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5篇
  免费   947篇
  国内免费   366篇
耳鼻咽喉   143篇
儿科学   94篇
妇产科学   104篇
基础医学   966篇
口腔科学   254篇
临床医学   1174篇
内科学   1223篇
皮肤病学   73篇
神经病学   405篇
特种医学   4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977篇
综合类   1716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572篇
眼科学   150篇
药学   995篇
  23篇
中国医学   638篇
肿瘤学   635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387篇
  2021年   560篇
  2020年   406篇
  2019年   314篇
  2018年   357篇
  2017年   358篇
  2016年   302篇
  2015年   454篇
  2014年   551篇
  2013年   495篇
  2012年   703篇
  2011年   687篇
  2010年   446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428篇
  2007年   471篇
  2006年   427篇
  2005年   394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260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80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2篇
  1974年   10篇
  1973年   9篇
  1972年   8篇
  1968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One of the hallmark characteristics of chronic diabetic wounds is the presence of biofilm‐forming bacteria. Bacteria encapsulated in a biofilm may coexist as a polymicrobial community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a phenomenon termed quorum sensing (QS). Here, we describe the QS circuits of bacterial species commonly found in chronic diabetic wounds. QS relies on diffusion of signaling molecules and the local concentration changes of these molecules that bacteria experience in wounds. These biochemical signaling pathways play a role not only in biofilm formation and virulence but also in wound healing. They are, therefore,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distinctive nature of these infections. While several in vivo and in vitro models exist to study QS in wounds, there has been limited progress in understanding the interplay between QS molecules and host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wound healing. Lastly, we examine the potential of targeting QS for both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purposes.  相似文献   
102.
内蒙古面临着多种类型疫源地鼠疫流行和复燃的风险。蒙古旱獭疫源地虽然暂未在国内发现动物间鼠疫流行,但过去检出过阳性血清,同时蒙古旱獭种群数量持续增加且分布范围不断扩大,毗邻的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的蒙古旱獭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持续流行;达乌尔黄鼠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时隐时现;长爪沙鼠疫源地动物间鼠疫流行猛烈,并频频波及人间。由于蒙古旱獭和达乌尔黄鼠鼠疫耶尔森菌菌株毒力明显高于长爪沙鼠鼠疫耶尔森菌菌株,且在历史上曾给当地带来深重灾难,因此内蒙古自治区鼠疫防控重点应在常规鼠疫监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蒙古旱獭和达乌尔黄鼠疫源地流行动态的监测,警惕该两个疫源地复燃并波及人间。  相似文献   
103.
出生队列是研究生命早期暴露对健康结局影响的重要工具, 但目前缺乏有力支撑孕前暴露特别是父系暴露对生殖健康和妊娠结局影响研究的大型队列平台。重庆市孕前生殖健康与出生结局队列研究是起始于孕前阶段, 同等关注男女双方的环境、心理、行为等暴露因素对生殖健康和不良妊娠结局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项目于2019年正式启动, 计划招募有生育意愿的育龄夫妇20 800人。通过随访, 调查志愿者2年内是否自然受孕。对进入妊娠期的女性志愿者, 在孕早、中、晚期进一步随访, 并对分娩的子代随访至2岁, 监测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缺陷、神经功能发育障碍等结局发生情况。各阶段分别采集相应的数据信息和生物样本, 包括精液、外周血、尿液、胎盘、脐带、脐带血、口腔拭子等。截至2022年1月, 已纳入志愿者8 698人, 分布于重庆市所有38个区/县。本队列建设目标是成为涵盖父母双方的前瞻性大样本孕前出生队列, 将以独特的设计和更加全面的视角阐明全生育周期特别是孕前期暴露因素对生殖健康和不良出生结局的影响及机制。  相似文献   
104.
