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584篇 |
免费 | 5424篇 |
国内免费 | 238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67篇 |
儿科学 | 866篇 |
妇产科学 | 307篇 |
基础医学 | 3314篇 |
口腔科学 | 675篇 |
临床医学 | 6678篇 |
内科学 | 3990篇 |
皮肤病学 | 671篇 |
神经病学 | 1029篇 |
特种医学 | 1747篇 |
外科学 | 4134篇 |
综合类 | 15325篇 |
现状与发展 | 4篇 |
预防医学 | 6458篇 |
眼科学 | 546篇 |
药学 | 6277篇 |
60篇 | |
中国医学 | 5066篇 |
肿瘤学 | 188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65篇 |
2023年 | 657篇 |
2022年 | 1631篇 |
2021年 | 1989篇 |
2020年 | 1810篇 |
2019年 | 974篇 |
2018年 | 1027篇 |
2017年 | 1500篇 |
2016年 | 1051篇 |
2015年 | 2060篇 |
2014年 | 2590篇 |
2013年 | 3461篇 |
2012年 | 4889篇 |
2011年 | 4897篇 |
2010年 | 4462篇 |
2009年 | 4262篇 |
2008年 | 4081篇 |
2007年 | 3939篇 |
2006年 | 3556篇 |
2005年 | 2881篇 |
2004年 | 1925篇 |
2003年 | 1432篇 |
2002年 | 1184篇 |
2001年 | 1054篇 |
2000年 | 741篇 |
1999年 | 262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41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34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4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研究COPD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变化,及其与COPD急性发作频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0例稳定期COPD患者(A组)和40例健康对照(B组)的粪便,进行细菌DNA抽提,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计算每克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拷贝数。结果 A组和B组每g粪便中双歧杆菌属拷贝数分别为13.030±1.185、13.418±1.411(P=0.0243),乳酸杆菌属拷贝数分别为10.793±1.166、11.430±2.230(P=0.0144);40例COPD患者近三年急性发作平均次数为2.6次/年,每克粪便中双歧杆菌拷贝数的对数与年平均急性发作次数呈负相关,r=-0.3249,P=0.0382。结论 COPD患者肠道益生菌群明显少于正常人,且肠道微生态的失衡与COPD急性发作率相关。 相似文献
992.
心力衰竭实验动物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致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综合征,也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目前全球心力衰竭患者的数量已高达2250万,并且以每年200万的速度快速递增,在70 ~ 80岁的老年人群中,患病率更是高达10% ~20%,且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1].另外,据美国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仅于2011年间,用于心力衰竭的医疗费用就高达190亿美元[2].心力衰竭的高患病率和高死亡率已使它成为一个全球性难题.
成功建立动物模型是研究心力衰竭病理生理学过程、分子生物学机制以及心血管药理最关键一步.心力衰竭是在足够静脉回流的情况下,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而引起的以循环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由于临床上引起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不同,为了能更真实地揭示疾病的发病原因或药物的作用机制,需要在建立实验动物模型时尽量模拟临床真实的发病机制,我们将从影响心脏功能的主要因素综述目前构建心力衰竭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以及该领域最新的技术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白介素6(IL-6)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2年7月呼吸科C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患者各25例,无COPD的对照组25例,抽取静脉血,ELISA测定血浆IL-6的浓度,Western blotting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NF-κB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它们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①CRP在COPD急性加重期组、稳定期组、对照组浓度分别为(28.125 7±38.561 3) mg/L,(8.205 5±16.309 6)mg/L,(2.861 7±4.854 7)mg/L,急性加重期组较稳定期组及对照组有统计学的升高,稳定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IL-6在COPD急性加重期组、稳定期组、对照组浓度分别为(31.883 4±19.462 95) ng/L,(44.461±16.181 4)ng/L,(23.856±9.930 33) ng/L,急性加重组、稳定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NF-κB在COPD急性加重期组、稳定期组、对照组表达分别为(0.965 9±0.075 4),(0.918 2±0.051 31),(0.949 6±0.143 93),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相关性分析显示NF-κB与IL-6之间无明显相关.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外周血IL-6表达明显增加,提示IL-6与气道的慢性炎症相关,可能与COPD的发病机制有关.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无明显升高,提示其不直接引起COPD患者的全身炎症.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左室流出道梗阻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治进展。方法:对1例左心室中部肥厚合并二尖瓣前叶冗长致隐匿性左室流出道梗阻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全程追踪随访,结合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左室流出道梗阻病因复杂,发生率较高;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结合经食道超声探查是左室流出道梗阻最有效的无创筛查和随访评价手段,必要时左心室造影和测压可进一步明确诊断。结论:对左心室肥厚患者常规开展运动超声心动图、必要时左心室造影等多种影像学检查可以有效提高左室流出道梗阻及其病因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研究临床条件下多参数双极射频消融在离体猪心上形成的消融灶的形态大小,评价双极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在预设功率(30 W和40 W)和灌注条件(1250m l/h)下用4 mm的大头双极消融电极对新鲜离体猪心进行消融,电极间距离从12~ 17 mm,时间从20~90 s,测定交汇消融灶的长度、深度、连接率和爆破率.