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1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4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比较供体阴茎腹主动脉灌注、髂总动脉灌注和髂内动脉灌注法的临床观察指标,试图寻找最佳的尸体阴茎灌注方法。方法: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于2004-03/2005-09采用腹主动脉灌注法、髂总动脉灌注法和髂内动脉灌注法取得供体阴茎各15例,共获取供体阴茎45个。①腹主动脉灌注法:于腹主动脉分叉上方6cm处做切口,切口近端插管灌注肝、肾,切口远端套入一粗线,插入20F气囊导尿管,深约5cm。②髂总动脉灌注法:分别于腹主动脉与髂总分叉处套入一粗线,上提粗线,剪开髂总动脉前壁,插入自制12F硅胶管,深约4cm。③髂内动脉灌注法:分别于髂总动脉与髂内动脉分叉处套入一粗线,上提粗线,剪开髂内动脉前壁,插入自制10F硅胶管,深约3cm。分析45例供体阴茎灌注临床资料,比较3种灌注方法切取供体阴茎的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灌注液用量和灌注不良率。结果:①手术时间方面,腹主动脉灌注法短于髂总动脉灌注法[(3.28±1.02,4.96±1.84)min(P<0.05)],髂总动脉灌注法短于髂内动脉灌注法(6.02±2.25)min(P<0.05)。②热缺血时间方面,腹主动脉灌注法热缺血时间短于髂总动脉灌注法[(1.08±0.85,3.08±1.12)min(P<0.05)],髂总动脉灌注法热缺血时间短于髂内动脉灌注法(4.14±1.81)min(P<0.05)。③灌注不良率方面,腹主动脉灌注法明显低于髂总动脉灌注法[0,10.25%(P<0.05)],髂总动脉灌注法低于髂内动脉灌注法(15.23%)(P<0.05)。④3组灌注方法的灌注液用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主动脉灌注法切取供体阴茎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和热缺血时间均较短,灌注不良发生率低,优于髂总动脉和髂内动脉灌注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建立上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以期应用于临床相关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中。方法:实验于2005-05/2006-01在南方医科大学解剖及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选取2例自愿参与实验的健康青年男性,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受试者知情同意。复习病史并行X射线平片检查排除枕颈部疾患。通过对正常人的CT薄层扫描获得原始DICOM图像数据,采用CAD数据处理技术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改良建立的模型导入ANSYS9.0软件进行计算机模拟仿真生物力学研究。结果:所建模型外观清晰逼真,几何相似性好。所建的上颈椎有限元模型能够通过验证,与体外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可进一步行各种上颈椎有限元力学分析。结论:为临床对枕颈交界区有限元三维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便捷而精确的方法,对计算机分析及研究该模型局部结构在各种受力情况下的生物力学表现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分析广西百色地区壮、汉两民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①分组:冠心病组94例,其中壮族42例,汉族52例,均为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2005-08/2006-08的住院冠心病患者。全部符合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修订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对照组100例中壮族50例,汉族50例,均为同期住院的非冠心病患者,并排除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内分泌等影响脂质代谢的疾病。②方法:用酚氯仿抽提核酸法从凝血块中分离,用多聚酶链式反应,Hhal内切酶消化法进行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所有受试者完成测试并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者,DNA抽提均成功。①载脂蛋白E的基因型频率:对照组中壮族人群的E2/2和E2/3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汉族人群(P<0.05),而E3/4基因型频率却明显低于汉族人群(P<0.05);壮族对照组E2/2和E2/3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壮族冠心病组(P<0.05);而E3/4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壮族冠心病组(P<0.05);汉族对照组E2/3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汉族冠心病组(P<0.05);壮族冠心病组的E2/2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汉族冠心病组。②载脂蛋白E等位基因频率:壮族对照组载脂蛋白Eε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汉族对照组(0.239±0.216,0.101±0.169,P<0.05),ε3和ε4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壮族和汉族冠心病组ε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P<0.05),ε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中壮、汉两个民族载脂蛋白E之ε2,ε3和ε4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壮、汉两民族冠心病人群中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ε2等位基因缺失)为冠心病的危险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基于小脑模型神经网络控制的步速跟随智能膝上假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一种能够跟随健康腿步速控制的新型智能膝上假肢(Intelligent above knee prosthesis,IAKP)的控制机制及其实现方法. 方法:首先对国内外IAKP的研究现状及控制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健康腿信号控制假肢步态的方法,设计了基于小脑模型神经网络(Cerebellar model articulation controller,CMAC)控制器的微电脑膝关节系统及相应的实验装置. 结果:步态跟随IAKP的控制可通过基于CMAC的PD监督控制实现步速跟随,并配合基于规则的专家控制来识别行走模式.这种控制方法具有动态记忆和快速随动控制能力,可实现假肢对健康腿步速的实时跟踪. 结论:基于CMAC控制的IAKP可对健康腿步态进行快速识别与跟踪,为进一步研制健康腿步态跟随控制新型IAKP提供了理论与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08.
