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1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243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224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287篇
内科学   223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188篇
综合类   309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270篇
  1篇
中国医学   87篇
肿瘤学   14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6 毫秒
81.
目的:将由神经干细胞、层黏连蛋白、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构建的共移植体植入缺血模型鼠大脑内,观察共移植体中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方法:实验于1996-01/1996-12在佳木斯大学神经科学所完成实验材料:同一基因背景Wistar大鼠,体质量300~350g,雄性,6月龄,购自哈尔滨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学部实验方法:①取出生24h内Wistar新生鼠,培养神经干细胞②将传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消化后,以3×107L-1密度接种于培养瓶中,12h贴壁后吸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液,涂以一层细胞外基质后,接种经0.125%胰酶消化20min后吹打成单细胞的神经干细胞悬液,密度为6×108L-1,加入神经干细胞完全培养液培养3~6h,镜下观察神经干细胞完全贴壁后,吸出培养液,再涂以一薄层细胞外基质,接种以上相同密度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加入神经干细胞完全培养液共培养12~24h,镜下观察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共移植体③制备大鼠脑缺血模型模型制备完成后大鼠虽然有脑缺血症状,但伴下列情形之一的不纳入:神经学症状评分低于2分;;取脑时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组织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无缺血病理改变;;未到观察时相点便死亡的共48只大鼠模型制作成功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神经干细胞组、共移植体组,每组24只2组分4个时间点3,7,14,60d,每个时间点6只模型建立后3d,神经干细胞组移植神经干细胞,共移植体组移植共移植体,各5μL移植前神经干细胞经Brdu5mmol/L标记3d,再将其溶解于PBS中,细胞密度调整为2×1011L-1,移植部位为右侧纹状体区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方法观察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48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干细胞增殖情况:细胞数3d开始增加,14d达高峰,60d减少两组3,7,14,60d细胞数相比,差异显著(神经干细胞组:19.57±4.27,22.25±4.53,39.13±4.52,7.13±2.75;共移植体组:39.88±4.26,40.50±4.03,56.88±9.33,17.13±4.09,P<0.05,P<0.01)。3,7d细胞增殖数较稳定,Brdu阳性细胞主要集中在针迹部位,14dBrdu阳性细胞最多,散在分布,部分与周围组织整合,60dBrdu阳性细胞细胞数下降,大部分已与周围组织整合。②神经干细胞凋亡率情况:随着时间延长,共移植体组细胞凋亡率降低,与神经干细胞组相比,差异显著[单纯神经干细胞组3,7,14,60d分别为:(35.57±1.85)%,(28.58±1.26)%,(17.86±1.32)%,(2.05±0.67)%;共移植体组分别为:(24.77±2.44)%,(22.75±3.40)%,(9.88±1.81)%,(0.75±0.32)%,P<0.05,P<0.01]。结论:层黏连蛋白和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与神经干细胞共移植体移植入缺血模型大鼠脑内可明显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减少其凋亡。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视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在损伤后和不同时期视神经管减压后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了解创伤性视神经损伤的手术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5-03/05在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①实验分组: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术后2d减压组、术后7d减压组、术后14d减压组、术后不减压组,每组6只。②造模: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在视神经孔中塞入一细端为2mm直径的圆锥软硅胶,阻塞视神经孔,造成视神经的挤压伤。③指标检测:采用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检测损伤前、损伤后1h、减压前1h、减压后2周视功能变化,记录NPN曲线主波(P波)的绝对潜伏期、绝对波幅。正常对照组仅采集一组数据作为对照。结果:30只实验动物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正常对照组家兔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均引出典型NPN波型曲线,视神经挤压伤后1hNPN波形低阔扁平,P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②P波潜伏期:术后2d减压组减压后短于减压前[(71.25±8.51),(86.47±14.28)ms,P<0.05];术后7d减压组减压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4d减压组减压后明显长于减压前[(158.73±15.16),(116.35±17.13)ms,P<0.05]。术后2d减压组和术后7d减压组短于术后不减压组(P<0.01)。术后7,14d减压组和术后不减压组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P<0.01)。③P波波幅:术后2d减压组减压后高于减压前[(5.25±0.78),(4.42±0.42)μV,P<0.05]。术后2d减压组减压后低于术后7d减压组、术后14d减压组(P<0.01),术后14d减压组低于术后7d减压组(P<0.05);术后7d减压组、术后14d减压组、术后不减压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神经元继发性损伤是视功能进行性下降的重要原因,视神经减压术有利于减轻视神经间接损伤,较早期(损伤后48h以内)减压可阻止轴突继发性损伤,避免视功能进一步下降,并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视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83.
