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2篇 |
免费 | 118篇 |
国内免费 | 4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62篇 |
口腔科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90篇 |
内科学 | 86篇 |
皮肤病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31篇 |
特种医学 | 2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163篇 |
综合类 | 173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54篇 |
眼科学 | 4篇 |
药学 | 130篇 |
中国医学 | 76篇 |
肿瘤学 | 5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58篇 |
2020年 | 50篇 |
2019年 | 36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55篇 |
2014年 | 57篇 |
2013年 | 64篇 |
2012年 | 69篇 |
2011年 | 61篇 |
2010年 | 53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37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显微内窥镜下应用改良工作通道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3年9月~2008年12月应用脊柱显微内窥镜配置改良工作通道行单侧开窗双侧潜式减压中央椎管及神经根管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217例,其中单节段163例,双节段54例。术后行CT和X线片检查,并按Nakai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手术时间25~95min,平均48±13min;术中出血25~180ml,平均37±9ml;切口长度1.8~2.4cm,平均2.2±0.2cm。术中硬脊膜撕裂2例,予明胶海绵填塞,并严格卧床2周,术后无脑脊液漏;定位错误1例,术中予以纠正;无神经损伤、术后感染等手术并发症。术后CT显示椎管减压充分。随访3~24个月,平均14个月,末次随访时按Nakai标准评定,优134例,良63例,可16例,差4例,优良率为90.8%;无腰椎不稳。结论:显微内窥镜下应用改良工作通道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治疗该疾病较理想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发育中小鼠胰内的胆囊收缩素免疫阳性(CCK-IR)细胞和胰高血糖素免疫阳性(Glu-IR)细胞.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胚胎11 d至出生后45 d小鼠胰内的CCK-IR 细胞和Glu-IR 细胞的发生、分布、形态和数量变化.并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显色观察胰内CCK与Glu在同一细胞中共存的现象.结果:小鼠胚胎第12日,在早期分化的胰中出现CCK-IR细胞和Glu-IR细胞.CCK-IR细胞的数量于胚胎15 d达高峰,出生后胰中仅偶见CCK-IR细胞.胚胎期Glu-IR细胞数量逐渐增加,出生1周内数量下降,而后再次显著增加.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显色小鼠胚胎期胰内可见CCK-Glu-IR细胞.结论:小鼠胰内的CCK-IR细胞可能以内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刺激胰的生长、分化和发育;CCK-Glu-IR细胞可能是胰中比较原始的内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53.
Zhonglai QianZhiyong Sun Huilin Yang Yong GuKangwu Chen Guizhong Wu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2011,18(6):763-767
Despite the literature supporting the efficacy of kyphoplasty for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in multiple myeloma, few reports exist documenting its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MVCF) caused by metastases. Accordingly, we sought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efficacy and safety of kyphoplasty in the treatment of MVCF without epidural involvement. We performed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clinical outcome data for 48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pinal metastases treated with kyphoplasty. Outcome data (vertebral body height variation, degree of kyphosis, visual analog scale score for pain,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score, the Short Form-36 [SF-36] questionnaire score for function) were collected preoperatively, postoperatively, and at 1 month, 6 months, 1 year, and 2 years after treatment.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all of the outcome measures were observed postoperatively and throughout the duration of follow-up. The mean anterior vertebral body height variation improved from 52.7 ± 16.8% preoperatively to 85.3% ± 13.2% postoperatively (p < 0.001). Kyphotic angle improved from 16.4° ± 4.7° preoperatively to 8.4° ± 2.5° postoperatively (p < 0.001). The mean visual analog scale sco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from presurgery to postsurgery (7.4 ± 2.1 to 3.8 ± 1.6; p < 0.001), as did 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score (71.5 ± 16.7 to 32.4 ± 9.6; p < 0.001). The SF-36 scores for bodily pain, physical function, vitality, and social functioning all also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p < 0.05). Kyphoplasty is an effective, minimally invasive procedure for the stabilization of pathological vertebral fractures caused by metastatic disease, even in levels with vertebral wall deficiency, leading to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pain, improvement in function and prevention of further kyphotic deformity of the spine. 相似文献
54.
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的原因及其翻修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的原因及其翻修方法。方法:10例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行翻修术的病例,其中腰椎滑脱症5例,腰椎管狭窄症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手术节段为L4/54例,L5/S1 3例,L4/5+L5/S1 3例;融合器应用BAK(旋入型)7例,聚醚醚酮矩形融合器(PEEK)2例,钛金属矩形融合器1例。于首次术后1~90d内行翻修术。就其脱出原因,再次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融合器脱出的原因:矩形融合器中2例型号太小,1例放置位置偏后;旋入型融合器1例定位错误,其余大都因两枚融合器之间发生碰撞挤压所致。翻修术后获得完整随访资料者8例,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17个月,均得到融合,无融合器再次移位或脱出以及内同定的断裂,1例伴有足下垂者遗留患足背伸肌力减弱,其余病例神经症状消除。结论: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的可能原因有融合器型号偏小导致椎间隙撑开不够,放置位置偏后,两枚融合器不对称或距离太近发生碰撞等。早期、积极的手术翻修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5.
结合实践介绍了数码显微摄影系统应用和显微镜调节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指出要获得一幅满意的图像需要制作出优质的标本、恰当调节显微镜和合理使用成像软件三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6.
57.
周会林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21,(2):141-144,171
根据中医脉象生理信号的采集原理和特点,结合国际标准脉搏波触力传感器ISO 19614:2017-05的要求,研制了一种可将脉象生理信号进行完整客观化采集的专用触力传感器组件,并符合产业化要求.该传感器可采集人体寸口部位的脉象幅度和宽度信号,能同时进行三部九候的脉象采集.对该传感器经验证后,其相关技术性能指标的检测结果符... 相似文献
58.
目的建立HPLC测定炔雌醚含量和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C18柱,以甲醇-水(90∶1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79nm。结果炔雌醚的线性范围为0.078 8~0.7884mg.mL-1(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80%(n=9),炔雌醚检测限浓度为0.06 g.mL-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产品质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59.
张虹夏慧琳高关心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21,(7):001-5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医疗器械技术序列《采购流程与资源指南》中医疗器械标准购置流程,以微型卫生技术评估(Mini-HTA)、VAC价值分析评估以及项目评估模型为依据,建立了标准且完整的医疗设备医院层级准入评估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技术评估、效益评估、安全评估以及附件因素评估等四项指标,以实际证据为依据,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医疗设备进行评估。应用该模型,对医院2019年50万元以上医疗设备进行准入评估,认为可有效优化医院资源配置,为医疗设备购置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建立辛伐他汀滴丸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的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UPELCO C18柱(4.6 mm×33 mm,3μm),以乙腈-0.1%磷酸(50:50)为流动相A,0.1%磷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量3.0 mL·min-1,检测波长238 nm。结果: 辛伐他汀与辛伐他汀酸、洛伐他汀及强制破坏产生的降解产物均分离良好,辛伐他汀浓度在20.94~188.5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9 414.7C 7 327.2,r=1.000(n=7);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77%(n=9)。结论: 该法专属性强,准确、灵敏,可用于辛伐他汀滴丸的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检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