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2篇
  2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1.
目的 筛选并鉴定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聚合酶反式调节蛋白(HBVDNAPTP1)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 将HBVDNAPTP1基因片段插入酵母细胞表达载体pGBKT7中,转化AH109酵母菌株并获得表达,与含有白细胞文库质粒的Y187酵母菌株配合,利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筛选阳性克隆.提取单个阳性文库质粒进行酶切鉴定,测序后回复验证其在酵母中的相互作用.利用免疫共沉淀方法进一步验证HBVDNAPTP1与成对免疫球蛋白受体α(PILRα)在体外的相互作用.结果 经RT-PCR扩增获得HBVDNAPTP1基因片段,成功构建HBVDNAPTP1基因的酵母细胞"诱饵"表达质粒,获得了与HBVDNAPTP1具有相互作用的已知功能蛋白4种,分别为PILRα、酶原颗粒蛋白16、羧酸脂酶1、β转导素样蛋白2.免疫共沉淀结果表明HBVDNAPTP1与PILRα在体外存在相互作用.结论 获得了4种可与HBVDNAPTP1相互作用的候选蛋白,HBVDNAPTP1可能参与了肝细胞的增殖分化、信息传递和生长代谢.  相似文献   
62.
黄志芳  李新伦  李红霞  伦立德 《临床荟萃》2014,29(11):1243-1245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联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重症 SLE 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 IVIG 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IVIG 组同时接受 IVIG(400 mg·kg-1·d-1,连用5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 SLE 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平均住院日、院内感染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2周,IVIG 组 SLEDAI 为4.0(3.0,6.3),对照组 SLEDAI 为5.5(4.0,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2.420,P <0.05);IVIG 组完全缓解率56.7%(17/30),对照组完全缓解率26.7%(8/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89,P <0.05);IVIG 组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缩短2.3天,平均(14.0±3.9)d vs (16.3±3.3)d(t =2.436,P <0.05);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7,P >0.05);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IVIG 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 SLE 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3.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联合莱菔子封包胃脘部热熨对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住院的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穴位按摩,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联合莱菔子封包胃脘部热熨.比较2组患者治疗第2天、第4天、第7天中医证候积分情况,比较治疗7d后疗效及胃胀、腹痛、嗳气、大便溏稀积分情况.结果 2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9.170,P<0.001).治疗7d后,观察组总有效例数为30例,对照组总有效例数为27例,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胀、腹痛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2);嗳气、大便溏稀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0,0.217).结论 穴位按摩联合莱菔子封包胃脘部热熨可以明显改善气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4.
目的:构建人自噬相关基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B,MAP1LC3B)真核表达栽体,并鉴定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RT-PCR方法扩增得到人MAP1LC3B cDNA;应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pEGFP-N1-LC3B真核表达载体,通过酶切和测序进行鉴定;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BBS诱导4 h后pEGFP-N1-LC3B表达载体转染的HepG2.2.15细胞质中GFP-LC3B分布的变化。结果:通过测序鉴定,pEGFP-N1-LC3B真核表达载体序列正确,编码框正确;转染后的HepG2.2.15细胞经EBBS诱导4 h后,倒置荧光显微镜检测发现GFP-LC3B由散在分布向点状分布改变。结论:成功构建了人自噬相关基因LC3B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自噬在乙型肝炎病毒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5.
Background: The increasing data suggest an association between chronic right ventricular (RV) and left ventricular (LV) dysfunction. We sought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temporary interruption of long-term RV pacing on LV function and mechanical dyssynchrony in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 with complete heart block.
Methods: Twelve patients aged 20.0 ± 7.4 years with congenital heart block (group I) and six patients aged 22.7 ± 11.0 years with surgically acquired heart block (group II) with RV pacing were studied. The pacing rate was reduced to less than patient's intrinsic heart rate and maintained for 5 minutes. The LV ejection fraction (EF), three-dimensional systolic dyssynchrony index (SDI), two-dimensional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 and strain rate, and Doppler-derived isovolumic acceleration before and after interruption of RV pacing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LVEF and GLS increased while QRS duration decreased after the pacing interruption in both the groups (all P < 0.05). While SDI decreased in both groups I (6.8 ± 2.3%– 3.8 ± 0.8%, P = 0.001) and II (9.2 ± 4.1 %– 5.0 ± 1.6%, P = 0.032), it remained higher in group II than in group I (P = 0.046) after the pacing interruption. The prevalence of LV dyssynchrony (SDI > 4.7%) decreased in group I (83 %– 25%, P = 0.006) but not in group II (67 %– 50%, P = 0.50). The %increase in LVEF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reduction of LV SDI (r = 0.80, P = 0.001).
