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05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113篇
内科学   12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采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阿霉素诱导兔心肌病模型,并与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比较其评估优势。方法:实验于2005-06/2006-08在大连医科大学完成。①实验分组及处理:取纯种新西兰白兔22只,雌雄不限,随机分成阿霉素组12只,给予阿霉素每次2mg/kg,以1g/L耳缘静脉注射,每周1次,注射8周;对照组10只每周注射2mL/kg生理盐水,共8周。②实验评估:每周应用HPSonos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Agilent公司生产)对两组兔心脏进行左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内径明、室间隔厚度、E峰、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等常规超声参数测量,使用GEVivid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GE公司生产)进行收缩期和舒张期峰值速度、收缩期加速度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参数测定。结果:22只兔进入统计。①对照组1~12周各参数与阿霉素组基础状态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②第4周阿霉素组二尖瓣环运动的平均收缩期和舒张期峰值速度、收缩期加速度较基础状态明显减低(P均<0.05)。③第7周阿霉素组二尖瓣环运动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峰值速度、收缩期加速度较基础状态明显减低(P<0.01),E峰较基础状态明显减低(P<0.05)。④第8周阿霉素组二尖瓣环运动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峰值速度、收缩期加速度较基础状态明显减低(P<0.01),E峰较基础状态明显减低(P<0.01),左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增大(P<0.05)。⑤第12周阿霉素组二尖瓣环运动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峰值速度、收缩期加速度较基础状态明显减低(P<0.01),左室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增大(P<0.01),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明显变薄(P<0.05),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和E峰明显减低(P<0.01)。结论: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参数可有效评价阿霉素诱导心肌病模型兔心肌的病理变化,较常规超声参数更敏感。  相似文献   
62.
目的:对比野生型小鼠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Ⅱ型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2,fgfr2)基因S252W突变型小鼠颅底软骨的生长发育情况,探讨fgfr2功能持续增强对小鼠颅底软骨发育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04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创伤中心实验室,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①fgfr2 小鼠和C57BL/6J小鼠交配后取F1代,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进行fgfr2突变型小鼠基因型的鉴定,得到野生型和fgfr2受体功能获得型点突变型两组小鼠。②标本取材及处理:分别在两组实验动物中,取胚胎期16d(E16)、胚胎期17d(E17)、新生2d(P2)、新生8d(P8)的小鼠的颅底作为标本。一部分体积分数为0.75的乙醇溶液固定。另一部分标本行40g/L多聚甲醛固定,150g/L乙二胺四乙酸溶液脱钙,常规石蜡包埋、切片。③阿尔辛-茜素红骨架染色显示颅底整体骨骼的发育情况。软骨组织染为蓝色,骨组织染为红色。④脱钙骨切片后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未脱钙骨切片后进行Calcein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钙化组织的情况。⑤使用地高辛RNA标记试剂盒按照产品说明制备Col 10(Collagen 10)地高辛标记的互补RNA探针,对颅底软骨联结进行检测软骨分化标志基因表达情况的原位杂交。⑥组织切片染色结果使用SPOT Advanced软件进行数码拍摄。结果:①实验小鼠颅底发育的大体情况:fgfr2受体功能获得型点突变小鼠从胚胎后期开始就表现出短颅现象。②阿尔辛蓝-茜素红骨架染色、Calcein染色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fgfr2受体功能获得型点突变小鼠出生后颅底软骨联结没有出现提前融合的现象,但是颅底软骨生长发育差,软骨细胞增生区、肥大区缩短。突变小鼠的颅底软骨发育障碍导致颅底骨组织的生长发育也出现障碍。