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207篇 |
免费 | 2021篇 |
国内免费 | 105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76篇 |
儿科学 | 254篇 |
妇产科学 | 122篇 |
基础医学 | 1278篇 |
口腔科学 | 333篇 |
临床医学 | 2213篇 |
内科学 | 1519篇 |
皮肤病学 | 206篇 |
神经病学 | 568篇 |
特种医学 | 927篇 |
外科学 | 1729篇 |
综合类 | 5623篇 |
现状与发展 | 5篇 |
预防医学 | 2218篇 |
眼科学 | 167篇 |
药学 | 2172篇 |
38篇 | |
中国医学 | 1881篇 |
肿瘤学 | 85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300篇 |
2023年 | 286篇 |
2022年 | 655篇 |
2021年 | 720篇 |
2020年 | 735篇 |
2019年 | 334篇 |
2018年 | 358篇 |
2017年 | 561篇 |
2016年 | 416篇 |
2015年 | 722篇 |
2014年 | 994篇 |
2013年 | 1185篇 |
2012年 | 1722篇 |
2011年 | 1811篇 |
2010年 | 1626篇 |
2009年 | 1424篇 |
2008年 | 1531篇 |
2007年 | 1557篇 |
2006年 | 1341篇 |
2005年 | 1037篇 |
2004年 | 783篇 |
2003年 | 635篇 |
2002年 | 549篇 |
2001年 | 435篇 |
2000年 | 316篇 |
1999年 | 98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6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目的 探讨儿童期合并单纯性肥胖症与血浆脂联素(adiponectin)的关系,分析脂肪代谢紊乱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保健科门诊就诊的单纯性肥胖症患儿105例纳入肥胖组.其中,男性为73例,女性为32例;年龄为6~13岁,平均为(8.99±1.94)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5.25±3.60)kg/m2.随机抽取同期在本院门诊体检的体重指数正常儿童50例纳入对照组.其中,男性为30例,女性为20例;年龄为6~13岁,平均为(8.78±1.66)岁;体重指数为(16.78±1.40)kg/m2(两组均排除遗传、代谢、内分泌等疾病)(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分组征得患儿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脂联素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脂包括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脂蛋白包括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ApoA),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血生化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尿酸(uric acid,UA),血糖(blood sugar,BS).分析脂联素与体重指数、血脂及脂蛋白间的相关性.并行常规肝脏超声检查,明确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发病率.结果 ①肥胖组儿童血浆脂联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②肥胖组儿童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谷草转氨酶、血糖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0.05);肥胖组儿童血总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尿酸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③血浆脂联素与体重指数呈负相关(r=-0.33,P<0.01),与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亦呈负相关(r=-0.138,r=-0.06,r=-0.09,r=-0.12),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④肥胖组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检出率分别为20.21%(19/94)和9.57% (9/94),对照组均为0.00 (0/50).两组两种疾病检出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作为新型脂源性激素,血浆脂联素水平变化与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发病相关,脂联素变化早于部分血脂成分改变.检测血浆脂联素,常规肝脏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判断儿童单纯性肥胖症发展趋势,为儿童单纯性肥胖症、脂肪代谢紊乱的早期防治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3.
44.