四种中成药对气血双虚模型小鼠血象及免疫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艾滋病抗病毒疗法所致的骨髓不良反应筛选疗效确切的中成药,观察分析参芪颗粒、复方阿胶浆、贞芪扶正颗粒、复方皂矾丸四种中成药对放血和注射环磷酰胺联合复制的气血双虚模型小鼠血象及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8/09在河南中医学院药理实验室完成。①参芪颗粒(江西山高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40702);复方阿胶浆(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50446);贞芪扶正颗粒(甘肃扶正药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40803);复方皂矾丸(陕西郝其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041014);当归补血口服液(郑州市协和制药厂生产,批号041122);环磷酰胺(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50101)。②选取清洁级昆明种小鼠15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5组,10只/组:1~3组分别灌服参芪颗粒混悬液3,2,1g/kg;4~6组分别灌服复方阿胶浆30,20,10mL/kg;7~9组分别灌服贞芪扶正颗粒混悬液15,10,5g/kg;10~12组分别灌服复方皂矾丸混悬液2.4,1.6,0.8g/kg;第13组灌服当归补血口服液10g/kg;剩余2组为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于同体积生理盐水10g/kg。各组给药1次/d,连续给药10d。③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各组从给药第1天开始建立气血双虚模型。每只鼠尾部放血0.25mL/10g,然后分别于第2,4,6,8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40,40,40mg/kg。空白对照组同时间点仅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末次注射环磷酰胺后2h,眼眶取血,一部分用于血象测定,另一部分离心取血清,测定血细胞比容及血清中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解剖取胸腺和脾脏,检测胸腺皮质厚度、胸腺淋巴细胞数、脾小结大小、脾脏淋巴细胞数病理学指标的变化。结果:150只小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放血和注射环磷酰胺并用可成功建立小鼠气血双虚模型。①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参芪颗粒3g/kg组、贞芪扶正颗粒10,5g/kg组、复方皂矾丸1.6g/kg组均可升高气血双虚模型小鼠白细胞水平(t=2.18~2.74,P<0.05),贞芪扶正颗粒15g/kg组作用更为显著(t=2.98,P<0.01);参芪颗粒1g/kg组、复方阿胶浆20mL/kg组、贞芪扶正颗粒15,10g/kg组均可升高红细胞水平(t=2.44~2.69,P<0.05),复方阿胶浆30mL/kg组、贞芪扶正颗粒5g/kg组、复方皂矾丸2.4,1.6g/kg组作用更为显著(t=2.91~3.66,P<0.01);当归补血口服液组、复方阿胶浆20mL/kg组、参芪颗粒3,1g/kg组、贞芪扶正颗粒15,10,5g/kg组均可升高血红蛋白水平(t=2.27~2.85,P<0.05),复方阿胶浆30mL/kg组、复方皂矾丸2.4,1.6g/kg组作用更为显著(t=3.07~4.04,P<0.01);当归补血口服液组、参芪颗粒3,2g/kg组均可升高血小板水平(t=2.20~2.41,P<0.05)。②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参芪颗粒2g/kg组、贞芪扶正颗粒5g/kg组均可升高气血双虚模型小鼠血细胞比容(t=2.01~2.62,P<0.05),参芪颗粒1g/kg组、复方阿胶浆30,20,10mL/kg组、贞芪扶正颗粒15,10,5g/kg组、复方皂矾丸2.4,1.6,0.8g/kg组作用更为显著(t=3.18~4.36,P<0.01);参芪颗粒2g/kg组、复方阿胶浆30,20,10mL/kg组、贞芪扶正颗粒15,10,5g/kg组、复方皂矾丸2.4,1.6g/kg组均可显著升高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t=3.60~6.80,P<0.01)。