结果 时间增加时,长度、深度、连接率、爆破率都增加;间距增加时,长度增加,深度、连接率、爆破率下降;功率增加时,长度、连接率、爆破率增加,深度减小.12 mm、20 s、30 W,有盐水灌注(1250 ml/h)时双击消融有效性和安全性最好,长度均值为19.89 mm,深度均值为3.94 mm,连接率100%,爆破率6%.结论 双极消融可以在电极间距离12 mm、20 s、30 W、有灌流(1250 ml/h)时形成稳定的交汇消融灶.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初治涂片阳性(简称“涂阳”)支气管内膜结核联合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效果。 方法 将我科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初治痰涂片阳性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80例,按照完全随机(队列法)分为两组,纤维支气管镜介入加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为介入组,共40例,平均年龄(35.6±8.5)岁,其中男11例,女29例;单纯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为对照组,共40例,平均年龄(35.2±6.8)岁,其中男17例,女2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χ2=1.978,P=0.241)和年龄(t=0.218, P=0.828)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相关治疗方案均告知患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数据录入采用Excel软件,介入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包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介入组40例中,显效和有效3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40例中,显效和有效2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0.0%(2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6,P<0.05)。 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注药加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疗效优于单纯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回顾性分析手术联合药敏试验指导下的个体化抗结核化疗对耐多药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2006年2月至2010年6月解放军第三○九医院全军骨科中心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1例耐多药脊柱结核。包括初治结核6例,复治结核15例。21例患者入院后根据病灶特点接受不同方式手术治疗,术后参照既往抗结核化疗史及药敏试验结果,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并定期随访。分析其临床特征与耐药表型,回顾术后1、3、6个月及之后每6个月随访时的临床表现,X线片、CT及三维重建、MRI等影像学变化及实验室指标,评价植骨融合情况及疾病转归。 结果 复治结核既往化疗平均持续(19.3±15.8)个月(7~49个月)。19例接受了开放手术治疗,其中1例于术后5个月内固定失效,有4例术后局部复发;2例接受的是CT引导下置管灌洗术。术后个体化化疗平均持续18.3(18~20)个月,末次随访时11例术前伴神经功能障碍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9例伴后凸畸形者术后均得到良好矫正,但其中1例伴后凸畸形者因术后内固定失效,末次随访时后凸矫正明显丢失。18例最终临床治愈,3例仍在接受化疗。 结论 基于药敏试验的化疗联合手术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利于尽早治愈耐多药脊柱结核,解决严重并发症,并避免耐多药菌株的播散及获得性耐药的产生。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比较透明贴膜和纳米银抗菌贴膜在AIDS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8例PICC术后的AIDS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纳米银抗菌贴膜,对照组使用透明贴膜,观察2组的舒适度和局部感染情况.结果 试验组自觉舒适感优于对照组,局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AIDS患者PICC术后早期使用纳米银抗菌贴膜,舒适度好,局部感染率低.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炎症、纤维化程度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Wiste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纤维化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12只.气管内灌注博莱霉素A5制作肺纤维化模型.对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动物,每天分别以100 μg/kg、500 μg/kg剂量腹腔注射BMP-7.各组在制作模型后第14、28天随机处死6只大鼠.HE、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测定组织胶原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肺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及TGF-β1的表达,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肺组织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 BMP-7处理后第14、28天肺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均低于纤维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P-7使14 d、28 d时肺组织胶原含量较同期纤维化组胶原含量减少(P<0.05).经过BMP-7处理,14 d、28 d时肺组织Ⅰ型胶原和TGF-β1蛋白的表达均较纤维化组减弱(P<0.05).BMP-7使肺组织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较同期纤维化组降低(P<0.05).而且BMP-7的上述作用在大剂量时更明显(P<0.05).结论 在博莱霉素A5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模型中,BMP-7可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肺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其可能机制可能与BMP-7抑制TGF-β1在肺组织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咳嗽敏感性评估对于咳嗽的发生机制、疾病诊断和病情评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尚无国人的咳嗽敏感性正常参考值.方法 筛选成人健康志愿者,进行肺通气功能检测、辣椒素咳嗽激发试验以及诱导痰细胞检测,分别观察年龄、性别、肺通气功能状况、气道炎症细胞分类与咳嗽敏感性的关系.结果 共有110例健康志愿者入选,男69例,女41例,平均年龄(30.8±10.1)岁.男性及女性的辣椒素咳嗽敏感性LgC5分别是2.72±0.32、2.57±0.39.通过偏相关分析,未发现健康中青年人群的咳嗽敏感性与年龄、性别、肺通气功能以及气道炎症细胞等因素有关(P值均>0.05).根据正态分布法,得出本地区中青年健康人辣椒素咳嗽敏感性的单侧下限95%的参考值为2.086,经反对数转换C5参考值应≥125μmol/L.结论 本地区中青年健康人群咳嗽敏感性与年龄、性别、肺通气功能以及气道炎症细胞等因素无关,其正常参考值C5≥125μmol/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