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158篇
  免费   12093篇
  国内免费   7265篇
耳鼻咽喉   1101篇
儿科学   1794篇
妇产科学   1085篇
基础医学   9223篇
口腔科学   1999篇
临床医学   15133篇
内科学   11874篇
皮肤病学   1094篇
神经病学   3399篇
特种医学   39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6篇
外科学   7528篇
综合类   25793篇
现状与发展   39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1256篇
眼科学   2861篇
药学   13393篇
  201篇
中国医学   9965篇
肿瘤学   6797篇
  2024年   660篇
  2023年   1871篇
  2022年   4764篇
  2021年   5904篇
  2020年   5041篇
  2019年   3455篇
  2018年   3456篇
  2017年   4076篇
  2016年   3249篇
  2015年   5406篇
  2014年   6683篇
  2013年   7337篇
  2012年   10323篇
  2011年   11035篇
  2010年   8196篇
  2009年   6773篇
  2008年   7369篇
  2007年   6836篇
  2006年   6216篇
  2005年   4844篇
  2004年   3268篇
  2003年   2982篇
  2002年   2246篇
  2001年   1865篇
  2000年   1422篇
  1999年   894篇
  1998年   453篇
  1997年   423篇
  1996年   304篇
  1995年   305篇
  1994年   229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89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0篇
  1977年   6篇
  1970年   7篇
  1967年   3篇
  196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半夏厚朴汤醇提物对大鼠慢性抑郁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 :研究半夏厚朴汤醇提物对大鼠慢性抑郁模型 (CMS)的影响 ,探索其抗抑郁机制。方法 :以 1%蔗糖水摄入量作为指标 ,慢性给予各种低强度复合刺激 ,造成大鼠慢性抑郁模型。按试剂盒酶法测定血脂 ;采用乳酸脱氢酶 (LDH)释放法测定脾细胞内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红细胞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 ;按试剂盒显色法测定血清和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 ;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心脏中丙二醛含量。结果 :在大鼠CMS模型中半夏厚朴汤醇提物可增加动物蔗糖摄入量 ;增加其脾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升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 (HDL C)水平 (P<0 .0 5 ) ,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P<0 .0 0 1) ;降低血红细胞内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及血清和肝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活性 ;同时抑制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程度 ,降低心肌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结论 :半夏厚朴汤醇提物通过多途径而达到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82.
线粒体DNA大片段缺失与老年性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内耳组织线粒体DNA(mtDNA)大片段缺失与老年性聋发病的关系。方法 :取Wistar大鼠按年龄分为A组 (青年鼠 ,4月龄 )和B组 (老年鼠 ,>2 4月龄 ) ,每组 15只。测试听性脑干反应 (ABR)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对大鼠内耳膜迷路组织mtDNA 4 834bp缺失片段进行检测。结果 :A、B组大鼠ABR反应阈均值分别为 :(4 0 .0 0± 4 .6 6 )dBpeSPL、(6 4 .79± 10 .88)dBpeSPL ,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大鼠内耳组织mtDNA检测发现 :A组大鼠未检测到 4 834bp缺失 ;B组大鼠有 9只存在 4 834bp缺失。 结论 :老年大鼠内耳膜迷路组织存在mtDNA片段缺失 ,这种缺失与老年性聋有关 ,可能是引起老年性聋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3.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是一类遗传性全身免疫系统缺陷病,患儿通常很早发病,以反复致命的感染为主要表现.近年来对PID的认识从表型到基因型不断深入,对PID的治疗从有效的支持疗法缓解感染症状,到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愈PID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基因治疗尚处于前期临床研究阶段.该文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PID的种类、干细胞来源、预处理方案及远期预后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4.
目的 研究并改进儿童益智口服液中海参水解工艺。方法 采用 5因素 4水平L16(45)正交试验法 ,以水解度为考察指标 ,对影响水解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影响海参水解的主次因素为B >A >D >C。优选的水解工艺条件为 :加酶量 (A)1.5 %、加水量 (B) 2 0倍、水解时间 (C) 6h、水解温度 (D) 5 0℃。按此优选工艺生产 ,水解度达 (2 9.2± 0 .9) % (n =3) ,与原工艺所得水解度经t检验比较 ,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0 1)。结论 上述结果为儿童益智口服液中海参水解工艺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5.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通过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妊娠妇女的妊娠结局。方法 对自 2 0 0 0年 9月~ 2 0 0 2年1 1月在我院实施IVF -ET的 75例患者 ,80个妊娠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个周期中 ,宫内妊娠率 96 2 5 % (77/ 80 ) ,其中自然流产率 2 3 75 % (1 9/ 80 ) ;妊娠 <1 6周流产率 1 6 2 5 % (1 3/ 80 ) ;妊娠 >1 6周流产率 7 5 0 % (6 / 80 ) ,其中 5周期均发生双胎妊娠 ;分娩率 72 5 0 % (5 8/ 80 ) ,早产率 1 5 0 0 % (1 2 / 80 ) ,宫外孕发生率 3 75 % (3/ 80 )。新生儿死亡率 3 6 1 % (3/ 83) ,均死于三胎妊娠早产。结论 减少IVF -ET后多胎妊娠率 ,加强多胎妊娠的整个孕期监护 ,以利于减少多胎妊娠 >1 6周流产率及早产率 ,是降低IVF -ET后妊娠胎儿丢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6.
