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04篇 |
免费 | 509篇 |
国内免费 | 18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8篇 |
儿科学 | 105篇 |
妇产科学 | 25篇 |
基础医学 | 360篇 |
口腔科学 | 76篇 |
临床医学 | 556篇 |
内科学 | 508篇 |
皮肤病学 | 63篇 |
神经病学 | 194篇 |
特种医学 | 164篇 |
外科学 | 377篇 |
综合类 | 1294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642篇 |
眼科学 | 148篇 |
药学 | 596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405篇 |
肿瘤学 | 22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0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132篇 |
2021年 | 240篇 |
2020年 | 175篇 |
2019年 | 102篇 |
2018年 | 90篇 |
2017年 | 143篇 |
2016年 | 86篇 |
2015年 | 208篇 |
2014年 | 230篇 |
2013年 | 319篇 |
2012年 | 413篇 |
2011年 | 449篇 |
2010年 | 432篇 |
2009年 | 349篇 |
2008年 | 413篇 |
2007年 | 421篇 |
2006年 | 306篇 |
2005年 | 226篇 |
2004年 | 172篇 |
2003年 | 155篇 |
2002年 | 96篇 |
2001年 | 78篇 |
2000年 | 78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13篇 |
1978年 | 8篇 |
1977年 | 7篇 |
1975年 | 8篇 |
1955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3D打印模板技术在桡骨远端C型骨折手术设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沙井医院手外科行手术治疗的30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以术前在电脑中利用Mimics 20.0软件先建立骨折3D数字模型,在电脑中通过3D数字模型了解骨折形态并模拟骨折复位,利用3D打印机打印出1∶1的骨折实体模板,在实体模板上模拟手术过程并选择合适的钢板及螺钉固定孔位的15例患者纳入实验组;15例通过传统影像学资料了解骨折形态及进行术前设计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结果 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伤口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0~18个月,平均约12个月,两组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9.00±6.34)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3.93±6.34) min,术中出血量为(29.67±6.40) m 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5.00±6.27)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腕关节功能根据Gartland-...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保留肾上腺手术治疗醛固酮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56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患者行保留肾上腺手术(保留肾上腺组),22例患者行单侧肾上腺全切术(全切组)。结果 5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保留肾上腺组和全切组患者的手术时间[(75.5±10.4) min vs (70.0±9.6) min]、术中出血量[(43.0±7.4) mL vs (40.2±5.5) mL]、拔引流管时间[(2.3±0.9) d vs (2.7±1.1) d]、术后住院时间[(5.8±2.1) d vs (6.4±3.3) d]、病灶大小[(16.4±7.7) mm vs (18.8±4.9) 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8~12个月,两组患者在降低血钾、降低血醛固酮、改善血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肾上腺切除组比较,保留肾上腺组患者术后激素替代使用的平均剂量小[(12.03±1.65) mg/d vs (13.12±1.45) mg/d],且... 相似文献
13.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特征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测定4年中初次分离的8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对阿米卡星、氨曲南和头孢他啶等12种抗生素的耐药特征.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别扩增抗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7种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AME).双纸片协同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协同筛选法测定金属β-内酰胺酶(MBLs).结果 4年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是:米诺环素0%~9.7%、替卡西林/克拉维酸12.5%~22.6%、左氧氟沙星12.5%~28.6%、多西环素18.8%~3.3%、复方磺胺甲恶唑18.8%~40%、环丙沙星50%~65.7%、头孢他啶50%~66.7%、阿米卡星54.8%~6.7%、庆大霉素75%~100%、哌拉西林81.3%~100%、氨曲南87.5%~100%和亚胺培南93.5%~100%.氨基糖苷修饰酶基因检出率分别是:aac(3)-Ⅰ和ant(4')-Ⅱ未检测到;其余5种基因中,aac(3)-Ⅱ,ant(2")-Ⅰ,aac(6')-Ⅰ,aac(3)-Ⅲ和aac(3)-Ⅳ的检出率分别是2.3%,5.7%,8%,11.4%和11.4%.产ESBLs菌株占38.6%(34/88);产MBLs菌株占25%(22/88).同时产ESBLs和MBLs的菌株占13.6%(12/88).结论 本研究所检测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多重耐药严重,耐药机制复杂,临床上应在药敏结果指导下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4.
