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493篇
  免费   8290篇
  国内免费   5033篇
耳鼻咽喉   749篇
儿科学   1221篇
妇产科学   437篇
基础医学   4706篇
口腔科学   1447篇
临床医学   9391篇
内科学   6570篇
皮肤病学   713篇
神经病学   1663篇
特种医学   31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6515篇
综合类   21922篇
现状与发展   19篇
预防医学   8980篇
眼科学   787篇
药学   9650篇
  121篇
中国医学   9263篇
肿瘤学   3549篇
  2024年   329篇
  2023年   1134篇
  2022年   2735篇
  2021年   3366篇
  2020年   3024篇
  2019年   1555篇
  2018年   1705篇
  2017年   2385篇
  2016年   1812篇
  2015年   3307篇
  2014年   4167篇
  2013年   5168篇
  2012年   7389篇
  2011年   7555篇
  2010年   6963篇
  2009年   5976篇
  2008年   6135篇
  2007年   5733篇
  2006年   5219篇
  2005年   4087篇
  2004年   2744篇
  2003年   2431篇
  2002年   1901篇
  2001年   1686篇
  2000年   1300篇
  1999年   438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中药复方抗癌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抗癌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预防、治疗肿瘤的主要途径,明确中医药复方的抗癌机理,则是指导临床用药,发现更有效的抗癌新药的关键。回顾近10年抗癌复方的实验研究,从建立动物模型、提取有效成分、探讨抑瘤作用、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92.
四种内生真菌对金线莲无菌苗生长及多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离体培养时 4种菌根真菌对金线莲生长及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 纯培养的菌根真菌分别与金线莲无菌苗共生培养 ,观测对金线莲生长和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相比 ,接菌根真菌MF1 5菌可使每瓶金线莲干重提高29.3%(P <0.05) ,MF23可使其提高49.5 %(P <0.01);MF18显著增加了金线莲气生根数量达42.9%(P <0.01);4种真菌对金线莲基生根的数量均无显著影响 ;MF15,MF18,MF23和MF24种真菌均可提高金线莲的多糖含量,分别提高93.5%,100%,89.7%和55.1%。结论在离体培养条件下,选择适当的真菌与金线莲共生培养能促进金线莲的生长 ,提高多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采用RP HPLC测定盐酸青藤碱灌胃和皮肤给药后不同时间大鼠体内血清浓度 ,计算出灌胃和皮肤给药途径主要药动学参数。方法 采用RP HPLC以乙腈0.01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四甲基二乙胺 (46∶54∶0.22)为流动相,磷酸调至pH6.9,C18ODS柱(4.6mm×25.0mm,5μm),紫外检测波长为26.3nm。 结果 盐酸青藤碱在 0.25~1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5),方法的平均回收率达98.5%,RSD=13%。计算出灌胃给药途径主要药动学参数:Ke0.31h-1,AUC18.07μg·h·mL-1,t1/22.24h,cmax6.26μg·mL-1,tmax0.75h ;皮肤给药途径主要药动学参数:Ke0.92h-1,AUC32.4μg·h·mL-1,t1/2 0.75h,cmax1.17μg·mL-1,tmax1h。结论 本法分离效果好 ,分析速度快 ,方法稳定 ,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994.
黄芪注射液预防多柔比星相关性心脏毒性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多柔比星(阿霉素)相关性心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58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地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0例,在以ADM为主的一线方案化疗前3天予黄芪注射液5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两周一疗程;对照组28例,于化疗前3天开始服用VitE每次100mg,每日两次,辅酶Q10每次20mg,每日三次,两周一疗程。治疗前后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中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ISD)、舒张早期与晚期充盈速度比值(A/E)、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等各项指标。结果:在本组ADM化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间,虽然EF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心电图异常改变及LVIDD、LVISD、A/E、、FS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是预防和减轻ADM引起的急性心脏毒性的较为理想的药物,对慢性心脏毒性发生的减轻也有益。  相似文献   
995.
JNK/SAPKs信号转导通路在榄香烯抗肝癌效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JNK/SAPKs信号转导通路在榄香烯抗肝癌效应中的作用,为阐明榄香烯抗癌效应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气相色谱法检测榄香烯在Hca-F肝癌细胞内的分布.透射电镜观察SMMC7721凋亡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利用Western-blotting对榄香烯处理的HepG2肝癌细胞JNK/SAPKs进行的活性分析.利用RT-PCR检测榄香烯处理的SMMC7721肝癌细胞的DAXX基因表达.结果:榄香烯标准品在8.42 min时出现洗脱峰.榄香烯处理3 h后,SMMC7721细胞开始发生具有凋亡特征的变化.榄香烯处理组HepG2细胞的JNK/SAPKs激酶活性次于热休克处理组,高于对照组.榄香烯处理的SMMC7721细胞组未见DAXX基因的表达.结论:榄香烯能够进入细胞内.其引起的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活化JNK/SAPKs来诱导的.DAXX传人途径在榄香烯诱导的JNK/SAPKs活化过程中可能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6.
