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178篇 |
免费 | 3580篇 |
国内免费 | 163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50篇 |
儿科学 | 622篇 |
妇产科学 | 130篇 |
基础医学 | 1965篇 |
口腔科学 | 776篇 |
临床医学 | 3964篇 |
内科学 | 2604篇 |
皮肤病学 | 338篇 |
神经病学 | 724篇 |
特种医学 | 1142篇 |
外科学 | 2774篇 |
综合类 | 8837篇 |
现状与发展 | 7篇 |
预防医学 | 4239篇 |
眼科学 | 267篇 |
药学 | 3924篇 |
37篇 | |
中国医学 | 3344篇 |
肿瘤学 | 144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495篇 |
2023年 | 483篇 |
2022年 | 1064篇 |
2021年 | 1221篇 |
2020年 | 1147篇 |
2019年 | 671篇 |
2018年 | 591篇 |
2017年 | 968篇 |
2016年 | 630篇 |
2015年 | 1263篇 |
2014年 | 1664篇 |
2013年 | 1974篇 |
2012年 | 3023篇 |
2011年 | 3009篇 |
2010年 | 2793篇 |
2009年 | 2586篇 |
2008年 | 2665篇 |
2007年 | 2548篇 |
2006年 | 2276篇 |
2005年 | 1734篇 |
2004年 | 1227篇 |
2003年 | 959篇 |
2002年 | 750篇 |
2001年 | 637篇 |
2000年 | 506篇 |
1999年 | 194篇 |
1998年 | 37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7篇 |
1982年 | 8篇 |
1966年 | 4篇 |
1958年 | 5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6篇 |
1955年 | 4篇 |
1954年 | 4篇 |
1948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潘硕 李晓梅 马依彤 杨毅宁 谢翔 刘芬 黄定 黄莺 唐琪 陈邦党 马翔 杜雷 高霞 王迎洪 古丽娜尔·白托拉 于子翔 PAN Shuo LI Xiao-mei MA Yi-tong YANG Yi-ning XIE Xiang LIU Fen HUANG Ding HUANG Ying TANG Qi CHEN Bang-dang MA Xiang DU Lei GAO Xia WANG Ying-hong GULINAER·Baituola YU Zi-xiang 《中华肾脏病杂志》2010,27(11):322-326
目的 研究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的肾功能与动脉僵硬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四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07年10月至2010年3月,在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阜康市、吐鲁番地区、和田地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抽取了35岁以上,资料完整的维吾尔族城乡居民4312人,进行研究分析.用简化MDRD公式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测量双侧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取双侧的平均值与eGFR做线性相关性分析,并对b-aPWV的影响因素进行校正.结果 eGFR与平均b-aPWV值呈负相关(R=0.174,P<0.01).运用Stepwise多重线性回归校正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腰围、臀围、尿酸、空腹血糖、总胆同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后,eGFR仍与b-aPWV呈负相关(P=0.012).结论 新疆地区35岁以上维吾尔族人群的肾功能与动脉僵硬度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2.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outcome of the patients with gastric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 and identify the associated risk factors. Methods Clinical data and the tissue slices includ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 of 140 patients with gastric GIST from January 1990 to December 2008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SPSS 16.0 for Windows software package was us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 overall survival rates of 1-, 3-, 5-year were 96.8%,86.7% and 79.3%, respectively. The survival rates of 1-, 3-, 5-year were 98.1%, 90.0% and 85.4% i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omplete tumor resection. But the survival rates of 1-, 3-, 5-year were 38.1%, 0 and 0 in patients with incomplete tumor resection.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Gender, preoperative metastasis, tumor size, pathology type, karyokinesis,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were associated with survival rates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 tumor resection by univariate analysis. However, only tumor size, karyokinesis,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were associated with survival rates by Cox regression multivariable analysis (P<0.05). Conclusion Surgery remains the main treatment for gastric GIST. Local complete resection is the principal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探讨Essex-Lopresti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为诊治Essex-Lopresti损伤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 取12具成人新鲜冰冻上肢标本予以处理,先将12具标本("完整状态组")分别在旋前位、旋后位及中立位三种状态下把标本夹持固定于MTS 858生物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力学测试,恒定加载100 N的压力负荷,每种状态持续30 s后减载.随后将12具标本随机分为2组,6具切除桡骨头为"切头留膜组";另6具切断前臂骨间膜(interosseous membrane,IOM)中间腱性部分为"留头切膜组".每组按上述方法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最后将所有标本均切除桡骨头并切断IOM("切头切膜组")按上述方法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 前臂旋转状态或单纯切断IOM对桡骨纵向位移无影响.单纯切除桡骨头或联合切断IOM和切除桡骨头增加了桡骨的纵向位移.前臂中立位时的桡骨刚度比前臂旋前位大,但比前臂旋后位小.单纯切断IOM对桡骨刚度没有影响,单纯切除桡骨头或联合切断IOM和切除桡骨头则会使桡骨刚度下降.结论 桡骨头骨折合并IOM损伤可能是Essex-Lopresti损伤产生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其中桡骨头骨折是Essex-Lopresti损伤主要原因,而IOM损伤是次要原因.桡骨头切除后IOM是维持前臂纵向稳定的主要结构. 相似文献
124.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治疗方式及手术时机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非手术治疗12例,受伤1周内行手术治疗39例,受伤8~26 d行手术治疗11例;经随访比较治疗前后ASIA分级的变化.结果 经12~48个月随访,非手术治疗者症状改善比例为91.67%,1周内手术者症状改善比例为87.18%,1周后手术者症状改善比例为54.55%;经x2检验,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周内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疗效优于1周后手术,但非手术治疗需严格选择病例才能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5.
