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42篇 |
免费 | 751篇 |
国内免费 | 51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8篇 |
儿科学 | 138篇 |
妇产科学 | 30篇 |
基础医学 | 488篇 |
口腔科学 | 178篇 |
临床医学 | 791篇 |
内科学 | 634篇 |
皮肤病学 | 65篇 |
神经病学 | 197篇 |
特种医学 | 334篇 |
外科学 | 499篇 |
综合类 | 2198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838篇 |
眼科学 | 85篇 |
药学 | 1029篇 |
9篇 | |
中国医学 | 792篇 |
肿瘤学 | 3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8篇 |
2023年 | 93篇 |
2022年 | 280篇 |
2021年 | 357篇 |
2020年 | 282篇 |
2019年 | 133篇 |
2018年 | 143篇 |
2017年 | 222篇 |
2016年 | 146篇 |
2015年 | 303篇 |
2014年 | 365篇 |
2013年 | 514篇 |
2012年 | 758篇 |
2011年 | 739篇 |
2010年 | 714篇 |
2009年 | 582篇 |
2008年 | 627篇 |
2007年 | 548篇 |
2006年 | 507篇 |
2005年 | 402篇 |
2004年 | 227篇 |
2003年 | 184篇 |
2002年 | 179篇 |
2001年 | 132篇 |
2000年 | 122篇 |
1999年 | 39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游离前臂皮瓣联合髂骨同期修复重建口底及面下部的复合性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游离前臂皮瓣联合游离髂骨进行口底及面下部复合型组织缺损同期修复重建的临床疗效。 方法 术前对11例口底及面下部复合型组织缺损的范围及外形进行认真的评估,设计出与缺损区相匹配的个体化前臂皮瓣。术中先行成型钛板恢复缺损下颌骨基本的外形及咬合关系,然后用来复锯切取设计塑型的游离髂骨并移植固定于钛板的内侧,从而恢复缺损下颌骨的连续性。 结果 11例前臂皮瓣及髂骨全部成活,成功率100%。本组患者经随访6~ 12个月,修复区外形虽显不同程度的臃肿,但饮食、吞咽等口腔功能得到了改善,有7例可进普食,有4例可进流质饮食,同时可参与社会活动中日常的语言交流,皮瓣的感觉功能及外形恢复满意。 结论 适形游离前臂皮瓣联合游离髂骨对口底及面下部复合型组织缺损同期修复重建,是修复口底及面下部复合型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既达到安全、实用的预后效果,又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并使用。 相似文献
52.
曹宏泰|苏明莉|张耕源|李龙|焦作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7,26(9):1105-1112
目的:系统性评价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多个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总计814例患者,其中行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399例,行腹腔镜下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41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下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SMD=-0.79,95%CI=-1.55~-0.03,P=0.04)、术中失血量(SMD=-1.00,95%CI=-1.76~-0.24,P=0.01)及住院时间(SMD=-0.77,95%CI=-1.34~-0.21,P=0.008)均明显少于腹腔镜下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患者;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0.83,95%CI=0.63~1.10,P=0.19)及再次手术治疗率(OR=1.54,95%CI=0.52~4.59,P=0.4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保脾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体尾部肿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3.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恒河猴眼激光视网膜损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human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rhbFGF)对激光眼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采用氩离子激光照射(功率180~270mW)致视网膜损伤的恒河猴分4组,每组4只。其中2组动物自照射后11~12h开始每3天1次分别球后注射rhbFGF1μg/kg和2μg/kg,1组动物于相同时间注射地塞米松1mg/kg作为阳性对照,另1组为照射对照组。激光照射后即刻和7、14、21、28天行眼底彩色照相,记录激光损伤灶的形态变化,每天进行检眼镜观察。每组各有1只猴于照射后7、14、21、28天行双眼球摘出术,分别作眼底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与地塞米松组和照射对照组比较,rhbFGF治疗组动物视网膜损伤斑明显变浅淡,色素沉着减少,视网膜损伤斑面积明显缩小(P<005),愈合修复较快。rhbFGF不仅能促进视网膜损伤区的细胞增生,而且能减少视细胞的损伤和缺失。结论rhbFGF对激光视网膜损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4.
55.
精浆抗弓形虫抗体对精液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分析精浆弓形虫抗体 (ATAb)与精液有关参数之间的关系。 方法 :184例男性不育病人根据精浆ATAb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 ( 4 8例 )和阴性组 ( 13 6例 ) ,分别进行精液常规、精浆酸性磷酸酶 (ACP)、精浆α 葡萄糖苷酶 (α Glu)、精浆果糖 (Fru)、精浆免疫抑制物 (SPIM )和抗精子抗体 (AsAb)检测。 结果 :ATAb阳性组的精浆ACP、SPIM和AsAb与阴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其他指标差异均没有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精浆弓形虫感染致男性不育机制可能是引起精浆ACP、精浆SPIM显著性降低和AsAb的产生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56.
