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945篇 |
免费 | 6726篇 |
国内免费 | 482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00篇 |
儿科学 | 621篇 |
妇产科学 | 600篇 |
基础医学 | 7479篇 |
口腔科学 | 1224篇 |
临床医学 | 8585篇 |
内科学 | 10013篇 |
皮肤病学 | 616篇 |
神经病学 | 3581篇 |
特种医学 | 226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52篇 |
外科学 | 6497篇 |
综合类 | 11329篇 |
现状与发展 | 19篇 |
一般理论 | 5篇 |
预防医学 | 4453篇 |
眼科学 | 1879篇 |
药学 | 6981篇 |
41篇 | |
中国医学 | 3506篇 |
肿瘤学 | 52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72篇 |
2023年 | 1182篇 |
2022年 | 2759篇 |
2021年 | 3474篇 |
2020年 | 2641篇 |
2019年 | 2287篇 |
2018年 | 2274篇 |
2017年 | 2112篇 |
2016年 | 1991篇 |
2015年 | 3027篇 |
2014年 | 3739篇 |
2013年 | 3194篇 |
2012年 | 4939篇 |
2011年 | 5328篇 |
2010年 | 3167篇 |
2009年 | 2445篇 |
2008年 | 3375篇 |
2007年 | 3243篇 |
2006年 | 3203篇 |
2005年 | 3130篇 |
2004年 | 2047篇 |
2003年 | 1985篇 |
2002年 | 1643篇 |
2001年 | 1405篇 |
2000年 | 1444篇 |
1999年 | 1656篇 |
1998年 | 1011篇 |
1997年 | 975篇 |
1996年 | 704篇 |
1995年 | 651篇 |
1994年 | 648篇 |
1993年 | 399篇 |
1992年 | 569篇 |
1991年 | 432篇 |
1990年 | 393篇 |
1989年 | 327篇 |
1988年 | 317篇 |
1987年 | 256篇 |
1986年 | 218篇 |
1985年 | 181篇 |
1984年 | 98篇 |
1983年 | 60篇 |
1982年 | 45篇 |
1981年 | 41篇 |
1980年 | 19篇 |
1979年 | 42篇 |
1978年 | 15篇 |
1977年 | 14篇 |
1964年 | 7篇 |
1936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汉防己甲素滴眼液抑制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及植片细胞学改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0.5%汉防己甲素(Tet)滴眼液抑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及植片病理细胞学变化。方法 建立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模型,随机分2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0.5%Tet滴眼液组。术后比较各组植片排斥指数(RI)及植片排斥发生时间,并对植片内细胞进行分类并记数、分析。结果 术后各组RI及植片排斥时间,A组与B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炎性细胞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0.5%Tet滴眼液可有效抑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982.
使用飞秒激光刀制作角膜瓣行LASIK的像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飞秒激光刀与普通自动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眼球的像差变化.方法 将行LASIK的患者21例42眼分别使用飞秒激光刀(16眼)与普通自动角膜板层刀(26眼)制作角膜瓣后,在同一机型下行激光切削,术后10 d、1个月、3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像差进行分析.结果 角膜板层刀组高阶像差较术前增加,飞秒激光组高阶像差较术前减少,两组的高阶像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球差均较术前增加,而自动角膜板层刀组球差增加明显高于飞秒激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使用飞秒激光刀制作角膜瓣行LASIK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手术造成的像差增加,对提高LASIK术后的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3.
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初步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观察使用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degeneration,AMD)、病理性近视和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等3种主要的CNV相关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6例(109眼)经临床确诊的上述CNV患者进行PDT治疗,随访1~24(平均9.4)mo。采用最佳矫正视力、荧光素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等指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视功能、CNV病灶大小及渗漏情况、以及视网膜水肿变化等,评价PDT治疗CNV的疗效。结果:本组病例包括AMD42例(54眼),病理性近视17例(18眼),特发性CNV患者37例(37眼)。AMD、病理性近视和特发性CNV的平均治疗次数分别为1.2,1.5和1.2次;视力稳定和提高者各组分别为83.3%,83.3%和86.5%;CNV渗漏停止或减少者各组分别为90.7%,83.3%和89.2%:视网膜水肿减轻者各组分别为77.8%,88.9%和86.5%。除3例AMD患者出现眼部严重不良反应外,未发现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PDT可有效地改善或稳定AMD、病理性近视和特发性CNV患者的视功能,控制病变进展,近期随访结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84.
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干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手术后干眼症的发病情况。方法对37例(50只眼)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手术前3d、术后1周、1和3个月进行眼部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眼表情况、角膜和结膜荧光素染色、泪液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试验Ⅰ(STⅠ)、结膜印迹细胞学(IC)检查。使用眼表疾病指数调查表评价干眼症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应用25项改良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视觉功能问卷了解患者眼部情况、日常生活和视功能的总体情况。结果白内障患者经白内障手术获得了良好的视功能,但术后部分患者出现顽固性干眼症状。白内障术后患者可出现泪河线变窄,BUT变短、STⅠ减少,角结膜荧光素染色加重。此现象可在术后1周即可出现,术后1个月时达到最明显的状态,术后3个月时部分患者的症状可有一定程度恢复。IC检查显示:术后结膜杯状细胞的密度明显低于术前。结论白内障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干眼症状和体征,应及时给予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985.
