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60篇
  免费   2458篇
  国内免费   1632篇
耳鼻咽喉   126篇
儿科学   515篇
妇产科学   249篇
基础医学   1757篇
口腔科学   419篇
临床医学   3430篇
内科学   1965篇
皮肤病学   465篇
神经病学   463篇
特种医学   819篇
外科学   1566篇
综合类   6863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3680篇
眼科学   358篇
药学   3099篇
  24篇
中国医学   2571篇
肿瘤学   1177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257篇
  2022年   759篇
  2021年   824篇
  2020年   811篇
  2019年   399篇
  2018年   460篇
  2017年   681篇
  2016年   503篇
  2015年   1070篇
  2014年   1317篇
  2013年   1772篇
  2012年   2656篇
  2011年   2900篇
  2010年   2506篇
  2009年   2210篇
  2008年   2316篇
  2007年   1999篇
  2006年   1818篇
  2005年   1292篇
  2004年   856篇
  2003年   635篇
  2002年   421篇
  2001年   388篇
  2000年   308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8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OBJECTIVE: To prepare and identify monoclonal antibodies (mAbs) against Penicillium marneffei. METHODS: Recombinant mannoprotein1 (MP1) of Penicillium marneffei was used to immunize BALB/c mice, and anti-MP1 mAbs were obtained by means of hybridoma.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bs were subsequently performed with indirect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and Western blotting, respectively. RESULTS: Four hybridomas producing antibodies against Penicillium marneffei were obtained, and the IgG isotypes of the 4 mAbs were identified as IgG1 with affinity constants (K) of 8.2x10(-9), 4.7x10(-9), 6.5x10(-9) and 2.7x10(-9), respectively. Western blotting demonstrated specific recognition of Aspergillus fumigatus MP1 by the obtained mAbs. CONCLUSION: The 4 hybridomas producing anti-MP1 mAbs with high specificity and affinity can be of significant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Penicilliosis marneffei infections.  相似文献   
102.
健身宝对衰老模型小鼠血清SOD和MDA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健身宝补脾益肾、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60只小鼠随机分为 6组 ,除正常对照组外均每日注射对D -半乳糖造成衰老模型 ,同时给予不同剂量的健身宝和金匮肾气丸。 6周后检测小鼠血清中SOD活性、MDA含量。结果 衰老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小鼠血清中SOD活性显著降低 ,MDA含量显著升高 (P <0 .0 1 ) ;而健身宝大、中剂量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 ,小鼠血清中SOD活性显著升高 ,MDA含量显著降低 ,与衰老模型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健身宝明显提升D -半乳糖拟衰小鼠血清中SOD活性 ,降低MDA含量 ,可从调节自由基代谢和提高抗氧化能力方面发挥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PCR-SSCP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与耐药性的关系以及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oly merase chain reaction-single strand cinfomlation polymorphism,PCR-SSCP)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PCR-SSCP方法检测5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katG,rpoB,rpsL基因突变并与常规药敏试验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常规药敏试验检测,5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共有41株耐药,其中,耐异烟肼(INH)为35株,高耐药株27株;耐利福平(RFP)为31株,高耐药株24株;耐链霉素(SM)有31株,高耐药株26株。同时耐3种药物的有21株(51.2%),耐2种药物的14株(34.1%),单耐药株6株(14.6%).PCR-SSCP方法对58株临床分离株katG,rpoB,rpsL基因突变的检测率为40%(23/58),45%(26/58),38%(22/58),其中检出3个基因同时突变的有13株(32%),2种基因突变的12株(29%),1种基因突变的有10株(23.8%).常规药敏试验与PCR-SSCP法检出结核分枝杆菌同时耐3种药物的符合率为61.9%(13/21),检出耐2种药物的符合率为85.70k,(12/14),检出耐1种药物的符合率为50%(3/6).高耐药株中突变率为80.5%(62/77),低耐药株中突变率为60%(12/20).结论:PCR-SS-CP方法对耐2种以上药物的结核杆菌检出率较高,且耐药基因突变率随着耐药浓度增高而增高。将PCR-SSCP法与药敏试验联合应用可互相弥补,已成为临床指导用药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分离、培养和鉴定正常人肾小球系膜细胞。方法筛网滤过分离正常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利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间接标记单克隆抗体:抗Ⅷ因子相关抗原抗体、抗结蛋白抗体、抗角蛋白抗体、抗细胞角蛋白抗体、抗Ⅳ型胶原抗体、抗纤维连接蛋白抗体、抗层粘连蛋白抗体对系膜细胞特有的中间微丝进行鉴定。并采用同期培养的同一来源的肾小球内皮细胞作对照。结果抗Ⅷ因子相关抗原、抗角蛋白和抗细胞角蛋白抗体表达均为阴性,而抗结蛋白抗体、抗Ⅳ型胶原抗体、抗纤维连接蛋白抗体、抗层粘连蛋白抗体为阳性,说明培养的细胞为系膜细胞。结论该种方法分离培养的细胞经过免疫荧光染色鉴定为肾小球系膜细胞。