中药顽银灵对实验小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顽银灵对实验小鼠急性中毒试验、抑瘤试验和阴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顽银灵给予小鼠灌胃其最大耐受量为266.4g生药/kg,相当于人用药量的80倍,观察其毒性反应;观察顽银灵对小鼠可移植性肿瘤S180(肉瘤)的生长有无抑制作用;观察中药对实验小鼠阴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该中药以最大浓度,最大容积给药,均未见到任何毒性反应,对小鼠肿瘤S180的生长有微弱的抑制作用;对小鼠的阴道上皮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中药顽银灵安全无毒,有微弱的抑制肿瘤作用,有明显的抗有丝分裂作用,提示具有抗银屑病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建立h载脂蛋白E4(h-apo E4)/h淀粉样前体蛋白(h-APP)双转基因鼠模型,探讨人apo E4及人突变APP基因在脂质代谢及早老痴呆疾病(AD)中的作用.方法 将h-apo E4转基因鼠及h-APP转基因鼠交配,建立h-apo E4/h-APP双转基因鼠.通过酶法检测鼠血清胆固醇.Y迷宫检测鼠自发变换行为.结果 经聚合酶链反应初选,Southern杂交进一步鉴定,获得h-apoE4/APP双转基因鼠(10只).h-apo E4/h-APP转基因鼠血清胆固醇水平[9月龄(2.76±0.75)mmol/L,12月龄(3.35±1.23)mmol/L]明显高于同龄对照组鼠(10只)[9月龄(2.03±0.30)mmol/L,12月龄(2.16±0.50)mmol/L](P<0.05),分别是同龄对照组鼠的1.3倍和1.2倍.12月龄h-APP转基因鼠和h-apo E4转基因鼠血清胆固醇水平[h-APP鼠(2.38±0.37)mmol/L,h-apo E4鼠(2.67±0.59)mmol/L]均明显高于同龄对照组鼠[(2.16±0.5)mmol/L](P<0.05).转基因鼠自发变换行为[h-apo E4/h-APP(0.74±0.03)%,h-APP(0.80±0.05)%,h-apo E4(0.72±0.07)%]与对照组鼠[(0.95±0.06)%]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 h-apo E4基因与血清胆固醇水平有关,h-apo E4基因及h-APP基因的异常表达对实验鼠的空间记忆能力有影响. 相似文献
4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心力衰竭患者自主神经昼夜节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主神经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将43例确诊的CHF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地高辛加利尿剂的基线治疗,治疗组在基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ACEI,6个月后,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及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在疗程末均有显著性提高。结论:ACEI显著改善CHF患者的自主神经活性及自主性平衡,在日间时段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在皮肤扩张中发挥的作用,为临床更好地使用皮肤扩张术提供新的方法。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乳猪BM—MSCs。小型猪随机分为A、B、c、D4组,前3组脊柱两侧各埋置3个扩张器,A组扩张局部注射BM—MSCs、B组耳静脉注射BM—MSCs、C组仅埋置扩张器、D组为对照组。定期注水,测量各组扩张第7、14、28天标记面积,免疫荧光检测BM—MSCs的分化作用。结果流式鉴定BM—MSCs示CD90、CD29阳性表达,CD34、CD45阴性表达。扩张第28天,A组面积较c组增加明显(P〈0.01),B组与C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示CD31、PCNA阳性表达率A、B组大于C、D组。结论异体移植的BM—MSCs能有效促进扩张皮肤新生,以局部移植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8.
乙肝泰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肝泰胶囊是本院研制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中药制剂,2001~2005年间我们系统观察了其对CHB患者的疗效,初步探讨了其作用机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9.
机械性肠梗阻多层螺旋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2011年2月我院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机械性肠梗阻58例患者的MSCT扫描结果。结果MSCT初诊与手术病理或全愈随访复查相符54例,敏感性94.3%,特异性91.3%,准确率93.1%。引起梗阻的主要病因有肠粘连、肠肿瘤、肠扭转、肠套叠、结石及粪石等。不同原因引起机械性肠梗阻的MSCT影像表现各具特征。结论MSCT对机械性肠梗阻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分析健康成人颈总动脉(CCA)短轴方向管壁运动和弹性参数特点及其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5年7月我院健康体检者400例依据年龄、性别分组,采用Siemens Acuson Sequoia 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集CCA动态短轴二维图像,以VVI技术测量各组颈总动脉管壁短轴方向各侧壁(前壁、外侧壁、后壁、内侧壁)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max)、峰值应变(Smax)及峰值应变率(SRmax).结果 健康成人颈总动脉各侧壁的弹性参数Smax、SRmax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外侧壁和前壁的运动参数Vmax分别为(6.65±0.80)×10-2 cm/s、(5.66±0.73)×10-2 cm/s,明显高于后壁和内侧壁的(3.70±0.81)×10-2 cm/s、(3.86±0.36)×10-2 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参数Vmax男性组均数为(6.25±1.17)×10-2 cm/s,均大于女性组的(4.66±1.28)×10-2 cm/s,而弹性参数Smax、SRmax女性组均数分别为(3.72±0.42)%、(0.21±0.17)/s,均大于男性组的(3.02±0.42)%、(0.17±0.20)/s,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各项指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VI技术可用于研究健康成人CCA管壁的运动力学特点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