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522篇
  免费   12228篇
  国内免费   7400篇
耳鼻咽喉   827篇
儿科学   1780篇
妇产科学   1096篇
基础医学   9624篇
口腔科学   2068篇
临床医学   15586篇
内科学   12557篇
皮肤病学   1084篇
神经病学   3733篇
特种医学   39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3篇
外科学   7435篇
综合类   24875篇
现状与发展   40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10917篇
眼科学   2920篇
药学   13468篇
  210篇
中国医学   9760篇
肿瘤学   7193篇
  2024年   659篇
  2023年   2015篇
  2022年   4966篇
  2021年   6225篇
  2020年   5255篇
  2019年   3656篇
  2018年   3651篇
  2017年   4195篇
  2016年   3422篇
  2015年   5570篇
  2014年   6906篇
  2013年   7233篇
  2012年   10184篇
  2011年   10886篇
  2010年   7962篇
  2009年   6541篇
  2008年   7007篇
  2007年   6543篇
  2006年   6015篇
  2005年   4743篇
  2004年   3151篇
  2003年   2897篇
  2002年   2185篇
  2001年   1766篇
  2000年   1392篇
  1999年   1020篇
  1998年   561篇
  1997年   529篇
  1996年   407篇
  1995年   389篇
  1994年   286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38篇
  1991年   134篇
  1990年   121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77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9篇
  1974年   5篇
  197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结合信息熵权法对多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分,优化疏风定喘颗粒炙麻黄组的醇沉工艺,为该药物的制剂工艺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和含固量转移率为综合考察指标,选取醇沉后乙醇体积分数、浓缩液相对密度、静置温度为影响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采用AHP结合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实现醇沉工艺的优化。结果:最佳醇沉工艺为醇沉后乙醇体积分数75%,浓缩液相对密度1.10 g·m L~(-1)(25℃),静置温度25℃;在此条件下,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和含固量转移率依次分别为95.31%,94.91%,96.02%,50.29%。结论:AHP结合信息熵权法的综合评分既能反映中药的君臣佐使,又能体现客观试验数据,适用于疏风定喘颗粒的醇沉工艺优化。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小儿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分析和总结我院收治的5例手术病理确诊为IMT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诊断、外科治疗方法及随访情况等。结果 5例IMT患儿中,2例肿瘤位于膀胱,3例肿瘤分别位于颈部、腹部及右下肺,行肿瘤完整切除术,其中膀胱及右下肺肿瘤患儿术后随访2~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腹部肿瘤患儿未能随访;1例膀胱肿瘤活检,明确诊断后家长放弃治疗;1例颈部肿瘤复发,初期经化疗肿瘤消失,后出现颈部肿瘤转移及复发,再次手术及化疗,后期无法有效控制肿瘤增长,最终家长放弃治疗。结论小儿IMT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无特异性表现,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存在复发和转移可能,术后需长期随访,对于复发者化疗有一定疗效,反复复发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本院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促进医院感染的有效防控.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败血症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发病时间分为早发型败血症及晚发型败血症,并根据发生感染的地点分为社区获得性感染及医院感染.结果 研究期间共收治新生儿败血症121例.早发型败血症50例(41.3%),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共40例(80%),其中含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5例(10%),革兰阳性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0例(20%).晚发型败血症71例(58.6%),其中社区感染56例(78.9%),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共30例(42.2%),革兰阴性杆菌26例(36.6%);医院感染15例(21.1%),革兰阴性杆菌7例(9.9%),其中产ESBLs株4例(5.6%),革兰阳性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例(5.6%),真菌4例(5.6%),均为白色念珠菌.结论 早发型败血症及晚发型败血症、社区获得性败血症及医院感染败血症病原谱不同,均有多重耐药菌产生.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肠道感染相关的出血性休克与脑病综合征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2例与文献报道的出血性休克与脑病综合征相一致的患儿,均为突发昏迷和抽搐、高热、休克、水样腹泻、代谢性酸中毒、DIC、肝肾功能损害,前躯期为严重的水样便。结果大便检测3例轮状病毒阳性:高死亡率和严重的运动和语言障碍是其特点;极显著的肝酶学改变,血胆红素多正常。入院1~2d后肝转氨酶达高峰,多于1周内恢复正常;随着休克的纠正,肾功能于1~2d内转正常,病情缓解,但神经功能却发生进行性损害:发病后持续昏迷或频繁抽搐,肺出血,难以纠正的休克,持续无尿,出血不止,多于短期内死亡;本组死亡7例,4例留有严重的神经后遗症,1例神经功能正常。结论应提高对出血性休克与脑病综合征的临床认识。治疗关键是纠正休克,肠源性的全身炎症反应可能参与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95.
