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797篇 |
免费 | 7039篇 |
国内免费 | 444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25篇 |
儿科学 | 667篇 |
妇产科学 | 459篇 |
基础医学 | 6124篇 |
口腔科学 | 1544篇 |
临床医学 | 8127篇 |
内科学 | 7345篇 |
皮肤病学 | 665篇 |
神经病学 | 2544篇 |
特种医学 | 243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8篇 |
外科学 | 6459篇 |
综合类 | 13912篇 |
现状与发展 | 21篇 |
一般理论 | 6篇 |
预防医学 | 5481篇 |
眼科学 | 1488篇 |
药学 | 7043篇 |
111篇 | |
中国医学 | 4782篇 |
肿瘤学 | 44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2篇 |
2023年 | 1075篇 |
2022年 | 2894篇 |
2021年 | 3671篇 |
2020年 | 3030篇 |
2019年 | 2200篇 |
2018年 | 2172篇 |
2017年 | 2363篇 |
2016年 | 2089篇 |
2015年 | 3260篇 |
2014年 | 4024篇 |
2013年 | 4038篇 |
2012年 | 6009篇 |
2011年 | 6278篇 |
2010年 | 4652篇 |
2009年 | 3872篇 |
2008年 | 4306篇 |
2007年 | 3784篇 |
2006年 | 3335篇 |
2005年 | 2719篇 |
2004年 | 1758篇 |
2003年 | 1427篇 |
2002年 | 1068篇 |
2001年 | 827篇 |
2000年 | 759篇 |
1999年 | 572篇 |
1998年 | 308篇 |
1997年 | 276篇 |
1996年 | 232篇 |
1995年 | 194篇 |
1994年 | 144篇 |
1993年 | 112篇 |
1992年 | 93篇 |
1991年 | 80篇 |
1990年 | 82篇 |
1989年 | 60篇 |
1988年 | 52篇 |
1987年 | 42篇 |
1986年 | 34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8篇 |
1982年 | 5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4篇 |
1976年 | 3篇 |
1975年 | 3篇 |
192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颅内大血管伴/不伴同侧颈内动脉闭塞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患者基线特征以及行血管内治疗后结局的差异。方法 对DIRECT-MT亚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比较前循环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型卒中串联闭塞和颅内闭塞接受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的患者的基线特征和预后,分析不同机制学特征(动脉粥样硬化或动脉-动脉栓塞)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LAA型卒中患者共108例,其中串联闭塞63例,颅内闭塞45例。颅内闭塞组患者高血压史率高于串联闭塞组(77.8% vs. 52.4%, P=0.007)。颅内闭塞组闭塞部位最常见于大脑中动脉M1段(88.6%),而串联闭塞组颅内闭塞主要位于颈内动脉颅内段(49.2%)和大脑中动脉M1段(49.2%)(P<0.00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抗栓、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卒中、房颤、吸烟史,基线mRS、NIHSS评分,是否静脉溶栓,侧枝循环,以及救治流程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90天mRS 0-2分的患者比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3% vs. 41.9%, P=0.243)。颅内闭塞组术后成功再灌注率高于串联闭塞组(93.3% vs. 77.4%, P=0.026),但术后24-72小时血管再通的比例前组低于后组(57.1% vs. 77.2%, P=0.034)。最终梗死体积,颅内闭塞组小于串联闭塞组(20.1 vs. 34.5, P=0.025)。术后NIHSS评分,90天EQ-5D-5L评分和BI指数等其他次要结局,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在90天内的死亡率,发生的无症状性和症状性颅内出血率,5-7天时在另外的血管区域新发脑梗死,以及新流域栓塞的患者百分比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串联闭塞相较于孤立颅内闭塞,末次造影成功再灌注率较低,梗死体积更大,但术后24-72小时再通率更高,且神经功能良好预后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与颅内闭塞相仿。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制一个计算机辅助的心血管信号检测和处理系统。【方法】本系统的硬件设计采用奔腾 Ⅱ / 2 33多媒体微机系统 ,多路模 /数转换器和心电电极、心音传感器、脉搏波传感器及由运算放大器等构成相关的放大器及滤波器。本系统采用可视化编程环境构建系统结构和功能模块设计的方法 ,基于多媒体技术和小波变换原理 ,在 32位Windows平台下 ,利用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C 6 0和多媒体著作工具Authorware等进行系统的软件设计。【结果】本系统能完成心电、心音、脉搏波信号检测和处理 ,并将结果以图、文、声并茂的形式显示、打印或播放 ,还具有病案管理和心音听诊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功能。【结论】它是一个新型的多功能心血管信号检测和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63.
