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9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154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32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360篇
内科学   252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79篇
特种医学   115篇
外科学   255篇
综合类   778篇
预防医学   406篇
眼科学   17篇
药学   454篇
中国医学   267篇
肿瘤学   10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81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45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研究喷砂和微弧氧化两种金属表面处理方式及树脂粘结剂对钛合金与硬质复合树脂粘结强度和耐久性的影响。方法:应用CAD/CAM技术切削出80个底面直径10 mm、高8 mm的圆柱形钛合金试件。根据表面处理方式分为两组:喷砂组(sandblasting,SB)试件表面进行Al2O3 颗粒喷砂,微弧氧化组(microarc-oxidation,MAO)试件表面处理后形成疏松多孔的陶瓷膜结构。每组内根据是否应用树脂粘结剂分为SB-resin luting-N组(不使用)、SB-resin luting-Y组(使用)、MAO-resin luting-N组(不使用)、MAO-resin luting-Y组(使用)4个亚组。试件与Cemerage硬质复合树脂粘结固化,每组的各一半测试冷热循环0次和5 000次后的粘结强度,对比分析测试结果。扫描电镜观察粘结强度试验前后钛合金试件表面形貌。结果:喷砂联合树脂粘结剂组冷热循环0次后,钛合金与硬质复合树脂的粘结强度最高(16.2±1.8) MPa;微弧氧化未联合树脂粘结剂组冷热循环5 000次后,两者的粘结强度最低(8.9±1.5) MPa,喷砂和微弧氧化未联合树脂粘结剂组冷热循环5 000次后粘结强度分别为(10.7±2.2) MPa和(8.9±1.5) MPa,相比循环0次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和P=0.001);喷砂和微弧氧化处理联合树脂粘结剂5 000次冷热循环后粘结强度分别为(15.5±2.1) MPa和(11.7±1.3) MPa,相比循环0次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和P=0.234)。结论:喷砂和微弧氧化两种表面处理方式联合树脂粘结剂均可提高钛合金与硬质复合树脂的粘结强度和耐久性,以喷砂组提高更为显著;目前受微弧氧化技术参数的限制,喷砂效果优于微弧氧化。  相似文献   
42.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long-term efficacy of modified loop choledochojejunostomy (MLC).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259 patients who had underwent choledochojejunostomy in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00 to December 2006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Of all the patients, 130 underwent MLC (MLC group) and 129 underwent Roux-en-Y choledochojejunostemy (RYC, RYC group). The changes in incidence of cholangitis and liver function between the 2 groups were compared. All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t test, chi-square test or Fisher exact probability. Results The levels of alaninetransa-minase and alkaline phosphomonoesterase were (63±42) U/L and (147±147) U/L in MLC group, and (84±52)U/L and (256±201)U/L in RYC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groups (t=1.634, 1.655, P>0.05). The level of 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 in MLC group was (116±91)U/L, which was signifieandy lower than (169±96)U/L in RYC group (t=2.461, P<0.05). Three patients (2.3%) in MLC group and 9 (7.0%) in RYC group suffered from acute cholangitis after operation, with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between the 2 groups (P>0.05). Of the 12 patients with acute cholangids, 1 in MLC group and 7 in RYC group were hospitalized,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The incidence of acute cholangitis in patients who underwent MLC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RYC. However, the procedure of MLC is simpler than RYC, and patients have milder symptom and lesser frequency of reflux cholangitis onset after MLC.  相似文献   
43.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AIS-LVO)患者静脉溶栓后转诊行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卒中防治中心静脉溶栓后转至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机械取栓术的AIS-LVO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机械取栓治疗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2)。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共41例AIS-LVO患者纳入研究,其中预后良好组16例(39.0%)。将单因素分析中变量(P<0.05)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低、卒中症状发作至卒中防治中心就诊时间(ODT)长以及卒中防治中心就诊至股动脉穿刺时间(DPT)长,均为AIS-LVO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IS-LVO患者静脉溶栓后转诊行血管内治疗安全有效。术前NIHSS评分、ASPECTS、ODT、DPT是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啶对靶控输注异丙酚意识消失时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值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普外科手术患者120例,性别不限,年龄25~50岁,体重41~68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n=40):异丙酚组(P组)、右美托咪啶0.5μg/kg+异丙酚(D1P组)和右美托咪啶1.0μg/kg+异丙酚(D2P组).每组再分为5个亚组(n=8):异丙酚效应室靶控浓度0、1、2、3和4 mg/L组(P0~4组).P0~4组靶控输注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0、1、2、3和4 mg/L;D1 P0~4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5 μg/kg,输注速率0.05μg·kg-1·min-1,输注结束后5min时靶控输注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0、1、2、3和4 mg/L;D2 P0~4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1.0μg/kg,输注速率0.1 μg· kg-1 ·min-1,输注结束后5min时靶控输注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0、1、2、3和4mg/L.异丙酚靶控输注3 min时记录OAA/S评分和BIS值,OAA/S评分≤2分判定为意识消失.