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579篇 |
免费 | 1322篇 |
国内免费 | 54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0篇 |
儿科学 | 275篇 |
妇产科学 | 65篇 |
基础医学 | 596篇 |
口腔科学 | 348篇 |
临床医学 | 2008篇 |
内科学 | 1247篇 |
皮肤病学 | 111篇 |
神经病学 | 228篇 |
特种医学 | 499篇 |
外科学 | 1255篇 |
综合类 | 3729篇 |
现状与发展 | 5篇 |
预防医学 | 2167篇 |
眼科学 | 185篇 |
药学 | 1567篇 |
19篇 | |
中国医学 | 1466篇 |
肿瘤学 | 6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45篇 |
2022年 | 200篇 |
2021年 | 321篇 |
2020年 | 365篇 |
2019年 | 196篇 |
2018年 | 254篇 |
2017年 | 372篇 |
2016年 | 347篇 |
2015年 | 607篇 |
2014年 | 916篇 |
2013年 | 1212篇 |
2012年 | 1804篇 |
2011年 | 2036篇 |
2010年 | 1729篇 |
2009年 | 1385篇 |
2008年 | 1370篇 |
2007年 | 1119篇 |
2006年 | 862篇 |
2005年 | 522篇 |
2004年 | 292篇 |
2003年 | 181篇 |
2002年 | 90篇 |
2001年 | 61篇 |
2000年 | 52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7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已有证据表明整合子系统是微生物中主要的耐药机制,由其介导的细菌耐药是细菌发生水平基因转移和产生耐药机制的主要的途径。目前知道的整合子可分为两类:传统的整合子和超级整合子;前者的基因盒可编码一种或多种耐抗生素和消毒剂,存在于转座子、质粒和细菌染色体;而后者的基因盒编码了很多不同的功能,它们只在细菌的染色体上存在,有的可以同时携带一百多个基因盒;目前只在特定菌株中发现超级整合子。研究表明,整合子上的基因盒可能最初都来之于超级整合子。本文就整合子的结构、分布、起源及它对基因进化产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中国大陆20家三甲医院尿来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并调查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和流行特点。方法收集卫生部全国耐药监测网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非重复298株尿液分离大肠埃希菌;琼脂稀释法测定其对2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多聚酶链反应和DNA测序分析qn-rA,qnrB,qnrS,aac(6’)-ib和qepA基因的流行性;接合实验分析质粒的转移性;Eric-PCR分析喹诺酮基因阳性菌株之间的遗传相关性;卡方检验用于分析耐药基因与氟喹诺酮耐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98株大肠埃希菌对20种抗菌药物耐药现象严重,其中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有很高的耐药性,耐药率高达78.5%和74.2%。经基因比对分析,62株(20.8%)细菌携带aac(6’)-Ib基因;45株(15.1%)细菌携带喹诺酮耐药基因,1株(0.3%)检测出qnrA基因,3株(11.4%)检出qnrB基因,5株(1.7%)检出qnrS基因,25株(8.4%)确定为aac(6’)-Ib-cr基因,12株(4.7%)检出qepA基因;此外,有3株细菌分别发现aac(6’)-Ib-cr和qepA1基因aac(6’)-Ib-cr和qnrB1基因,qepA和qnrS1基因共存。45株喹诺酮基因阳性菌株之间具有很大的遗传差异,并且其中有16株细菌携带的基因具有可转移性。aac(6’)-Ib的流行性与细菌的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不敏感性相关(P<0.05);喹诺酮耐药基因的流行性与细菌的氟喹诺酮不敏感性相关(P<0.05)。结论尿液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严重,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主要以aac(6’)-ib-cr为主,qepA1次之,这些潜在播散的喹诺酮耐药基因对于临床尿路感染的治疗有很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中国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在肺炎克雷伯菌中的分布。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实验;用PCR扩增和测序检测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的菌株;通过改良霍奇试验(MHT)和亚胺培南/EDTA双纸片协同试验(DDST)进行产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利用PFGE及MLST对产酶菌株做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与结论产碳青霉烯酶肺炎克雷伯菌的亚胺培南MIC处于较低水平;KPC-2和IMP-4为本研究发现的主要酶型;肺炎克雷伯菌IMP的遗传背景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应用四氯化碳(CCl4)联合苯巴比妥及乙醇的方法,以期建立稳定性、均一性、重复性良好且成模率较高的大鼠肝硬化腹水模型,为相关血浆蛋白制品的药效学评价等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9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10只,腹腔注射橄榄油,正常饮水;模型组分为CCl4组、CCl4+苯巴比妥组、CCl4+乙醇组、CCl4+苯巴比妥+乙醇组,每组20只,给予不同饮用水处理,腹腔注射40%CCl4橄榄油混合液。