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25篇
  免费   726篇
  国内免费   312篇
耳鼻咽喉   63篇
儿科学   165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376篇
口腔科学   117篇
临床医学   850篇
内科学   632篇
皮肤病学   92篇
神经病学   122篇
特种医学   163篇
外科学   578篇
综合类   201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867篇
眼科学   92篇
药学   1072篇
  14篇
中国医学   788篇
肿瘤学   32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62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308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537篇
  2012年   783篇
  2011年   732篇
  2010年   653篇
  2009年   621篇
  2008年   560篇
  2007年   513篇
  2006年   460篇
  2005年   395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唇侧骨板部分缺损的患者行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对术后软硬组织变化情况及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40例唇侧骨板呈有利型裂开式骨缺损,且缺损高度不超过4 mm的上颌单颗前牙患者分为即刻种植组(20例)和延期种植组(20例),两组均在全程导板引导下植入Nobel Active种植体,种植体颈部平台位于唇侧龈缘根方3~4 mm。植入后两组均行即刻修复,并应用Bio-Oss骨粉及Bio-Gide膜同期行引导骨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比较两组种植体成功率、种植体唇侧骨板厚度变化、种植体唇侧轮廓厚度变化以及红色美学评分(pink esthetic score,PES)。结果 两组患者的种植体成功率均为100%,随访期间未发生并发症。两组术后唇侧骨板均在种植体颈部观察到最大的骨吸收量,术后12个月即刻种植组的颈部骨吸收量为(1.29±0.71)mm,延期种植组为(1.43±0.19)mm,但两组间在各测量位点骨吸收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即刻种植组和延期种植组术后6个月及12个月唇侧龈缘最高点以及近远中牙龈乳头高度的变化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ES评分在...  相似文献   
992.
颌面硅橡胶赝复体是重建患者容貌、恢复患者自信心最重要的修复治疗方法。颜色仿真是颌面赝复体修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变色和褪色则是赝复体更换的主要原因。影响颌面硅橡胶赝复体颜色的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首先是着色剂的性质,包括色彩稳定性、固化稳定性以及是否添加了遮色剂 其次为硅橡胶赝复体的配色方法,可分为人工配色和计算机配色2个方面 最后为赝复体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包括紫外线、微波消毒因素、热因素、臭氧以及外源性染色因素。本文就影响赝复体颜色3个方面的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观察高糖对THP-1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CD36表达和脂质蓄积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D-葡萄糖(分别为5.6、11、20、30及35 mmol/L)、5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50 mg/L ox-LDL+20 mmol/L D-葡萄糖孵育THP-1巨噬细胞24 h,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细胞内总胆固醇水平,定量PCR与免疫印迹分析法分别检测THP-1巨噬细胞CD36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随着D-葡萄糖处理THP-1巨噬细胞浓度的增加,CD36 mRNA和蛋白的表达逐渐增加(P<0.05);高糖可协同ox-LDL诱导THP-1巨噬细胞CD36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P<0.05),并增加细胞内总胆固醇水平(P<0.05)。结论 高糖可诱导THP-1巨噬细胞CD36的表达上调,并促进细胞内脂质蓄积。  相似文献   
994.
乳腺癌已经成为全球最为常见的女性癌症,其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传统乳腺手术因手术切口大、并发症多且较为严重而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不断追求微创手术的今天已经不能满足女性美观的需求。腔镜手术的发展以及设备的迭代使乳腺癌腔镜手术成为可能,溶脂法和非溶脂法建腔技术的出现和完善为乳腺癌腔镜手术的开展奠定基础,其中短期疗效的安全性令人鼓舞。手术技术不断完善,各种共识及推荐指南的发布进一步降低学习成本,利于乳腺腔镜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及发展。我国单孔腔镜和机器人辅助乳腺手术的出现标志乳腺腔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迈入国际领先行列。该文就乳腺癌腔镜手术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5.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标志,也是癌症患者治疗失败或死亡的首要原因。微小核糖核酸[micro ribonucleic acid(microRNA,miRNA)]是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RNA片段,通过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iRNA参与恶性肿瘤侵袭及转移生物学行为中的多个重要环节,阐明肿瘤转移相关miRNA的转移调控机制,将为我们认识肿瘤发生发展提供新视角,给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突破。该文对miRNA与肿瘤转移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6.
目的:了解我国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认知程度,并评估与其相关的人口学及临床因素,为实施相应的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国2012~2014年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24家)的970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心力衰竭知晓、生活方式、药物依从性、就医便利性、经济负担、健康宣教。生活方式改善包括低盐饮食、适量运动和监测体重。采用Pearson卡方分析探究可能影响心力衰竭认知程度的人口学及临床因素。结果:我国心力衰竭患者中心力衰竭知晓率、药物依从率及健康教育接受率分别为74.8%、83.0%和40.8%。全面改善生活方式的患者仅占5.6%。不同的医院级别、患者受教育程度、NYHA心功能分级、婚姻状况影响患者的心力衰竭知晓率(P均<0.01)。农村患者的疾病知晓率、药物依从率及健康教育接受率明显低于城镇患者(P均<0.01)。二、三级医院患者的药物依从率和健康教育接受率显著高于一级医院(P均<0.01)。结论:我国心力衰竭患者总体疾病认知程度较差,表现为知晓率、药物依从率、健康教育接受率低下,自我保健意识匮乏。各级医护人员应履行疾病告知义务,加强健康宣教力度,以期改善药物依从性,督促生活方式改良。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肥大与血压变异性(BPV)指数的相关性。方法纳入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确诊资料信息及心电图资料将患者分为左心室肥大(LVH)组和非LVH组,比较两组的BPV相关指数,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左心室肥大的相关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与BPV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合并糖尿病LVH组患者较非LVH组患者的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dSBPCV)、白天舒张压变异系数(dDBPCV)、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24hSBPCV)、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24hDBPCV)均显著上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dSBPCV、dDBPCV、24hDPBCV、24hSBPCV水平的上升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肥大的相关危险因素(OR>1,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提示:LVMI与24hSBPCV、24hDBPCV以及dSBPCV、dDBPCV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345、0.412、0.387、0.441,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了解女性吸毒人群梅毒及HIV(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某劳教所490名女性吸毒学员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和梅毒、艾滋病血清学的检测。结果:(1)490名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26.80岁,最大年龄46岁,最小18岁。(2)共有370名(75.51%)静脉吸毒,其中144名(29.38%)共用注射器吸毒,有75名(15.30%)伴有卖淫。(3)梅毒、HIV感染率分别为13.88%及2.04%。结论:女性吸毒者是HIV、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吸毒人群的高危行为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999.
1000.
聚乙烯纤维加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机械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聚乙烯纤维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否有加强作用。方法 采用自制模具,制作化学固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组、化学固化PMMA加0·25 mm结扎丝组、化学固化PMMA加Ribbond聚乙烯纤维组3组试样,共28个。用万能材料实验机进行三点弯曲实验,记录试样的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化学固化PMMA组的弯曲强度为(51·383±2·761)MPa,弹性模量为(179 1·2±113·760)MPa。化学固化PMMA加 0·25 mm结扎丝组的弯曲强度为(58·725±1·218)MPa,弹性模量为(209 2·76±120·280)MPa。Ribbond聚乙烯纤维加强组的弯曲强度为(80·975±2·580)MPa,弹性模量为(286 6·53±107·510)MPa。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之间皆有显著性差异(P<0·001)。Newman-Keuls法检测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ibbond聚乙烯纤维加强能显著提高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