儿童急性白血病合并脓毒症6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白血病治疗中出现脓毒症(败血症)的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对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出现血培养阳性的病原学、临床表现、相关因素、治疗方法与疗效进行分析。结果824例白血病患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总发生率为13.6%(69/824)。确诊脓毒症8.37(69/824)。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中脓毒症的好发阶段是诱导缓解及再诱导缓解阶段;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多见。常见的感染途径是消化道与呼吸道。脓毒症的发生与粒细胞绝对值负相关,与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及化疗强度呈正相关。早期对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治疗可降低脓毒症的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996.
越来越多的研究揭示肺表面活性物质(PS)在肺部免疫防御作用中具有重要地位。PS中亲水性的相关蛋白(SP)A和SPD的免疫调节作用最为显著,在肺部起到趋化、调理吞噬和促杀菌的作用,参与调节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对淋巴细胞的增殖和肺部过敏反应也有影响。对于疏水性的SPB、SPC和磷脂的免疫调节多是通过对替代性PS的研究进行的,目前认为磷脂对肺部的免疫调节以抑制为主,SPB和SPC主要调节PS的表面活性,免疫作用不明显,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少。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评价SCMC APL-2010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0年4月至2016年7月采用SCMC APL-2010方案治疗的44例APL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患儿的无事件生存(EFS)率和总生存(OS)率。结果 44例APL患儿中,42例(95%)经1个疗程达完全缓解(CR),1例经2个疗程达CR,总CR率为98%,9年EFS率为96%±3%,OS率为97.7%±2.2%。不良事件中,发生感染41例(93%),粒细胞减少29例(66%),分化综合征12例(27%,其中死亡1例),肝功能异常16例(36%),胃肠道不良反应12例(27%),QT间期延长7例(16%),睾丸炎1例(2%),无第二肿瘤发生。结论 SCMC APL-2010方案治疗儿童APL预后好,可获得长期生存,但治疗相关感染较多。  相似文献   
998.
探讨小儿慢性腹泻(CDD)的流行病学与病因、发病情况、病因与临床特点。方法 对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的179例CD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年间CDD的发病率为4. 8%,1岁以内CDD患儿为50. 3%,< 3岁者占62. 6%。常见合并症有贫血(46. 4%)、营养不良(45. 3%)、生长发育障碍(24. 0%)、低蛋白血症(36. 3%)等。明确病因者154例,确诊率87.7%。CDD前3位病因为炎性肠病(IBD)(35. 2%)、感染因素(17. 3%)及免疫缺陷病(15. 6%),未确定病因(含难治性腹泻7例)占12. 3%。结论 小儿CDD以婴幼儿尤其是婴儿多发;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等合并症;CDD病因众多,以非感染性因素多见,IBD是小儿CDD的最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999.
观察窒息对新生儿胆囊排空功能的影响。方法用B超检测窒息新生儿107例及正常对照组 新生儿219例胆囊排空前后胆囊的长径、直径,计算出胆囊排空前后最大纵断面积近似值(长径×直径)的均 数、各指标胆囊排空前后差值及胆囊排空率;并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以上各指标。结果窒息组的各差值及胆囊 排空率均小于正常对照组,而最大纵断面积近似值却大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窒息可使新生儿 胆囊排空功能明显减弱,使新生儿胆囊扩张。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和抑肽酶对小儿心内直视术围体外循环(CPB)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按入选标准筛选2004-01—2005-08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治疗的9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双盲法分成6组:对照组(A组),小剂量乌司他丁组(10000U/kg,B组),大剂量乌司他丁组(20000U/kg,C组),小剂量抑肽酶组(75000kIU/kg,D组),大剂量抑肽酶组(150000kIU/kg,E组),小剂量乌司他丁 小剂量抑肽酶组(F组),每组15例。于CPB前(T1)、升主动脉开放后5min(T2)、CPB结束后30min(T3)、4h(T4)、24h(T5)5个时间点抽取桡动脉血,行血浆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及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测定。术中定时监测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红细胞压积(HCT);同时记录主动脉阻断(ACC)时间、总转流时间、心脏复跳情况及围术期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结果C、E、F组cTnI、CK、CK-MB明显低于A组(P<0.05);在T5点,B、D组cTnI明显低于A组(P<0.05)。与F组比较,A、B、D组cTnI、CK-MB,A组CK浓度明显升高(P<0.05)。B组与C组、D组与E组比较,cTnI、CK-MB浓度明显升高(P<0.05)。F组自动复跳率较A组增高,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较A组降低(P<0.05)。结论围CPB期单次使用乌司他丁和抑肽酶都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药效呈剂量依赖性,但两者的保护作用差异无显著性;使用小剂量乌司他丁加小剂量抑肽酶减轻心肌损伤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