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47篇
  免费   1726篇
  国内免费   1353篇
耳鼻咽喉   74篇
儿科学   271篇
妇产科学   158篇
基础医学   1767篇
口腔科学   405篇
临床医学   2401篇
内科学   2450篇
皮肤病学   183篇
神经病学   865篇
特种医学   6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845篇
综合类   3404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413篇
眼科学   485篇
药学   1813篇
  3篇
中国医学   1083篇
肿瘤学   1450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238篇
  2022年   532篇
  2021年   798篇
  2020年   650篇
  2019年   547篇
  2018年   581篇
  2017年   497篇
  2016年   517篇
  2015年   755篇
  2014年   957篇
  2013年   875篇
  2012年   1353篇
  2011年   1567篇
  2010年   1126篇
  2009年   877篇
  2008年   1097篇
  2007年   1042篇
  2006年   912篇
  2005年   911篇
  2004年   696篇
  2003年   592篇
  2002年   489篇
  2001年   432篇
  2000年   411篇
  1999年   377篇
  1998年   277篇
  1997年   241篇
  1996年   161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9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5篇
  196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体外研究白细胞介素Ⅱ(IL-2)和α-干扰素(IFN-α)联合激活对白血病缓解期骨髓自然杀伤细胞(NK)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活性的影响,以及对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的净化作用,并观察其对正常造血的影响。方法:标准4h^51Cr释放实验测定激活的白血病缓解期骨髓的细胞毒作用;集落培养法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激活的白血病缓解期骨髓对K562细胞的净化作用。结果:IL-2和INF-α单用虽均能增强白血病缓解期骨髓的NK活性和诱导LAK细胞的产生,但两者联合激活的白血病缓解期骨髓的NK和LAK活性,明显优于IL-2和IFN-α的单用(P<0.05)。在体外净化实验中两种细胞因子均能激活白血病缓解期骨髓细胞对K562细胞的净化作用,但两种联合作用最强,且bcr/abl融合基因检测为两者联合组33.33%(4/12),Rt-pcR法,而IL-2作用次之为66.67%(8/12),最后是IFN-α为91.67%(11/12)。两种细胞因子中以IFN-α单用对CFU-GM的抑制有一定影响(P<0.01),而IL-2和两者联合对激活骨髓的CFU-GM无明显影响。结论:IL-2能激活白血病缓解期骨髓的NK细胞的活性和诱导LAK细胞的产生,IFN-α能增强IL-2激活白血病缓解期骨髓对白血病细胞的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42.
栀子提取液对大鼠急性胰腺炎时TNF-α和IL-6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时血清TNF-α和IL-6的变化以及栀子提取液对其的影响。方法:SD大鼠造模后口服给予栀子提取液进行药物治疗,24h后呆血测淀粉酶、TNF-α和IL-6,并分组对比,取胰腺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急性胰腺炎时血淀粉酶、TNF-α和IL-6水平显著升高,镜下见大量炎细胞浸润,栀子提取液可改善上述变化。结论:栀子提取液对大鼠急性胰腺炎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CyclinD1,P16在胶质瘤复发前后表达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sABC法对 4 5例复发胶质瘤瘤组织、瘤旁脑组织和 10例正常脑组织CyclinD1,P16蛋白表达进行检测 ,统计分析CyclinD1,P16表达水平与胶质瘤分级、肿瘤复发的关系。结果 正常脑组织 ,瘤旁脑组织和胶质瘤组织CyclinD1表达依次升高 ,而P16的表达依次下降 ;肿瘤复发CyclinD1表达增强 ,P16的表达减弱。结论 CyclinD1与P16的表达与胶质瘤恶性进程和复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在术后面神经肿瘤侵犯段功能评估上的价值和对早期面神经修复的指导意义。方法 比较术末面神经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和术后2周、6个月患侧面神经功能的H-B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术后6个月面神经H-B分级恢复到Ⅰ-Ⅱ级者,术末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均>0.3。结论 术末面神经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是判断术后面神经远期功能,特别是肿瘤侵犯段功能的重要指标,为术中直接修复面神经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长期服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 对 1997年 7月~ 2 0 0 0年 6月住院服用利培酮或氯氮平治疗达痊愈或显著进步、出院后回归社会达 18个月及以上的 17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利培酮 89例、氯氮平 75例 )的生活质量进行了分别于 2 0 0 0年 7月和 2 0 0 1年 7月进行了两次追踪随访对照研究。结果 第二次随访利培酮组患者的随访成功率高于氯氮平组 (χ2 =34.11,P <0 .0 0 0 1) ;利培酮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两次随访结果均极显著高于氯氮平组 ,且利培酮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之一年前随访又有新的提高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出院时服用药物剂量和种类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较强因素。结论 利培酮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远期疗效更突出  相似文献   
46.
