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72篇
  免费   1490篇
  国内免费   881篇
耳鼻咽喉   99篇
儿科学   355篇
妇产科学   87篇
基础医学   919篇
口腔科学   378篇
临床医学   1842篇
内科学   1310篇
皮肤病学   146篇
神经病学   341篇
特种医学   673篇
外科学   1409篇
综合类   4030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998篇
眼科学   178篇
药学   1747篇
  24篇
中国医学   1622篇
肿瘤学   684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478篇
  2021年   656篇
  2020年   547篇
  2019年   285篇
  2018年   277篇
  2017年   430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580篇
  2014年   774篇
  2013年   1074篇
  2012年   1478篇
  2011年   1431篇
  2010年   1352篇
  2009年   1175篇
  2008年   1234篇
  2007年   1189篇
  2006年   1020篇
  2005年   839篇
  2004年   597篇
  2003年   472篇
  2002年   375篇
  2001年   382篇
  2000年   300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4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4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17β-雌二醇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E2)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改良的Allen′s重物打击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两组:A组(PBS对照组)和B组(E2治疗组),每组42只,B组造模成功后15min及24h腹腔注射E2(4.0mg/kg,以PBS溶解),A组在相同时间给予等量无菌PBS。分别于伤后7d、14d、21d及28d,应用改良Tarlov评分法和Rivlin斜板试验评价大鼠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于伤后6h、24h、3d、7d、14d及28d时处死动物,以损伤部位为中心取材,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aspase-3、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从伤后14d起,B组Tarlov评分和斜板试验角度与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TUNEL法检测表明,大鼠SCI后存在细胞凋亡,3d时达高峰,与caspase-3的表达基本一致,B组伤后24h、3d及7d时凋亡细胞比率显著低于A组(P〈0.01或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组伤后24h、3d、7d、14d及28d时caspase-3表达低于A组(P〈0.01或P〈0.05),而Bcl-2表达高于A组(P〈0.01或P〈0.05)。结论:E2能促进大鼠SCI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E2可能是通过减少SCI后继发性细胞凋亡的机制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22.
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瘢痕形成的关系。方法 取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分离和纯化2种标本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检测单个血管内皮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内皮素1(E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正常皮肤微血管数目较少;增生性瘢痕微血管数目增多,血管狭长扭曲甚至闭塞。透射电镜可见增生性瘢痕中毛细血管管腔狭窄,有内皮细胞脱落。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分泌TGF-β1、PDGF、ET-1、VEGF、FGF2的水平分别为(60±8)、(30±4)、(0.12±0.03)、(52±5)、(18.1±1.2)μg/个细胞,明显低于正常皮肤(P〈0.05)。结论 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减退,可能与瘢痕中胶原的大量产生和缺氧有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转酪氨酸激酶C(tyrosine kinase C,TrkC)基因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脊髓半切组(B组)、NSCs移植组(C组)、NSCs移植+神经营养素(NT)-3局部使用(D)组、转TrkC基WNSCs移植组(E组)和转TrkC基因NSCs移植+NT-3局部使用组(F组),每组10只。脊髓损伤后第9天进行细胞移植。各组大鼠在细胞移植后2个月,行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检查以及脊髓运动功能(BBB)评分。结果 细胞移植后2个月SEP和MEP发生潜伏期和峰峰波幅以及右后肢BBB评分的恢复均以下组最佳,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结论在局部给予的NT-3作用下,转TrkC基因NSCs能较好地促进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4.
社区人群痛风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社区人群(20岁以上)痛风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1:3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经单因素筛选和多因素分析,在P=0.05水平,高尿酸(OR=8.601)、肥胖(OR=2.910)、伴有高血压病史(OR=2.330)是痛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痛风是一种在遗传基础上的与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改变生活方式、控制相关疾病可能预防或减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进而减少痛风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
"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在原位肠道膀胱替代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在原位肠道膀胱替代术中的手术效果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38例原位肠道膀胱替代术中75侧行"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术患者进行随访,通过影像学、膀胱尿道镜、病理学、实验室检查等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1.65±14.14)个月,吻合口狭窄率4%(3/75);抗返流率100%;无吻合口漏;膀胱尿道镜下,输尿管种植部位形成乳头,钳取7例患者乳头表面小块上皮组织作病理检查,其中乳头基底部2例为肠黏膜上皮,乳头尖端5例为移行上皮;所有患者复查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血Cr 54-135 μmol/L,BUN 3.2~9.4 mmol/L.结论 "插入式"输尿管肠管吻合术是一种较理想的输尿管肠管抗返流吻合术式.  相似文献   
26.
Ⅲ度开放性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治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Ⅲ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早期的处理方法与技巧,总结外固定支架治疗、稳定骨折端的临床效果。方法:早期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Ⅲ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120例,男86例,女34例;年龄18~67岁,平均36.8岁。结果:120例中111例优良,或通过Ⅱ、Ⅲ期手术,软组织修复及骨折愈合良好;1例患者因感染、骨折复位不良,骨折不愈合;8例Ⅱ期截肢。结论:对于Ⅲ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早期以外固定支架为主的治疗是一种理想的方法,术中良好的骨折复位、简单的内固定合并外固定支架为主的治疗,有利于日后软组织的修复及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27.
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小脑后下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效果及诊治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结果12例中有11例因动脉瘤破裂出血而发病,单纯第四脑室出血4例,全脑室系统出血2例,小脑半球出血3例,小脑蚓部伴第四脑室出血1例,侧脑室伴第三脑室出血1例,以后颅窝占位病变表现1例。8例术前行DSA检查明确诊断,4例术中明确诊断。12例均行后颅窝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其中动脉瘤颈夹闭9例,孤立切除2例,动脉瘤加固术1例,术后2例因脑积水加重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2例中除1例术后留有轻偏瘫外,其余11例恢复良好。结论小脑后下动脉瘤多以第四脑室出血发病,少数以小脑半球或蚓部出血发病,及早治疗效果满意。手术方式应尽量夹闭动脉瘤颈,对于小脑后下动脉末端动脉瘤,可以采用孤立切除术。  相似文献   
28.
通过8名健康志愿者服药后的对照实验,用微生物法检测血药浓度,按一室模型配置求算药物动力学参数,探讨西咪替丁对林可霉素体内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咪替丁不能改变林可霉素的吸收速率(Ka)和消除速率(Ke),但可通过增加其吸收程度或改变其分布容积,使林可霉素的血药浓度和生物利用度分别增加约19%和27%。  相似文献   
29.
毛立群  李瑞民  张明 《河北医学》2002,8(4):296-298
目的 :旨在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与分娩的关系。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分别对 3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和 2 0例妊高征妇女血清中的TNF -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及妊高征妇女分娩前的血清TNF -α水平与分娩启动后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妊高征妇女分娩前及分娩启动后血清TNF -α水平与正常晚期妊娠妇女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晚期妊娠妇女血清中的TNF -α水平与分娩的启动可能无关 ,但与妊高征有关  相似文献   
30.
王晓华  毛薇  钱大宁  王佳华 《浙江医学》2002,24(5):270-271,278
目的:了解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总抗氧化能力(TAO)、维生素E(VitE)水平的变化在银屑病患者病理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对4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期36例,静止期12例)、30名健康对照者分别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分光光度法、比色法检测血清NO、NOS、TAO、VitE水平。结果:患者组的血清NO、NOS、TA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组血清Vit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进行期患者NO、NOS水平高于静止期患者(P<0.05),而TAO、VitE水平在进行期与静止期患者间无差异(P>0.05)。结论:NO、NOS、VitE、TAO在银屑病的病理过程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