连续使用甘露醇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高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甘露醇反复长期使用后颅内压(ICP)的变化规律,以探讨甘露醇的有效使用方法。方法选择2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ICP〈30mmHg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甘露醇静脉滴注,1.0g/(kg·次)/次,每4—6h1次,连续使用7d以上。同时应用颅内压监测仪持续监测ICP,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用药后ICP均明显下降,至第7d仍能保持有效降颅压;但第2d开始治疗后ICP最低值高于第1d、ICP最大降幅百分比小于第1d,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连续使用甘露醇后降颅内高压的效力于第2d开始减弱,但至第7d仍能保持有效的降颅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急性脑卒后感染的有效性,为急性脑卒中后感染的预防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Central等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或平台自建立起至2019年12月。收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试验组)对比安慰剂或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对照组)预防急性脑卒中后感染有效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5.1.0和改良的Jadad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采用GRADE系统对Meta分析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RCT,合计4 31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病死率[RR=1.05,95%CI(0.92,1.20),P=0.47]、肺炎发生率[RR=0.92,95%CI(0.77,1.11),P=0.4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总感染率[RR=0.69,95%CI(0.57,0.85),P=0.000 3]...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心血管反射检测自主神经的功能状态;根据自主神经功能评价结果,进一步分析自主神经受累程度与食管动力、反流性食管炎的程度及反流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①GERD患者中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者达59.5%,尤以副交感神经受累为著;②GERD患者中自主神经功能正常组反流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异常组(P<0.05),自主神经受累的程度与反流症状积分呈显著的正相关(r=0.54,P<0.05);③GERD患者中自主神经异常组食管远端有效收缩率及传导速度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GERD患者存在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而且自主神经功能状态与食管远端的清除能力和反流症状有关,提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在GERD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初步探讨青少年挫伤性近视的发病机制。方法 随机选取伤后表现为近视患者24例26眼,分别在急性期(伤后3d内)和恢复期(伤后2星期)测量屈光度、晶体厚度,UBM 检测角膜厚度、前房轴深、小梁睫状突距离(TCPD)、A角、睫状突的高度(T值)。同时对20眼正常对照组进行2次上述测量,间隔15d。结果 近视度随眼挫伤的好转而下降;晶体厚度、前房轴深、小梁睫状突距离(TCPD)、A角、睫状突的高度(T值)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角膜厚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睫状肌痉挛,前房变浅,晶体变凸是青少年挫伤性近视的共同机制。而睫状突肿胀、睫状体位置的改变是导致前房变浅、晶体变凸的原发因素。UBM可精确测定反映睫状突位置和高度的变化,对定量测量挫伤性近视的形态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统阐述了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的原理和技术流程。查阅近五年国内外的文献,梳理了植物在干旱、盐胁迫及温度胁迫等逆境下的转录组表达方面的研究情况,发现有关牧草方面的转录组研究相对较少且不够深入。RNA-seq在牧草优良种质资源抗逆基因挖掘方面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消化道颗粒细胞瘤(GCT)临床特点及内镜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治疗的21例消化道GCT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内镜治疗效果。结果:21例消化道GCT位于食管15例、胃3例、回肠1例、结肠2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21例术前胃镜、19例术前超声内镜检查均观察到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病灶直径均<2 cm。1例术前行活检,病理提示食管鳞状细胞癌。1例经内镜活检后烧灼清除;余20例均行内镜下切除,包括圈套切除10例、内镜下黏膜切除术7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3例,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随访0.0~48.1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内镜切除是治疗消化道GCT的安全、有效手段,能够实现对病灶的完全切除,短期观察术后无复发,可作为消化道GCT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受损的相关因素,寻找积极的干预方法。方法:对2008年6月~2010年7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7 256例及院外出生转入我院新生儿科的新生儿292例进行听力筛查,对确诊听力受损者行多因素调查分析。结果:共筛查7 548例,确诊听力受损72例(0.95%),对听力受损相关因素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噪音(母孕期环境噪音及新生儿生活环境噪音)、母孕期病毒感染、出生体重〈1.5 kg、重度HIE、宫内感染为主要相关因素。结论:降低孕母及新生儿生活环境噪音,加强围生期保健,避免孕期病毒感染,加强产前检查及胎儿监护,提高临床医生新生儿复苏技术,及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预防早产,是预防新生儿听力受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