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647篇 |
免费 | 2352篇 |
国内免费 | 160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97篇 |
儿科学 | 569篇 |
妇产科学 | 149篇 |
基础医学 | 1772篇 |
口腔科学 | 352篇 |
临床医学 | 2994篇 |
内科学 | 2335篇 |
皮肤病学 | 288篇 |
神经病学 | 572篇 |
特种医学 | 111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6篇 |
外科学 | 2598篇 |
综合类 | 6343篇 |
现状与发展 | 12篇 |
预防医学 | 2560篇 |
眼科学 | 299篇 |
药学 | 2844篇 |
24篇 | |
中国医学 | 1934篇 |
肿瘤学 | 16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7篇 |
2023年 | 313篇 |
2022年 | 861篇 |
2021年 | 1054篇 |
2020年 | 972篇 |
2019年 | 586篇 |
2018年 | 638篇 |
2017年 | 744篇 |
2016年 | 605篇 |
2015年 | 986篇 |
2014年 | 1286篇 |
2013年 | 1510篇 |
2012年 | 1990篇 |
2011年 | 2182篇 |
2010年 | 1853篇 |
2009年 | 1771篇 |
2008年 | 1780篇 |
2007年 | 1788篇 |
2006年 | 1619篇 |
2005年 | 1331篇 |
2004年 | 973篇 |
2003年 | 831篇 |
2002年 | 706篇 |
2001年 | 634篇 |
2000年 | 546篇 |
1999年 | 334篇 |
1998年 | 101篇 |
1997年 | 104篇 |
1996年 | 96篇 |
1995年 | 74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30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曲马多、吗啡术后自控镇痛对肺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比较曲马多,吗啡术后自控镇痛对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20例患者采用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法(ASA)分级,均为1-II级肺癌患者,择期行肺叶切除手术,随机分为曲马多,吗啡术后自控镇痛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相同的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吸入麻醉,分别于麻醉前,术后4h,术后24h采取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及CD4+/CD8+,结果:两组患者术毕及术后4hCD3^ ,CD4^ 及CD4^ /CD8^ 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24h曲马多组虽然仍低于术前值,但已有所恢复,反之吗啡组上述各数值尚未上升,结论:曲马多自控镇痛较吗啡能改善术后细胞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82.
酸枣果肉资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果肉的化学成分,为其资源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酸枣果肉中分离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大枣皂苷I(1)、大枣皂苷II(2)、苹果酸(3)、苹果酸乙酯(4)、水杨酸(5)、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6)、胡萝卜苷(7)、D-葡萄糖(8)、芦丁(9)、二十二烷酸(10)、硬脂酸(11)、棕榈酸(12)、油酸(13)、棕榈油酸(14)。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酸枣果肉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6为首次从酸枣植物中分离得到,研究结果为酸枣果肉及酸枣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 探讨非典型帕金森病(APD)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思路.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06~2011年收治的48例APD相关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格检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认知功能评估、左旋多巴(L-dopa)试验结果,复习文献,总结分析临床资料特征,并依据APD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作出临床诊断.结果 48例患者中,肌张力增高42例、震颤40例、运动迟缓39例、姿势反射异常32例、步态异常29例、直立性低血压13例、腱反射亢进11例、认知功能障碍11例、垂直性凝视麻痹和球麻痹各10例、共济失调和病理征阳性各8例、角膜K-F环7例、视幻觉5例、一侧肢体忽略并失用3例;肝功能异常9例、血小板减少8例、血清铜蓝蛋白降低7例、凝血功能异常5例;头颅CT:基底核区低密度影19例,脑室扩大17例,脑萎缩14例;头颅MRI:基底节区异常信号30例,脑室扩大20例,弥漫性脑萎缩18例,脑干和小脑萎缩15例,海马萎缩7例,双侧苍白球T2高信号4例.壳核“裂隙征”8例,脑桥“十字征”7例,中脑“蜂鸟征”6例;L-dopa试验反应不良46例;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总分<26分23例.出院诊断:多系统萎缩(MSA)18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10例、Wilson病(WD)7例、路易体痴呆(DLB)6例、伴帕金森综合征(PS)的阿尔茨海默病(AD)5例和皮质基底核变性(CBD)2例.结论 APD相关疾病间,虽然临床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及治疗转归各不相同,正确区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5.
86.
目的:探讨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基因TaqIB和N5 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MTHFR C667T多态性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60例经视网膜荧光造影诊断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和120例对照者的CETP和MTHFR基因多态性。结果: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组B1/B1基因型频率(33.3%)明显高于对照组(12.5%)(P<0.05),B1等位基因频率(51.8%)也明显高于对照组(31.8%)(P<0.05);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组T/T基因频率(30.0%)明显高于对照组(15.0%)(P<0.05),T等位基因频率(50.6%)也明显高于对照组(34.6%)(P<0.05);TaqIB基因的B1等位基因与MTHFR基因的T等位基因之间有协同作用(rs=0.954)。结论:CETP与MTHFR基因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发病有关,CETP和MTHFR基因之间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7.
88.
脑血管血液循环改进模型的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鉴于已有的各种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分析仪所采用的弹性腔模型过于简单,为更确切地反映两侧脑血管血液循环及其相互联系的生理本质(willis环原理),我们提出了脑血管血液循环的改进模型,即由2个输入端口、9根动脉管和4个终端流阻组成的1个网络模型。文中详细分析了恒定流和脉动流两种情况下,该模型的为可计算化的进一步改进,导出了描述模型的数学方程组,给定了该数学方程的正问题和反问题的算法,明确了模型中各参数的生理意义,最后也叙述了这两种模型在脑血管病基础研究和临床中可能的应用方向。文中比较了我们采用该模型的便携式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分析仪和以往采用弹性腔模型的脑血管血液动力学分析仪,结论是:由于增设测量血管径的M-型超声探头和改制多普勒超声探头使其可测量到颈内动脉流量才使我们有可能采用该模型,能得到更多更确切的脑血管血液循环细节及其联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医院内部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体系,以及该管理体系起到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0.
目的了解含酶抑制剂复合药对常见非发酵菌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抗菌药物的选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09年住院患者标本分离的566株非发酵菌,包括鲍氏不动杆菌(ABA)247株,铜绿假单胞菌(PAE)221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MA)82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CE)49株,用K-B法检测4种含酶抑制剂复合药的体外药敏情况。结果 4种非发酵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均显示高度耐药,耐药率为85.0%~10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最低,为18.3%~34.7%;与原药比较,头孢哌酮/舒巴坦对ABA和SMA的敏感率提高最为明显,分别从27.1%和42.7%上升至78.5%和81.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PAE和SMA也有较好的协同效果,敏感率分别从29.0%和17.1%上升至58.4%和52.4%。结论在选用含酶抑制剂复合药时必须根据该细菌的总体耐药状况、产生何种β-内酰胺酶以及原药的抗菌效果等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