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46篇
  免费   2116篇
  国内免费   1181篇
耳鼻咽喉   187篇
儿科学   269篇
妇产科学   95篇
基础医学   1279篇
口腔科学   517篇
临床医学   2606篇
内科学   1637篇
皮肤病学   174篇
神经病学   419篇
特种医学   920篇
外科学   1648篇
综合类   5940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2337篇
眼科学   205篇
药学   2636篇
  32篇
中国医学   2398篇
肿瘤学   939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325篇
  2022年   791篇
  2021年   886篇
  2020年   804篇
  2019年   386篇
  2018年   423篇
  2017年   597篇
  2016年   437篇
  2015年   814篇
  2014年   1043篇
  2013年   1441篇
  2012年   2037篇
  2011年   2083篇
  2010年   2025篇
  2009年   1666篇
  2008年   1682篇
  2007年   1576篇
  2006年   1386篇
  2005年   1020篇
  2004年   722篇
  2003年   603篇
  2002年   444篇
  2001年   399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2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6篇
  1954年   3篇
  1948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目的 了解甘肃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密切接触者和正常人群血清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SARS病毒IgG抗体水平。检测对象包括甘肃省9例SARS患者的急性期和(或)恢复期系列血清,l109例直接护理SARS患者的医生、护士、实验室检测人员、疾控人员和曾与患者有接触的人员以及978例正常人血清。结果 9例临床诊断病例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中6例为阳性,疾病恢复后12个月血清抗体仍为阳性;密切接触者1例特异性IgG抗体阳性;正常人3例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结论 病例抗体阳性符合临床诊断,密切接触者和正常人的抗体阳性数较低,提示可能不存在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构建、制备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糖蛋白BDNA疫苗,检测其诱导机体产生的细胞免疫应答。方法:PCR扩增编码HSV-Ⅰ gB去除N端部分信号肽序列(39bp)的基因片段(2673bp),定向插入pcDNA3载体中,构建pcDNA3-gB基因疫苗并对其进行PCR、酶切及测序鉴定。于BALB/c小鼠注射免疫3次,观察小鼠CD4^ 、CD8^ T细胞亚群的变化,CFSE/PI双标记的流式细胞计数法检测CTL活性。结果:双酶切分析结果为目的基因(2.7kb)和线性质粒pcDNA3(5.4kb);PCR扩增结果为特异产物(2.7kb);测序结果与GenBank gB基因序列同源性达99.5%;CTL,活性增强;BALB/c小鼠脾CD4^ T细胞增加。结论:经鉴定证实了HSV-Ⅰ gB基因疫苗的构建;HSV-Ⅰ gB基因疫苗可以诱导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应用于预防HSV-Ⅰ的感染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3.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肾组织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建立大鼠IRI模型,健康WistaI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未治疗组、LMWH治疗组,后两组又分别分为术后1、3、6、24h组。检测各组血清肌酐(Scr)水平及中性粒细胞(PMNs)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通过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形态学及趋化因子NF-κB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肾缺血再灌注未治疗组造模后1h,Scr水平虽然没有明显变化,但ICAM-1、NF-κB表达增多,肾小管坏死积分值亦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P〈0.01);(2)缺血再灌注6h以后,两组Scr浓度明显增高(P〈0.01),但LMWH治疗组SCr、ICAM-1、NF-κB表达水平及肾小管坏死积分值均明显低于模型未治疗组(P〈0.05);(3)肾组织中NF-κB表达与肾小管损伤积分值呈现良好的相关性(r=0.71,P〈0、01);而NF-κB与ICAM-1间则呈现显著正相关(r=0.62,P〈0.05)。由此说明:(1)ICAM-1、NF-κB在肾缺血再灌注早期的瞬时表达,可能参与了炎症早期的白细胞迁移与浸润,与肾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2)LMWH可通过减少ICAM-1及NF-κB的表达,阻抑炎症反应过程,减轻肾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研究层粘连蛋白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内的表达 ,探讨其分布与功能的关系。 方法 收集不同年龄新鲜健康人前磨牙 6 0颗 ,固定 ,脱钙 ,石蜡包埋 ,层粘连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 层粘连蛋白免疫反应性 ( IR)普遍存在于牙髓、前期牙本质和成熟牙本质小管与成牙本质细胞突起之间 ,以牙髓的神经与血管周围最为丰富 ,冠髓较根髓密集。 结论 层粘连蛋白 IR不仅见于牙髓与前期牙本质 ,而且也见于成熟牙本质 ,它对支持、固定牙髓牙本质复合体各结构的正常位置、形态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研究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 β1及补体调节蛋白CD5 9活性表达的影响。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长期采用铜仿膜 (CU)与聚砜膜 (PSU)透析患者外周血TGF β1水平及CD5 9活性表达。