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55篇
  免费   2134篇
  国内免费   1232篇
耳鼻咽喉   190篇
儿科学   271篇
妇产科学   97篇
基础医学   1286篇
口腔科学   521篇
临床医学   2657篇
内科学   1668篇
皮肤病学   176篇
神经病学   421篇
特种医学   927篇
外科学   1669篇
综合类   6013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2505篇
眼科学   206篇
药学   2697篇
  33篇
中国医学   2422篇
肿瘤学   957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338篇
  2022年   813篇
  2021年   912篇
  2020年   829篇
  2019年   404篇
  2018年   439篇
  2017年   607篇
  2016年   448篇
  2015年   832篇
  2014年   1054篇
  2013年   1467篇
  2012年   2071篇
  2011年   2124篇
  2010年   2067篇
  2009年   1692篇
  2008年   1710篇
  2007年   1598篇
  2006年   1409篇
  2005年   1037篇
  2004年   732篇
  2003年   606篇
  2002年   450篇
  2001年   403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2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6篇
  1954年   3篇
  1948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通过研究在体肝脏的CT重建图像,确定肝脏左内侧叶IVa、IVb亚段间的分界及走行在两亚段之间的肝静脉属支。方法采用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和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两种方法,对49例在体肝脏CT扫描图像进行肝内血管的三维重建,寻找肝脏左内侧叶IVa、IVb两亚段间分界及走行在段间裂内的肝静脉属支及其汇入部位。结果在VR和NIP两种重建图像上,作为两亚段分界标志的肝静脉属支出现率分别为14.29%和87.75%,因此采用MIP法重建出的三维图像对于寻找肝内细小血管分支更适用。该支肝静脉属支的汇入部位可分为以下3种情况:①汇入肝中静脉主干有24例,占55.81%;②汇入肝中静脉左根有16例,占37.21%;③汇入肝左静脉有3例,占6.98%。结论通过CT三维重建图像可以确定肝脏IVa、IVb两亚段间分界,并且走行在该分界位置的肝静脉属支可作为两亚段间的分界标志,结果为临床上涉及肝脏左内侧叶IVa、IVb亚段的肝脏外科手术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评价接触式培养皿和显色培养基在采血人员手部消毒效果检测中的作用。方法采血人员手部消毒前后,左右手分别采用接触式培养皿法和棉签擦拭法进行取样培养、菌落计数,并将菌落转种到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鉴别培养基上进行鉴别。结果32名采血人员手部消毒前,接触式培养皿法和棉签擦拭法检出的细菌总数分别为27 CFU/30 cm2和15 CFU/30 cm2,消毒后分别为5 CFU/30 cm2和3 CFU/30 cm2。结论接触式培养皿法操作简单,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鉴别培养基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采血人员手部消毒效果的监测。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通过分离并鉴定胆囊癌和胆囊良性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以发现可能用于早期诊断或治疗的胆囊癌肿瘤标志物.方法 提取人胆囊癌和胆囊良性组织(各6例)的总蛋白质,用双向电泳分离蛋白并进行比较.选择在胆囊癌组织中明显差异表达的蛋白点,行质谱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对50例原发性胆囊癌38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膜联蛋白A3表达进行检测,分析胆囊癌中膜联蛋白A3的表达状况及其与胆囊癌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获得了分辨率和重复性均很好的凝胶蛋白图谱.对筛选出的在胆囊癌组织中明显差异表达的46个蛋白点,共有17种蛋白质被成功鉴定,其中在胆囊癌组织中高表达9个,低表达8个.膜联蛋白A3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胆囊炎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4.0%:21.1%,P<0.01),其表达水平与胆囊癌患者年龄、性别及组织学类型等因素均无明显关系(P>0.05),但高表达与胆囊癌的低分级(40.0%:82.5%,P<0.05)、淋巴结或远处转移(40.9%:100.0%,P<0.05)以及术后生存时间减少(50.0%:93.8%,P<0.05)有明显关系.结论 胆囊癌组织蛋白与胆囊良性组织存在明显的差异.膜联蛋白A3可能对胆囊癌的发生、发展有作用.  相似文献   
99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interferon-a therapy on CD8 T memory subset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CHB)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ffect of IFN-α and CD8 T memory subsets. Methods Blood samples from 57 patients with CHB were collected before treatment (0 week), at 12 weeks and 24 weeks of treatment with pegylated IFN-α. Assays were performed on freshly isolated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 PBMCs). For phenotype analysis, All data were acquired on a flow cytometer instrument and prepared for analysis. Results A significantly higher frequency of CD8+ TEM and lower frequency of CD8+ TCM in inactive HBsAg carriers than that in CHB patients prior to treatment was observed (P <0.05). The proportion of CD8 + TCM was higher in group nonresponders than in group respond-ers, and the proportion of CD8 + TEM was lower in group nonresponders than in group responders (P < 0.05 ). The average dosage of IFN-α applied to patients with respons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nresponders. Conclusion The dominance of circulating effector memory T cell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elimination of viral infection, and possibly benefit for response to therapy with IFN-α.  相似文献   
995.
