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8篇
  免费   404篇
  国内免费   243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64篇
基础医学   334篇
口腔科学   150篇
临床医学   634篇
内科学   506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206篇
外科学   587篇
综合类   1113篇
预防医学   388篇
眼科学   93篇
药学   452篇
  5篇
中国医学   420篇
肿瘤学   23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414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367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348篇
  2007年   384篇
  2006年   316篇
  2005年   269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3篇
  1972年   5篇
  1970年   4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use of the fallopotorque catheter system for transcervical selective salpingography and tubal catheterization under fluoroscopic guidan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obstruction of the proximal Fallopian tube. The technique of tubal perfusion pressure assessment during the procedure, using the same catheter system, is also described. The relative advantages of this method of selective salpingography and tubal catheterization are then discussed in the background of previously described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982.
以谷胱甘肽修饰的CdTe量子点(GSH-CdTe QDs)与金纳米粒(AuNPs)形成复合材料(AuNPs@GSH-CdTe)为信号标记物,并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和AuNPs双重信号放大的作用下,建立了一种高灵敏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三明治免疫夹心式电化学方法。在rGO/AuNPs表面固定二抗蛋白(Ab2),捕获目标物PSA和标记有一抗蛋白(Ab1)的AuNPs@GSH-CdTe信号物,形成“三明治”免疫夹心结构。经HNO3溶解后,采用方波溶出伏安法(SWSV)测定酸解的Cd2+的峰电流用于定量分析PSA。其中AuNPs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较好的生物相容能力,达到了成功装载抗体以及放大信号的效果,同时具有较大表面积的rGO起到了协同放大的作用。所构建的免疫分析方法实现了对肿瘤标志物PSA的检测,其线性范围为0.5~200 ng/mL,检测限为5.0 pg/mL,并且该方法专属性、重复性以及稳定性好。此外,在实际样品的检测中,加标样回收率为98.20%~106.2%,结果准确度良好,为检测PSA提供了准确可靠且灵敏度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83.
[目的]研究开口箭皂苷(TST)对人甲状腺髓样癌TT细胞(MTC-TT)的抑制作用及对Notch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TST抗甲状腺髓样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TST作用于MTC-TT细胞,CCK8法测TST对MTC-TT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并计算出24、48、72 h时半数抑制浓度(IC50);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otch 1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各组Notch 1的基因表达;将TST+DAPT(Notch1抑制剂)作用于MTC-TT细胞48 h,Western blot测Notch1表达,CCK8法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TST对MTC-TT细胞的24 h、48 h和72 h的IC50值分别为59.01、31.54和31.63μg/m L,与对照组相比,TST对MTC-TT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P0.01),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P0.05,P0.01);实验组Notch1的蛋白和m RNA表达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P0.01),表达呈浓度依赖性(P0.01);与TST组相比,TST+DAPT组Notch1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下降(P0.01)。[结论]TST可抑制MTC-TT细胞增殖,诱导MTC-TT细胞凋亡,该作用可能与上调Notch 1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84.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浅表软组织局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在我院就诊并手术的浅表软组织局灶性病变65例,并对其行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根据病灶软硬度不同进行评分,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良性病灶超声弹性图中良性囊肿病变以红绿蓝相间为多,良性实质性病变以1~3分多见,而恶性病变以4~5分多见.两组病变的弹性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4分作为判断恶性病变的标准,其敏感度为84%,特异度为90%,准确率为88%.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对浅表软组织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85.
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讨论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科1980年1月~2008年6月外科手术的306例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结果 肺炎性假瘤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缺乏特异性,诊断靠病检确诊,易误诊为肺癌,应积极手术切除.本组术前确诊58例(18.9%),误诊为肺癌156例(50.9%);行肺叶切除262例(85.6%),局部切除42例(13.7%),左全肺切除及右全肺切除各1例;占同期肺部肿瘤手术的7.4%(306/4147),其中2004年前为5.8%(117/1973),2004年后为8.7%(189/2174);全组均痊愈出院,随访1个月~1年恢复良好.结论 肺炎性假瘤发病率逐年上升,易误诊,确诊靠病检,外科手术切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86.
The coding region determinant-binding protein (CRD-BP) is an RNA binding protein that recognizes c-myc and IGF-II leader 3 mRNAs as well as the oncofetal H19 RNA. CRD-BP exhibits an oncofetal pattern of expression and has been detected in the majority of colon (81%), breast (58.5%) and sarcoma (73%) tumors. The study of CRD-BP expression was extended in brain tumors and Non small cell lung (NSCL) carcinomas and 12/24 malignant, 2/5 benign neuroepithelial tumors and 4/15 of NSCL carcinomas were found positive. All normal matching tissues tested were found negative. The highest frequency (60%) of CRD-BP positive tumors was observed in meningiomas, either benign (11/18) or atypical (3/3). These findings confirm that CRD-BP expression is restricted in tumors; the frequency of its de novo expression may vary according to tumor type and appears to be an early event in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987.