探讨中药审因论治对乙肝相关性肝癌的治疗作用。应用调补脾肾、搜邪泄浊法 ,对一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进行单纯中药治疗。结果 :经过 12个月治疗 ,AFP由最高 10 0 0 0 μg/L降至正常 (<2 0 μg/L) ,AFP异质体同步转阴 ,B超、MRI显示肝部实质性肿块消散 ,肝功能好转。提示本治法对肝癌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银环蛇毒素及其若干组分在体外对白血病K562细胞株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采用阳离子交换层析法分离纯化银环蛇粗毒,应用MTT法、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等研究毒素对K562细胞株的凋亡作用。结果 除Ⅳ峰毒素外,银环蛇粗毒及分离的部分组分IV峰、Ⅶ峰和Ⅷ峰等毒素的荧光显微图末见特征性的凋亡小体,DNA含量分布组方图中的二倍体峰前末见Gl细胞群。结论 银环蛇毒对K562细胞具有杀伤作用,但并非是细胞凋亡作用,而是致细胞坏死,而粗毒中的某些组分可能具有促K562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88.
目的 :研究细胞周期蛋白D1与E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87例NSCLC肿瘤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E的表达及PCNA估计增殖指数 (PI) ,并将上述结果与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7例NSCLC中细胞周期蛋白D1、E阳性率分别为 4 4 .8% (39/87)、4 8.3% (42 /87) ,细胞周期蛋白D1阳性组的PI值显著高于阴性组 (P〈0 .0 5 ) ,细胞周期蛋白E阳性组PI值与阴性组无显著差异 (P〉0 .0 5 ) ;细胞周期蛋白D1阳性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率和生存率均与阴性组有显著差异(P〈0 .0 1、〈0 .0 5、〈0 .0 1) ,细胞周期蛋白E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临床分期和生存率均与阴性组有显著差异 (P〈0 .0 5、〈0 .0 5、〈0 .0 1) ;细胞周期蛋白D1阳性组中细胞周期蛋白E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阴性组 (P〈0 .0 5 ) ;细胞周期蛋白D1与细胞周期蛋白E双阳性组的PI值、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非双阳性组 (P值均〈0 .0 5 ) ,生存率显著低于非双阳性组 (P〈0 .0 1)。结论 :细胞周期蛋白D1、细胞周期蛋白E均参与NSCLC的发生、发展 ,并影响其预后 ,但两者在其中所起作用不同 :细胞周期蛋白D1是调节NSCLC增殖的主要因素 ,细胞周期蛋白E主要与NSCLC进展有关 ;细胞周期蛋白D1可促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评价胃肠造瘘术在全梗阻型食管癌放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8例全梗阻食管癌放疗病人 ,5 3例于疗前及疗中行胃肠造瘘术 ,其中照射剂量DT>5 0Gy为 2 7例 ,余 2 6例放疗剂量DT<5 0Gy ;45例于疗中仅予输液支持以维持放疗。结果 行胃肠造瘘术组kanofsky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体重亦维持或增加明显 ,两者比较P <0 0 0 5 ;胃肠造瘘术组与对照组其 1年及 3年生存率分别为 :33 9%、2 8 8%和 15 0 %、4 4% ,两组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χ2 =7 2 5 ,P =0 0 0 71) ;胃肠造瘘术组中放疗DT>5 0Gy与DT<5 0Gy病人其 1年及 3年生存率分别为 :48 1%、19 2 %及 2 2 2 %、7 7% ,两组间生存率统计学有显著差异 ( χ2 =4 2 0 ,P =0 0 40 4)。结论 全梗阻型食管癌疗前或疗中行胃肠造瘘术 ,可在改善病人体质状况、维持或增加体重基础上 ,明显提高患者 1年及3年的生存率 ,且放疗剂量DT 应 >5 0Gy。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