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233篇
  免费   8018篇
  国内免费   5087篇
耳鼻咽喉   956篇
儿科学   1489篇
妇产科学   421篇
基础医学   4928篇
口腔科学   1442篇
临床医学   10398篇
内科学   7203篇
皮肤病学   865篇
神经病学   2180篇
特种医学   34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7987篇
综合类   23123篇
现状与发展   30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0234篇
眼科学   927篇
药学   9857篇
  143篇
中国医学   7965篇
肿瘤学   3730篇
  2024年   418篇
  2023年   1025篇
  2022年   2637篇
  2021年   3246篇
  2020年   2858篇
  2019年   1532篇
  2018年   1832篇
  2017年   2330篇
  2016年   1758篇
  2015年   3192篇
  2014年   4215篇
  2013年   5381篇
  2012年   7595篇
  2011年   7953篇
  2010年   7386篇
  2009年   6564篇
  2008年   6784篇
  2007年   6564篇
  2006年   5973篇
  2005年   4833篇
  2004年   3269篇
  2003年   2695篇
  2002年   2117篇
  2001年   1875篇
  2000年   1569篇
  1999年   642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172篇
  1996年   147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91.
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淋巴瘤超声造影成像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淋巴瘤前后超声造影灌注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892.
蒋小利  陆启滨 《新中医》2021,53(13):231-234
通过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探讨该病与中医学“肾”及现代医学免疫功能的关系。陆启滨教授提出大多数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病机为肾阴亏虚兼有心肝火旺,治疗应重在滋阴益肾,兼顾清肝宁心安神,使心肾相交,水火相济;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应注重免疫功能低下对患者的影响,提高免疫力有助于改善绝经期综合征的不适症状。此外,还需注重对患者的心理引导,使其正确对待绝经期综合征,认真配合治疗,方能达到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93.
目的: 观察补肾利湿法对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补肾利湿法防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GA)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尿酸钠联合氧嗪酸钾诱导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应用ELISA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VEGF的含量,并对关节滑膜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7组VEGF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VEGF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和中药低、中、高剂量组VEGF含量均较模型组低(P<0.01),其中,西药对照组和中药中剂量组效果更明显;中药中剂量组与中药对照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与西药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补肾利湿法处方可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VEGF的表达,对防治痛风性关节炎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94.
扶正消瘤液对肿瘤化疗增敏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中药复方在肿瘤化疗增敏方面的作用。将 6 9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用中药复方扶正消瘤液配合化疗进行临床治疗 ,并与单纯化疗组进行对照。两组化疗方法相同。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31.5 8% ,对照组有效率为 2 2 .5 8% ,统计学处理差异明显 (P<0 .0 5 )。治疗组治疗前后 TL c TR、NKc A、s IL-2 R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药复方扶正消瘤液对晚期肿瘤化疗有一定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895.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加工处理方法对中药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影响,从而总结出控制中药中二氧化硫残留的方法,以达到减少二氧化硫残留的目的。方法:采用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对经不同加工方法处理过的样品进行检测。结果:经过不同加工方法处理过的中药中的SO2残留量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结论:本项目中的加工处理方法能作为减少中药SO2残留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896.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油体内抗Friend鼠白血病病毒(Friend murine leukemia virus,Fr.MuLV)感染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用Fr.MuLV感染BALB/C雌性小鼠,造模小鼠ig给药21d,比较各组动物的体质量、脾指数、胸腺指数,CD4+、CD8+、CD4+/CD8+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小鼠感染Fr.MuLV后体质量严重减轻,脾明显肿大,胸腺萎缩,CD4+、CD8+、CD4+/CD8+值均显著降低。灵芝孢子油50、100、200mg/kg剂量均可显著改善体质量增长抑制、脾肿大及胸腺萎缩(P0.01),100、200mg/kg剂量组CD4+、CD8+、CD4+/CD8+值均有明显升高(P0.01、0.05)。结论灵芝孢子油对Fr.MuLV感染小鼠有保护作用,能够改善体质量增长抑制,抑制脾肿大及胸腺萎缩,升高感染小鼠的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897.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肾消康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防治作用及对肾脏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机制,揭示中药复方肾消康防治DN的作用机制,筛选药效作用靶点,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实验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加高热量饮食建立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模型。运用放免、生化、光镜、电镜及美国Affymetrix公司的基因表达谱芯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等先进检测手段和方法,观察了多项指标,尤其是通过聚类分析寻找和DN有重要相关性的基因,并进一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做验证实验研究。[结果]鸟嘌呤核苷酸结合蛋白cd2(Gna12),在糖尿病大鼠肾脏表达下调,肾消康中剂量组表达上调。[结论]应用Aflymetrix Rat2302.0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糖尿病大鼠肾脏基因的表达,Gna12是筛选出的肾脏差异表达基因和药效靶点之一,并对该基因做荧光定量RT—PCR测序分析。基因功能分析表明,在糖尿病状态下,Gna12表达下调,与糖尿病肾脏损伤有重要相关性,而经肾消康治疗后大鼠肾脏组织中Gna12表达上调,可见肾消康对Gna12基因表达具有良性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98.
 目的 建立一种新型高效的中药材中低含量活性成分的富集方法。方法 以白术内酯Ⅲ为模板分子、1-乙烯基咪唑为功能单体,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白术内酯Ⅲ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再将其作为固相萃取柱(SPE)填料对中药白术和党参药材提取液中白术内酯Ⅲ及其结构相近的活性成分进行富集分离。结果 MIP-SPE和C18 -SPE的富集因子(EF)分别为78.90和51.56 μg·g-1,MIP对目标成分的选择性富集性能强于C18吸附填料。白术内酯Ⅲ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加样回收率为102.2%,检测限为0.36 μg·mL-1。结论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可以作为定向富集低含量活性成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99.
中药蛋白质组学研究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蛋白质组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已十分广泛,有许多较为成功的实例。作者回顾了前人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中药复杂体系的研究工作,并提出建立一门专门针对中药研究的蛋白组学,即中药蛋白质组学。该文对中药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策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综述和思考,希望为从事中药蛋白质组学研究者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900.
证候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证候学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蛋白质组学为代表的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必然使分子生物学经历从局部观走向整体观、从线形思维走向复杂思维的转变。基于蛋白质组学的发展趋势,总结了近年来中医证候学研究方法,提倡用二维电泳及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不同的蛋白质。将蛋白质组学引入中医证候分类及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对从分子流行病学水平来探讨中医学与蛋白质组学乃至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相结合都是必须的。而蛋白质组学与传统中医药在研究生命科学的思维方法上逐步趋于一致,相互渗透,说明在探讨复杂性生命现象时中西医两种医学相结合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