Conclusions: Temporary interruption of chronic RV pacing acutely improves LV dyssynchrony and systolic function in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 the magnitude of which is greater in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than those with surgically acquired heart block. (PACE 2010; 41–48)  相似文献   
66.
目的 通过对代谢综合征患者护理模式的探讨,以各项指标达标来评价治疗和控制状况.方法 在2006年对深圳地区人群进行身高、体重、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耐量餐后2 h血糖(OGTr 2 h PG)、血压(HP)、血脂测定的体检,计算体质指数(BMI),并据此计算出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以及成分组合特点,随机对代谢综合征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模式的探讨,以各项指标达标来评价治疗和控制状况,通过我们的护理模式干预,提出各项指标达标的方案,即:通过运动和适宜的体力劳动,使体质指数控制在<24 kg/m2;通过系统内科治疗配以健康教育,使空腹血糖<7.0 mmol/L;血压的控制在指导病人科学自测不同时段血压、评估1 d内血压峰值的基础上,及时让病人调整降压药的使用等护理干预下,使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30 mmHg、舒张压≤85 mmHg.结果 体质指数3个月达标率72.4%,1年达标率为49%.血糖3个月达标率75.5%,1年达标率为58.2%.血压3个月达标率为85.6%,1年达标率为61.9%.血脂3个月达标率82.1%,1年达标率为41.2%.结论 通过我们的护理模式干预,使各项指标达标.代谢综合征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疗,目标是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7.
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前瞻性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实行层级管理、无惩罚性护理缺陷呈报、护理质控前移,使护理质量管理由事后控制转向前瞻性的预防,确保病人得到的首次护理是正确的、护士首次做好正确的事.结果 2007年、2008年护士工作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及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合格率较2007年以前有所提高.结论 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是使病人得到安全的、专业的护理服务的科学护理质量管理模式,是未来医院护理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渗出液(OMT)快速诊断试剂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检测不同人群HIV-1抗体的一致性.方法对已经过生物梅里埃ELISA试剂检测血清HIV-1抗体阳性并经蛋白印迹(WB)试验确诊的HIV感染者200例(HIV阳性组),和经过生物梅里埃ELISA试剂检测血清HIV-1抗体阴性的健康人群600例(HIV阴性组)采集OMT标本,使用OMT快速诊断试剂进行HIV-1抗体检测.同时评价口腔黏膜渗出液快速诊断试剂在实际应用中的影响因素.结果 HIV阳性组200例中198例OMT标本检测为阳性,其中192例(96%)检测线清楚,易做阳性结果判断.4例(2%)"模糊",2例(1%)"很模糊",需经专业人员判断;2例(1%)检测线"看不见",为阴性.HIV阴性组600例OMT标本检测HIV抗体全为阴性.结论口腔黏膜渗出液快速诊断试剂与生物梅里埃血清ELISA诊断试剂检测HIV-1抗体相比,在HIV阳性标本中检测一致性为99.0%,在HIV阴性标本中检测一致性为100%,总体一致性为99.75%.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未经治疗的一期、二期和隐性梅毒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58例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包括隐性梅毒36例,一期梅毒8例,二期梅毒14例)的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highSCD16-亚群和CD14+CD16+亚群.结果 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梅毒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所占比例明显升高,所占总单核细胞比例为12.0%±5.0%,而CD14highCD16-Mo亚群明显降低.为88.0%±5.1%,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隐性梅毒、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之间CD14highCD16-亚群和CD14+CD16+亚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的变化可能与梅毒螺旋体的持续感染有关,与各临床分期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掌握广州市常用X射线诊断检查致受检者入射体表剂量(ESD),为广州市医疗照射防护最优化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广州市较常用的X射线诊断机及其常用条件,按照全国统一调查方案,对13种检查类型致受检者的ESD进行了检测。结果 腰椎侧位摄影检查致受检者的ESD最高,胸片正位摄影检查致受检者的ESD最低。广州市受检者胸部正位摄影的ESD与广东省测值、全国测值,以及GB18871-2002标准中"放射诊断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接近;广州市受检者胸部侧位和腰部侧位摄影的ESD都低于广东省、全国测值和GB18871-2002标准中"放射诊断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广州市受检者腰部正位摄影的ESD高于广东省和全国测值,但低于GB18871-2002标准中"放射诊断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结论 控制受检者ESD是医疗照射防护最优化的重要内容,应根据具体情况建立适合广州市X射线诊断的指导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