悬浮阵列技术在研究与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悬浮阵列技术是一种以荧光编码微球为核心,集流式细胞、激光分析、高速数字信号处理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多指标并行分析技术平台,可一次同时准确定量检测100种不同的生物分子;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并行检测等特点;常用于免疫分析、核酸研究、酶学分析、受体、配体识别分析等研究.  相似文献   
47.
CT增强扫描在评价NSCLC血管生成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水平与CT增强程度的关系 ,从影像学角度评价肿瘤血管生成在肺癌诊断、治疗及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30例NSCLC病人进行动态螺旋CT扫描 (SCT) ,测量病灶增强幅度 ,并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VEGF。对病灶增强值、VEGF阳性表达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例肺癌病人CT增强值均数为 (36 .2 8± 6 .41 )HU ,VEGF阳性表达 2 1例 ,阴性表达 9例。VEGF在中晚期的阳性表达高于早期病人 (Ρ<0 .0 5) ,淋巴结转移组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 (Ρ <0 .0 5) ;癌灶增强值与VEGF阳性表达、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亦呈正相关。结论 NSCLC的CT增强程度能够反映肿瘤的血管生成 ,并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有助于肺癌的诊断、TNM分期 ,而且可以从肿瘤分子生物学行为方面补充目前肺癌分期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48.
沾染液体火箭推进剂时的个人洗消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回顾与分析国内外有关沾染液体火箭推进剂时个人洗消技术和方法的研究资料,提出有效的个人洗消技术和方法,以尽可能地避免染毒或减轻染毒伤员的伤害程度。资料来源与选择 结合我们已进行的有关研究和参加抢救的临床救治体会,并引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及著作。资料引用 论文28篇及3部专著。资料综合主要针对个人洗消技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对文献作者采用的方法和指标进行分析和综合。结论 迅速及时地进行有效的洗消,以尽早彻底清除沾染的毒物,是防治液体火箭推进剂中毒的首要措施,可以明显避免或减轻染毒伤员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49.
胸腰椎爆裂骨折椎管内骨片侵入倾向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98例中获得随访的39例的X线、CT和MRI(24例)影像学资料,分析胸腰椎爆裂骨折椎管内骨片侵入倾向及对策。将爆裂骨折侵入椎管分为四类八型,宜采用Harrington器械钢丝或椎弓根螺钉钢板轴向撑开系统,使骨折复位,椎管容积恢复,毋需行后路椎管减压。本组取得良好效果。仅对骨片游离型需要切开椎管直接摘除骨片。  相似文献   
50.
Penetration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cercaria into host ski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anterior part of Schistosoma japonicum cercaria is a specialized head organ which can slightly stretch out and retract. There are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large unicellular glands in cercarial body, consisting of one head gland, 2 pairs of pre- and 3 pairs of postacetabular glands. These glands differ in position, gross feature, histochemistry and functions. Both polysaccharase and protease activities are demonstrated in the secretions from these glands. Mode of cercarial penetration is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the penetration is effected by a combination of lytic secretions and mechanical movements. The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the process of cercarial penetration is presented. The dynamic distributions of schistosomula in skin at different time intervals after skin penetration in various mammalian hosts are shown. Some newly transformed schistosomula die while penetrating into the skin of 7 mammalian species and the mortality rate varies with the host species, and that can also be affected by the age of cercariae following emergence from the snail. Some physiological aspects between cercariae and newly transformed schistosomula are compared. In contrast to cercariae, schistosomula are saline-adapted and water-intolerant. They were modified histochemically and antigenical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