③原位杂交:Col10在野生型和突变型小鼠颅底软骨的表达部位未见明显差异,但是这个软骨细胞分化标志基因的表达强度降低。结论:fgfr2 S252W点突变能够引起小鼠颅底软骨联结处的软骨细胞发育异常,导致颅底骨骼发育畸形。fgfr2可能具有调控软骨细胞系发育的功能,从而可能在骨骼发育、骨折修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由于造血干/祖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子代细胞增殖失控等导致的恶性血液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2参与这一发生发展过程,检测不同时期其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静脉血中的水平,有利于认知与血管新生及体液免疫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005-06/2006-04在吉林市中心医院住院的急性白血病患者25例,均经FAB分型或免疫学分型确诊,患者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患者分为:①初诊未治组10例。②复发组5例。③完全缓解组10例。并设9名健康查体者为正常对照。应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受试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2的水平,在评定白细胞介素12水平时,将初诊未治组与复发组合并为初诊复发组:①两组的发病机制相似。②两组病例数较少,单独观察没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5例患者和9名健康对照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初诊未治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高于完全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P均<0.05)。②正常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2水平与初诊复发组、完全缓解组之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③正常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与白细胞介素12之间存在负相关(r=-0.9644P<0.05)。④初诊复发组、完全缓解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2含量之间均无相关性(r=-0.0883,-0.3593,P均>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2含量与临床病情变化有关,可以作为诊断和预测急性白血病发生和复发的指标。  相似文献   
64.
目的: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脑卒中后及康复过程中,在相应脑内运动功能区激活的变化情况,探讨不同运动模式下皮质功能再塑的表现。方法:选取2003-02/10大庆油田总医院康复科住院的皮质下脑梗死患者8例,在发病后1周始进行连续两个月的康复。在康复前、康复1,2个月时运用Brunnstrom分级、Caroll上肢功能量表(0 ̄100分,评分越高功能越好)对其手功能进行评价,并采用GEMR/iHiSpeed1.5超导磁共振扫描机进行磁共振成像功能激发检查。患者用病手执行简单运动(快速连续的拇指与其他各指的对指动作)、随意运动(用病手摸不同形状的木块),获得脑功能激发图像,观察脑内相关功能区的激活情况。结果:8例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康复后所有患者Brunnstrom分级和Caroll上肢功能评分均较康复前有明显改善。②病手简单运动时脑内相关功能区的激活情况:8例受试者7例在损伤后早期手指不能对指,所以没有激活;M1,SMA,PMA脑区和小脑呈现单侧激活-双侧激活-单侧激活的变化过程;随着运动功能恢复,脑内激活数目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几乎接近正常人脑功能表现。③病手随意运动时脑内相关功能区的激活情况:实验中发现引起的运动相关功能区的激发情况变化多样,规律性较差,但其中5例受试者表现出损伤后激发数目明显减少,许多对运动起决定性支配作用的功能区亦不激活;随着运动功能恢复,激发区数目呈上升趋势,同损伤后简单运动的激活表现。结论:①脑卒中后病手经过康复治疗简单运动恢复较好,康复治疗2个月后脑内运动功能相关区域激活的规律已同正常人。②脑卒中后病手随意运动恢复较困难,康复治疗后不如简单运动恢复好,脑内相关运动功能区激活无明显的规律性。随着运动功能的恢复,脑内相应的运动功能区激活增多。  相似文献   
65.
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背景:以往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主要采用血清学和细胞学方法,随着PCR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已建立从基因水平上进行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技术。