64.
65.
Stefanini ML Colli C Lerner BR Lei DL Chaves SP Di Pietro MS Oliveira AA Szarfarc SC 《Cadernos de saúde pública / Ministério da Saúde, Funda??o Oswaldo Cruz, Escola Nacional de Saúde Pública》1995,11(3):439-447
The authors studied a sample of students entering the first grade in the Osasco public school system in order to determine both the prevalence of anemia and nutritional status. Osasco is part of the Greater S o Paulo Metropolitan Area. Diagnosis of anemia was made through the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of blood from digital punctur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levels were used to define anemia. Nutritional Status assessment. was made through weight/age and height/age indices, using Z score distribution and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 (NCHS) reference levels. Prevalence of anemia was 51%. Prevalence levels varied according to the schools' geographic location: 56.9% in peripheral neighborhoods and 41.7% in central areas. Children with illiterate parents had a higher prevalence of this condition. Risk of anemia was higher for children who were over eight years of age when entering the first grade. Acute malnutrition was not found. Prevalence was higher than expected and points to the urgent need to establish an anemia control program for schoolchildren in this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66.
67.
We report a case of bladder outflow obstruction presenting with upper tract dilatation mistaken initially as pelviureteric junction (PUJ) obstruction. The lower tract obstruction ought to be dealt with first before upper tract obstruction is assessed because the renal pelvic pressure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vesical filling and high bladder pressure. 相似文献
68.
三黄软膏皮肤用药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三黄软膏药物外用的安全性 ,进行了动物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长期接触三黄软膏 ,经皮肤渗透对局部及全身产生的毒性和反应的恢复程度 ,用三黄软膏 2g·kg-1、10g·kg-1剂量 (分别相当于 6 0kg人临床用量的 10、5 0倍 )连续对家用兔外用给药4周及停药恢复性观察 2周。结果表明给药期动物的皮肤状况、全身症状、行为活动、摄食、粪便性状、体重增长、血液学均未见明显的毒性反应 ,而高剂量组动物血液生化指标AST、ALT明显增高 ,病理组织学检查时肝水肿明显 ,可见有一定的毒性反应 ;停药期动物的血液生化指标AST、ALT肝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恢复正常 ,其他各项指标均未见明显的毒性反应 ,可见该毒性反应是可逆恢复的。表明三黄软膏在临床用药范围内连续使用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β(tu mornecrosisfactor β ,TNF β)对 3种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细胞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多种体外及体内实验方法 ,从多侧面证实TNF β的抗肿瘤作用。并采用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测定、12 5I cAMP放免检测法检测cAMP含量。结果 :不同浓度TNF β对肿瘤细胞系均有增殖抑制作用 ,且呈剂量依赖性。当TNF β与顺铂和多柔比星合用 ,JF3 0 5细胞死亡百分比分别达到 ( 68 6±9 0 ) %和 ( 76 5± 7 9) %。TNF β实验组细胞内cAMP浓度明显增加 ,JF3 0 5细胞由( 0 0 5 72± 0 0 176)上升到 ( 0 2 896±0 0 784) pmol/10 6个细胞。此外细胞内钙浓度上升并且凋亡。结论 :TNF β具有体内、外抗肿瘤作用 ,其部分机制是通过增加cAMP含量及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