采用Probit法计算半数患者意识消失时异丙酚的效应室靶浓度(EC50)和半数患者意识消失时的BIS值(BIS50)及其95%可信区间,采用Smith法计算BIS值对意识消失的预测概率.结果 与P组比较,D1P组和D2P组EC50降低,BIS50升高(P<0.05或0.01),预测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P组和D2P组EC50、BIS50和预测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复合靶控输注异丙酚时BIS 值可准确预测患者的意识水平,而意识消失时的BIS值增加.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对瑞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OIH)的影响,并测定其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择期全麻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成年患者48例,随机区组设计均分为六组,其中五组在麻醉诱导后分别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0.14mg/kg(P1组)、0.20mg/kg(P2组)、0.28mg/kg(P3组)、0.40mg/kg(P4组)、0.57mg/kg(P5组),另外一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C组)。各组均采用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25μg·kg-1·min-1、丙泊酚3~4mg·kg-1·h-1维持麻醉。记录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清醒拔管后15min的VAS评分,用概率回归法计算帕瑞昔布钠减轻瑞芬太尼致术后OIH的ED50。结果各组患者的苏醒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管后15min P2、P3、P4、P5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或P<0.01)。帕瑞昔布钠减轻瑞芬太尼致术后痛觉过敏的ED50是0.26mg/kg(95%可信区间:0.13~0.37mg/kg)。结论帕瑞昔布钠可减轻瑞芬太尼所致的术后OIH,其ED50是0.26mg/kg。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半暗带内T细胞死亡偶联基因8(TDAG8)的表达。方法体重250~280g的SD成年雄性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正常组(C组)、假手术组(S组)和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内线栓阻断法(MCAO)模型。IR组大鼠缺血2h后再灌注24h。再灌注结束后对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并检测大鼠脑缺血半暗带内的TD-AG8mRNA及TDAG8蛋白表达。结果 IR组脑缺血半暗带内TDAG8mRNA及TDAG8蛋白表达明显高于C组和S组(P<0.01);C组与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DAG8可能参与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 54只雄性Wistar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6只)、TBI组(T组,24只)及脑损伤后谷氨酰胺治疗组(G组,24只),T组和G组按TBI后检测时间分为1,3,5,7 d组,每组6只大鼠,应用组织病理切片和电镜观察肠黏膜结构的变化,并以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谷氨酰胺能减轻TBI后肠黏膜的病理损害,使细胞凋亡减少.结论 谷氨酰胺对TBI后肠黏膜屏障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炎性因子在急性肠黏膜损害中的作用,探讨谷氨酰胺(glutamine,Gln)保护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TBI后1,3,5,7 d组和谷氨酰胺干预组,每组6只.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肠组织中NF-κB的活性,ELISA法测定肠组织中TNF-α、IL-1β的浓度.结果 大鼠TBI后回肠组织中NF-κB活性明显升高,伤后3 d达到峰值,伤后第7天仍保持在较高水平.肠组织IL-1β、TNF-α峰值均出现在伤后1 d,伤后3 d仍保持在较高水平.经胃肠内注入Gln后,NF-κB的活性及TNF-α、IL-1β的浓度与脑损伤后正常进食组比较有明显下降.结论 TBI可引起小肠NF-κB即刻且持久的活性增加以及炎性细胞因子浓度的增高,细胞因子介导的炎性反应可能在急性肠黏膜损害中起重要作用.胃肠内补充谷氨酰胺,可以抑制伤后肠组织NF-κB的活性,降低肠组织炎性细胞因子的浓度.谷氨酰胺可能通过抑制创伤后肠组织的炎症反应来达到保护应激状态下的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胸腰段结核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采用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加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段结核28例,男17例,女11例。其中17例合并神经损伤,根据Frankel分级,B级6例,C级5例,D级6例。全程督导抗结核治疗,术后观察结核中毒症状和脊髓功能的改善情况,并对植骨融合和腰椎功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28例均获随访,时间39~85个月,平均57个月。术后结核症状逐渐得到控制,胸腰痛缓解。17例合并神经损伤患者中,术前6例B级患者,3例恢复至D级,3例恢复至E级;5例C级和6例D级患者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腰椎功能按JOA疗效评定方法 ,术后3、6个月及1、3、5年的JOA优良率分别为67.86%、82.14%、85.71%、89.29%和91.30%;术后6个月、1年优良率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年与术后3个月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与术后3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h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评分对邻近节段退变情况进行评价,术后3年退变率为53.57%(15/28),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例术后获得5年随访,退变率为86.96%(20/23),与术前及术后3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能彻底清除病灶、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恢复腰椎功能和促进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中期随访发现术后邻近节段出现较高的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50.
奥曲肽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oetreotide,OCT)抑制大鼠诱导肝癌形成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用二乙基亚硝胺溶液(DENA)诱导大鼠肝癌模型,随机分成OCT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大鼠存活情况和肝癌发生率,用免疫组化和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肝脏和肝癌组织中生长抑素受体2(somatostatin receptor 2,SSTR2)蛋白和Mrna的水平.结果 OCT组的存活率70.0%(7/10)明显高于对照组30.0%(6/20)(x2=4.344,P<0.05);DENA喂养16周的诱癌率,OCT组(0%,0/10)低于对照组(30.0%,6/20),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750,P>0.05);DENA喂养22周的诱癌率,OCT组(22.2%,2/9)显著低于对照组(83.3%,10/12)(X2=7.843,P<0.01).SSTR2mRNA和蛋白表达随肝硬化加重而增加,DENA喂养16周时最强,DENA喂养22周时明显下降,肝癌内的表达更低于周边组织(分别F=35.010和13.386,均P<0.01);OCT治疗组DENA喂养8周和16周后的SSTR2mRNA和蛋白水平均近似于对照组,但DENA喂养22周时两者的水平均无明显下降,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分别t=2.806和4.498,均P<0.05).结论 OCT能有效地抑制大鼠肝癌的形成,并减少诱癌大鼠的死亡率,SSTR2表达的维持可能是OCT发挥作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