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38篇
  免费   2111篇
  国内免费   1181篇
耳鼻咽喉   187篇
儿科学   269篇
妇产科学   95篇
基础医学   1278篇
口腔科学   517篇
临床医学   2606篇
内科学   1636篇
皮肤病学   174篇
神经病学   419篇
特种医学   920篇
外科学   1648篇
综合类   5940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2335篇
眼科学   205篇
药学   2633篇
  32篇
中国医学   2392篇
肿瘤学   939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325篇
  2022年   790篇
  2021年   886篇
  2020年   804篇
  2019年   386篇
  2018年   423篇
  2017年   597篇
  2016年   437篇
  2015年   814篇
  2014年   1043篇
  2013年   1441篇
  2012年   2037篇
  2011年   2083篇
  2010年   2025篇
  2009年   1666篇
  2008年   1682篇
  2007年   1576篇
  2006年   1386篇
  2005年   1020篇
  2004年   722篇
  2003年   603篇
  2002年   444篇
  2001年   399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2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6篇
  1954年   3篇
  1948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水平,探讨其与不稳定性斑块及临床危险度的内在联系。方法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Western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水平。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8例,分属低、中、高危3个亚组,急性心肌梗死组50例,正常对照组5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51例。结果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分别为236±33 INT.mm2、224±23 INT.mm2、455±51 INT.mm2和503±45 INT.mm2。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分别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之间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无统计学差异。4组之间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原水平无明显差别。Western免疫印迹法也显示了类似的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低危、中危、高危3个亚组间比较,无论是酶原还是活性酶的水平均未发现显著差别。结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明显升高,提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增高可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一个危险信号,但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危险度并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人内皮抑素(nAD-GFP-ES)对大鼠Ⅱ型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炎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首先,扩增并纯化重组腺病毒。然后,建立CIA模型,自造模次日治疗组给予rAD-GFP-ES(1×10~(11)pfu·kg~(-1)·周~(-1)×4周),各组大鼠每周进行一次关节炎指数(AI)评分,于造模第4周取血清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体内内皮抑素(ES)、白细胞介素(IL)-1D、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并计算相对含量。结果①纯化后的rAD-GFP-ES和rAD-GFP滴度分别为:6.6×10~(12) pfu/m1.4.8×10~(12)pfu/ml;吸光度(A)_(260nm)/A_(2180nm)均>1.3。②感染rAD-GFP-ES的大鼠体内ES获得了稳定表达,是非模型组的2.4倍。③感染rAD-GFP-ES可以降低大鼠AI评分及IL-1β、TNF-α的表达。结论①rAD-GFP- ES注射可使ES基因在大鼠体内获得稳定表达。②感染rAD-GFP-ES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AI评分。③IL-1β、TNF-α共同促进CIA大鼠炎症的形成和发展,rAD-GFP-ES可能通过抑制IL-1β、TNF-α的表达而发挥抗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高血压肾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节律改变与高血压肾损害的关系。方法:对6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检测结果将62例高血压病患者分成杓型组与非杓型组,并测定两组患者的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Ib)及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比较杓型组与非杓型组血压增值、血压昼节律变化及血、尿β2-MG、尿mAIb、血BUN、Cr。结果:血压昼节律改变者血,尿β2-MG、尿mAIb、血BUN、Cr均较正常昼节律者增加(P<0.01)。结论:血压昼节律改革呈非杓型者其肾损害较杓型者严重。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并对比射频导管消融与经球囊超声导管消融犬下腔静脉开口处后静脉壁的近期及远期病理改变,探讨消融术后静脉狭窄的病理机制。方法:对两组共6条杂种犬行下腔静脉造影后分别用射频及超声能量消融下腔静脉开口处,术后30min,4周,12周分别取两组试验犬各1条,重复下腔静脉造影后处死,取被消融处组织制成切片,光镜下观察。结果:下腔静脉造影示射频导管消融组术后30min,3条犬均有下腔静脉不同程度的狭窄,而超声消融组则没有。术后12周时处死的两条犬均有管腔狭窄,慢性期大体标本显示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可使静脉客壁形成局限的,僵硬的,形状不规则的疤痕,管壁挛缩,而超声组在静脉内壁仅形成光滑的,均匀的,连续的环状损伤,组织学观察均显示不同程度的内膜损伤及增生,全层肌组织破坏并逐渐被纤维组织取代,管壁挛缩,但射频导管消融组改变更明显。结论:射频导管消融与经球囊超声导管消融均可造成血管透壁损伤,术后病理演变过程相似,超声在血管内壁造成的损伤轻微,均匀,呈连续环状,慢性期修复反应较轻,虽有形成管腔狭窄的可能,但较射频导管消融组轻微,且操作简便,效果确切,是较为理想的消融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后10年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胃溃疡(GU)发病情况.方法 选择胃癌高发区山东烟台高陵镇随机抽样自然人群进行内镜普查,其中Hp阳性者552例均分为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治疗组276例予以奥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0.5 g和阿莫西林1.0 g,每日2次口服,疗程7 d.停药1个月后治疗组行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证实根除成功.此后对两组在10年期间进行内镜随访(第1、5、8和10年),观察两组患者消化性溃疡发病率的变化及复发情况,同时观察两组Hp感染状态的变迁.结果 治疗组消化性溃疡第1、5和8年的发病率分别为3.70%、5.86%和4.40%,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12.85%、14.93%和9.39%,P值分别=0.0002、0.0017和0.0440).随访10年间,治疗组消化性溃疡新发病例数及复发病例数均低于安慰剂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组Hp再感染率较高,第10年时Hp阳性率达46.4%.根据Hp感染状态重新进行分组,结果显示随访10年间Hp阴性组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均低于Hp阳性组(P值均<0.05).结论 根除Hp治疗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和复发率均明显降低,消化性溃疡患者根除Hp是必要的.成功根除Hp后再感染率仍较高.  相似文献   
996.