金属支架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治疗肝门部胆管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评价金属支架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方法31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金属支架置入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并与23例行单纯支架治疗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联合治疗组生存时间平均为11.1个月;对照组为5.1个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胆道金属支架置入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是不能手术肝门部胆管癌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贲门癌显微自体荧光图象的特征表现。方法: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以氩离子(Ar+)激光(EX=488nm)和氦氖激光(He-Ne)(EX=543nm)为激发光的双通道法,对12例贲门癌手术标本包括贲门癌组织与同体胃体组织进行自体荧光检测,并进行显微图象分析和自体荧光强度的比较。结果:癌细胞的高度增生和浸润使组织原有结构被破坏。贲门癌组织癌细胞浸润区域的平均自体荧光强度绿光为62·03,红光为18·50,而正常胃体组织平均荧光强度为:绿光168·06,红光139·79。与正常组织各层分别比较,癌组织的自体荧光强度均明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贲门癌与正常胃体组织的显微自体荧光无论在形态、颜色和分布上,还是在荧光强度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8.
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序列多态性及同源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广东地区宫颈癌组织中HPV16肿瘤相关性抗原E6基因序列的多态性及同源性。方法采用通用引物PCR直接测序法对宫颈癌标本中的HPV分型,从含有HPV16型的标本中采用自行设计的多重引物通过巢式PCR扩增出HPV16E6,经DNA序列测定法检测其基因变异,进而分析其同源性。结果50例宫颈癌组织HPV-DNA的检出率为78%,其中HPV16和HPV18型混合感染18例,单纯HPV16型感染15例。含有HPV16型的标本34例中扩增出HPV16E625例。其中178位核苷酸变异较大,变异率为72%,其相应氨基酸均由天冬氨酸变为谷氨酸。结论HPV16E6DNA序列发生碱基替换的区域主要在氨基端94~241位,羧基端相对保守,未见变异。广东地区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的热点突变为Nt178。  相似文献   
999.
背景与目的GSTs可能参与机体致癌物的解毒反应,如保护个体免受吸烟的损害,因此GSTs基因多态性被认为是个体是否患癌的易感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GSTT1基因多念性与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和PCR—RFLP方法检测中国四川汉族人群肺癌患者150例和健康对照者152例的GSTT1基因缺失型的频率,并评价其与吸烟和肺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①GSTT1(-)基因型在肺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4.7%(82/150)和38.2%(58/152).二者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OR=1.681,95%CI=1,009~2.803,P=0.046);②GSTT1(-)基因型患肺鳞癌(OR=2.969.95%CI=1.511~5.834。P=0.002)及肺腺癌(OR=2.095.95%CI=1.060~4.140,P=0.033)的风险性明显增加;③吸烟者中GSTT1(-)基因型者患肺癌的风险是GSTT1( )者的4.051倍;①GSTT1(-)基因型者中,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53.885倍;⑤吸烟≥20包年者中,GSTT1(-)基因型者患肺癌的风险是GSTT1( )者的4.296倍。结论①(GSTT1(-)基因型增加四川汉族人群患肺癌的风险性.特别是增加患肺鳞癌的风险;②GSTT1(-)基因型和吸烟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吸烟量越大且为GSTT1(-)基因型者则患肺癌的风险性越大。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比较低剂量吉西他滨6小时延时GP方案和常规GP方案的疗效、毒性和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延时GP方案和常规GP方案两组,其中30例患者化疗前后行肺功能检测,观察两方案疗效、毒性和对肺功能影响的差异。结果:延时组和常规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32%和28%(P〉0.05);中位疾病进展时问分别为7.4个月和7.5个月(P〉0.05);1年生存率为32%和28%(P〉0.05)。延时组Ⅲ-Ⅳ度的白细胞和血小板毒性均低于常规组(分别为20%VS48%,12%VS,40%,P均〈0.05);对肺功能的影响,延时组的FEV,/VC的升高率和TLCO的下降率亦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低剂量吉西他滨延时GP方案和常规GP方案,近期及远期疗效无统计学差异,但有更低的Ⅲ-Ⅳ度白细胞和血小板毒性;吉西他滨延时GP方案对肺功能的影响小于常规GP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