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90篇
  免费   1859篇
  国内免费   1052篇
耳鼻咽喉   165篇
儿科学   253篇
妇产科学   120篇
基础医学   1212篇
口腔科学   319篇
临床医学   2128篇
内科学   1478篇
皮肤病学   196篇
神经病学   547篇
特种医学   918篇
外科学   1670篇
综合类   5457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2135篇
眼科学   166篇
药学   2149篇
  37篇
中国医学   1722篇
肿瘤学   824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604篇
  2021年   682篇
  2020年   696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339篇
  2017年   539篇
  2016年   401篇
  2015年   713篇
  2014年   972篇
  2013年   1148篇
  2012年   1692篇
  2011年   1780篇
  2010年   1604篇
  2009年   1409篇
  2008年   1504篇
  2007年   1523篇
  2006年   1312篇
  2005年   1028篇
  2004年   780篇
  2003年   634篇
  2002年   543篇
  2001年   433篇
  2000年   311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41.
目的了解沧州市2000--2013年的健康人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带菌率和菌型分布变迁状况,为提出新的免疫策略,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控制暴发提供依据。方法每年在流脑流行前期(12月至1月)、流行期(3月)和流行后期(5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采集0~6、7~12、13~17和18岁以上4个不同年龄组的咽拭子标本,进行健康人群流脑带菌调查和分析。依据WS295-2008《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诊断标准》进行脑膜炎奈瑟菌分离培养和鉴定,数据用SPSS17.0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2000--2013年连续14年监测的4865人中,检出带菌者232人,总带菌率为4.77%。其中2000和2003年带菌率最高,为9.09%;2013年最低,为0.42%。共检出流脑菌群11群,分别为A、B、C、D、X、Y、29E、W135、H、I和K群。其中以B群检出率最高,为1.19%;其次Y群,为1.09%,A和c群的检出率分别为0.60%和0.25%;检出率最低的是W135群(0.14%)。13~17岁组带菌率最高,为6.63%;其次是0~6和7—12岁组,分别为4.10%和4.06%;最低的是18岁以上组,为3.09%。4个年龄组带菌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3,P〈0.01)。结论连续14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沧州市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率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2008年以后下降更为明显,反映了多年来沧州市对流脑监测和疫苗接种工作的重视。13—17岁组带菌率最高,提示今后要加强该年龄组人群的监测、预防接种以及健康教育工作。带菌者中检出了致病菌株,且检出率高于其他菌群,提示今后A+C流脑疫苗仍应在沧州市继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42.
GB9706.4-2009中条款59.103规定了关于手术附件的要求及试验方法,目的是将手术附件作为独立于主机的部件进行单独的试验考核。本文对手术附件绝缘条款的理解进行分析,并对检测中的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43.
目的探讨漯河市梅毒流行特征,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结果 2004-2012年漯河市报告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率由2004年的4.46/10万,上升到2012年的35.30/10万;发病率排序由2004年的11位上升到2012年的第5位;发病人群向大年龄组转移,70岁以上年龄组占总发病数的19.31%;隐性梅毒所占比重增加,占51.59%。结论漯河市梅毒发病率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梅毒防控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对人群健康教育,加强对临床医生的培训,及时发现和治疗现症病人,规范疫情报告,遏制疫情快速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944.
目的:针对骨科手术中螺钉难以取出的问题,研制一种快速接骨板螺钉取出器。方法:通过制作定位器、特制钻头和取钉器。组成一套接骨板螺钉取出装置。定位器可以卡住接骨板的两侧,通过接骨板上旁边的螺丝孔对难以取出的螺钉进行准确定位。利用钻头对定位好的螺钉两侧钻出相应的凹槽,最后通过取钉器和凹槽的配合,快速有效地将螺钉取出。结果:临床使用效果良好,能够在不破坏骨质的情况下帮助医生取出通过常规手段难以取出的接骨螺钉。结论:该取出装置设计合理、快速高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5.