目的:介绍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方法,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7—07/2007—07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HLA technolog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1997—07/2007—07相关文章,检索词为“人类白细胞抗原”,并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42篇,选择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技术有关的文献55篇。将初步筛选的文章进一步查找全文,排除综述和重复文献,内容相似的选择发表在权威杂志或近3年发表的文献,最后共纳入30篇进行综述。文献评价:文献对不同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方法进行汇总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30篇文献中,6篇为中文文献,24篇为英文文献。资料综合:传统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方法主要是血清学和细胞学方法,分型准确性较差。随着PCR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分型方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序列特异性引物、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直接测序、基因芯片等各具特点的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技术不断出现,使人类白细胞抗原的分型更加准确、精细、简便、实用,为临床推广应用打下了基础。结论:各种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分型方法各有优势,不能相互替代,这也是由人类自细胞抗原系统的高度多态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根据不同的用途可选择相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骨组织的损伤有修复作用,许多体内外实验均表明外源性植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明显促进骨形成过程。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移对成骨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1/07在解放军广州军区总医院医学实验科完成。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体质量1.5~2.5kg,采用聚乙烯亚胺(jetPEITM)介导真核分泌表达载体pcDNA3.1-bFGF及非分泌表达载体pEGFP-C3-bFGF转染原代培养的成骨细胞,消化收集转染成骨细胞以及未经转染的成骨细胞,利用血细胞计数器进行细胞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同时测定DNA浓度、碱性磷酸酶及骨钙素含量的变化。结果:①未转染的细胞在第8天进入稳定期,而经转染的细胞在第10天才进入稳定期。未转染细胞最终达到的细胞数量为(1.70±0.02)×109L-1,而经转染的细胞数量为(2.10±0.03)×109L-1,差异显著(P<0.05)。②经pcDNA3.1-bFGF转染的成骨细胞的DNA量最高,约为(255±20)mg/L,而经pEGFP-C3-bFGF转染的成骨细胞的总DNA量约为(225±20)mg/L,未经转染的成骨细胞的总DNA量为(100±10)mg/L。③pcDNA3.1-bFGF转染的成骨细胞培养至第9天后,碱性磷酸酶分泌量为(8.0±0.22)IU/mL;而未转染的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分泌量为(13.12±0.18)IU/mL。经pEGFP-C3-bFGF转染的成骨细胞所分泌的碱性磷酸酶与未经转染的细胞的分泌量相当,约为(12.56±0.24)IU/mL。④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骨钙素分泌量的变化趋势与碱性磷酸酶相同,但重组质粒转染成骨细胞与未转染细胞最终分泌的骨钙素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经pcDNA3.1-bFGF及pEGFP-C3-bFGF重组质粒转染后,成骨细胞的生长特性有一定的变化,与添加外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基本相同。②pcDNA3.1-bFGF转染的细胞分泌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增殖,降低碱性磷酸酶的表达,而pEGFP-C3-bFGF转染的细胞不能分泌表达蛋白,难以发挥其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67.
目前薄膜场致电子发射平板显示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其制备的器件场发射性能也越来越接近实用的程度。但有关其发射点密度达到何值时,即可达到最基本可以应用的程度至今也没有一个可以直接参考的实用标准。因此提出一个这样的客观标准对于场发射显示器今后的应用来讲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作者结合自身10多年从事碳基薄膜场致电子发射研究的经历和相应的光学理论,提出一个场电子发射器件中实际电子发射点密度可达到实用程度的标准。当薄膜场电子发射点密度在场发射器件全部发射区域内都超过106sites/cm2时,肉眼将无法在屏幕上分辨出各个发射点,此时电子发射点已连成肉眼无法分辨出的面,也就是说这时单纯从场发射均匀性上来讲,场发射器件已达到可以应用的程度。  相似文献   
68.