In this work, a novel and simple phase-field-based lattice Boltzmann (LB) method is proposed for the axisymmetric two-phase electro-hydrodynamic flows. The present LB method is composed of three LB models, which are used to solve the axisymmetric Allen-Cahn equation for the phase field, the axisymmetric Poisson equation for the electric potential, and the axisymmetric Navier-Stokes equations for the flow field.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LB models for the axisymmetric Poisson equation, which can be viewed as the solvers to the convection-diffusion equation, the present model is a genuine solver to the axisymmetric Poisson equation. To test the capacity of the LB method, the deformation of a single leaky or perfect dielectric drop under a uniform electric field is considered, and the effects of electric strength, conductivity ratio, and permittivity ratio a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It is found that the present numerical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some available theoretical, numerical and/or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初步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易感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本院就诊的32例TNBC患者,均经临床手术病理确诊。采集患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与乳腺肿瘤相关的易感基因变异。结果:32例TNBC患者中14例检测到BRCA1/2罕见变异,明确致病性或可疑致病变异6例,突变携带频率为18.8%。其中BRCA1:c.5468-1_5474del和c.4749_4750del是较常见的突变;BRCA2:c.6027A>C为新的变异;BRCA2:c.3794G>T、c.7901T>A,BRCA1:c.4616T>C首次在中国人群中发现。除了BRCA1/2变异外,还检测到83个乳腺肿瘤易感基因变异,每个患者携带2.6个变异。2个以上患者携带的乳腺癌易感基因包括ALK、APC、CDH1、PTCH2、RB1CC1、RAD51D、RAD54L、TSC1等。结论:BRCA1/2是TNBC患者最重要的易感基因,其他与DNA损伤修复相关的基因突变可能与TNBC患者的表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6.
以轻质烷烃异构化中试放大用的丝光沸石催化剂为研究对象,运用“原位”红外反应技术和催化剂活性评价手段,并结合反应动力学参数计算,探讨了正已烷异构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可用五配位反应中间物种机理解释正碳离子的生成。用双分子六元环反应中间物机理能较好地解释正已烷在氢型丝光沸石(HM)上的异构化过程。对正已烷在Pd/HM上的反应过程也可用正碳离子机理结合双分子六元环中间物机理解释。  相似文献   
107.
中老年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中老年人群中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对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例,2型糖尿病55例,正常对照组15例,分别测定入选对象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值(WHR)、血压、空腹瘦素、空腹和餐后2h血糖和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血清瘦素水平与性别、BMI、WHR、空腹和餐后2h胰岛素和胰岛素敏感指数呈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08.
孕妇要求的不合理剖宫产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 分析孕妇要求剖宫产的原因。方法 通过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393例不合理剖宫产孕妇的“剖宫产指征”,其中孕妇要求作剖宫产者226例,根据第一例要求剖宫产孕妇的妊娠及分娩情况选择配对的阴道分娩孕妇,对两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寻找孕妇要求剖宫产原因。结果 孕妇对分免的认识、对分免疼痛的恐惧、分娩的信心以及入院后医生交代病情对孕妇的影响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孕妇  相似文献   
109.
胸导管结扎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寻找减少或消除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 45例 (A组 )食管癌患者 ,在食管癌切除加胃 食管残端吻合时 ,一期行预防性低位胸导管结扎术 (第 8胸椎水平以下 ) ;另 92例 (B组 )作对照组 ,仅做食管癌切除加胃 -食管残端吻合术。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乳糜胸发生率 (A :1/ 45 ;B :9/ 92 ,P =0 0 3)、术后 48h胸腔引流量〔第 1个 2 4h :A :(2 5 4 33± 45 15 )ml,B :(4 93 6 1± 76 6 7)ml;第 2个 2 4h :A :(141 11± 2 5 5 3)ml,B :(32 3 39± 5 8 17)ml;P <0 0 5 )〕、3天内拨管率 (A :94 78% ;B :6 2 2 1% ,P =0 0 0 1)、并发症 (A :3/ 45 ,B :0 / 92 ,P =0 0 34)以及随访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A :0 / 45 ,B :9/ 92 ,P =0 0 3)等方面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中行预防性低位胸导管结扎术可明显减少甚至消除食管癌患者术后乳糜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0.
肾癌组织中GST-π和p53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探讨胎盘型谷胱甘肽S -转移酶 (GST -π)和 p5 3蛋白在肾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和相关性。方法 :应用LSAB免疫组化法对 43例肾癌GST -π和 p5 3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肾癌中GST -π和p5 3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 6 0 .47%和 32 .5 6 %。GST -π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明显相关 ,高中分化肾癌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者(P <0 .0 5 )。GST -π与p5 3蛋白表达呈明显正相关 (r =0 .375 ,P <0 .0 5 ) ,p5 3蛋白阳性者中GST -π阳性率高于p5 3蛋白阴性者。结论 :GST -π异常表达可能与肾癌的发生、发展及其化疗耐药性有关。检测GST -π表达对预测肾癌多药耐药、化疗疗效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