目的:探索利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制备针对EB病毒感染相关性肿瘤的疫苗,以解决EB病毒相关性肿瘤在机体内的免疫逃逸。方法:来源于正常人骨髓的CD34+造血干/祖细胞,体外以重组hGMCSF,hTNFα,hIL4,hIL3诱导培养2周,扩增出功能成熟的DC,经EB病毒表面膜糖蛋白gp340刺激,探讨DC诱导T淋巴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的能力,观察负载抗原gp340 DC诱导出的抗原特异性CTL对EB病毒相关性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从人骨髓细胞中诱导扩增出的DC具有良好的免疫刺激活性;EB病毒表面膜糖蛋白gp340可有效负载DC,DC加工处理抗原后激发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在EB病毒相关性肿瘤细胞的杀伤实验中,只有负载了抗原gp340的DC,才能刺激特异性CTL杀伤EB病毒相关性肿瘤细胞。结论:以控制EB病毒感染的疫苗致敏DC,能促进抗原提呈并启动抗肿瘤免疫,体外可有效杀伤EB病毒相关性肿瘤细胞。DC疫苗作为一种针对EB病毒相关性肿瘤的新型治疗性疫苗,会有着良好的研究价值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88.
目的了解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14所医院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14所教学医院(12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按照统一的方案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及E试验法,按照美国CLSI 2010年版标准判读结果,用WHONET 5.4软件统计分析呼吸道标本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14所医院呼吸道标本共分离出细菌22 43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3.2%,革兰阳性菌占16.8%。下呼吸道常见细菌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18.0%)、铜绿假单胞菌(17.0%)、肺炎克雷伯菌(14.2%)、金葡菌(10.9%),上呼吸道标本常见分离菌为化脓性链球菌(20.1%)、金葡菌(14.8%)、肺炎克雷伯菌(13.2%)。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主要分离自门诊及儿童患者。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儿童分离株中肺炎链球菌青霉素不敏感株(PRSP、PISP)检出率分别为13.2%、16.7%,明显高于成人分离株(2.9%、3.3%),化脓性链球菌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高度敏感,肺炎链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70%,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仍保持较高敏感性。流感嗜血杆菌儿童株和成人株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23.1%和34.1%,对阿奇霉素、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敏感率>90%。金葡菌中未检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株,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MRSA)检出率为59.7%。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最敏感(耐药率<6%),其次为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ICU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为25%。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50%,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耐药率<30%。ICU分离菌耐药性高于非ICU菌株。结论本次临床分离的呼吸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现象严重,特别是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增高,应引起各医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89.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硬膜外、静脉或皮下自控镇痛用于顽固性中、重度晚期癌痛患者的可行性及止痛效果。方法:选择78例中、重度晚期癌痛患者,均为虽经三阶梯药物治疗方案治疗未能很好地控制疼痛,同时毒副作用较大的患者。按是否可以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分成三组,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组(n=28例)、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组(n=24例)和皮下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skinanalgesia,PCSA)组(n=26例)。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组,镇痛液为200 ml,内含吗啡20 mg+氯胺酮100 mg。静脉和皮下自控镇痛组200 ml内含吗啡80 mg+氯胺酮400 mg。分别在安装止痛泵后24小时、48小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程度,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治疗,三组病例疼痛明显缓解。三组间视觉模拟评分各时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吗啡和氯胺酮用量PCIA组和PCSA组明显多于PCEA组。PCEA组生活总满意度明显高于PCIA组和PCSA组。恶心呕吐、便秘、嗜睡、皮肤瘙痒、尿潴留PCIA组和PCSA组明显高于PCEA组。呼吸抑制、幻觉发生率三组无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硬膜外、静脉或皮下自控镇痛都可以有效治疗中/重度晚期顽固性癌痛。经硬膜外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吗啡自控镇痛具有镇痛作用强、用药量少、副作用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990.
本研究旨在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通过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对79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计数≥1.5×109/L)患者的PDGFRA/B和FGFR1基因重排进行检测,并对44例患者的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79例患者中检出FIP1L1/PDGFRA(F/P)融合基因阳性19例,检出CHIC2缺失19例,检出PDGFRB基因重排4例,未检测到FGFR1基因重排患者。按照2008年WHO分类修订诊断后,有42%(20/48)的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HES)和83%(5/6)的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CEL)患者更正诊断为伴PDGFRA/B重排的髓系肿瘤,17%(1/6)的CEL更正诊断为慢性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非特指型(CEL-NOS)。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克隆性细胞遗传学异常4例,1例为CEL-NOS,3例为伴PDGFRB重排的髓系肿瘤,所有21例伴PDGFRA重排的患者均未检测出4q12异常。伴PDGFRA/B重排的髓系肿瘤、HES和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3组患者的克隆性TCR基因重排检出率分别为33%(5/15)、40%(6/15)和36%(5/14),3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既往诊断HES和CEL的患者中存在较高比例的PDGFRA/B基因重排,通过间期FISH和PCR方法可以提高伴PDGFRA/B重排的髓系肿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