳聚糖与apoptin基因可形成稳定的微球,其直径在200~300之间,成球性较好,apoptin/壳聚糖微球P/N最佳质量比为5.5:1。微球能够有效防止DNA酶的降解作用,apoptin/微球载体中的基因仍具有DNA复制摸板功能,并能有效地转染U937细胞,转染48h可诱导U937细胞发生凋亡,从而抑制瘤细胞生长。结论apoptin基因与羧甲基壳聚糖可形成稳定的缓释微球,并能有效地转染肿瘤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90.
血管紧张素Ⅱ对心房颤动患者外向钾电流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心房颤动(AF)患者心房肌外向钾电流的作用及其受体机制。方法: 采用急性酶解法获取游离心房肌细胞,应用膜片钳全细胞技术记录外向钾电流。结果: (1) 在钳制电位-10 mV~+50 mV时, AF组瞬时外向钾电流(Ito1)密度明显低于窦性心律(SR)组(P<0.01),而持续性外向钾电流(Isus)密度与SR组无明显差异。(2) 以0.1 μmol/L AngⅡ灌流后,在钳制电位0 mV~+50 mV时,SR患者的Ito1密度明显低于灌流前(P<0.01),其动力学特性没有改变,AngⅡ对AF组Ito1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SR组 (P<0.01)。0.1 μmol/L AngⅡ对两组Isus没有影响。(3) AngⅡ对Ito1的抑制作用可逆,10 μmol/L缬沙坦(valsartan)以及1 μmol/L沙拉新(saralasin)均能完全消除0.1 μmol/L AngⅡ对Ito1的抑制,以10 μmol/L valsartan灌流后,膜电位+50 mV时Ito1的电流密度增加(22.46±4.30)%。结论: AngⅡ通过Ⅰ型受体(AT1R)介导,明显抑制心房肌细胞膜Ito1,是AF患者心房肌瞬时外向钾通道电重构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