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816篇
  免费   35835篇
  国内免费   17172篇
耳鼻咽喉   3143篇
儿科学   5214篇
妇产科学   1861篇
基础医学   20112篇
口腔科学   5915篇
临床医学   38813篇
内科学   26426篇
皮肤病学   3824篇
神经病学   6098篇
特种医学   12408篇
外科学   26980篇
综合类   92837篇
现状与发展   80篇
预防医学   38669篇
眼科学   3840篇
药学   40244篇
  540篇
中国医学   35829篇
肿瘤学   13990篇
  2025年   53篇
  2024年   4899篇
  2023年   5508篇
  2022年   11160篇
  2021年   13658篇
  2020年   12190篇
  2019年   6719篇
  2018年   6607篇
  2017年   9231篇
  2016年   6894篇
  2015年   12656篇
  2014年   16350篇
  2013年   20697篇
  2012年   29505篇
  2011年   31815篇
  2010年   28813篇
  2009年   25107篇
  2008年   25788篇
  2007年   24977篇
  2006年   21871篇
  2005年   17073篇
  2004年   12070篇
  2003年   9730篇
  2002年   7309篇
  2001年   6681篇
  2000年   5014篇
  1999年   1822篇
  1998年   400篇
  1997年   311篇
  1996年   312篇
  1995年   249篇
  1994年   249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76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30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40篇
  1965年   13篇
  1959年   20篇
  1958年   28篇
  1957年   25篇
  1956年   17篇
  1955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脑卒中后抑郁早期综合干预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卒中后抑郁症状的疗效及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多种量表评分对114例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并随访1年的前瞻性研究.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7例全部完成随访.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分在干预后5周,卒中后3、6、12个月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抑郁症状在研究组治愈51例(89.5%)、有效57例(100%),对照组分别为2例(3.5%)、7例(12.3%),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01).巴氏指数在干预后各时点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分在干预后5周研究组(7.01±5.43)优于对照组(10.63±8.52,P<0.05),卒中后3、6、12个月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综合干预对卒中后抑郁具有很好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可加快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82.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IL-8、MIP-1α、RANTES和I-309的调控,以解析雌激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17β-雌二醇处理子宫内膜间质细胞48小时;此后选用10^-9mol/L 17β-雌二醇处理子宫内膜间质细胞12、24、36和48小时,ELISA法分析刺激前后培养上清中IL-8、MIP-1α、RANTES和I-309分泌水平。结果: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体外高水平自然分泌IL-8,17β-雌二醇能抑制IL-8的分泌,呈剂量依赖性。RNATES和MIP-1α分泌水平较IL-8低,经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后MIP-1α表现出与IL-8相同的分泌方式,但对RANTES分泌无明显影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经雌激素刺激前后均未检测到I-309。结论:雌二醇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募集,但不是异位灶中上述趋化因子高表达的原因。  相似文献   
983.
目的对外周血中单个细胞染色体畸变的畸变类型及其临床表现进行遗传学分析。方法采用外周血常规培养法,培养72h后收获制片,G显带,读片及染色体核型分析,以每30~100个分裂相中找到1个异常染色体核型作为单个细胞染色体畸变的诊断标准。结果13例外周血单个细胞染色体畸变的畸变类型可分为平衡易位、倒位、缺失、重复及X染色体单体等,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性发育异常、死胎流产及肢体畸形等。结论在遗传咨询中,对单个细胞染色体畸变的临床意义不可忽视,具有这种异常的个体生育后代时应做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984.
