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4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98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36篇
口腔科学   70篇
临床医学   288篇
内科学   161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科学   160篇
综合类   705篇
预防医学   336篇
眼科学   48篇
药学   281篇
中国医学   143篇
肿瘤学   1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阶段大肠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4^+细胞中,Th1/Th2类因子水平的变化,为大肠癌的生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经刺激增加细胞内因子表达,荧光标记特异性抗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测定特异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大肠癌患者在不同的治疗阶段,Th1类因子的变化较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h2类因子变化无显著性。IFN-γ/IL-4的比值变化只在生物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肠癌患者在不同治疗阶段,Th1类因子水平的变化对生物治疗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Th2类因子水平无指导意义。其中IFN-γ/IL-4比值的变化在生物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指导性,合理的生物治疗可逆转Th1/Th2因子的抗肿瘤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了解鼻咽癌患者放疗后耳聋的影响因素探索耳聋的处理方法.方法:观察220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耳聋的发生情况,对耳聋者鼓室行穿刺抽液.分析患者性别、年龄、鼻咽肿瘤T分期、侧壁侵犯、放疗前分泌性中耳炎等因素与放疗后出现耳聋的关系.结果:鼻咽癌患者放疗后耳聋的发生率为46.82%,放疗后6个月内发生率为52.42%.患者性别、年龄、鼻咽肿瘤T分期等因素对放疗后耳聋的发生无显著性影响(P>0.05),肿瘤侵犯鼻咽侧壁和放疗前有分泌性中耳炎与放疗后耳聋的发生显著相关(P<0.01).结论:肿瘤侵犯鼻咽侧壁和放疗前有分泌性中耳炎是放疗后耳聋的危险因素.鼻咽癌患者放疗后耳聋的处理目前比较好的是重复鼓室穿刺抽液配合适时倒佩戴助听器.  相似文献   
993.
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治疗儿童近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0.5%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治疗儿童近视进行临床观察,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005~2007年在我院斜弱视专科就诊的近视患儿30例,5~12岁,既往戴框架眼镜半年以上,排除存在眼部器质性病变及曾接受其他减缓近视发展治疗的患者。患者双眼点用0.5%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早晚各一次,每次1~2滴,用药时间不少于半年;用药期间每半年复查一次,包括主观症状及常规眼科检查、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检查、眼压检查、静态检影和眼轴。采用用药前后自身对照,对用药前后的年近视发展度、眼轴、眼压和视力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22例患儿最终完成研究,8例因移居外地、未能坚持戴镜等原因退出研究,平均年龄为(7.6±1.8)岁,接受治疗时间0.7~2.7年。用药前后年近视发展分别为(-1.02±0.48)D/年和(-0.54±0.43)D/年,用药后年近视发展明显少于用药前(P〈0.01)。用药前及用药后末次随诊矫正视力分别为4.92±0.11和4.98±0.07,用药后末次随诊矫正视力优于用药前(P〈0.01)。用药前后眼轴分别为(24.75±1.65)mm和(25.27±1.76)mm,用药后眼轴较用药前增长(P〈0.01)。患者无诉畏光、视近物不清,眼压、裂隙灯及眼底检查均无异常。结论0.5%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具有减缓儿童近视发展的作用,并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持续主流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并同时配对检测75人次动脉血气分析,比较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关系。结果:75人次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动脉血气分析,PaCO2平均为(39.1±6.4)mmHg,对应的PetCO2平均为(34.8±5.2)mmHg,两者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74;肺部病变较轻者比肺部病变较严重者PetCO2更能准确地反映PaCO2。结论:无创性主流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适用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能较准确地反映PaCO2的水平。  相似文献   
995.
??Abstract??Subject??To explore whether use of methylphenidate hydrochloride??Ritalin?? will induce the attack of benign children epilepsy with centrotemporal spikes combined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Methods??A total of 40 cases of BECTS and ADHD ??whose clinical attack stopped for more than 6 months after the treatment with anti-epileptic drugs?? were given Ritalin. EEG was reexamined every 6 months?? and at the same time??the attention and behavior situation with CONNER'S scale and Achenbach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 ??CBCL??were reevaluated. The seisure frequency??type and adverse events after using Ritalin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dada before using Ritalin.Results??Totally 37 cases of the 40 received the treatment for more than 6 months??which resulted in obvious improvement. Four cases had side effects.Attacks increased in two cases a week after using Ritalin; one case developed sleep difficulty 2 days after using Ritalin;another case had one seizure attack after using Ritalin for one year. The attacks were under control after withdrawal of Ritalin.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between the induced symptoms before and after taking Ritalin. Conclusion??It is safe to use methylphenidate hydrochloride to treat children with BECTS combined and ADHD?? while controlling seizures with antiepileptic drugs.  相似文献   
996.
麦亚强 《实用全科医学》2010,8(7):858-858,860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在鼻内窥镜手术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鼻内窥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组Ⅰ组(30例)与安慰剂对照组Ⅱ组(30例)。Ⅰ组于麻醉诱导前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Ⅱ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所有患者均采用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下完成手术。分别记录术后2,4,6,12,24h每组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4h各时点内Ⅰ组的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Ⅱ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可以为鼻内窥镜手术提供有效、安全的超前镇痛。  相似文献   
997.
曾志涌  郑平  麦红  黄玉玲 《海南医学》2011,22(23):17-18
目的 评估血小板(PL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川崎病(KD)患儿中的变化并探讨其在KD患儿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56例KD患儿(KD组)治疗前(发热1周内)及予丙种球蛋白规范治疗2周后的PLT及hsCRP,与57例症状相似的菲KD患儿(对照组)对比,进而分析PLT及hs-CRP与KD的关系.结果 ...  相似文献   
998.
买泓  赵刚  吴雅莉 《西部医学》2013,25(7):1031-1032,1035
目的比较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按照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胺碘酮,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的逆转时间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的逆转时间和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如无特殊禁忌应首选胺碘酮治疗。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MMF7、MMP3和P53在结直肠腺癌中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PV9000法检测61例结直肠腺癌和61例癌旁结直肠粘膜组织MMP7、MMP13和P53表达情况。结果:结直肠腺癌组织中MMP7、MMP13和P53表达强度显著强于癌旁结直肠粘膜组织(P〈0.01);MMP7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强度与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临床病理分期、淋巴道转移有关(P〈0.05),与发病部位及远处转移无关(P〉0.05);MMP13的表达强度与TNM分期、淋巴道转移及术后5年内死亡有关(P〈0.05),与发病部位、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远处转移及术后复发转移无关(P〉0.05);P53表达强度与术后复发转移有关(P〉0.05)。结论:MMP7、MMP13和P53在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及淋巴道转移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测定MMP7、MMP13和P53有助于判断其预后,MMP7、MMP13和P53强阳性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00.
制备了三种反应性单体和两种PP接枝物改性的PP/PS共混物,用DSC研究了改性PP/PS共混物的结晶与熔融行为。结果表明:PS的加入提高了PP的结晶温度,两种接枝物的加入进一步提高共混物中PP的结晶温度,少量反应性单体对结晶温度影响不大,但高用量时则明显提高共混物的结晶温度;外加接枝物或者反应性单体对共混物中PP的熔融温度影响不大,但是熔融峰形与结晶温度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