③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当归补血口服液组、参芪颗粒3,2,1g/kg组、复方阿胶浆30,20,10mL/kg组、贞芪扶正颗粒15,10,5g/kg组、复方皂矾丸2.4,1.6,0.8g/kg组均可显著增加气血双虚模型小鼠胸腺皮质厚度(t=3.71~9.34,P<0.01),增大脾小结(t=3.36~11.97,P<0.01),增加脾脏淋巴细胞数(t=4.29~10.44,P<0.01);复方阿胶浆30mL/kg组可明显增加小鼠胸腺淋巴细胞数(t=2.45,P<0.05),当归补血口服液组、参芪颗粒3,2,1g/kg组、复方阿胶浆20,10mL/kg组、贞芪扶正颗粒15,10,5g/kg组、复方皂矾丸2.4g/kg组作用更为显著(t=3.22~8.20,P<0.01)。结论:①四种中成药对气血双虚模型小鼠血红蛋白升高作用相近,以复方阿胶浆和贞芪扶正颗粒对白细胞和红细胞水平升高作用为强,以复方阿胶浆和贞芪扶正颗粒对血小板水平升高作用为优。②四种中成药对气血双虚模型小鼠血细胞比容的影响无差异,以贞芪扶正颗粒和复方皂矾丸对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水平的升高作用为优。③以参芪颗粒、复方阿胶浆、贞芪扶正颗粒对胸腺皮质厚度和淋巴细胞数的促进作用为优,以参芪颗粒、贞芪扶正颗粒、复方皂矾丸对脾小结和脾脏淋巴细胞数的促进作用为优。  相似文献   
84.
目的:在前期微囊化基因工程细胞制备平台的基础上,构建分泌型人肿瘤坏死因子α的真核表达载体PSNAV2.0-TNFα重组质粒,并鉴定其蛋白的体外瞬时表达,为进一步利用该基因进行微囊化细胞移植治疗和改善疾病奠定基础。方法:实验于2006-06/2007-05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实验室完成。①以含有人肿瘤坏死因子αcDNA序列的质粒为模板,通过PCR扩增获得人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片段;将其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SNAV2.0中,获得重组质粒PSNAV2.0-TNFα。采用SalⅠ和EcoRⅠ双酶切法、PCR法及插入片段序列测定法鉴定该质粒。②利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法,将其转染到人胚胎肾细胞HEK-293细胞中,构建可持续分泌人肿瘤坏死因子α的基因工程细胞,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人肿瘤坏死因子蛋白的体外瞬时表达。结果:①通过SalⅠ和EcoRⅠ双酶切、PCR及测序鉴定证明:在HEK-293中插入片段正确。②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表明HEK-293细胞培养上清中有人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Mr17000。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SNAV2.0-TNFα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细胞后可有效分泌人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并能分泌到细胞外。  相似文献   
85.
背景:神经因素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具有调解作用,但其具体机制不明,实验进一步观察了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在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目的:探讨失神经(坐骨神经和T10椎体部脊髓损伤)支配对Wistar大鼠股骨干骨折早期骨痂生成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大鼠单侧股骨中段开放性横行骨折动物模型,然后分别进行同侧坐骨神经横断和或T10椎体部脊髓开放性横断,并设仅行骨折建模者为对照组.所有大鼠分别于建模后14和28 d后处死并于骨折部位取材,进行影像学测量及标本新生骨痂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建模14和28 d后,骨痂影像学测量结果均显示,坐骨神经横断组骨折愈合最快,对照组其次,T10椎体部脊髓横断组最慢,3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股骨标本骨痂组织学观察显示:对照组骨痂较成熟,坐骨神经横断组和T10椎体部脊髓横断组均生成不成熟骨痂.实验以此推断周围神经损伤加速骨折愈合,中枢神经损伤则延缓骨折愈合,失神经支配下骨痂的构成有明显缺陷,完整的神经支配是骨折愈合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6.
