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67篇
  免费   5271篇
  国内免费   3083篇
耳鼻咽喉   1020篇
儿科学   835篇
妇产科学   351篇
基础医学   3613篇
口腔科学   990篇
临床医学   6242篇
内科学   4916篇
皮肤病学   561篇
神经病学   1272篇
特种医学   23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292篇
综合类   13203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4983篇
眼科学   664篇
药学   5738篇
  65篇
中国医学   5153篇
肿瘤学   2786篇
  2024年   265篇
  2023年   720篇
  2022年   1865篇
  2021年   2423篇
  2020年   1957篇
  2019年   1195篇
  2018年   1178篇
  2017年   1575篇
  2016年   1166篇
  2015年   2123篇
  2014年   2725篇
  2013年   3314篇
  2012年   4892篇
  2011年   5114篇
  2010年   4264篇
  2009年   3785篇
  2008年   4059篇
  2007年   3743篇
  2006年   3202篇
  2005年   2414篇
  2004年   1773篇
  2003年   1442篇
  2002年   1104篇
  2001年   925篇
  2000年   683篇
  1999年   328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5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4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 is known to be a potent growth inhibitor for many cell types, including most epithelial cells. In skin keratinocytes, TGF-β1 has been shown to inhibit growth and to rapidly reduce c-mycexpression. However,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GF-β1 action on cell growth of cervical carcinoma has not yet been elucidated. We thus assessed the effect of TGF-β1 on the growth of cervical carcinoma cell lines. Two cervical squamous carcinoma cell lines, CUMC-3 and CUMC-6, were incubated with varying concentrations of TGF-β1, and growth inhibition was evaluated with tetrazolium-based colorimetric assay. After culture in TGF-β1 for 24 h, inhibition of growth was detected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at concentrations of 0.1–10 ng/ml in both cell lines. This effect of TGF-β1 on cultured carcinoma cells was associated with apoptotic process including oligonucleosomal ladder DNA and apoptotic body formations. Northern blot analysis revealed c-mycmRNA expression was suppressed by 10 ng/ml of TGF-β1 following 3 h of treatment in both cell lines. Western blo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level of p27Kip1protein was increased after TGF-β1 treatment in both cell lin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TGF-β1 inhibits the growth of cervical carcinoma are complex and may include effects on down-regulation of c-mycgene, and overexpression of p27Kip1protein.  相似文献   
82.
巢式PCR检测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石蜡标本中B19病毒的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明  张国成 《医学争鸣》1998,19(3):271-273
目的:探讨微小病毒B19与先天性心脏病(CHD)的相关性及可能致畸机理。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29例CHD尸解心脏组织,对照组为30例同期非先天性畸形尸解心脏组织,应用巢式PCR扩增B19-DNA,单纯疱疹病毒(HSV),兔弓形虫(TOX),巨细胞病毒(CMV),结果:29例CHDB19-DNA5例阳性,全瓿对照组为均阴性(P=0.0237),HSV,TOX两组中均阴性,CMV在两组中均  相似文献   
83.
本文报道了一起183例农民阴囊皮炎的爆发流行,发病率高达56.63%,不同的年龄、职业与发病率无显著差别,八月份为发病高峰。同时患有口角炎、舌炎并发症者占45.65%,取14例典型患者的阴囊鳞屑作真菌镜检,检出霉菌1例。85例患者经采用核黄素10mg,加复合维生素B10mg,每日两次连服七天进行试治,治愈率为96.47%(82/85),将19例患者与20例健康者对照,作4h尿中核黄素负荷试验比较,结果两者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别(u=2.11,P≤0.05)。经膳食营养调查,发现6~10月份核黄素供给不足47%。由此证明,发病与核黄素缺乏有关。  相似文献   
84.
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6年8月—2000年12月,我院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6例,经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
经皮肾囊穿刺封闭术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介入疗法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RNS)的疗效。方法 将 6 4例RNS随机分为A ,B两组 ,A组 32例 ,经皮肾囊穿刺向每一肾脂肪囊 (肾囊 )内注入 2 %利多卡因 ,每周 2次 ,同时口服强的松、洛汀新、潘生丁等治疗 ,B组 32例 ,应用强的松、洛汀新、潘生丁等治疗。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 84 .4 % ,B组为 6 5 .6 % ,两组比较 (P <0 .0 5 ) ,A组 1年内复发率低 ,为 2 9.6 % ,B组为 71.4 % ,比较两组 (P <0 .0 1)。结论 利多卡因经皮肾囊内穿刺注射封闭疗法是目前治疗RNS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6.
本文总结了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3届八年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口腔固定修复学临床前期实习教学的经验,针对实习中出现的典型问题进行了分析,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7.
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环形电刀切除术治疗的慢性宫颈炎病人1632例,其中958例行宫颈炎性病灶消融术,511例行宫颈环切术。163例行宫颈锥切术。比较不同术式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疗效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环形电刀切除术对各种类型慢性宫颈炎的总治愈率达95.8%,总有效率为100%,各术组间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手术时间及术中、术后出血量最大的为宫颈锥切组,其次是宫颈环切组,再次为病灶消融术组。术后有4.4%的患者出血量超过月经量。需再次止血。结论 环形电刀切除术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适当的操作方法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宫颈病灶消融术效果好而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88.
新生儿产伤79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新生儿产伤种类及相关因素.方法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23年间分娩造成的新生儿产伤共79例进行分析.结果23年间共分娩25 916例次,分娩造成的新生儿产伤共79例,发生率为3.05‰.产伤类型包括:骨折、臂丛神经损伤、产钳伤、刀伤、面瘫、口底损伤,其中以骨折为最多,计33例,占41.77%,骨折中颅骨骨折所占比例最大,25例(75.76%).与产伤关系最为密切的分娩方式是产钳助产.体重≥2500 g,发生新生儿产伤71例,占89.87%.新生儿产伤Apgar评分≤7分56例,占70.89%.结论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把新生儿产伤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理和影像学研究进展情况。方法:阅读并分析关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文献。结果:影像学检查反映疾病的病理改变,在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结论:磁共振成像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不仅能发现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病变,且能反映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对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观察 2 5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经皮冠脉治疗术前及术后 1、2 4和 72h血液中丙二醛 (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变化。另设单纯行冠脉造影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2 0例和健康者 2 0名作对照 ,MDA和SOD分别用硫代巴比妥酸法和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其血清含量 ,并随访术后 3个月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MDA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浓度明显高于健康者 ,介入治疗后 1h进一步升高 ,持续至 2 4h(P =0 .0 0 1) ,72h回复至术前水平 ;单纯行冠脉造影者 ,术前与术后无明显改变。SOD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浓度明显低于健康者 (P〈0 .0 5 ) ,介入治疗后进一步降低。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后MDA和SOD在 72h内有动态变化 ,可能是术后早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