乳腺癌切除标本内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免疫表型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乳腺癌切除标本内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形态和免疫表型特点及其与浸润癌的关系。方法筛选出浸润性导管癌切除标本内有较多癌旁组织的病例36例和同期乳腺良性病变28例(对照组),选用CK5、CK34βE12、S100蛋白、SMA、CK8、Ecad、cerbB2等7种抗体做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乳癌组36例中28例伴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单纯或复合出现的病变包括:普通性导管增生7例,柱状细胞病变12例,不典型导管增生4例,导管原位癌24例,伴两种以上病变者10例,4种病变同时存在者2例。对照组中计普通性导管增生23例,柱状细胞病变9例。免疫组化提示CK5在旺炽型UDH中腺系上皮细胞有大量表达,不典型导管增生、导管原位癌及浸润性导管癌中其表达明显降低直至完全失表达;CK34βE12表达类似于CK5,但较CK5为强,二者并不完全重合;S100蛋白表达于肌上皮细胞和增生的腺系上皮细胞,其在UDH的腺系上皮中的表达近似于CK34βE12,却不表达SMA;在24例高级DCIS中,11例肌上皮对S100蛋白的反应性先消失,但对SMA仍呈强反应;Ecad在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中出现再表达和(或)阳性等级升高;cerbB2在高级DCIS和IDC中呈清晰的膜表达。结论77.87%浸润性导管癌伴有不同的导管内增生性病变,这些病变不仅形态学表现不同,且免疫表型有异,可据此协助诊断与鉴别诊断。仅据对活检诊断的导管内增生性病变患者长期随访而得出的后来发生浸润性乳腺癌危险度的结论,与当初诊断的病变并无直接相关,而更可能与当初残留或后来发生的导管内增生性病变有关。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研究成年大鼠嗅球切除后侧脑室外侧壁(SVZ)的形态学变化,探讨嗅球对成年大鼠SVZ神经生发活动的影响。方法建立成年SD雄性大鼠右侧嗅球切除模型,并分别存活2、4、8、12周;利用Nissl染色、多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分子(PSA—NCAM)、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分别观察成年SD大鼠嗅球切除后存活不同时间两侧SVZ的组织结构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计数模型动物脑两侧SVZ细胞总数及PSA-NCAM、GFAP免疫阳性细胞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嗅球切除4周后,嗅球切除侧SVZ的细胞总数增加,PSA—NCAM免疫阳性细胞数增加,但GFAP免疫阳性细胞数没有明显变化;SVZ的细胞总数及PSA-NCAM免疫阳性细胞数的增加有从SVZ嘴侧向尾侧蔓延的趋势。结论嗅球切除后在SVZ仍有新生神经元不断产生,说明SVZ的神经生发活动可能并不依赖于嗅球的存在。  相似文献   
997.
雄激素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雄激素在兔动脉硬化模型中是否 具有抗动脉硬化的作用。方法: 37只哈尔滨大耳白兔,饲以高脂饮食, 作如下分组:去势组:切除双侧睾丸;睾酮Ⅰ组:切除双侧睾丸并给予外源性雄激素0.25 mg·kg-1·d-1;睾酮Ⅱ组:切除双侧睾丸并给予外源性雄激素2.5 mg· kg -1·d-1;睾酮Ⅲ组:切除双侧睾丸并给予外源性雄激素12.5 mg·kg-1 ·d-1;假手术组。3个月后检测血中睾酮含量、血脂(包括TG、LDL-C、HDL-C)浓度、 PAI活性、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结果:去势组血清睾酮含量明显低于其它组; TG、LDL-C同其它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HDL-C明 显降低; NO2-/NO3-含量低于其它组,而PAI活性、ET、AngⅡ却高于其它组。结论: 在高脂饮食诱发的兔动脉硬化模型中,雄激素可以发挥一定抗动脉硬化 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研究激活素受体样激酶1(ALK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RT-PCR分析ALK1和ALK5在HUVEC激活状态下表达的变化。脂质体转染pcDNA3.1+ALK1到HUVECs,流式细胞仪检测HUVECs增殖的改变,boyden小室检测ALK1对HUVECs迁徙的影响。 结果: ALK1在HUVEC安静状态高表达,ALK1能促进HUVECs的增殖和迁徙。 结论: ALK1通过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徙在血管重塑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半叶马尾藻多糖(SHP)拮抗辐射损伤小鼠造血系统的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骨髓细胞周期和Westernblotting测定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质CDK4的表达。结果:[60Co]γ射线(5Gy)导致小鼠骨髓细胞G0/G1期阻滞,而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率下降。SHP(10-40mg/kg)可以减轻小鼠骨髓细胞G0/G1期阻滞,增加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率,表现为SHP加照射组小鼠G0/G1期骨髓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S期和G2/M期骨髓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单纯照射组。小鼠骨髓细胞CDK4蛋白质表达照射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SHP加照射组小鼠骨髓细胞CDK4蛋白质表达显著高于单纯照射组。结论:SHP拮抗[60Co]γ射线损伤小鼠骨髓细胞的机制与其调节骨髓细胞周期和增加CDK4蛋白质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模拟人体体温下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人工髋臼材料进行了压缩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并与室温下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当由室温22℃升高到体温37℃和40℃时,其屈服应力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23.1%和31.9%,由体温37℃升高到40℃时,二者仅差3℃,其屈服应力亦下降了11.5%.同时还对不同加载速度下UHMWPE试件压缩变形过程进行了红外辐射温度的监测与分析.不同加载速度下试件压缩变形过程中的红外辐射温度均有明显升高,加载时间越长,试件平均红外辐射温度越高.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不能忽视植入人体后UHMWPE人工髋臼局部受压时温度的升高,特别不能忽视植入人体后在人体体温作用下其力学性能的改变和下降,人体体温的作用是UHMWPE人工髋臼出现过早失效的原因之一.本试验研究为UHMWPE材料在人体环境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