目的探讨RASSF1A基因在乳腺癌患者血浆中的异常甲基化情况。方法按照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72例乳腺癌患者和72例健康者外周血中的抑癌基因RASSF1A进行扩增,并进行焦磷酸测序,检测该基因的甲基化情况。结果经单因素分析,RASSF1A基因PM00104139CpG-2,CpG-5的甲基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雌激素受体(ER)阴性阳性分组,PM00104139CpG-3的甲基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RASSF1A各甲基位点与孕激素(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阳性分组以及病理组织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疆乳腺癌患者RASSF1A基因位点2和3可能是乳腺癌的易感基因位点,对早期乳腺癌的检测可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946.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儿童缺铁性贫血(IDA)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门诊确诊的3~6岁的IDA患儿160例,根据"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加营养干预,干预10个月后评价营养干预对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观察组患儿家属IDA病因(73.8%)、临床表现(66.3%)等相关知识知晓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轻度贫血(77.5%)、中度贫血(22.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经常吃铁强化制品(63.8%)、经常吃肉蛋鱼类等动物制品(76.3%)等饮食行为应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对IDA病因(96.3%)、临床表现(97.5%)、危害(96.3%)、治疗(97.5%)、预防(93.8%)、定期复查的重要性(97.5%)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自身干预前及干预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轻度贫血(7.5%)、中度贫血(1.3%)的患病率均低于自身干预前及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经常吃铁强化制品(91.3%)、经常吃肉蛋鱼类等动物制品(93.8%)、经常吃新鲜蔬菜(92.5%)、经常吃新鲜水果(96.3%)、经常吃豆类及豆制品(91.3%)和经常吃奶类及奶制品(97.5%)饮食行为应答率均高于自身干预前及对照组(P〈0.01)。结论营养干预能改善儿童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947.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政府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0个盟市3600名15-69岁城乡常住人口。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编制的《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内蒙古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6.8%,平均得分为(56.50±16.60)分。其中调查对象对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中的法规政策、健康的理解和环境与职业的素养水平较高,分别为79.4%、73.5%和55.1%。对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中的生理卫生常识、基本知识中的安全与急救和慢性病防治的素养水平较低,分别为3.0%、0.9%和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和是否患有慢性病是健康素养得分影响因素,其中文化程度是主要影响因素(β=3.849,95%CI:3.252-4.218)。结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活动,从而促进内蒙古地区居民形成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相似文献   
948.
2008年6月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鼠疫菌专业实验室收到青海省天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交的6份疑似鼠疫样本。为及时判定疫情,同时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RGICA)、鼠疫反向间接血凝试验(RIHA)和细菌分离培养法平行检测6株疑似鼠疫样本,结果均为阳性。在细菌分离培养过程中发现4号和6号样本携带鼠疫噬菌体,出现此类情况,  相似文献   
949.
陆莹  邵庆峰  陈叶  齐英 《现代预防医学》2014,(19):3600-3602
目的对沈阳市某学校发生的一起群体性发热呼吸道疾病进行调查与处置,以明确诊断,控制疫情。探讨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流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特征。方法综合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等方法。结果共发生24例发热病例,全部为学生,罹患率为2.64%。这24例患者中,发热21例,咽痛20例,头痛20例,咳嗽17例,流涕10例,全身酸痛10例,发病患者中无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出现疾病。10份咽拭子标本5份为腺病毒阳性。结论这是疫情因学生发病后带病上课,引起的腺病毒14型发热伴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950.
目的通过报告一起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的调查与处理结果,为处理类似事件提供参考。方法对本次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的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检验结果与调查处理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本次暴发疫情共发现病例3例,畜间调查共采集羊血液样本56份,其中阳性样本19份。结论本次为一起家庭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传染源为病羊,传染途径为饲养、屠宰病羊及为病羊接产等接触病羊等行为;通过采取综合控制措施,疫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