各实验组腹腔注射剂量均为2 ml/kg,每周注射2次,共12周。建模过程中,定期测量体质量和腹围,采集静脉血监测肝功能指标和血浆胶体渗透压(COP)。建模结束后,随机处死各组大鼠,取肝右叶组织进行病理学鉴定。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各模型组在建模的第8~12周先后出现符合筛选标准的模型。其中,第8周时,CCl4+苯巴比妥+乙醇组大鼠开始出现腹水阳性体征,个别达到建模标准;第9周时,CCl4+苯巴比妥组和CCl4+乙醇组均有符合要求的模型产生;CCl4组至第10周时开始出现建模成功的大鼠。至12周建模结束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模型组体质量、腹围、肝功能指标、COP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以CCl4+苯巴比妥+乙醇组的差异最为明显。各模型组的成模率分别是65%、75%、75%和80%。镜下观察模型组大鼠的肝组织病理学切片,可见假小叶形成等典型的肝硬化形成特征。结论四氯化碳联合苯巴比妥与乙醇诱导大鼠肝硬化腹水动物模型较传统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实验动物的成模率,缩短建模周期。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木通皂苷D的浓度。方法选用XDB-C18色谱柱,以5 mmol/L乙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甲醇溶液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进行分离。样本经甲醇沉淀后进样,选用3200QTRAP型质谱仪的多重反应监测扫描方式进行检测。结果木通皂苷D线性范围为10~1000 ng/ml,最低定量限为10ng/ml。准确度与精密度结果显示方法日间、日内变异均小于15%,相对误差为-2.8%~4.6%,低、中、高3个浓度提取回收率为95.3%~108.1%。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灵敏、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大鼠血浆中木通皂苷D浓度的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997.
998.
【目的】 通过基于1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检测早产儿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RDS)的代谢产物,探讨代谢组学在早产儿疾病中的应用及寻找早产儿NRDS的早期生物标志物(群)。 【方法】 分为早产儿NRDS组和早产儿肺炎组,每组各20例;2组在入院年龄、胎龄、出生体重等方面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于入院半小时内抽血、收集血浆,用1H-NMR方法检测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和脂类代谢物。 【结果】 1)小分子物质分析:NRDS组与肺炎组相比,血浆中乳酸、某种脂质及乙醇增加,而葡萄糖、肌酸、谷氨酰胺、O-乙酰基(OAc)、N-乙酰基(NAc)、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降低;2)脂质分析:NRDS组与肺炎组相比,血浆中带HC=CH基团脂质、NAc、磷脂酰胆碱(PtdCho)、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降低。 【结论】 1)NRDS早产儿存在乳酸的堆积、主要供能物质葡萄糖及重要氨基酸等的减少;2)NRDS早产儿存在脂质代谢紊乱;3)代谢组学方法在早产儿疾病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评价丁苯酞软胶囊在中国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12名中国健康受试者单次空腹口服丁苯酞软胶囊200 mg,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样本中丁苯酞(NBP)和丁苯酞代谢物1(NBP-M1)的浓度;用Phoenix WinNolin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NBP和NBP-M1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分别为(10.35 ±0.79),(3.69±0.93)h;tmax分别为(1.23±0.73),(1.90±0.76)h;Cmax分别为(196.95±165.2),(1174.29±322.33) ng·mL-1;AUCo-t分别为(360.92±342.8),(5918.10±1627.51)h·ng·mL-1;CL/F分别为(977.03±664.06),(35.82±10.39) L·h-1.结论 丁苯酞口服吸收迅速,除原型物外,体内还可检测出较大浓度的代谢物.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评价头孢卡品酯对我国近年临床分离致病菌所致小鼠败血症的体内抗菌作用.方法 以最小致死量(MLD)0.5 mL腹腔注射细菌感染小鼠,建立小鼠败血症实验模型.对4株临床分离致病菌进行了体内保护试验.灌胃不同剂量的抗菌药物0.5 mL,记录给药后1-7天内小鼠成活率,用BLISS法计算50%,95%有效剂量(ED50、ED95).结果 头孢卡品酯对不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青霉素敏感肺炎链球菌的ED50值在0.38 ~3.61 mg·kg-1,ED95值在1.30~17.94 mg·kg-1.结论 头孢卡品酯体内对革兰阴性菌作用优于革兰阳性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