风筝样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风筝样皮瓣在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5月.对21例面部因外伤、体表肿瘤、黑痣、瘢痕等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将病变组织行圆形、梭形或椭圆形切除.于缺损的一侧设计、形成以皮瓣基底部皮下组织为蒂,或以皮瓣两侧皮下组织为蒂的“风筝”样皮瓣,皮瓣最大宽度小于或等于缺损直径,长度约为缺损直径的2.0—2.5倍,推进覆盖缺损部位。结果21例患者术后风筝样皮瓣全部成活。经1。12个月,皮瓣在色泽、形态和功能上均保持良好,修复效果显著。结论风筝样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血运可靠.切口愈合后瘢痕不明显,术后效果好,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7.
多孔高密度聚乙烯应用于扩张法耳廓再造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多孔高密度聚乙烯(Medpor)作为再造耳支架对先天性小耳或后天耳廓缺失患者进行再造的可行性。方法1999年2月-2004年2月收治61例耳廓缺失患者,男38例,女23例;年龄5~61岁。先天性小耳40例,其中双侧1例,单侧39例.外伤后耳廓缺损21例,其中双侧6例,单侧15例。应用耳后软组织扩张法,以Medpor为支架行耳廓再造术。手术分二期,一期为耳后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二期为耳廓再造术。以耳后扩张皮瓣或扩张的耳后瘢痕瓣和乳突区皮下组织筋膜瓣包裹Medpor支架,再造耳廓。结果61例耳廓再造术患者均痊愈出院,获随访6个月~5年1个月,平均2.8年。其中49例(80.3%)患者对手术结果满意,7例(11.5%)认为再造耳手术效果尚可,3例(4.9%)发生了支架外露,对手术效果不满意,2例(3.3%)于术后6个月行自体肋软骨移植,置换Medpor支架。结论扩张法耳廓再造术中,对不适合、不能或不愿取用自体肋软骨作为再造耳支架的患者,应用Medpor耳支架,是一种较为安全、简便及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8.
487例(685指)断指再植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手术的经验与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487例(685指)断指再植的临床资料.结果 685指成活622指,成活率达90.8%.411例(578指)获得1~5年随访:指间关节僵直21指,屈肌腱粘连17指,行松解术,另有13指肌腱粘连由于不影响功能未行松解术,4指指腹萎缩、感觉差;其余外观、功能和感觉均较理想,拇指关节自主活动度>90°,手指关节自主活动度260°~170°,两点辨别觉为<6 mm.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393指,良130指,差55指;优良率为90.5%.结论 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和技巧才能完成复杂、高难度的再植手术,并适当拓宽断指再植的适应证,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短尾万向及长尾单向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系统结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1月郑州市骨科医院采用短尾万向及长尾单向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系统结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74例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患者,术后3、6个月行腰椎CT平扫+二维重建检查,评价滑脱复位、椎间隙高度和植骨融合情况;术后6个月采用Beaujon功能评分(BFS)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手术时间90~135 min(平均112 min),出血量300~750 mL(平均420 mL)。术中未发生马尾、神经根损伤,1例出现硬脊膜撕裂继发脑脊液漏。所有患者获有效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8.1个月。术后3、6个月滑脱椎体复位率和植骨融合率分别为(93±5)%、(91±4)%和81%、100%;术后6个月BFS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BFS好转率为(79±4)%,优51例、良16例、中6例、差1例,优良率为91%(67/74)。随访期间滑脱复位程度和椎间隙高度无明显丢失。结论短尾万向及长尾单向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系统结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滑脱复位满意。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骨科牵引床辅助下有限切开髓内固定治疗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治疗12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33~67岁,平均44岁;左侧10例,右侧2例;高处坠落伤8例,交通事故伤4例;伤后2~5 d接受手术治疗。骨折按Seinsheimer分型:ⅢA型8例,ⅢB型2例,Ⅳ型2例;均为闭合性损伤。术前骨科牵引床闭合复位,手术采用有限切开加长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后采用Sanders髋关节等级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骨折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术后Sanders创伤性髋关节疗效评价结果,优9例,良2例,中1例。所有病例未出现骨折部位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结论:牵引床辅助下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可很好解决复杂转子下骨折的术中复位问题,节约手术时间,减少出血,结合髓内固定,可获得骨折断端良好的对位对线和稳定性,为治疗难复性股骨转子下骨折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