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人毛乳头细胞条件培养液治疗斑秃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用人毛乳头细胞条件培养液治疗100例斑秃患者,并分别选择其中53例和30例作去炎松组和空白组自身对照。结果:人毛乳头细胞条件培养液组、去炎松组和空白组治愈率分别为75%、51%、10%,有效率分别为97%、72%、30%,人毛乳头细胞条件培养液组其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去炎松组和空白组(P〈0.05)。结论:人毛乳头细胞条件培养液对斑秃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经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失败后采用晚期全髋关节置换术(LTHA)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共16例16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26~71岁(平均45岁)。首次骨折治疗:非手术6例(非手术组),切开复位内固定10例(手术组)。LTHA术前诊断:创伤性关节炎(PA)6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NFH)5例,PA合并股骨头脱位5例。伤后至LTHA的时间为4个月~20年。假体选择与固定:采用陶瓷-陶瓷假体9例(陶瓷组),金属-聚乙烯臼假体7例(金属-聚乙烯组)。全部假体均采用生物学固定。结果无感染、脱位以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X线片示臼杯覆盖固定以及股骨柄假体初始固定均优良。随访2~10年(平均6年)后,优12例,良2例,尚可2例(因原合并坐骨神经伤未恢复),至今无1例假体翻修或需要翻修治疗。结论①LTHA是髋臼骨折经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失败后的有效治疗方法;②髋臼骨折经手术治疗失败后的LTHA,由于广泛瘢痕、异位骨化、以及内固定阻挡等原因,手术难度显著大于经非手术治疗失败者;③采用非骨水泥固定以及采用界面耐磨损材料假体是改善LTHA远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7.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术中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术中护理干预的疗效及护理。方法:5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n=21),干预组(n=33),对照组给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与认知、心理、行为干预。观察两组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的静脉输液通畅,高压灌注线管理良好,恐惧,意识体征变化,尿潴留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术中实行护理干预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在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84例胸椎管狭窄症患者均行椎板切除减压术,并将其分为2组,A组,围手术期应用大剂量MP组,36例,术中进椎管前静脉给予MP 30mg/kg,15min滴完;术后静脉应用MP(80mg/d)3d。B组,围手术期应用氟美松治疗组,48例,术后静脉应用氟美松(10mg/d)3d。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变化情况(JOA评分17分法),并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结果:术前JOA评分A组为8.58±2.62分,B组为9.12±2.81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周时A组为13.65±2.16分,B组为11.12±2.36分;术后3个月时A组为14.11±2.21分,B组为12.62±2.35分,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有9例患者术后即刻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加重,而A组未出现类似病例。结论:围手术期应用大剂量MP对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脊髓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9.
以孢子为外植体对铁线蕨进行组织培养.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孢子萌发和孢子体进行诱导.孢子初代培养阶段,无机盐含量较低的基本培养基适于孢子萌发.孢子体萌发阶段最适培养基组合是:1/2MS培养基 3.0 mg/LGA 0.3 g/dL活性炭 30 g/L蔗糖 0.65 g/dL琼脂,pH 5.8~6.0;原叶体增殖阶段,最佳培养基组合为:1/3Ms培养基 NAA2.0 mg/L 30 g/L蔗糖 0.65 g/dL琼脂,pH 5.8~6.0;孢子体的诱导采用不完全组织培养,其培养基组合为珍珠岩:蛭石:草炭土(1:1:1)混合的基质.  相似文献   
110.
胰岛素和睾酮对Ishikawa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INS)和睾酮(T)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表达的调节机制。方法体外培养Ishikawa细胞,予不同浓度INS(90、60、30、3、0.3 U/L)或T(10-3、10-4、10-5、10-6、10-7mmol/ml)刺激Ishikawa细胞48 h,MTT法检测INS、T对Ishikawa细胞生长的作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GLUT4蛋白在Ishikawa细胞定位表达;分别以30 U/L INS和10-5mmol/ml T刺激Ishikawa细胞24和48 h,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INS和T对Ishikawa细胞GLUT4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1)不同浓度的INS均可促进Ishikawa细胞的生长,随着INS浓度的增加,INS促进Ishikawa细胞生长作用越强,INS浓度自0.3~30 U/L时,Ishikawa细胞生长依次加强,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INS浓度达60、90 U/L时,细胞生长状况与INS浓度为30 U/L相似。不同浓度的T均可抑制Ishikawa细胞的生长,随着T浓度的增加,T抑制Ishikawa细胞生长作用越明显。T浓度自10-7、10-6、10-5mmol/ml,Ishikawa细胞生长依次减弱,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T浓度达10-4、10-3mmol/ml时,细胞生长抑制状况与T浓度10-5mg/ml相似。(2)GLUT4蛋白,定位表达于Ishikawa细胞的细胞浆内。(3)Ishikawa细胞中GLUT4 mRNA表达,在INS组和T组均较对照组减弱(P<0.01,P<0.05),INS组比T组减弱更明显(P<0.05),且INS和T作用24和48 h GLUT4 mRNA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浓度INS和T均可影响Ishikawa细胞生长,并降低GLUT4 mRNA的表达,推测PCOS高胰岛素、高雄激素血症的病理生理特性有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的代谢过程,与子宫内膜的病变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