Purpose

The journey from diagnosis through treatment to survivorship can be challenging for colorectal cancer (CRC) survivors with permanent ostomies. Memories of both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health-care interactions can persist years after the initi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scribe the health-care experiences of long-term (>5 years) CRC survivors with ostomies.

Methods

Thirty-three CRC survivors with ostomies who were members of Kaiser Permanente, an integrated care organization, in Oregon, southwestern Washington and northern California participated in eight focus groups. Discussions from the focus groups were recorded, transcribed, and analyzed for potential categories and themes.

Results

Health-care-related themes described CRC survivors’ experiences with diagnosis, treatment decision-making, initial experiences with ostomy, and survivorship. Participants discussed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health-care-related experiences, including the need for continued access to trained nurses for ostomy self-care, access to peer support, and resources related to managing persistent, debilitating symptoms.

Conclusions

Long-term CRC survivors with ostomies have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health-care experiences, regardless of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HRQOL) and gender. Long-term support mechanisms and quality survivorship care that CRC survivors with ostomies can access are needed to promote positive adjustments and improved HRQOL.

Structured abstract

The current literature in CRC survivorship suggests that HRQOL concerns can persist years after treatment completion. The coordination of care to manage persistent late- and long-term effects are still lacking for CRC survivors living with an ostomy. Findings from this qualitative analysis will aid in the development of support strategies that foster more positive adjustments for CRC survivors living with an ostomy and support their ongoing ostomy-related needs.  相似文献   
69.
新复合纤维蛋白胶可注射性磷酸钙人工骨的理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纤维蛋白胶复合β-磷酸三钙/磷酸二氢钙复合人工骨材料的物理学性能,评价纤维蛋白胶对β-磷酸三钙/磷酸二氢钙骨水泥性能的影响,以及其作为注射型复合人工骨用于修复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实验于2006-12/2007-06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和华南理工大学生物材料实验室完成。①材料:β-磷酸三钙由上海瑞邦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磷酸二氢钙为东泰化工赠,纤维蛋白胶购自广州倍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②复合材料制备:将β-磷酸三钙/磷酸二氢钙骨水泥按3∶1的比例充分混合后,与纤维蛋白胶按凝固后的体积2∶1体积比混合,制成复合人工骨材料。③观察指标:测定复合材料的凝固时间,抗压强度,抗稀散性能,并用扫描电镜观察其煅烧前后的显微结构特征,以未加纤维蛋白胶的磷酸钙水泥为对照(CPC组)。结果:复合人工骨材料的平均初凝时间长于CPC组(P<0.004),终凝时间在初凝时间后2~4 min;复合材料的抗压强度为(14.72±1.81)MPa。复合材料较CPC组有良好的抗稀散性能,扫描电镜发现,纤维蛋白胶贯穿于磷酸钙水泥晶体间,并将磷酸钙水泥晶体紧密连接。煅烧后复合材料的孔径有增大,空隙率为57.28%,并且微孔之间有空隙互相贯通。结论:该骨水泥复合材料凝固时间符合临床操作的需要;抗压强度达到松质骨强度的要求;煅烧后磷酸钙水泥的空隙率明显提高,有利于材料的降解。  相似文献   
70.
BACKGROUND: Amo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medical conditions, unrelated conditions are often undertreated.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quality of diabetes care delivered to diabetic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cancer in a large regional integrated delivery system. DESIGN: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using propensity score methods to control for baseline differences between diabetic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a history of cancer. SUBJECTS: A total of 5773 Kaiser Northern California members with diabetes and previous cancer and 23,092 members with diabetes and no previous cancer. MEASURES:: Nine measures of diabetes technical quality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2003. RESULTS:: Relative to diabetic patients without cancer, those with cancer had higher adjusted rates of HbA1c testing (66.3% vs. 64.4%; P = 0.02), HbA1c control (73.4% vs. 70.9%; P < 0.001), and urine microalbumin testing (59.1% vs. 55.2%; P < 0.001) but lower rates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 cholesterol control (40.7% vs. 42.2%; P = 0.02) and statin use if LDL >100 mg/dL (76.7% vs. 80.6%; P < 0.001). The groups had similar rates of LDL cholesterol testing, dilated retinal examinations,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 inhibitor use for hypertension (all P >/= 0.20). CONCLUSIONS: Despite the potential for cancer-related services to compete with delivery of diabetes care, diabetic patients with cancer received care of generally similar quality relative to diabetic patients without cancer in this integrated delivery system. Nevertheless, the quality of diabetes care delivered to all patients could be improved, particularly the control of LDL cholesterol and blood pressure. Combining data from electronic disease registries has the potential for monitoring quality of care delivered to patients with more than 1 major medical illn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