结果 MHD患者血浆TGF β1水平明显增加 (P <0 .0 5 ) ,其中CU组为 (81.7± 8.7)ng mL ;PSU组为 (6 4 .3±8.3)ng mL ,与正常对照组 (49.3± 6 .1)ng mL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1,P <0 .0 5 ) ;而PSU组与CU组相比 ,外周血TGF β1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5 )。CD5 9在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无表达 ,而在尿毒症未透析组及血透组均有表达 ,其中未透析组表达较低 ,而血透组表达较高 ,CU膜血透组较PSU血透组表达要高 (P <0 .0 5 )。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CU组与PSU组内TGF β1水平与CD5 9表达均呈现良好的相关性 (r=0 .6 4 0 9与 0 .5 83,P <0 .0 5 )。 结论 血液透析通过血液 透析膜间相互反应可活化补体 ,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合成TGF β1增多 ,而增高的TGF β1水平可上调CD5 9基因表达 ,抑制补体异常活化造成的细胞破坏 ,对机体具有代偿性保护意义。然而不同透析膜如CU和PSU对MHD患者TGF β1与CD5 9的影响有所不同 ,这些变化与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测定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子痫前期中的变化,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子痫前期重度组、子痫前期轻度组及对照组血清oxLDL水平。结果(1)3组孕妇血清oxLDL比较,见子痫前期重度组升高(49.35±4.22)μg/d l,与对照组(31.71±3.51)μg/d l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子痫前期轻度组(39.12±2.37)μg/d l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子痫前期重度组与轻度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子痫前期重度组血清oxLDL与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r=0.51,P<0.01;r=0.47,P<0.05)。结论研究提示oxLDL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检测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解整合素样-金属蛋白酶(ADAM)8、12和CD68在颌骨巨细胞病变和长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这两种巨细胞病变中的多核巨细胞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4例颌骨中心性巨细胞病变,24例长骨骨巨细胞瘤石蜡组织中的MIP-1α、ADAM8、ADAM12和CD68蛋白的表达.结果 MIP-1α在24例颌骨中心性巨细胞病变和24例长骨骨巨细胞瘤中的血管、类骨质和新骨形成区中强表达,而在多核巨细胞和圆形单核细胞中为阴性;ADAM8、ADAM12和CD68在颌骨中心性巨细胞肉芽肿和长骨骨巨细胞瘤中几乎所有多核巨细胞和部分圆形单核基质细胞均为阳性.结论颌骨中心性巨细胞病变和长骨骨巨细胞瘤中的多核巨细胞可能由CD68+的圆形单核基质细胞融合而成,这些圆形单核细胞可能是由骨微环境中的趋化因子,募集外周血中循环的单核细胞到病变局部分化而成的具有破骨细胞前体细胞性质的细胞,继而在某些融合蛋白作用下发生融合,成熟为多核破骨样巨细胞.  相似文献   
118.
鹿茸多肽对胎大鼠脑神经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探讨鹿茸多肽对胎大鼠脑神经干细胞体外分化的影响。 方法 从E12~ 14d的Wistar大鼠脑中分离扩增获得大量神经干细胞后 ,加入不同浓度的鹿茸多肽 ,观察其对胚胎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状况。 结果  5 0 μg L组分化细胞总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5 0 μg L、10 0 μg L、2 0 0 μg L组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NSE)阳性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结论 鹿茸多肽在体外可明显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 ,为鹿茸多肽应用于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9.
目的:建立海洛因成瘾、脱毒,复成瘾、脱毒,再成瘾、脱毒3个阶段大白鼠模型,了解海洛因致各阶段大白鼠脑损害的动态趋势。方法:电镜下观察脑超微结构变化,荧光分光度法测定脑NA、DA、5-HT等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3个阶段大鼠脑内多部位神经元胞体、轴突、树突都出现变性、凋亡、胀亡等超微病理结构改变,神经胶质细胞、神经毯也出现相应的超微病理结构改变,而且随复吸次数增多而病变加重。脑NA、DA、5-HT、含量升高,而且随复吸次数增多而升高。结论:大白鼠脑组织出现广泛性超微病理结构改变,随复吸次数增多而病变加重,脑神经递质含量也随复吸次数增多而升高。  相似文献   
120.
氟烷和七氟醚对缺血心肌功能和代谢及Ca2+-ATP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研究氟烷、七氟醚(1.5MAC)对缺血心肌的影响。方法: 应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逆行灌注模型研究氟烷、七氟醚对心肌缺血前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压力升高速率(+dp/dt)、左室压力下降速率(-dp/dt)和冠脉流量(CF)的影响,测定缺血前、缺血10min、缺血25min3个不同时间的心肌ATP含量、Ca2+-ATP酶活性,同时记录缺血间期左室内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七氟醚显著增加正常离体心脏的CF,氟烷、七氟醚均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肌收缩功能和Ca2+-ATP酶活性,能够增加正常心肌的能量贮备。缺血10min时,二药能够减缓心肌ATP含量及Ca2+-ATP酶活性的下降,氟烷的作用比较明显。缺血间期,氟烷明显推迟缺血性挛缩的起始时间,降低挛缩幅度。结论: 氟烷的抗缺血损伤作用优于七氟醚,延缓缺血期心肌ATP含量及Ca2+-ATP酶活性的下降可能是氟烷抗缺血损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