人眼巩膜成纤维细胞中视黄酸受体的分布及其对巩膜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调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正常人眼巩膜成纤维细胞视黄酸受体亚型的表达,进一步研究视黄酸对人巩膜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调控作用,从而阐明其和近视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定点解剖及游走促进法分离培养人巩膜成纤维细胞,取3~5代生长良好的细胞,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培养的巩膜成纤维细胞视黄酸受体亚型的表达;在培养液中分别加入0.01、0.10、1.00、10.00和100.00nmol/L的视黄酸,6d后进行细胞计数。每株细胞重复3次,共用3株细胞,观察视黄酸对巩膜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调控作用。结果培养的巩膜成纤维细胞呈双极型或纺锤型,平均分裂时间为2~3d左右,细胞生长旺盛,近融合时细胞成规则排列的纺锤型。RT—PCR提示体外培养的人巩膜成纤维细胞表达所有的视黄酸受体亚型。视黄酸能明显抑制人巩膜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RA浓度≥0.10nmol/L时,与无RA的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所有的视黄酸受体亚型在人巩膜成纤维细胞上均有分布,视黄酸能明显抑制人巩膜成纤维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986.
川红花产地环境及品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红花是传统的活血化瘀中药材,本文从川红花道地产区简阳的产地生态环境、产区的种植历史、与其它品种质量的比较等多方面研究了川红花的品质特性。结果表明,简阳具有悠久的川红花种植历史,良好的种植技术和品牌效应,产地生态环境因子(大气、土壤、农田灌溉、水质)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川红花品种的有效成份黄色素和红色素含量高,其吸收度分别为0.614和0.844,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要求,并高于其它同生态条件种植的非地道性品种,其水溶性黄酮苷类的含量也高于其它品种;在不影响黄色素和黄酮苷类含量的条件下改进采收加工技术可大幅度提高红色素的含量,吸收度可达1.271,对红色素工业化提取极有利用价值;川红花药材的主要重金属和农药残留量均明显低于国家药材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实施川红花规范化栽培及按GAP要求建立生产基地后将进一步提高川红花的品质,增强川红花的国际市场竟争能力。 相似文献
987.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 1转化酶 (ACE)基因插入 /缺失多态性与Ⅱ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 (MI)及无并发症的Ⅱ型糖尿病 (DM2 )的相关情况 ,同时观察血清ACE水平与ACE基因多态性及疾病的关系。对 82例MI、86例DM2和 84例健康人 (对照组 )用PCR方法进行了ACE基因内含子 1 6插入 /缺失多态性的检测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血清ACE水平。结果MI组D等位基因频率 0 .52 ,DD基因型频率 0 .32 ,与对照组 ( 0 .36,0 .1 5)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DD基因型对MI的比数比为 3.0 1 ( 95%可信区间为 1 .2 8~ 7.0 4 ,P <0 .0 1 ) ;DM2组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各组中DD基因型个体血清ACE水平最高 ,II基因型最低 ,基因多态性与血清ACE水平呈相关性 (r=0 .65,P <0 .0 1 )。说明ACE基因缺失多态性参与中国人DM2合并MI的发病 ,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88.
目的:观察丹蒌片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炎症因子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并探讨丹蒌片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雄性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丹蒌片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其余各组高脂饲料喂养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除高脂饲料喂养外,丹蒌片组(0.5 g·kg-1·d-1)胃饲相应药物。连续给药9周后处死,测各组血脂、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含量;HE染色观察主动脉病理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中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及IL-6、TNF-α的浓度均显著升高(P<0.01),主动脉组织中PI3K、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丹蒌片组血脂及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PI3K、p-AKT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丹蒌片具有降低兔血脂、炎症因子,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989.
对偏倚与混杂的认识和定义虽然在不断深入和改变,但流行病学家们从未忽略控制偏倚和混杂的重要性。历史上,对于偏倚的定义已经包含三个主要意思:①观察者的偏见;②器械错误造成的偏差;③错误的研究设计造成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偏倚类型学对于定义在流行病学研究设计、实施和分析过程中存在的偏离真实值的情况有很大的帮助。随后,偏倚逐渐形成了更加正式和系统的定义。现代流行病学把偏倚归纳为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混杂可以看作是偏倚的一个特殊类型,在简明牛津英文词典中提到它是一个中世纪的拉丁文词:“con-fundere”,意思是混在一起,源自中世纪法语“confondre”。 相似文献
990.
目的 探讨系统性湿性疗法对Ⅱ~Ⅳ度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共收治压疮患者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60~80岁,平均(71±8.5)岁.创面类型:Ⅱ度压疮7例、Ⅲ度12例、Ⅳ度11例.按湿性疗法进行系统换药,观察各创面的肉芽生长和愈合情况.结果 湿性疗法换药后,创面肉芽生长良好,感染控制好,所有创面均在1~6周内愈合,随访3个月,未再复发.结论 湿性疗法是治疗深度压疮的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