致密的封填是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为减少经由口腔或根尖周围组织渗透进入根管系统的信道,以及将根管清创、修形过程中无法完全移除的刺激物封闭于根管系统内.影响根管封填材料封闭效能的最重要因素还是材料的理化性能,优良的技术配合理想的材料,才能成功地做好根管封填.根管充填材料的分类为以氧化锌丁香油为基质的根充填糊剂,以环氧树脂为基质的根充填糊剂及含有氢氧化钙混合物的根充填糊剂.根管治疗术常用药物有氢氧化钙糊剂,Vitapex糊剂,氧化锌丁香油酚糊剂类.根管封闭技术在热载体牙胶充填和激光根管充填方面已取得了一定进展.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复发的临床特点以及复发相关因素。方法随访并统计分析2006—200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的137例初发型U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复发情况。结果137例患者经治疗完全缓解率为38.69%(53/137),部分缓解率61.31%(84/137),总有效率为100%(137/137)。1年累积复发率为26.28%(36/137),2年累积复发率49.64%(68/137),3年累积复发率59.85%(82/137)。其中偶发(≤1次/年)者37例,占27.01%(37/137);频发(≥2次/年)者45例,占32.85%(45/137);55例患者(40.15%,55/137)经首次治疗,随访期间未复发。复发与性别无关(P〉0.05)。〈50岁组的复发率为68.09%(64/94),显著高于≥50岁组[41.86%(18/43)](X2=8.444,P〈0.05)。维吾尔族患者的复发率为70.42%(50/71),显著高于汉族[48.48%(32/66)](X2=6.851,P〈0.05)。左半结肠的复发率为71.64%(48/67)、广泛结肠的复发率为71.88%(23/32),显著高于直肠的28.94%(11/38)(P〈0.05)。重度组的复发率为82.61%(19/23)显著高于轻度组的52.38%(33/63)和中度组的58.82%(30/51)(P〈0.05)。维持缓解组接受维持治疗者占52.73%(29/55),显著高于复发组的31.71%(26/82)(X。:6.053,P〈0.05)。精神紧张可能是导致uc复发最重要的诱因,占64.63%(53/82),其次为饮食不当和劳累过度,分别占56.10%(46/82)和39.02%(32/82)。结论维吾尔族UC患者复发率高于汉族,青壮年的复发率高于中老年人,病变范围、病情严重程度、能否维持治疗与UC复发相关,精神紧张、饮食不当和劳累过度是UC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 观察阿魏酸对小鼠外周血象和骨髓造血功能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初步探讨阿魏酸的抗辐射作用机制。方法 6~8周ICR小鼠96只,随机数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照射模型组、阳性药(408片)治疗组和阿魏酸10、30、90 mg ·kg-1·d-1治疗组,每组16只。小鼠初次给药后24 h接受3.5 Gy 60Co γ单次全身照射,之后连续7 d给药。其中,每组10只用于观察照射前2 d及照射后3、7、10、15、22 d的外周血象;其余6只用于照射后7 d检测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细胞率、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能力、以及Thbd和HMGB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照射模型组比较,90 mg ·kg-1 ·d-1的阿魏酸可有效提高小鼠3.5 Gy照射后3、10、15、22 d的外周血白细胞数(t=2.267、2.399、1.945、2.828,P<0.05),显著降低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细胞率(t=4.013,P<0.05),明显提高造血祖细胞红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E)、红细胞爆裂型集落生成单位(BFU-E)和粒-单细胞集落生成单位(CFU-GM)的集落形成能力(t=2.366、2.953、3.115,P<0.05),并提高骨髓细胞中Thbd和核内HMGB1蛋白表达水平(t=17.75、23.39,P<0.01)。结论 阿魏酸可通过调节Thbd和HMGB1蛋白表达,促进小鼠骨髓造血功能辐射损伤修复,加速外周血象恢复。  相似文献   
90.
目的在护士岗位管理的基础上,探讨护士分层级多途径联合培训的效果。方法将全院1 012名护士根据护理工作性质设护理管理岗、医技护理岗、教学岗及临床护理岗,再将后两者分为N1~N4级;根据岗位及各层级护士实际情况进行分层级多途径联合培训、分层考核,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联合培训后全院护士考核合格率达92.3%,考核成绩(67.30±10.41)~(83.83±7.13)分,显著高于联合培训前(P0.01);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P0.01),护士科研能力相应提高。结论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分层级多途径联合培训可满足不同层级护士需求,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