目的 研究特异性的CVB3-VP1 siRNA对CVB3体外复制的抑制作用的量效关系与时效关系。方法 CVB3感染HeLa细胞,利用脂质体介导将CVB3-VP1siRNA转染HeLa细胞,用RT-PCR法检测CVB3-VP1 RNA水平,免疫荧光检测CVB3-V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60pmol/LCVB3-VP1 siRNA是抑制CVB3 RNA及VP1表达的最佳剂量;在转染后的48h,siRNA对CVB3-VP1的抑制作用达到最佳状态。结论 特异性的CVB3-VP1 siRNA对CVB3-VP1蛋白表达水平及CVB3-RNA复制水平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和时效关系,转染后48h呈现出完全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85.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前体转换酶(TACE)的前肽结构域在TACE成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人工干预炎症过程提供依据和手段。方法: 以pIRES2-EGFP质粒为载体,利用DNA重组技术分别构造含信号肽结构域+前肽结构域、全长结构域及缺失前肽结构域的真核表达重组体,根据其碱基数目分别命名为pIRES2-EGFP/T648、pIRES2-EGFP/T2472、 pIRES2-EGFP/T57-T1824;真核转染U937细胞;LPS刺激转染细胞后,用ELISA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NF-α。结果: pIRES2-EGFP/T648的真核表达能显著抑制TACE的活性,减少sTNF-α分泌,抑制率达61.09%;pIRES2-EGFP/T57-T1824的真核表达对sTNF-α的分泌无影响;pIRES2-EGFP/T2472的真核表达能显著增加sTNF-α分泌。结论: 前肽结构域在TACE的成熟过程中起了双重作用,TACE抑制剂的研制和开发为抗炎药物的设计和改造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986.
目的:观察白介素6(IL-6)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在成年雌性大鼠、卵巢切除大鼠、卵巢切除后雌二醇替代大鼠心内神经节的表达及变化.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各组大鼠心内神经节均存在IL-6阳性神经元和NGF阳性神经元,但卵巢切除组大鼠心内神经节IL-6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多,表达明显增强,而卵巢切除组大鼠心内神经节NGF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却明显减少,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心房后壁心内神经节存在IL-6和NGF,并且受雌激素影响,提示雌二醇可能影响心内神经节IL-6和N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987.
探讨应用搅拌式生物反应器培养技术体外扩增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PDMCs)的方法.以 hPDMCs为种子细胞,利用微载体悬浮法在搅拌式生物反应器内进行体外培养,同时设置静态培养的培养瓶为对照组,观察细胞的扩增速率、细胞代谢(乳酸、葡萄糖、培养液的pH值)的变化,检测生物反应器培养前、后干细胞的表面标记物.hPDMCs 在搅拌式生物反应器内每代可以扩增 (10.55±1.62) 倍,明显高于对照组 (6.10±0.11) 倍的扩增值(P<0.05),且细胞生长代谢指标优于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应用搅拌式生物反应器,培养后细胞表面标记物的表达率无明显改变(P>0.05). 搅拌式生物反应器能够提供良好的细胞生长环境,建立用于 hPDMCs 的大量扩增的体外三维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988.
前列腺滑膜肉瘤罕见,1999年Iwasaki等[1]首次报道,至今仅检索到5例,其中原发4例[2-5]、转移1例[5].我们收集2例原发性前列腺滑膜肉瘤,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免疫学表型及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89.
目的 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对HIV感染者体表肿大淋巴结和肿块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友谊式"细针穿刺器,对72例HIV感染者进行FNA检查.获得组织用于制备涂片或细胞块,进行HE染色、抗酸染色、六胺银染色、PAS染色,特殊病例进行细菌培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PCR检测.结果 在72例HIV感染者中,穿刺淋巴结65例(90.3%)和体表肿物7例(9.7%).淋巴结病例包括:结核30例(42%),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5例(7%)、HIV相关性反应性增生14例(19%)、淋巴瘤7例(10%)、化脓性淋巴结炎5例(7%)、隐球菌感染2例(3%)和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2例(3%).体表肿块包括:皮肤及软组织4例(5.6%)、乳腺2例(2.8%)和甲状腺1例(1.4%),其中恶性肿瘤2例,分别为乳腺淋巴瘤和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后多数感染治疗有效.结论 对于HIV感染者进行FNA操作安全、容易执行,诊断可靠、用时较短.取材充分即能够明确多数淋巴结肿大和体表肿块的病因.在本组研究中患者年龄多是20~40岁的男性,结核感染是淋巴结肿大最常见的病因,高级别的恶性淋巴瘤是最多见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990.
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救治时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急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济南军区血液净化治疗中心采用CBP紧急救援89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危重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接受CBP治疗距发病后的自然时间为“截点”,将患者分为:(1)A组(早期治疗)43例,于急性损伤期(发病≤24h)开始CBP治疗.(2)B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