细胞外基质蛋白1基因在病理性瘢痕中的差异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病理性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比较细胞外基质蛋白1基因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意义。方法:实验于2003-05/2005-01在南方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完成。病理性瘢痕标本来源于南方医院整形外科手术患者,正常皮肤组织来源于无瘢痕体质趋势及无免疫性疾病的包皮手术标本。术前均征求患者同意后方留取标本。抽提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与正常皮肤组织的总RNA,反转录并双色荧光标记,与含有细胞外基质蛋白1基因的人类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经荧光扫描、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比较细胞外基质蛋白1基因在3种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①芯片杂交图像显示荧光信号强度较高,背景均一,符合重复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和分析标准。②细胞外基质蛋白1基因在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为正常皮肤组织的3.32倍,而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仅为正常皮肤组织的1.09倍。结论:细胞外基质蛋白1基因在瘢痕疙瘩中高表达而在增生性瘢痕中无差异表达,提示细胞外基质蛋白1基因在瘢痕疙瘩中呈特异性表达。  相似文献   
109.
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综合分析关节软骨的功能特征及临床上治疗关节软骨缺损的方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4-01/2005-02有关关节软骨功能特性及关节软骨缺损治疗方法的文章,检索词“articular cartilage,cartilage tissue engineering,joint replacement”,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01/2005-12有关关节软骨功能特性及关节软骨缺损治疗方法的文章,检索词“关节软骨,软骨缺损,组织工程”,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检索到的关节软骨及软骨缺损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选取针对性强的文章。同一领域的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权威杂志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62篇相关文献,其中23篇文章符合要求。资料综合:由于体内关节软骨的自身修复能力极其有限,一旦发生损伤或者病变,很难自愈,甚至导致关节损坏,多需要外源性修复或启动内源性因素修复。当前,治疗关节软骨疾病的手术方法有软骨下穿透术、软组织移植术、关节软骨移植、关节置换等手段,而目前软骨组织工程的发展也为关节软骨修复提供了一种前景光明的治疗手段。结论:虽然已有诸多方法用于治疗关节软骨损伤和病变,且在短期内有一定疗效,但目前仍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确保关节软骨长期的功能恢复。所以软骨修复未来的发展应当基于化学、生物学及其他生命科学的概念,来设计、构建和恢复复杂关节软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家系样本有无p53基因突变以及与瘢痕疙瘩发病的关系。方法:实验标本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整形外科2005年收集的A和B两个瘢痕疙瘩家系。2005-01/05在上海基康公司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基因测序技术,分别以A家系两例患者的瘢痕疙瘩组织为研究对象,以其周围正常皮肤及外周静脉血作为自身对照。其配偶的外周静脉血作为正常对照,并以B家系中两例患者的外周静脉血作为不同家系之间的对照。检测10份样本中p53基因外显子1~11的基因序列。结果:①经基因序列分析发现所有被检测样本p53基因外显子1~10均未发现突变。②p53基因外显子11在所有的被检测样本中均发现突变,而且突变的位点及突变的类型均相同。其中119 bp,577 bp,604 bp,626 bp,627 bp,726 bp,727 bp,1148~1149 bp为点突变,440 bp为插入突变,397~400 bp,600 bp,602 bp,605~607 bp,609 bp为缺失突变。结论:瘢痕疙瘩家系样本p53基因突变提示p53基因的突变可能与瘢痕疙瘩的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