为了探讨和了解各种脂质、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水平在我国民族间是否也存在差异,对新疆地区的汉族居民911人(男性466人,女性445人)及哈萨克族居民773人(男性360人,女性413人)随机个体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及载脂蛋白AI和B进行测定。结果发现,与汉族人群比较,哈萨克族人群男女均有较高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01)和载脂蛋白AI(P<0.001)水平与较低的甘油三酯(P<0.01,P<0.001)、脂蛋白(a)(均P<0.005)、载脂蛋白B(P<0.005,P<0.001)水平及较低水平的载脂蛋白B/AI值(P<0.01,P<0.001);汉族人群有20.7%的个体载脂蛋白AI低于1.2g/L,而哈萨克族人群中只有9.8%的个体载脂蛋白AI低于1.2g/L,汉族人群有18.6%的个体载脂蛋白B高于1.2g/L,而哈萨克族人群中只有14.3%的个体载脂蛋白B超过1.2g/L;多因素相关与回归分析发现:脂蛋白(a)、载脂蛋白AI及载脂蛋白B/AI值在两民族间有密切的相关关系。血脂、脂蛋白(a)、载脂蛋白AI及载脂蛋白水平存在显著的民族间的差异,推测遗传因素可能控制和影响着个体脂代谢过程,以致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脂代谢方式并最终影响其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NIH-3T3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成纤维细胞分成四个实验组。对照组(C):仅加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槲皮素前保护组(Qb):先用含有50μmol/L的槲皮素培养基作用24 h,再换含有0.5 mmol/L H2O2作用细胞30 m in。槲皮素后保护组(Qa):先用0.5 mmol/L H2O2作用细胞30 m in,再换含有50μmol/L的槲皮素培养基作用24 h。H2O2实验组(H2):先用含有0.5 mmol/L H2O2作用细胞30 m in,再换仅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作用24 h。取培养细胞提取DNA和制备1×107/m l细胞悬液的滴片,应用TUNEL和Ladder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率;应用细胞免疫组化技术检测Bc l-2、Bax、Caspase-3蛋白质的表达。结果:由TUNEL和Ladder实验得出,Qb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H2组和Qa组。由细胞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分析得出,Qb组与Qa、H2组相比,Bc l-2的表达增高,Bax、Caspase-3的表达减低。结论:槲皮素可能是通过上调Bc l-2的表达,下调Bax、Caspase-3的表达,对H2O2诱导NIH-3T3细胞的凋亡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8.
DSA及介入治疗在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41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诊断阳性的消化道出血的病例的诊治情况,探讨DSA在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0年3月至2006年3 月期间行DSA检查的176例消化道出血病例,其中诊断有阳性发现的41 例,分析其出血部位,发病原因及治疗情况.[结果]41例阳性病例中,胃及十二指肠出血7例,小肠出血23例,结肠出血11例;其中消化道炎症14例,肿瘤9例,血管畸形7例,憩室5例,外伤及术后出血6例.所有病例中,行外科手术治疗17例,内科药物治疗13例,11例经介入栓塞或灌注治疗.[结论]合理的应用DSA对消化道出血诊断有重要价值,其定位定性价值很高,并可以对部分病例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总结4例McCune-Albright综合征合并低血磷性佝偻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4例McCune-Albright综合征合并低血磷性佝偻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治疗及转归,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临床特点:4例McCune-Albright综合征合并低血磷性佝偻病患者均为女性,10岁前起病,均为多骨型骨纤维异样增殖症,主要临床表现为骨痛、骨骼畸形和脆性骨折。其中2例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2例合并周围性性早熟。实验室检查:4例患者均显示低磷血症(0.53~1.03mmol/L)和高碱性磷酸酶水平(464~1930U/L),3例患者血β-1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TX)水平升高,2例患者血全长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intactFGF23)水平升高。影像学特点:4例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均符合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其中3例患者有典型的佝偻病表现。4例患者均接受全身骨扫描显像,3例患者全身骨骼多发放射性浓聚区。治疗及转归:经给予活性维生素D、中性磷合剂和双膦酸盐,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化异常均显著改善。复习文献发现,患者起病越早,骨骼病变相对越重、血磷越低、骨转换指标升高越明显、血FGF23水平越高。结论McCune-Albright综合征合并低血磷性佝偻病是罕见病。对McCune-Albright综合征患者需注意筛查是否合并低血磷性佝偻病,以避免漏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比较并评价两种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系统——Bruker MALDI Biotyper系统(以下简称Bruker Biotyper系统)和MALDITOF Vitek MS系统(以下简称Vitek MS系统)在革兰阴性菌临床分离株鉴定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沈阳军区总医院2012年3月—2013年1月分离自血液、尿液、脑脊液、分泌物、伤口拭子和痰液临床标本的革兰阴性菌共120株。应用Vitek 2 Compact生化鉴定系统将每株细菌鉴定到种,而后采用Bruker Biotyper和Vitek MS系统对其进行鉴定,三者鉴定结果存在差异的菌株经16S rDNA测序最终确认菌种。结果对于120株革兰阴性菌临床分离株,Bruker Biotyper和Vitek MS系统在属的水平上正确鉴定率分别为95.0%和92.5%,在种的水平上正确鉴定率分别为89.2%和8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ruker Biotyper和Vitek MS系统对革兰阴性菌临床分离株的正确鉴定率不存在差异,两种系统的鉴定结果与各自的图谱数据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