免钉合腹腔镜下350例完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operitoneal in-guinal hernia repair,TEP)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至2009年7月行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共350例(356例次)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的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1%(36/356),复发率0.84%(3/356),平均手术时间60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 d。结论TEP经由腹膜前间隙进入腹股沟区,采用补片覆盖耻骨肌孔,符合力学原理,不仅具有微创优势,而且比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评价七氟醚-咪达唑仑-瑞芬太尼麻醉诱导用于颈部制动患者无肌松药气管插管的可行性.方法 颈椎骨折伴脱位拟在全麻下手术患者40例,年龄13~68岁,ASA分级Ⅰ~Ⅲ级.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 mg/kg,面罩吸入5%七氟醚,每30 s递减1%,直至3%.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45 s内缓慢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μg/kg,30 s后停止吸入七氟醚,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间,采用Viby-Mogensen评分法评价气管插管条件.结果 睫毛反射消失时间(69±4)s,一次气管插管成功率为100%,喉镜置入顺利,声门暴露基本良好.3例患者气管插管时出现轻微呛咳.气管插管条件优良率100%.所有患者SpO2均>95%,气管插管前至气管插管后3 min BIS值40~55.结论 七氟醚-咪达唑仑-瑞芬太尼麻醉诱导迅速而平稳,可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适用于颈部制动患者无肌松药气管插管,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福建部分地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HBV基因型、亚型的分布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其基因启动子区-238、-308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福建部分地区203例HBeAg阳性CHB患者,采用HBV基因分型(B、C基因型)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基因型或HBVS基因为直接测序法检测HBV基因型、亚型;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的方法检测TNF-α-238及-308位点基因多态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TNF-α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BV基因型B、C分别占58.6%、41.4%,其中150例HBVS基因为直接测序,Ba亚型81例,Ce亚型69例;B基因型患者平均年龄和体重指数(BMI)小于C型(P=0.020)。HBV基因型B、C的TNF-α水平、TNF-α-238和-308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福建部分地区HBeAg阳性CHB患者HBV基因型以B型为主,其次是C型,仅见Ba和Ce亚型;B基因型患者较年轻,BMI小于C型;但HBV基因型B、C与TNF-α水平、TNF-α-238和-308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28.
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平台劈裂C型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治疗累及后外侧平台劈裂C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7例患者术前均经CT扫描及三维重建,均采用后路和前外侧联合入路后侧和前外侧支撑钢板固定.采用DeCoster评定标准评定骨折复位情况、测定胫骨平台内翻角和采用HSS法行膝关节功能评定.结果 术后X线片检查示达到解剖复位5例,复位良好1例,差1例.1例发生膝内翻.7例均获随访,时间6~18(12±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4~16(15±1)周.胫骨平台内翻角术后1年和术后初次摄片无变化;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为78~90(80±4)分.结论 前后联合入路并后侧入路支撑钢板固定是治疗累及后外侧孤立劈裂C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9.
目的:评价后腹腔入路与经腹入路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后腹腔入路(17例,A组)与经腹入路(15例,B组)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早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肿瘤大小1.2~3.9(2.6±1.3)cm,B组肿瘤大小1.0~4.0(2.7±1.3)cm。两组术前临床分期均为T_1N_0M_0。比较两种方法的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热缺血时间、标本重量、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效果。结果:A组手术均成功,B组1例因肾动脉损伤出血中转开放手术。两组肿瘤大小(2.6±1.3 cm vs 2.7±1.3cm)、术中失血量(302±85mlvs305±90ml)、标本重量(42±31g vs 45±33 g)、热缺血时间(28±9.1 min vs30±9.2min)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A组在手术时间(175±55 min vs 248±70 min)、恢复进食时间(24±5 h vs 49±11 h)和住院时间(6.5±1.6天vs 8.4±1.9天)均少于B组(P0.05)。结论:后腹腔入路与经腹入路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均是治疗早期肾癌的一种微创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后腹腔入路在手术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少于经腹入路。 相似文献
130.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活体供肾血管、肾实质、泌尿系统评估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4年以来41例活体肾移植供体临床资料,术前均行16层螺旋CT扫描,采集肾动脉期、静脉期以及排泄期的影像数据,采用MIP、VR、MPR和CRP等三维图像后处理技术,评估供体肾动脉、肾静脉、泌尿集合系统和肾实质情况,与术中所见相对照.结果:41例供肾动脉显示,34例双肾单支动脉供血,其中2例左肾动脉、3例右肾动脉分支较早;4例右肾见一支副肾动脉,3例左肾见一支副肾动脉;术中证实有1例右副肾动脉,1例左肾动脉早期分支未能在影像中显示清楚,准确率95.1%.41例供肾静脉显示,37例双肾静脉为单支,4例右侧双支肾静脉;术中证实5例右侧双支肾静脉未能在影像中显示,准确率87.8%;泌尿集合系统显影满意,1例左侧双肾盂双输尿管畸形.结论: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准确显示供体肾脏血管、泌尿集合系统、肾实质解剖及可能的病理情况,给临床肾移植术前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帮助,可作为供体术前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